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56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瘤体范围0.8 cm×0.6 cm~4.0 cm×4.5 cm。初始剂量为0.5 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 mg/Kg,直至1.5 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 mg/Kg,逐日减量至停药。治疗期间每月随诊1次。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例患儿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服药过程中1例出现明显疲劳乏力,6例出现间隙性腹泻但不影响饮食及治疗,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方法。方法:共收治56例体表血管瘤患儿,完善检查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mg/kg至总量1.5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mg/kg至停药,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其中1例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1例婴幼儿血管瘤,2mg/kg/天,分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如观察瘤体有复发表现,则重复1个疗程,至患儿1岁停药。结果:口服普萘洛尔后1周,瘤体颜色开始变淡、萎缩变软。治疗3个月后,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至1岁时,瘤体基本消退,表面遗留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患儿出现心率减慢和腹泻,均在停药1周后恢复,继续治疗。结论: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血管瘤通常具有自限性,但大多会对外形造成影响,少数发展迅速,更可造成继发畸形、功能障碍等.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外科手术、冷冻、激光、局部药物注射、口服药物治疗等.我们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对86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86例,男34例,女52例,年龄为1~12个月,平均3.5个月.服药前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强化CT或MRI确立诊断,并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均随访至停药后至少1个月.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1],多出现在新生儿期,少数出现在婴幼儿期,具有自限性特点,发病率高达12%,尤其以面部常见,使患儿及家属承受精神压力[2]。血管瘤生长迅速时易发生出血、感染、溃疡等并发症,治疗血管瘤方法很多,有手术切除、冷冻疗法、局部封闭疗法、放射疗法、激光等,其疗效不一。血管瘤的危害性多样,多数可影响机体功能或破坏容貌[3],由于血管瘤有的生长在鼻尖、  相似文献   

6.
血管瘤多发生于婴幼儿期,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率为5%~10%[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多具有自限性,有85%~90%的患儿在7~10岁时自然消退,但一些血管瘤因其显著生长或影响机体功能而须及时干预治疗[2].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手术、激光、冷冻等.2008年,Léauté-Labrèze等[3] 偶然发现并提出普萘洛尔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法.随后,多国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和科学分析,相继报道了普萘洛尔治疗IH的良好疗效及其安全性,并建议将其作为治疗IH的一线药物.笔者就近年来普萘洛尔治疗IH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儿童体表软组织良性肿瘤,发病率高、危害大,早期快速增生会造成严重的外观畸形及器官发育障碍。普萘洛尔已经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但是在临床应用研究中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甚至是争议。为了促进其合理应用及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就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剂量、给药次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血管瘤复发的因素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评估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科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收集的41例血管瘤患儿根据其家属的意见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0例,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21例,接受门诊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管瘤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组服药前后患儿的心率、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经过2个月的观察或治疗,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观察组显效0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治疗组和观察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1h心率有所变化,其他如血糖和肝功能、肾功能及血FT3、FT4、sTSH等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过程中可抑制血管瘤的生长,部分患儿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普萘洛尔治疗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科室对34例严重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口服普萘洛治疗,服药剂量为第1天1.0mg/kg,第2天1.5mg/kg,第3天2mg/kg,12h 1次、分2次服用。服药后1周、1个月和停药时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在口服普萘洛尔1周后瘤体得到控制,服药1月和停药时,97.1%(33/34)的患儿表现为促进消退。3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溃疡在服药后1个月内均愈合。8.8%(3/34)患儿有腹泻、食欲减退的不良反应。26.5%(9/34)患儿停药后有复发倾向。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成功筛选30例血管瘤患儿作为口服普萘洛尔的治疗对象,年龄为28天~10月,平均年龄4.8月。<3个月患儿,剂量1.5mg.kg-1.d-1;>3个月患儿,剂量2.5mg.kg-1.d-1,每天分2次服用。一般住院治疗5~7天,复查心电图、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等。如无异常予以出院带药。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服药,用药前3个月,每2周复诊1次;3个月后每月复诊一次。结果:按四级评分法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治疗30例患儿,其中I级疗效有2例(差);Ⅱ级4例(中);Ⅲ级14例(好);Ⅳ级10例(优)。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用药安全范围广,今后在临床上有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的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根据血管瘤诊断标准纳入1~6月龄的患儿,遵循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1组1mg/kg/d、治疗2组2mg/kg/d及治疗3组3mg/kg/d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48.9%,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71.1%,治疗3组总有效率77.8%,三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1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2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68)。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71),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2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剂量加大,有效率逐步提高的同时相关不良反应率也在上升,选用治疗2组(即2mg/kg/d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婴幼儿血管瘤的普萘洛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萘洛尔(商品名:心得安,Propranolol)是血管瘤治疗历史上重大的发现之一,最早报道发表于2008年6月,同时也在波士顿的国际血管瘤与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大会上发布.如今,普萘洛尔正在成为欧美国家和国内部分医疗中心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尤其是重症血管瘤的一线口服治疗药物.但因目前普萘洛尔尚属于非处方用药,且用药方法还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必须让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正式文书.鉴于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方面具有高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较轻,越来越多的学者正推荐其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10%,好发于头面部.血管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3∶ 1~5∶ 1.种族不同,其发病率也稍有差异.高加索人种的发病率高达5%~10%;而在非洲裔的婴幼儿中,发病率约2.8%[1].在早产儿中,低体质量出生是血管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每减少500g,患血管瘤的风险可增加40%[2].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增殖期和消退期.  相似文献   

