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58例睑袋伴不同程度泪槽畸形患者采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修复术+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评价手术效果。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睑袋和泪槽沟凹陷改善满意,下睑形态自然,无下睑凹陷和眼睑退缩。随访1年,无患者睑袋复发,53例(91.38%)泪沟凹陷改善明显,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另外5例患者(8.62%)泪槽沟改善效果不明显,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后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易掌握和手术效果好等优点,可用于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的修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睑结膜入路去睑袋辅助纳米脂肪填充泪沟和"黑眼圈"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下睑脂肪明显膨出伴轻、中度泪沟畸形且"黑眼圈"的患者行睑结膜入路睑袋去除术后,将取出的眶隔脂肪制备成纳米脂肪回填至泪沟及"黑眼圈"区域,并行效果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9例,满意7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2.86%(26/28);2次手术率为3.57%(1/28);均未出现感染、血肿、脂肪液化、脂肪结节等并发症。结论本方法适于下睑皮肤和眼轮匝肌无明显松弛以及眶隔脂肪膨出伴轻、中度泪沟畸形且"黑眼圈"明显者。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对泪沟畸形及"黑眼圈"的改善较明显,患者的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区域分层次填充透明质酸矫治眶下区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眶下区凹陷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局部表面麻醉下利用分区域分层次的方法注射透明质酸矫正眶下区凹陷,改善面部老化,然后评价注射后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0例患者注射后对即刻效果均满意,注射后第2天部分患者有轻度肿胀、皮肤发红等现象;8例患者出现局部瘀青,7~10d自行消退;1例患者出现局部泪槽沟加深的现象;2例患者出现局部丁达尔反应。术后有效率达92.5%(37/40)。患者满意度调查,2例患者认为外形欠饱满,未达到自己期望效果;及3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87.5%(5/40)。术后随访1~6个月,泪槽沟与睑颊沟改善明显,下睑到颧颊区域呈现自然流畅、年轻特征的轮廓曲线,6个月内效果维持满意,部分患者4~6个月进行第二次补充注射。结论:透明质酸分区域分层次注射填充能根据眶下区的解剖特征来选择不同的注射方式进行填充,达到年轻化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睑袋整形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释放与透明质酸填充矫治泪沟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进行下睑袋伴泪沟畸形矫治就医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联合透明质酸填充矫治,观察组采用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矫治。进行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睑袋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9个月,观察组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的Barton分级中0级与1级患者占比87.88%,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15%,低于对照组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对下睑袋伴泪沟畸形均有较好的矫治效果,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较透明质酸填充远期效果更好,治疗后更自然美观,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下睑袋矫正术中应用自体脂肪填充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2月,对112例皮肤松弛的睑袋伴泪槽畸形(伴或不伴有睑颊沟畸形)患者,采用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不离断泪槽韧带,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泪槽畸形及睑颊沟畸形。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其中107例睑袋及泪槽畸形、睑颊沟畸形消失,无睑缘退缩、睑外翻发生,睑颊过渡平滑,矫正效果好;3例睑袋改善效果好,但仍有泪槽畸形,3~6个月后予以再次填充改善;2例填充区域外观不平整。结论:经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眶脂肪,不离断泪槽韧带,自体脂肪颗粒填充可以有效矫正睑袋和泪槽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游离移植填充眶下缘凹陷应用于下睑整形术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6例下睑松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为泪沟和眶颧沟明显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入路行下睑松弛矫正术,术中将内、中、外三团眶隔脂肪切除后,游离移植于眶下缘凹陷区域,并用5-0PDS线牵引固定到皮肤外。对患者的术后效果,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术区感染。5例患者(13.9%)术后早期发生轻度下睑退缩,8例(22.2%)早期眶下缘可触及硬结,上述两种并发症经局部热敷、按摩后于3个月以内消失。术后6个月共有28例患者来院复诊,患者满意度平均评分为3.3分,总体评价为满意。