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脂肪移植动物模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检测血液中VEGF含量,脂肪移植体剩余重量,计算移植脂肪的存活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脂肪移植组织细胞形态和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免疫组化法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密度。结果实验组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及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在脂肪细胞数量、形态、脂肪移植体纤维化程度及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影响移植自体脂肪颗粒存活率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治疗组织缺损和发育不良,已有较长的历史。1893年,Neuber最早完成了用多个自体游离的小脂肪块填充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随后Brunings于1911年报道用注射器注射少量脂肪纠正软组织凹陷。移植脂肪颗粒存在高吸收率和低存活率的问题。Peer的研究发现移植的脂肪颗粒,在体积和质量上减少50%以上,坏死的脂肪颗粒会引起纤维囊性化和假性囊肿。此外,在治疗中还存在液化、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自体脂肪移植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突破性进展。但是,自体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代用品、异体及异种材料,没有免疫排斥现象,并随着20世纪80年代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脂肪移植再次得到广泛应用,并体现出相当大的优势。但自体脂肪移植依然存在着术后脂肪吸收、存活率低的问题。对于影响提高存活率的因素,很多学者已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现就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最佳浓度,并通过临床混合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移植脂肪组织,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移植脂肪颗粒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提取抽脂术中获取的脂肪颗粒组织中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实验分为4组:A组(对照组)加入10%胎牛血清,B组添加5%富血小板血浆,C组添加10%富血小板血浆,D组添加15%富血小板血浆,传代培养,定时获取细胞行MTT实验,测试细胞生长曲线,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临床实验选取15例患者,抽取腹部脂肪组织颗粒后进行纯化;同时抽取静脉血,采用离心法提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纯化的脂肪颗粒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按照10: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注射移植。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患者在B超下行皮下组织厚度测定。结果第3代脂肪来源干细胞培养观察显示,C组有较好的细胞增殖性及活力;临床研究皮下组织厚度增加率为(158.4±83.1)%;术后3个月,皮下组织厚度增加率为(106.4±70.7)%。结论10%富血小板血浆混合浓度对细胞增殖较为适宜,且临床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移植的存活率,移植后远期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在软组织凹陷缺损填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为20例25个软组织凹陷缺损部位行软组织缺损充填,单个部位注射脂肪颗粒量6-30ml不等。结果:手术一次获得成功,无1例出现血肿,脂肪液化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是软组织充填的较理想方法,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充盈外形效果好、无排异反应等优点.随着脂肪抽吸术的发展及注射器抽吸法的发明,脂肪颗粒移植已成了一项简单的门诊操作.但移植脂肪细胞的存活与增殖、血运的重建仍然是困扰脂肪组织成活率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长期以来,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原发与继发性软组织缺损及发育不良,一直是困扰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治疗的难题之一.临床应用的填充材料很多,除各种组织瓣、各类同体材料外,还有许多软体填充物,如牛胶原、自体胶原、Isolagen(用自体皮肤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制品)、Dermalogen(取自人尸体皮肤的无细胞胶原、弹力纤维和糖胺多糖混合物)、Alloderm、Artecoll、膨体聚四氟乙烯(Gore-Tex,Softform)、硅凝胶等[1-5].  相似文献   

7.
王洪  肖芳  王静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33-1534
目的:总结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脂肪颗粒,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上睑凹陷区。结果:本组共10例,8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2例有部分吸收,行二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术前设计、正确采集脂肪颗粒和注射层次准确。  相似文献   

8.
何照华  付荣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0):1030-1032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阴道松弛。方法:2008年3月~2012年6月对38例轻中度阴道松弛,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观察局部有无结节和囊肿,阴道插入松紧度,以及性生活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并根据随防结果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结果:38例患者分别经l~2次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治疗,均达较满意效果。其中29例患者经1次注射,9例中度松弛者经2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阴道松弛所需时间短,操作方便简单,损伤小,术后随访证实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新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Bircoll首先报道了用脂肪注入的方法来增大乳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日益增多。自体脂肪的组织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替代品以及异体异种材料,没有免疫排斥现象,是理想的组织填充材料。对于部分受术者又能达到体形雕塑的目的,一举两得。同时,采用注射移植的方法,几乎不留瘢痕,因此,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组织填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鼻根局部隆鼻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志  汪国民  胡煜  卓田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84-1785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针对一组10例单纯鼻根低平的就医者,注射自体脂肪颗粒进行隆鼻。结果:8例就医者1次充填即取得预期临床效果,2例就医者经过再次手术填充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鼻根局部隆鼻能够达到良好、稳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自体脂肪颗粒被广泛应用于隆胸、颜面部凹陷、外伤后组织缺损、体形雕塑.笔者于2009年~2012年间,用自体脂肪颗粒矫正颞区凹陷、面部外伤组织缺损、面部先天性凹陷、上睑凹陷、下睑凹陷、眼袋术后凹陷,共2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的经验体会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2.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临床探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的临床操作方法、适应证、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注射器手动低压注入肿胀麻醉液和注射器缓慢匀速吸脂,生理盐水中悬浮漂洗筛选脂肪颗粒,再用注射器在水面轻松的将质量好的脂肪颗粒根据需要吸入注射器内,低压注射填充.结果: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7年,移植的自体脂肪存活率根据受植床组织及血运状况基本稳定在20%~90%,形体综合改善效果明显,手感良好,无供区畸形.结论:①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注射器负压吸脂应首选;②脂肪颗粒倾入生理盐水悬浮、漂洗、筛选,注射器内自然静置冲洗法损伤最低,优于低压离心法;③尽最大限度缩短从吸脂到注射移植全过程的时间和减少对脂肪颗粒机械及化学损伤是提高脂肪成活率的关键;④保留注射器内自然静置后上层过去弃之的含脂质(油脂)部分和脂肪组织悬液注射填充移植,可作为多种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注射器于脂肪堆积部位抽吸自体脂肪颗粒,经反复冲洗后移植于乳腺后间隙,每次单侧移植50~100ml,间隔3~6个月,共2~6次。结果接受注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107例中,91例末次移植后经6个月至3年随访,均表现乳房丰满,形态完美,效果满意;其中13例21侧乳房首次注射后2~9个月内出现散在的小硬结,8例11侧乳房首次注射后8~17个月内出现散在的小钙化灶。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效果基本满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隆乳方法,但其术后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少数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需继续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李雅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81-1883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其他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异种脂肪或异体脂肪相比,由于它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无过敏反应等优点,倍受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视。早在1889  相似文献   

