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内窥镜辅助下经腋下入路行假体隆乳术的效果。方法:采用腋下切口入路,在内窥镜辅助下,直视分离手术腔隙,离断部分胸大肌,将乳房假体置于胸大肌下和乳腺筋膜下双平面腔隙中。结果:本组就医者56例,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快,未出现血肿,包膜挛缩等并发症,乳房形态自然,受术者满意度高。结论:经腋下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的双平面假体隆乳术,变盲视操作为可视操作,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可在直视下进行胸大肌的松解,减少胸大肌对假体的束缚,降低了疼痛和包膜挛缩的发生,术后外形美观、手感逼真,可获得理想的动态效果,获得持久、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自2014—2016年,对收治的30例小乳症患者采取术前个性化选取假体,采取腋窝切口,沿皮下潜行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进入胸大肌后间隙;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精确剥离,形成假体置入腔隙,同时内窥镜直视下离断胸大肌下缘,形成双平面后置入假体。术后随访观察乳房形态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肿、感染、双侧不对称等早期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无一例发生假体移位及包膜挛缩,乳房形态自然、弧度优美、手感及动感良好。结论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具有操作精确、术中出血较少、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效果确切等特点;且术后乳房形态自然,动感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假体隆乳的优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内窥镜通过腋窝切口对胸大肌下间隙进行全程直视下剥离,并离断部分胸大肌起点,形成双平面,置入假体。结果:本组就医者共366例,术中解剖清楚,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随访3~36个月,乳房假体位置稳定,形态自然,手感柔软。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的腋窝切口假体隆乳术,解决了传统腋窝切口隆乳盲视操作存在的弊端,并可形成双平面,是未来假体隆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的术后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5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长均大于18个月。测量术后乳房各径线,对各项与假体隆乳相关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双侧锁乳线、胸乳线长度及经乳头胸围,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经下皱襞胸围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2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绝大多数患者(98%)属于轻症并发症(如乳头感觉改变、乳房假体边缘可触及),仅1例患者(2%)出现严重并发症(Ⅲ~Ⅳ级包膜挛缩)。结论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可明显增大患者乳房体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Watanabe等在1982年首次提出“经腋胸大肌下隆乳术”,但由于胸大肌下囊腔的剥离是在盲视下进行,故无法精确完满地解剖出囊腔,尤其是内下象限,易导致假体位置过高或外形不佳。内镜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改善上述缺点的方法。1998至2005年我院采用经腋胸大肌下隆乳术43例(85例)其中内镜辅助22例(43侧),我们对剥离腔中内镜所见和相应处理,以及术后效果,与同期常规经腋路胸肌下隆乳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离断胸廓内动脉穿支血管对乳沟重建假体隆乳术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将收治的120例(240侧)隆乳求美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内窥镜辅助下离断胸廓内动脉穿支血管乳沟重建假体隆乳术64例(128侧);对照组行传统内窥镜辅助下假体隆乳术56例(112侧)。观察组在内窥镜辅助下离断胸大肌下缘起点,常规置入假体,然后比较两组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求美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观察组术后随访满意率为98.43%(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50/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乳房外观优良率分别为96.88%和85.71%;乳沟形态优良率分别为100%和75.00%;乳房活动度优良率分别为98.43%和89.29%;乳房手感优良率分别为98.43%和85.7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窥镜下离断胸廓内动脉穿支血管乳沟重建假体隆乳术,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出血较少、乳房外形及乳沟形成良好,能提高求美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经腋窝切口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治疗乳房过小症和轻、中度乳房松垂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并总结操作要点及手术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腋切口内镜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876例,其中97例伴轻度或中度的乳腺松垂。