结论:对于眶下缘萎缩,泪沟和眶颧沟明显的患者,在下睑整形术中,采用眶隔脂肪游离移植填充可以有效矫正眶下缘凹陷,使泪沟和眶颧沟不明显,效果稳定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泪沟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矫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对98例泪槽凹陷的就医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分段式填充技术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以矫正泪槽凹陷,改善眶周年轻化。结果:本组82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3.6%,随访时间1~18个月,术后满意率98.7%。结论: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的矫正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填充效果及眶周年轻化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取出处理后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2年9月, 北京黄寺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行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团块取出后颗粒化处理, 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42例, 男13例、女29例;年龄16~47(23.8±6.9)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眶隔脂肪膨出, 轻、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下睑皮肤不松弛。经下睑结膜切口入路, 将自然疝出的眶隔脂肪团剪除, 颗粒化处理后装入1 ml注射器中, 依据术前划线标记的凹陷区, 精准填充至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的区域。术后随访3个月, 观察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血肿感染;2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 48 h后局部热敷, 1周瘀斑消退。分别在术后1、2、3个月随访, 其中35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 眼袋膨出及睑颊沟、泪沟凹陷症状消失。7例眼袋伴泪沟及睑颊沟患者, 由于眶隔脂肪量不足, 还有轻微凹陷, 术前已告知可能需要2次脂肪填充, 1个月后于腿部取脂肪颗粒填充泪沟、睑颊沟凹陷, 效果满意。结论下睑内路眼袋眶隔脂肪团取出后处理并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眶隔脂肪转移填充技术在治疗眼袋伴随泪沟凹陷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眼袋伴随泪沟凹陷的医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眶隔脂肪转移填 充技术进行整容修复,分析其临床疗效,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80例患者治 疗总有效率为98.75%;共发生1例肿胀和1例下睑下区凹陷,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总满意度为96.25%;治 疗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眶隔脂肪转移填充技术在 治疗眼袋伴随泪沟凹陷矫正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 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切口骨膜上下双层平面剥离形成腔隙,用眶脂肪填充矫治泪沟型睑袋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治疗伴有下睑皮肤松弛的泪沟型睑袋患者63例,126眼,其中Ⅱ型泪沟85眼,Ⅲ型泪沟41眼。经皮肤入路,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至眶骨弓状缘,切开弓状缘内侧骨膜,在骨膜下剥离至中外侧时,透过骨膜,转至骨膜上剥离,形成骨膜下和骨膜上双层面腔隙。将眶脂肪下拉,内侧置于骨质上平面,外侧置于骨膜上平面。结果:术后6个月评价:Ⅲ型泪沟中6眼转变为Ⅰ型,所有Ⅱ型及其余Ⅲ型泪沟均消失,所有患者的睑袋及下睑皮肤松弛得到明显改善,未出现后期睑外翻、下睑凹陷等并发症。56例满意(满意率为88.9%),7例基本满意,无不满意者。结论:外切口骨膜上下双层平面剥离形成腔隙,用眶脂肪填充对于下睑皮肤明显松弛的泪沟型睑袋患者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睑袋成形术中利用眼轮匝肌矫正泪沟畸形的方法。方法:在常规睑袋成形术中,利用切下的眼轮匝肌组织瓣,平铺于泪沟凹陷处的骨膜上,适当固定,填充泪沟局部凹陷,达到平坦,过渡自然的外观。结果:本组共施行手术71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泪沟畸形及睑袋畸形、睑颊沟显现等体征均得以矫正,中面部较术前明显年轻,无下睑凹陷、外翻或巩膜过分显露、睑球分离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利用眼轮匝肌瓣法矫治泪沟畸形的睑袋成形术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修复伴有泪沟、睑颊沟显现且眶隔脂肪不多的睑袋求美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透明质酸材料注射填充矫正鼻唇沟凹陷的方法。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应用透明质酸进行双侧鼻唇沟注射填充治疗,每侧用量为1.5~2.0ml,治疗后6个月评价鼻唇沟的改善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共33例患者。治疗后复诊均达到理想的鼻唇沟改善效果;随访6个月,鼻唇沟凹陷填充效果仍然存在,局部未发现硬结、红斑、感染、肉芽肿等情况。结论应用透明质酸材料注射填充修复鼻唇沟凹陷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效果持久,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睑袋整形术中处理眶隔及眶隔脂肪并充分矫正宽大泪沟和睑颊沟的方法。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共35例患者接受眶隔脂肪瓣翻转填充法睑袋整形术。术中完整显露眶隔后,将眶下剥离范围延伸到距眶缘1 cm,在眶隔上缘将眶隔剪开后形成蒂在上的向下翻转的脂肪瓣,充分填充泪沟与睑颊沟基底。结果本组共35例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睑袋畸形及泪沟、睑颊沟显现等体征均得以矫正,眶周及中面部较术前明显年轻,远期无下睑凹陷、外翻或巩膜过分显露、睑球分离、眶下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眶下沟槽区域充分剥离同时眶隔脂肪瓣翻转填充对较重泪沟以及睑颊沟的患者改善较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作为填充剂修复不同年龄段泪槽沟的安全性以及剂量.