15.
半面萎缩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半面萎缩的治疗采用改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提高脂肪成活率,减少术后脂肪液化、坏死、吸收等并发症。方法1999年3月~2004年10月,治疗31例稳定期半面萎缩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19~28岁,平均23.5岁。根据半面萎缩范围不同分成3型,轻度萎缩9例,中度萎缩19例,重度萎缩3例。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和文献的总结分析,在脂肪的获取和移植上,采用低位供区、低压抽取、低速离心和多点、多隧道、多层面放射状注射移植。经术前、术后正位、侧位45°及90°照片比较,以及术后表情是否自然,局部有无硬块和囊肿,患者感觉舒适度等评价标准,并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结果术后31例均达到面部外形基本对称。1次注射15例,2次13例,3次3例。第3次注射后较第2次效果好,第2次注射比第1次效果好,且注射量逐次减少。下颌部注射量8~14ml,平均11ml;颊部注射量15~25ml,平均20ml;颧部注射量5~10ml,平均7.5ml;额部注射量18~20ml,平均19ml。患者随访3~5年,未发现感染、硬结、皮下包块、囊肿或其他并发症。患侧皮肤色素增生明显减轻。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能达满意面部对称,且无供区损伤及受区并发症,是治疗半面萎缩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科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修复颜面部凹陷畸形 35例和隆乳 30例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 6 5例 ,男性 10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15~ 43岁。其中双乳房偏小 30例 ,颜面部凹陷 35例 (半侧颜面萎缩症 18例 ,眼睑凹陷 17例 )。颜面凹陷患者每个部位注射脂肪颗粒量最多为 70ml ,最少 2ml。其中 5例半侧颜面萎缩症注射 2次 ,其余均为 1次性注射。隆乳者单侧 1次注射脂肪颗粒量 5 0~ 90ml。其中 6例注射 2次 ,其余均为 1次性注射。随访 6 5例 ,最长随访 2年半 ,最短 3个月 ,平均 15 .5个月 ,无 1例出现术后血肿、感染等并发…  相似文献   

17.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年来,随着脂肪抽吸术的广泛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已在国内外得到重视与开展。我们在吸取国内外研究及临床经验后,从1998年起进行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临床经验证明:自体脂肪注射对浅表凹陷的隆起,浅表微细皱纹的去除,薄唇增厚以及老年干部软组织萎缩的丰满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脂肪移植技术的开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3年,Franz Neuberr是第一位使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缺陷.1911年,Lexer使用脂肪填充颧部凹陷及去除皱纹.Bruning是第一位应用注射器在皮下注射小颗粒脂肪组织行鼻成形术者.随着20世纪80年代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将该技术所获得的脂肪,用注射器注射到软组织缺损的部位,从而提出了脂肪细胞移植理论,但移植的脂肪表现出高吸收率和成活率,甚至出现感染和重吸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的疗效。方法:从患者自体取得脂肪颗粒,用脂肪抽吸针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结果:本组21例,19例一次手术成功,另2例补充填充一次,外形明显改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手术易行,创伤小,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28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采用注射器法从供区抽取自体脂肪液经清洗、纯化后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到面部凹陷部位及两侧乳房等受区。结果:本组280例共756个部位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后经3~60个月的随访观察,12例乳房和7例面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后脂肪吸收明显,占6.89%;3例单侧乳房出现硬结,占1.07%;其余受术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92.14%)。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是一种安全、无排斥、操作便利、效果良好的技术,尤其在修复面部凹陷更为理想,应成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