通过对876例手术病例分析,从术前设计、术中操作技巧、术后处理三方面归纳总结出其技术要点。结果:876例受术者均未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术后均无明显乳头、乳晕感觉丧失。598例术后获随访6~36个月。除68例乳房轻度欠对称外,其余就医者术后乳房外形自然逼真,手感柔软及动感逼真,无包膜挛缩,无血肿及感染。37例出现包膜挛缩,其中15例为Baker III级,其余为Baker II级以下。结论: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隆乳手术,由于采用双平面技术,即乳腺后及胸大肌下两个平面,能同时具有胸大肌后间隙和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的优点,术后乳房形态自然,手感及动感逼真。由于内窥镜的应用使所有手术步骤均在直视下操作,双平面的构建更确切,术区剥离更精准微创,止血更彻底。此手术方法以微创、精准为特色,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腔隙剥离精准,术后切口隐蔽,恢复快,包膜挛缩发生率低等优势。适用于大部分隆乳需要者,满足现代女性对乳房美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假体隆乳术后Ⅲ、Ⅳ级包膜挛缩的综合处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假体隆乳术后Ⅲ/Ⅳ级包膜挛缩68例(136侧),采用乳晕切口或下皱襞切口,包膜完整切除、部分切除或腔隙封闭,重新剥离腔隙,置换假体,组织覆盖困难者延期假体置入。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外形、手感、乳头感觉、患者满意度及包膜挛缩复发及其分级。结果:68例求美者中,采取一期包膜处理及假体置换66例(占97.0%),采取一期包膜处理、二期假体置入2例(占2.9%);采用乳晕切口者60例(占88.2%),下皱襞切口者8例(占11.8%);术后7d伤口均甲级愈合;6个月随访率为97.0%;术后6个月发生包膜挛缩Ⅲ级2例、Ⅳ级1例(共占4.4%);求美者满意度95.6%。结论:乳晕或下皱襞切口是假体隆乳包膜挛缩综合处理的理想入路;原假体置入腔隙及乳腺、胸大肌厚度等覆盖组织情况是Ⅲ、Ⅳ级包膜挛缩综合处理策略的重要参考;正确处理挛缩包膜和假体置换是减少包膜挛缩复发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5):540-541,i0006
目的:介绍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中的技术改进。方法:对来我科要求行隆乳手术的求美者,均行经腋下置入硅凝胶假体于胸大肌下间隙,采用术中扩大腔隙剥离范围,术后早期按摩,加强术后随访指导。结果:40例求美者均获良好外观,无1例感染,1例术后血肿,2例3侧发生包膜挛缩再次手术矫正。结论:改良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后包膜挛缩,使隆乳术后形态自然,有动态美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中应用内镜辅助技术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手术要点。方法:选取36例内镜辅助技术下行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患者,先设计拟置入假体所需剥离的上极、内侧、外侧、新的乳房下皱襞范围及胸大肌离断线,再切开双侧腋窝皮肤并分离,常规剥离胸大肌后间隙,在内窥镜辅助下,离断部分胸大肌,置入假体,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3±34.5)min,术中出血量(25.6±4.6)ml;术后引流(4.8±2.0)天,单侧乳房引流量为(200.3±65.8)ml。术后随访1年,无明显乳头、乳晕感觉丧失,1例(2.78%)出现包膜挛缩,Baker II级,余35例乳房外形丰满圆润、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假体移位及双峰乳形等并发症。结论:在内镜辅助技术下行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术后乳房外形逼真,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内窥镜辅助隆乳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养活常规隆乳术盲视下操作分离假体置入腔隙而赞成的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探讨内镜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 自1996年5月起在内窥镜辅助下行胸大肌下置入腔隙的分离,止血及肌肉,筋膜的剥离,切割,17例置入假体34个,其中经腋切口7例,乳晕旁切口9例,乳房下皱臂切口1例。结果 应用内间辅助进行隆乳术可以减少组织损伤,经乳晕旁切口可以更直接和准确地分离和切割胸大肌内下份起点,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筋膜,形成分离彻底的置入腔隙和良好的乳房下皱襞形态,防止乳房假体上移及位置不正,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0例术后经随访3-12月,均无包膜挛缩,外形及手感良好,结论 内窥镜 乳术对置入腔分离,止血彻底,可减少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降低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辅助,在腋下切口假体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操作体会。方法: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内窥镜辅助隆乳20例,40侧。手术均行腋下切口,内窥镜辅助,胸大肌下分离置入假体或胸大肌筋膜间分离置入假体。结果:20例均随访1年以上,一例一侧包膜挛缩变硬,再次内窥镜辅助经腋下切口切开包膜组织,扩大腔隙,重新置入假体,,术后恢复好。其余术后乳房形态良好,外形及手感好,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包膜挛缩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经腋窝切口入路,以肿胀麻醉技术辅助完成盲视下胸肌筋膜后间隙的剥离,将硅凝胶假体置入胸肌深筋膜与胸大肌之间.