16.
<正>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肿瘤[1]。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传统上首选全身性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干扰素、长春新碱等都曾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限制了其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上的临床推广使用[2-3]。2008年,普萘洛尔被  相似文献   

17.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临床治疗12例眶周部增牛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女9例,男3例,年龄1.5~8.5个月,平均3.3个月,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服药剂量每日2 mg/kg,分3次给药,治疗时间为4~41周(平均16周),依据服药前后瘤体大小、颜色变化进行疗效评价,通过服药疗程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12例患儿中,9例服药后瘤体明显消退;2例瘤体生长明显受抑制;1例服药后,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服药期间,除少数患儿出现轻度的心率、血压暂时性降低及胃返流外,未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成为非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 medical records was performed. 12 patients (9 female, 3 male; 1.5-8.5 months, average 3.3 months) with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underwent oral propranolol therapy. The dosage was slowly increased to 2 mg/kg daily in divided doses for a mean duration of 16 weeks ( range 4 weeks41 weeks). Therapeutic outcomes and safety were established by evaluating colour, size of lesion, duration of treatment and side-effects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se, 9 had a signification reduction in colour and size of the lesions, 2 had no further growth. 1 is stopped therapy due to hypotension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11 other patients, although mild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ed, no symptoms were severe enough to discontinue treatment. Conclusions Propranolol appears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相似文献   

18.
血管瘤为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尚缺少对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普萘洛尔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新兴药物,已于2014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系统性治疗。普萘洛尔因其治疗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从而日渐取代了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问题性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但其药物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现就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1%~2.6%[1]。常见于早产儿,尤其是女性早产儿,有2/3的血管瘤患者累及头颈部。其起源的确切机制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种[2]:①起源于胎盘组织;②起源于突变的血管内皮祖细胞;③血管瘤内皮细胞因为低氧环境而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20.
张莉  陈涌  依光叫 《中国美容医学》2014,(14):1177-1180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面颈部血管瘤患儿进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并以32例强的松治疗的血管瘤患儿作对照。治疗组予口服普萘洛尔2mg/(kg·d),分2次服用。住院治疗3~4天,为安全起见,第1天服全量的1/4,第2天服全量的1/2,第3天服全量。若无异常就可出院,且出院后继续按原剂量服药。每2~3周复诊1次,并观察瘤体的大小、质地、颜色,随访和同时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置;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起时顿服,两组患者各自用药后,根据病变的生长、萎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优、好、中、差)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疗效统计,治疗组:优12例(30.00%),好21例(52.50%),中5例(12.50%),差2例(5.00%),有效率82.50%;对照组:优5例(15.62%),好9例(28.12%),中12例(37.50%),差6例(18.75%),有效率43.7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