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可吸收锯齿悬吊线矫正面颊部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面颊部松弛患者,将可吸收锯齿悬吊线埋置于皮下层及SMAS浅层行面颊部提升,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5例,效果较差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6%(31/35)。2例患者术后面颊部出现轻度淤青,未经特殊治疗1周后自行消失。1例患者术中在面颊部出现小血肿,术后出现较明显淤青,2周后消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可吸收锯齿悬吊线治疗面颊部松弛具有良好效果,操作安全、省时,创伤较轻、患者痛苦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效果相对持久,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锯齿线皮下埋置递进式提升术矫正中、下面部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锯齿线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自下而上向上提拉并固定于悬吊点处,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处雍堆组织再次向上提拉至固定点处,最终达到提升松弛下垂组织的目的。结果:本组就医者共50例,术后回访时长平均约13.5个月,所有面部松弛下垂就医者的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创法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固定于悬吊点,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组织递进式提拉,可以明显改善面部松垂情况,达到面部组织提升目的。  相似文献   

3.
锯齿线面部皮肤微创美容提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面部微创美容术--锯齿线行面部皮肤松弛下垂提紧术的方法.方法 首先于面部设计并标记锯齿线的走行,应用一次性带针芯穿刺针行锯齿线埋置前的导引.以30°角行面部皮肤穿刺到SMAS层,拔出穿刺针的针芯,导入锯齿线,充分钩挂SMAS层后埋置.埋置的数量为6~12根.结果 本组患者52例,其中双侧不对称者3例,经对较松弛的一侧增加埋置锯齿线1、2根后满意;针孔有红肿反应者2例,取出导入时带入针孔的毛发后缓解;埋置的走行处有点状凹陷者2例,用注射针行皮下剥离后好转.术后随访52例患者6~12个月,松垂的皮肤均有效提紧,且效果满意.结论 微创法锯齿线SMAS层埋置皮肤提紧术,可使松垂的面部皮肤有效地提升、提紧,而正确的设计、准确的操作方法及埋置锯齿线的数量,是术后效果和维持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探究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松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采用PPDO锯齿线单平面皮下埋置,观察组采用PPDO锯齿线与PPDO螺旋线相结合双平面皮下埋置, 比较两组面部松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面部松弛改善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 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面 部松弛情况,提升面部肌肤紧致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面部美观度,实现面部年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降)眉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6年12月,对58例就医者根据眉到上睑下缘的距离及眉部形状决定行提眉(取眉上切口)、降眉(眉下切口)或切眉术以矫正上睑松弛,同时于眉外下部及眶外侧缘皮下潜行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并将其向上折叠悬吊以矫正鱼尾纹。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2d,术后7d拆线。结果:58例就医者上睑松弛及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外观均较为满意。结论:提(降)眉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能同时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手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向套管针,以U形皮下埋线高位悬吊术行面部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7例面部皮肤软组织松弛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双向套管针,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ara-dioxanone,PPDO)锯齿状缝线在面部皮下作U形埋置,高位悬吊向上提拉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SMAS)组织,对患者手术前、后面部松弛下垂改善程度、术后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即刻均可见面部松弛明显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未见患者有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率达86.49%。结论:双向套管针U形埋线高位提升术相较于目前同类面部埋线提升术,具有悬吊位置高、固定点牢固、埋线分布均匀、提升范围大、提升力强、可灵活调整等优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4月至今,我们采用改良的锯齿线面部提紧术治疗患者91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1例,均为女性。年龄28~64岁。均采用锯齿线提升收紧松弛下垂的面部皮肤,其中提升眉、眼角外眦部皮肤56例,提升面中部皮肤35例。2手术方法2.1材料锯齿线(上海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南京槐榕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使用麻醉导引针AN-SI0.9×90(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2.2方法2.2.1提升眉、眼角外侧皮肤在局部麻醉下,采用长25.0cm的锯齿线,用导引针在眉中后段、眼角外侧皮肤及额顶部皮下行“W”型向上提升眉峰、眉尾及眼角外侧皮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定量评价A型肉毒毒素对眉的提升作用.方法 对30例眉下垂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索治疗,与切眉术1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应用Angel软件进行手术前后的定量测量评价.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术后1、6、9个月时随访,疗效维持,平均眉提升2.3 mm;对照组术后上睑皱褶线平均提升2.7 mm,对眉提升无明显的效果.结论 对平均年龄42.5岁的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在9个月内能有效提升眉毛,重复治疗依然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面部年轻化和中面部容量缺失的矫正,评估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就医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50例面部轻中度松弛就医者施行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统计就医者满意度、评估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就医者术后即刻效果明显,术后6个月多数就医者(46/50,92%)效果仍明显,仅有8%的就医者效果稍减弱,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术在面部年轻化微创治疗中效果确切,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维持久,是一种值得推广发展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额部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眼睑皮肤松垂症25例,通过发迹内或发迹缘小切口行帽状腱膜下剥离,眉毛及发迹缘行埋没导引缝合悬吊额眉部软组织,额眉组织提升后再行重睑成形术。结果本组切口平均0.9(0.8~1.0)cm,术后5~10d消肿,术后1月眼部形态恢复,额眉眼比例恢复。无一例大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上眼睑皮肤提紧,手术疤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简单、有效,不需特殊设备,在解除眼部症状的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部埋置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 P-dioxanone,PPDO)锯齿线对中下面部皮肤松弛下垂的改善情况。方法:根据中下面部皮肤松弛下垂情况,拟确定埋置提升线位置及数量,将PPDO线分别由颞部发际缘及耳前缘进针点置入,埋置于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sis,SMAS)层,牵拉提升线,剪除线端。