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以此方法对43例求美者施行隆乳术.结果 本组43例求美者,术后经6~12个月的随访,除1例求美者双侧轻度不对称,1例求美者Baker Ⅱ级挛缩,余者均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隆乳,其操作简单,切口隐蔽,可有效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手术,术前精确设计和术中精准控制的方法、技巧和作用。方法:采用笔者提出的"十一精确设计法",进行乳房假体选择和术前画线设计;术中全程用内窥镜进行精准控制,直视下剥离胸大肌后间隙,用针头穿刺精准定位剥离边缘;内窥镜直视下精准形成"高位双平面"。结果:2015年2月-2018年12月,采用此方法共完成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1 658例,术后早期出血3例。随访6~24个月,Ⅲ级包膜挛缩8例,可触及假体边缘感21例,假体移位2例,无感染、血肿、血清肿、窗帘征、双泡畸形、Ⅳ级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假体隆乳术前精确设计,术中在内窥镜直视下精准控制,是保证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方法,是精准可控的假体隆乳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后胸肌下隆乳术治疗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方法:对于57例美容就医者行胸大肌下隆乳术时,除进行胸大肌剥离外,借助内窥镜向下将两侧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及前锯肌筋膜做部分剥离,成形假体受床后置入乳房假体。结果:本组术后未出现血肿,感染、假体移位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乳房外观美感好,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改良胸肌下隆乳术比较适用于胸部软组织薄弱性小乳症,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L形剥离子在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中的实用性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3月4个单位6位医生使用L形剥离子行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共65例患者,按切口设计线切开皮肤,用弯剪钝性剥离至显露胸大肌外侧缘,插入新型L形剥离子从上、内、下、外侧依次剥离,剥离完成后插入内窥镜专用U形拉钩继续剥离腔隙,充分止血,置入假体,调整好位置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术后血肿、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型L形剥离子应用于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中具有轻巧、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辅助下行假体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入组病例共206例,采用全身麻醉后做腋窝切口,在内镜下行胸大肌后间隙分离,离断部分胸大肌,形成双平面,置入假体。结果:本组共206例隆胸患者,术后随访123例,随访时间1个月~4年,术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包膜挛缩发生Ⅱ级9例,Ⅲ级2例,本组无Ⅳ级挛缩,包膜挛缩发生率约为5.3%。本组无再次手术修复病例。结论:在内镜引导下经腋部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具有手术切口隐蔽,术野放大,直视下操作,微创安全,止血彻底等优点,该方法适应证较广泛,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辅助肿胀技术的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辅助肿胀技术的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经腋窝或乳晕切口,辅助肿胀技术完成胸肌筋膜后间隙剥离,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行隆乳术.结果 本组18例求美者,术后随访4~8个月,除1例右侧乳头感觉减退(3个月后恢复),2例乳房轻度不对称外,余者乳房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肿胀技术可以有效辅助胸肌筋膜后间隙放置假体,无切口位置限制,无须特殊器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包膜挛缩形成的影响。方法:对40例小乳症患者行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术。对照组20例患者直接采用假体隆乳,实验组20例患者于胸大肌下极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放置假体,术后随访采用Baker分级进行临床评估患者包膜挛缩情况。结果:两组挛缩率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隆乳术后的防止包膜挛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视下经乳晕切口对假体隆乳术后不同情况下包膜挛缩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0月,对65例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进行治疗,均采用乳晕切口,视原假体植入腔隙及乳腺、胸大肌厚度等条件采取重新剥离腔隙、去除或不去除包膜组织甚至Ⅱ期手术的方法,术中严格止血。结果:本组65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术后包膜挛缩复发者2例,其余病例乳房外观均满意。结论:应用直视下乳晕切口对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进行个性化的有效处理,术后包膜挛缩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