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具有完美脉冲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0PT)的新型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5月笔者科室就诊的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用新型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新型强脉冲光治疗。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68.89%,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8.89%。两组仅有个别病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新型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无创伤,且能显著改善皮肤光老化的多种状态(皮肤暗沉、皮肤粗糙、细小皱纹、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孔粗大),使皮肤质地较以前更光滑、细致。  相似文献   

2.
万明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57-60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在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所2022年 1月-12月收治的64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 以氨甲环酸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黄褐斑恢复情况、皮损评分、皮 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为(8.94±1.16)分, 低于对照组的(10.78±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 失量低于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应用于黄褐斑患者,可有效改善患 者黄褐斑情况及皮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研究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9.2%,对照组为33.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对照组为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性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chloasma)又称为"肝斑""、妊娠斑",是一种发于面部的浅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因对容貌影响较大,有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2010年7月~2011年7月,笔者科室使用E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42例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脉冲技术(Optimal Pluse Technology,OPT)联合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OPT组和联合组。OPT组:39例,仅接受OPT治疗;联合组:35例,接受OPT治疗的同时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OPT组治愈率20.5%,有效率64.1%;联合组治愈率31.4%,有效率85.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OPT联合局部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能有效治疗黄褐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中药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0.5g/天,共12周。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拟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43.3%,有效率66.7%;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0%,有效率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氨甲环酸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1.43%,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氨甲环酸。  相似文献   

8.
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尝试并评价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新方法。方法使用低剂量的氨甲环酸对256例黄褐斑患者行长时间口服。服药时间6~15个月,平均9.6个月。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随访256例患者3~5个月,80.9%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色斑减退。65.0%的患者服药后2个月色斑开始减轻,35.0%的患者服药后1个月出现效果。服药6个月后基本治愈、明显消退和好转者分别为10.5%、18.8%和51.6%。停药后复发者21例(8.2%)。除11例(4.3%)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9例(3.5%)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以外,未发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长时间口服氨甲环酸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黄褐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水光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4%氨甲环酸2.5~4 ml水光注射联合IPL治疗,每月1次,共3次,对照组采用IPL治疗,每月1次,共3次。结果:治疗3次后,治疗组的红斑面积、红斑指数、VISIA红斑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光注射氨甲环酸联合I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优于单独IPL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73.33%(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及MAS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QO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28.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可有效祛除色素斑,减少色素沉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2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外用氢醌乳膏;对照组:110例,口服维生素C片,外用氢醌乳膏。治疗4周、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0.74%,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67.2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时,χ~2=24.903,P0.05;8周时,χ~2=23.6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较轻微,停药后均消失。结论: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快速,费用低廉、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6年4月-2017年10月门诊收治的2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皮秒激光治疗6次,每2次间隔4周。氨甲环酸口服方法为0.5g/次,2次/d,共5个月。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由患者自行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开始后3个月、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平均MASI评分较治疗开始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后以及结束后3个月效果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效果轻度优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维生素C与氨甲环酸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6月收治的 7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开展口服维生素C与德菲林复 合酸抑菌凝露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色斑评分及色斑皮损面积、 临床效果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色斑颜色及色斑皮损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 <0.05);试验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 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 色斑情况和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慧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25-28
目的 分析在黄褐斑治疗中运用皮秒激光联合外用氨甲环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治的3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应用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比 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心境状态、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POM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P >0.05)。结论 在黄褐斑治疗中采取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独 用药治疗更能改善黄褐斑症状与心境状态,患者对黄褐斑治疗的满意度更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艾维岚?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12月宁波鄞州 薇琳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例。观察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艾维岚?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黄褐斑面 积和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M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 后均无皮肤干燥脱皮、凹凸不平、红斑及淤青、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皮下出血、皮疹、水疱、肉芽或结 节、感染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在首次治疗后出现皮肤微红、发热现象,症状均于3天内消失;对照组 有3例胃肠道不适症状,后续强调进餐后服药,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艾维岚?联合氨甲环酸在黄褐斑的治 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的美观问题,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提高 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褐斑是人类黑素形成功能紊乱导致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由于疗效不确切且容易复发,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综合治疗的方法。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它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抑制黑色素形成。Q开关激光是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基础上,将极强的能量瞬间发射于靶组织中,选择性破坏黑素颗粒。研究显示,Q开关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较单纯激光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MAS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门诊收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采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0);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MASI评分为(10.63±3.63)分,略低于对照组的(11.38±3.7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MASI评分为(8.21±3.28)分、(6.32±3.5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3.54)分、(8.23±3.4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低于对照组的27.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使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有效性更明显,可相对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Q开关1 064nm激光辅助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入组女性黄褐斑患者共28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140例。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辅助口服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治疗6个周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46.43%,有效率75.0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7.86%,有效率32.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Q开关1 064nm激光辅助口服氨甲环酸可以提高黄褐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徐高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187-1188
2010年1月~2011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Q开关Nd:YAG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面部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38例黄褐斑患者均来自门诊,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年龄26~52岁,平均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使用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临床资料 门诊确诊为黄褐斑40例.患者均为女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拟定的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经伍德灯(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检查后确诊为真皮型和混合型的黄褐斑患者,皮损形态为面颊形、下颌形和面部中央形[2].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4.5年;身体健康,已婚已育,生活作息正常,性激素6项检查正常;治疗前半年未服用过治疗黄褐斑的相关药物或者其他影响内分泌激素的药物;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外用相关药物、果酸及激光治疗,未在无防护下曝晒史;无氨甲环酸口服及静脉使用过敏史.注射药物为氨甲环酸注射液(日本第一三共普乐发株式会社高槻工厂,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10,10 ml:0.1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