结果:本组35例,中下面部松弛下垂均有所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9个月,面部皮肤平整,触及不到提升线,效果稳定。结论:采用PPDO提升线埋置提升中下面部,可以有效改善皮肤松弛,手术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韧带重建联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悬吊提紧及容量补充对恢复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从颞部发际线内入路,埋置人工韧带(可吸收性软组织提拉整形带及PPDO锯齿线),向后上方牵拉后将其末端固定于颞深筋膜层,重建颧韧带、皮肤-咬肌韧带、颊上颌韧带,提升颧脂肪垫,改善面部软组织松垂;同时于皮下多层次填充自体脂肪颗粒及纳米脂肪,改善面部软组织容量不足。结果本组18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松垂及软组织容量不足的情况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83.3%,主要不满意原因为术后远期脂肪吸收。结论人工韧带重建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术对轻中度的面部松垂和容量缺失的改善效果较好,且外观自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面部、额颞部除皱术的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应用内窥镜骨膜下切断皱眉肌,降眉肌和鼻根部锥形肌同时悬吊枕额肌的面部除皱术。1995年1~11月在斯德拉斯堡欧洲美容整形诊所共行手术37例,分别于术后8天,3个月和6个月随访,外观效果满意。认为内窥镜骨膜下除皱术,通过额眉部肌肉的分离切断和悬吊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易为求术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锯齿线结合平滑蛋白线皮下埋置对皮肤提升紧致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锯齿线的穿刺针在SMAS筋膜层进行穿刺,将松弛下垂的皮下组织及筋膜组织向上提拉,改善面部皮下组织松弛情况;应用带平滑蛋白线的穿刺针在皮下进行穿刺,刺激皮下纤维组织增生,改善面部皮肤松弛情况。结果:本组患者37例,术后回访8~16个月,面部松弛情况明显改善,其中21例(56.76%)达到75%以上的改善率,16例(43.24%)达到50%以上的改善率,总改善率99%,改善率与年龄及皮肤松弛程度相关。其中2例(5.41%)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血,7~10d后消退。无患者术后发生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创法行锯齿线及平滑蛋白线皮下埋置可以有效改善面部皮肤松弛情况,增加皮肤弹性,达到面部年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射频及可吸收线埋置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200例面部有衰老表现的患者,首先使用射频仪器治疗,4周后采用可吸收线埋置术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拍照,对面部皱纹及松弛度进行评分,同时评估医患双方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入选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面部老化问题均有所改善,面部的皱纹及松弛度评分较前减轻,达到提升紧致的临床效果。3个月回访发现额纹、眉间纹、"鱼尾纹"、法令纹及下颌缘松弛改善平均有效率达到96.0%,6个月时降为80.0%。医生和患者对疗效满意度分别为94.5%和95.5%,患者生活质量也较前改善。除17例患者出现面部轻度不对称及15例患者出现表情轻度不自然外(均在3个月内恢复),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射频及可吸收线埋置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满意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额颞部小切口联合锯齿线悬吊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小切口除皱术的效果,解决小切口除皱术后皮肤回缩再次下垂的不足。方法:基于传统的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术:先根据额颞部的皱纹情况进行小切口除皱手术,完成后再根据术前额部皱纹情况,进行锯齿线悬吊提紧额颞部皮肤术。结果:自2003年至2007年初,共施术59例,手术效果显著,额颞部皱纹去除明显,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的术后效果优于单纯的小切口除皱术和单纯的额颞部锯齿线悬吊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闭合性楔形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 月~2009年6月,对27例强直性脊柱炎所致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闭合性楔形截骨术.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矢状面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及C7铅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术后大体像颌眉角的大小,评价患者的矫形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6年3个月,平均3年7个月.术中3例出现硬脊膜破裂,2例椎弓根螺钉拔出,术后4例出现脑积液漏,2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出现神经根受损症状.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4°,术后平均29°,胸椎后凸角术前平均62°,术后平均49°,C7铅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平均197 mm,术后平均41m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49°至术后平均4°.患者矢状而平衡得到恢复,能够平视行走.[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闭合性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脊柱后凸畸形较安全,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经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的手术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对56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应用经眉下皮肤切口眼轮匝肌悬吊的方法进行手术矫正,部分联合眉脂肪垫固定及泪腺脱垂矫正。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经随访3~6月,眉形眼形俱佳,效果满意。结论:经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瘢痕隐蔽,且可改善眉部形态和视野,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轻中度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对32例轻中度鼻唇沟凹陷患者应用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共32例患者,28例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7.5%(28/32)。其中25例在术后早期出现局部红肿,经间断冰敷后缓解。无缝线外露、局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轻中度鼻唇沟凹陷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三病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12例;年龄(48.2±5.6)岁(20~69岁);左侧12例,右侧20例,双侧5例;跟骨Sanders分型:Ⅱ型20侧,Ⅲ型22侧。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hler角、Gissane角。术后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2.7)个月(13~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克氏针变形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克氏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例患者跟骨解剖形态均恢复满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hler角为13.3°±1.6°、32.5°±5.5°、32.7°±5.4°,Gissane角为78.3°±6.7°、127.2°±6.7°、128.0°±6.4°,以上指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距下关节活动度:轻度25例,中度12例,中度以上受限率为32.4%(12/37)。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12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为89.2%(33/37)。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