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多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脑卒中第四周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进行患病率及多种相关因素的研究,期望对于PSD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案.选用符合标准的所有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患者为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101例患者,最后能够配合完成所有调查任务的有88例.PSD总发病人数为33例,占37.5%,其中,轻度抑郁14例,占42.42%,中度抑郁16例,占48.48%,重度抑郁3例,占9.09%.结论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PSD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为PS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寻找理想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综合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选择样本量在100例以上的实验资料,综合分析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结果 ①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卒中病程、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心理因素有关。②发生机制包括生物学机制和反应性机制。③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心理综合疗法。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需要综合的干预措施,当药物治疗有效时配合心理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对神经功能及ADL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对神经功能缺损(ANF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按CCMD-II-R的抑郁诊断标准将172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进行研究,结果:PSD组与非PSD组的ANFD和ADL无显差异(P〉0.05),而PSD组抑郁程度与ANFD呈为正相关,与ADL呈显负相关(P〈0.05),PDS组的临床疗效显,低于非PSD组,且抑郁程度越重,临床疗效越差。结论:PSD明显影响临床疗效,对ANFD及ADL的恢复均不利。因此要重视对PSD的预防及诊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对神经功能缺损(ANF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按CCMDⅡ-R的抑郁诊断标准将172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进行研究.结果PSD组与非PSD组的ANFD和ADL无显著差异(P>0.05),而PSD组抑郁程度与ANFD呈显著正相关,与ADL呈显著负相关(P<0.05).PDS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非PSD组;且抑郁程度越重,临床疗效越差.结论PSD明显影响临床疗效,对ANFD及ADL的恢复均不利.因此要重视对PSD的预防及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国外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0—01/2006-01期间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和治疗相关的文献,检索词“stroke,depression,therap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
资料选择:就检索到548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为主要内容文献43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发表在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筛选到42篇相关文献,包括679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其中17篇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相关,7篇与心理治疗相关,13篇与其他治疗相关。资料综合: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康复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抑郁障碍的抗抑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等;讲解脑血管病康复知识、根据心理问题等综合干预和认知行为治疗、电惊厥治疗以及加强社会家庭支持等均可以用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治疗,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抑郁障碍的发生。
结论:药物、心理、电惊厥治疗和社会家庭支持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情绪,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康复,但能否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部位、程度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进行研究与脑卒中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探讨P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选择100例诊断为PSD,不同脑卒中部位发生抑郁的概率依次为:左半球48%,多于右半球26%;额叶60%,基底神经节区46%,多于颞叶、顶叶、枕叶及小脑、脑干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3组发生抑郁的概率分别为33.7%、29.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D与脑卒中部位密切相关而与脑卒中程度无关,抑郁的发生是脑部病变的直接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及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脑卒中伴抑郁的患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黛安神、阿米替林和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3、6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检测。结果:黛安神组和阿米替林组的HAMD和CSS评分在治疗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显减轻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感受式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持续性大脑半球或脑干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国内发病率大约在30%~50%。现代医学将病人生理与心理的医治二者融于一体。研究表明,将音乐疗法与药物治疗配合使用,对治疗老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术前焦虑都有明显疗效。但运用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国内报道较少,特别是针对国情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差异的应用及疗效的研究。音乐疗法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性音乐疗法又称感受式音乐疗法,病人主要是细心倾听,全身心投入音乐中,感受音乐之美;而主动性音乐疗法,病人是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唱歌、使用乐器等。目前音乐疗法多数使用VCD、随身听,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0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66例,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1次/d,连用4周。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基本一致(P&;gt;0.05)。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a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治疗后4周评估,2组66例患者均进和结果分析。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4.8l&;#177;2.05,(11.2&;#177;3.8)分;20.42&;#177;1.82,(25.3&;#177;4.2)分;15.10&;#177;4.08,(16.3&;#177;2.5)分,P&;lt;0.01),Baa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0.1&;#177;12.1),(26.1&;#177;6.8),(51.6&;#177;11.2)分,P&;lt;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入选的237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行为类型、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和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入选的237例中诊断PSD患者112例,非PSD患者125例。本组病例PSD发生率47.2%。②单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卒中类型与PSD的发生无关(P〉0.05)。而行为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灶部位.社会支持程度与PSD的发生有关(P〈0.01)。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型行为类型者发生PSD的可能为非A型者的8.642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的发生呈正相关,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损伤程度越重,其发生PSD的可能性越大,社会支持程度与PSD发生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评分越低,支持程度越差,越易患PSD,支持程度高者发生PSD的可能是支持程度低者的49.2%;损伤部位位于左前半球时,最易患PSD。结论:PS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运动治疗组及综合康复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早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20 mg/d)治疗,其中运动治疗组还给予运动疗法,综合康复组则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运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1)。 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42例,患病率49.4%,出院时为29例(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社会支持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并结合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加以综合分析。结果 ADL评分,社会支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密切的相关。结论 随相关因素增多,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倾向增高,应注意早期发现,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类型的关系,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比例为59.42%。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缺损者。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球易发生抑郁。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病变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致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对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110例进行评估,分为抑郁组(48例)和非抑郁组(62例)。观察抑郁与性别、脑卒中性质、病灶部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抑郁患者采用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以HAMD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抑郁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lt;0.05),氟西汀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治疗前后HAMD平均分分别为24.1&;#177;4.9,5.1&;#177;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生物因素有肯定的关系,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18.
脑卒中昏迷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患者昏迷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和同期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即刻、对照组在清晨空腹时抽静脉血,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治疗15 d后,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中功能独立性评测(FIM)法评估功能恢复程度;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为3.5±1.9μg/L,研究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为28.6±6.5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与治疗后患者功能恢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是判断脑卒中昏迷患者脑损伤程度和评价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氟西汀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8例2003-07/2004-03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抗抑郁组43例,对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脑卒中后无抑郁者50例作为无抑郁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抗抑郁组加用氟西汀20mg口服,1次/d,共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应用Ban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抗抑郁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lt;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②抗抑郁组治疗后Ban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lt;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与无抑郁组相似。③抗抑郁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下降(P&;lt;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与无抑郁组相似。结论氟西汀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及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脑卒中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子黛安神、阿米替林和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3、6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检测。结果黛安神组和阿米替林组的HAMD和CS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