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持续冲洗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结合持续冲洗方法治疗28例(VSD组)、传统换药方式治疗2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清创后距植皮时间、植皮后治疗时间、植皮后换药次数。结果 VSD组治疗后均未出现发热,创面均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VSD组为(4.35±1.27)cm2,传统组为(2.24±0.68)cm2。清创后距植皮时间:VSD组为(11.82±2.37)d,传统组为(16.07±2.58)d。植皮后治疗时间:VSD组为(13.93±3.80)d,传统组为(19.00±4.75)d。植皮后换药次数:VSD组为(4.86±1.53)次,传统组为(8.39±1.59)次。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结合持续冲洗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创面修复及移植皮片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临床传统换药(CDC)两种方法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临床效果对比,为医院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院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共218例,其中使用VSD治疗的患者108例,使用CDC治疗的患者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前所需的治疗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手术次数、并发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等级、再次入院率等临床效果指标。结果:VSD与CDC组手术前所需的治疗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手术次数、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再次入院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SD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DC组。结论:与临床传统换药相比,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炎症反应较轻,并发症少且轻,明显缩短首次植皮时间,植皮存活率较高,减少手术次数,且再次入院率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医疗费用,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本科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治疗结合二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治疗结合二期手术治疗,对两组创面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二期手术等待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治疗费用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依据创面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二期缝合、皮瓣转位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二期手术等待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刨面愈合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具有刺激刨面生长、缩短治愈时间的作用,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清创术联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清创术联合普通敷料定期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68例患者经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22例经VSD治疗后直接愈合,12例经VSD治疗后二期植皮愈合,出现皮片移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创面愈合时间为(34.0±4.5)d,平均换药次数为(7.6±1.5)次;对照组患者20例经普通敷料定期换药后愈合,14例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愈合,出现创面感染2例,创面积液1例,皮片移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创面愈合时间为(65.0±7.8)d,平均换药次数为(35.0±3.8)次。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平均换药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术联合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临床效果良好,相比传统方式愈合更快,换药次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足踝开放性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优势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62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在伤口护理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A组)患者37例,采用传统伤口换药联合被动执行医嘱模式护理干预(B组)患者25例。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T1)、第一次清创至植皮的时间(T2)、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平均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共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56例行二期网状植皮或邮票植皮,6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植皮区或皮瓣均成活。A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缓解上明显优于B组。结论〓VSD治疗有利于保持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提供良好前提条件,针对VSD治疗开展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化VSD护理流程,加强护患双方有效沟通。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装置联合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0例各类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清创后应用自制简易VSD装置联合MD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换药次数、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治疗有效率等。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简易VSD联合MDT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可减少换药频率,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VSD治疗组(A组)20例,常规换药治疗组(B组)20例。A组给予手术清创,负压引流材料覆盖创面,并给予庆大霉素持续冲洗。B组给予手术清创后,每日换药。两组肉芽组织新鲜后给予植皮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结果A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B组,A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VSD治疗手部感染性创面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8年5月采用VSD技术结合二期创面手术治疗1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VSD组),男9例,女6例;年龄16~65岁,平均(38.7±14.4)岁.创面范围为5 cm×8 cm~15 cm×20 cm.选取同期15例采用传统换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治疗费用.结果 VSD组15例创面全部治愈,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创面二期处理采用游离植皮覆盖12例,二期缝合2例,局部皮瓣移位修复1例.两组患者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能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难愈创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扩创植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VSD治疗,比较两 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 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术后前3次换药的V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 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8.26% (P<0.05)。结论 治疗难愈创面患者,可通过应用扩创植皮联合VSD治疗,有助于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并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创面植皮联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创面植皮后使用普通敷料加压包扎封闭创面,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两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方式效果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两周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创面采用植皮联合VSD技术修复,术后相关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风险明显降低,操作简便安全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入笔者医院的120例面部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编号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依据创面情况采用缝合或继续负压治疗,至创面愈合;研究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4d创面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7d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湿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新型敷料在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诊断明确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P 0. 01)。换药次数观察组为7~12(9. 82±1. 36)次,少于对照组的7~20(15. 56±3. 31)次(P 0. 01)。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4. 4%,高于对照组的88. 9%(P 0. 01)。结论藻酸盐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新型敷料应用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外伤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清创后创面常规引流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清创后VSD技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均在1周、2周内愈合,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次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对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收治的50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二次VSD治疗,既在创面削痂和植皮手术后分别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行削痂手术后采用VSD技术治疗至肉芽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植皮后再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直至愈合;对照组削痂手术后行植皮术,植皮后敷料加压包扎治疗,定期换药直至愈合。对两组患儿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4±0.5)次,(26.0±2.5)d,(23.0±1.8)d,4.0%(1/25)vs(10.5±1.2)次,(38.0±4.5)d,(34.0±3.7)d,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次VSD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效果良好,较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清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04—2017-04诊治的皮肤软组织缺损58例,38例行一期清创皮瓣移植联合VSD治疗(观察组),20例行传统分期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植皮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皮下积血积液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植皮成活率更高,创面感染发生率、皮下积血积液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清创植皮联合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可以提高皮瓣成活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VSD组20例和常规换药治疗组20例,观察和比较二者疗效.结果: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61d,VSD组平均为17d,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绑鞋带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 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20例。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应用绑鞋带技术,比较两组一期愈合率、临床手术指标、植皮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 组一期愈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创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植 皮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结论 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应用绑鞋带技术联合VSD技术治疗可实现良好的 治疗效果,不仅可提高一期愈合率,缩短创伤愈合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植皮率,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自体皮片移植治疗下肢深度烧伤创面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下肢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自体皮片移植结合传统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自体皮片移植结合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质量、疼痛情况、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温哥华瘢痕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研究组创面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研究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下肢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疼痛轻、并发症少、美观度好、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应用于骨科四肢创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1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96例四肢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给以抗感染、清创、植皮、修复创面等综合治疗。其间对照组行常规清创换药,观察组予以VSD。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植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VSD治疗骨科四肢创伤创面,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和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在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创面细胞增殖活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VSD,对照组采取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加压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植皮存活率、二次手术率、术后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周和2周的创面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术后6个月的瘢痕评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治疗前1d及术后3d、7d的创周组织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DF)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植皮存活率为(95.36±3.24)%,高于对照组(89.14±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2.58±0.95)次,低于对照组(4.41±1.23)次(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2周的创面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瘢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7d的PDGF、TGF-β水平均较术前升高,VEDF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d的PDGF、TG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d、7d的VED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患者采取VSD可提高植皮存活率,减少换药次数,降低二次手术率,促进创面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