方法 对131例不同程度的泪槽沟患者,采用透明质酸多层次多点位注射方法修复,根据泪槽沟区域大小调整填充剂量和范围,同时在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跟踪随访,记录不良反应与效果满意度.结果 患者注射透明质酸后无明显红肿与瘀斑,无过敏,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内外形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透明质酸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填充材料,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以本研究的填充方法作为泪槽沟的暂时性修复,达到中面部的年轻化,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多层次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鼻唇沟凹陷明显的患者34例,给予多层次注射,注射后评价填充效果,记录不良反应。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结果:本组34例患者,鼻唇沟凹陷填充后的效果改善明显,患者对术后外观满意。注射后早期鼻唇沟处轻微疼痛、肿胀,一般在治疗后3d逐渐消退。未发现外形不对称、过敏、血管栓塞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填充效果可维持6个月以上。结论:透明质酸多层次填充鼻唇沟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愿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伴有泪沟畸形的下睑袋对患者的面容美观及心理健康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下睑整形治疗于上世纪兴起,伴随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手术治疗理念和方式均不断发展,除了手术治疗外,其他的治疗方式如激光治疗、自体脂肪移植填充、透明质酸及其他物质的填充治疗也各有其优势及特点,并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就伴有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填充矫正泪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6年11月-2021年4月,针对无下睑手术史的泪沟就医者,采用经下睑缘切口在眶缘前下方骨膜上置入膨体的方法矫正泪沟,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共46例就医者,术后泪沟明显改善者37例、改善9例,就医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者43例、一般者2例、不满意者1例,门诊随访3~50个月,泪沟矫正效果稳定,发生轻微睑球分离4例均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单侧假体移位1例,经手术修复后改善,无假体排异、感染、瘢痕增生、持续性下睑退缩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膨体填充矫正泪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效果持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PDO眼周线联合胶原蛋白应用于泪槽凹陷伴黑眼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符合条件的泪槽凹陷伴黑眼圈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PDO眼周线植入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胶原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泪槽沟平整度,观察两组眶周皮肤外观(颜色、质地)情况,调查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1、3、6个月泪槽凹陷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时泪槽凹陷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时眶周皮肤外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治疗后的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槽凹陷伴黑眼圈患者采用PPDO眼周线联合胶原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实现面部年轻化,提高病人满意度,为临床眶周年轻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泪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55例泪沟凹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泪沟凹陷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共55例患者,其中52例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4.5%(52/55)。埋线后即刻有12例出现局部轻度淤青伴疼痛感,给予间断冰敷并配合口服云南白药48 h后缓解。1例在埋线部位出现血肿,给予加压包扎及间断冰敷3 d后缓解消退。门诊随访1周至9个月,无下睑不平整,切口感染和瘢痕形成,排异反应、移位、外露,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泪沟凹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睑袋改良整形术治疗中老年人睑袋及恢复中面部原有平衡的临床疗效。方法于下睑缘下1.0~1.5 mm处沿下睑缘行切口,将下睑眼轮匝肌肌皮瓣进行叠加,加强下睑眼轮匝肌功能,解决下睑退缩问题,并形成下睑缘"卧蚕"样隆起形态;将下睑眶隔脂肪进行释放重置填充泪沟,解决眼窝凹陷问题;同时向下分离眶下缘至颧骨骨膜表面,将中面部松弛的组织向上提拉固定,使中面部皮肤收紧,展平加深的鼻唇沟。结果本组12例患者的睑袋消失,泪沟及鼻唇沟凹陷和中面部组织松弛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中面部明显年轻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睑袋改良整形术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且疗效可靠,并易推广,是治疗中老年人睑袋及中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