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及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ADSCs,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浓度EGF刺激前后ADSCs-CM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间质源性因子-1 (stromal-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含量变化;HUVEC小管形成实验检测EGF预处理对ADSCs促进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的影响.结果 利用脂肪抽吸液成功培养出ADSCs,ADSCs具有其特异的表面标记物表达;ADSCs可分泌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且EGF刺激可增加其分泌量;ADSCs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用EGF预处理ADSCs后该作用显著提高.结论 体外环境下ADSCs可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并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EGF刺激可增强该作用,15 mg/L EGF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对脂肪移植术后血管新生及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取乳房切除术患者自愿捐赠的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同时制备游离脂肪颗粒。取健康4~6周龄雄性裸鼠80只,随机分为4组(n=20),分别于裸鼠背部皮下注射1 m L脂肪颗粒+0.3 m L生理盐水(对照组)、1 m L脂肪颗粒+2×106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0.3 m L生理盐水(ECs组)、1 m L脂肪颗粒+2×10!6个ADSCs+0.3 m L生理盐水(ADSCs组)、1 m L脂肪颗粒+1×10~6个HUVECs+1×10!6个ADSCs+0.3 m L生理盐水(ADSCs+ECs组)。注射后观察各组裸鼠存活情况,大体观察背部移植区色泽、形状。2、4、8、12周时背部移植区行超声影像学观察,取标本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组织学观察移植脂肪大体结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各组裸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移植后各时间点各组超声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移植脂肪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未见囊肿、钙化、实性占位等异常表现。移植后各时间点,ADSCs组及ADSCs+ECs组移植脂肪体积均高于ECs组及对照组(P0.05);且8、12周时ADSCs组明显高于ADSCs+ECs组(P0.05)。HE染色示移植后各组组织学形态变化趋势相似,但ADSCs组组织重塑速度快于其他各组。免疫荧光染色示随时间延长各组新生血管逐渐增加,各时间点ECs组、ADSCs组、ADSCs+ECs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周时ADSCs组微血管密度高于ECs组及ADSCs+ECs组(P0.05);8、12周时ADSCs组及ADSCs+ECs组高于ECs组(P0.05),ADSCs组及ADSCs+EC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可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且该促进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促进颗粒脂肪游离移植后再血管化的机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有关ADSCs在游离脂肪移植和血管形成中的基础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血管形成在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序惯发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调控。ADSCs能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并且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结论 ADSCs作用于血管生成过程的每个部分,具有明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壳聚糖支架负载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移植后,ADSCs存活分化的效果。方法:将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组(PBS+ADSCs)、B组(SHH+ADSCs)、C组(壳聚糖+ADSCs)、D组(壳聚糖+SHH+ADSCs)。将各组混合物分别注射到小鼠背部皮下。术后1、2、4、8周处死小鼠,通过对移植组织一般观察、荧光显微镜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来评价移植细胞存活分化的情况。结果:术后8周,壳聚糖支架完全降解,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均说明壳聚糖支架同时搭载SHH和ADSCs脂肪干细胞存活率较高,新生血管增加,效果均优于A、B、C三组。结论:壳聚糖支架同时负载SHH和ADSCs可有效促进干细胞存活,显著增加血管组织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released exosomes,ADSC-Exo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吸脂患者自愿捐赠的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ADSCs,并行流式细胞检测及成脂诱导鉴定。收集第3代ADSCs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其膜表面标志性蛋白Alix和CD63,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分析外泌体粒径分布范围。用PKH26荧光标记的ADSC-Exos与HUVECs共培养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DSC-Exos能否进入HUVECs。将ADSC-Exos与HUVECs共培养1、2、3、4、5 d,CCK-8法检测ADSC-Exos对HUVECs增殖影响;共培养12 h时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量。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ADSC-Exos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体外Matrigel基质胶实验,观察ADSCExos对HUV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将HUVECs与Matrigel基质胶混合后联合ADSC-Exos注射在BALB/c雄性裸鼠皮下,2周后检测基质胶中新生血管情况,计算平均血管密度(mean blood vessel density,MVD)。上述实验均以等量PBS作为对照。结果经鉴定所培养细胞符合ADSCs的特征。ADSC-Exos为形态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表达标志性蛋白Alix和CD63,粒径范围30~200 nm。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ADSC-Exos可被HUVECs摄取。CCK-8法检测示,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增殖均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跨膜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t=9.534,P=0.000)。在体外Matrigel胶成管实验中,实验组管样结构数明显多于对照组(t=15.910,P=0.000);在体内实验中,实验组MVD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6.710,P=0.000)。ELISA检测示,实验组细胞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21.470,P=0.000)。结论 ADSC-Exos可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提示ADSC-Exos可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人们发现ADSCs不仅本身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分化后表现出周细胞表型,构成重要的血管成分,还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建立促进血管生成的微环境,具有明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为各种缺血组织及创面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理、化学环境及相关细胞因子均被证实能够稳定甚至增强这种促血管生成作用。在众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AD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得到证实,加之ADSCs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损伤小的多重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增加皮瓣转移及脂肪移植成活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released exosomes,ADSC-Exo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吸脂患者自愿捐赠的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ADSCs,并行流式细胞检测及成脂诱导鉴定。收集第3代ADSCs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其膜表面标志性蛋白Alix和CD63,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分析外泌体粒径分布范围。用PKH26荧光标记的ADSC-Exos与HUVECs共培养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DSC-Exos能否进入HUVECs。将ADSC-Exos与HUVECs共培养1、2、3、4、5 d,CCK-8法检测ADSC-Exos对HUVECs增殖影响;共培养12 h时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量。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ADSC-Exos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体外Matrigel基质胶实验,观察ADSCExos对HUV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将HUVECs与Matrigel基质胶混合后联合ADSC-Exos注射在BALB/c雄性裸鼠皮下,2周后检测基质胶中新生血管情况,计算平均血管密度(mean blood vessel density,MVD)。上述实验均以等量PBS作为对照。结果经鉴定所培养细胞符合ADSCs的特征。ADSC-Exos为形态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表达标志性蛋白Alix和CD63,粒径范围30~200 nm。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ADSC-Exos可被HUVECs摄取。CCK-8法检测示,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增殖均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跨膜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t=9.534,P=0.000)。在体外Matrigel胶成管实验中,实验组管样结构数明显多于对照组(t=15.910,P=0.000);在体内实验中,实验组MVD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6.710,P=0.000)。ELISA检测示,实验组细胞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21.470,P=0.000)。结论 ADSC-Exos可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提示ADSC-Exos可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经应用于人体软组织缺损的重建.在传统的脂肪组织移植中,平均吸收率为25%~80%.影响移植脂肪组织吸收率的因素包括:移植脂肪细胞的活性及纯度、受区的血供情况、移植脂肪组织的数量和体积等.因为脂肪细胞耐受缺氧能力差,所以在移植的初始阶段,受区血液供应(毛细血管系统)没有建立,多数脂肪细胞在最初的48 h内发生变性和坏死.近年的研究发现,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能够耐受缺氧,在缺氧条件刺激下,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和趋化作用,从而提高脂肪细胞的成活率;同时,ADSCs还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因此,应用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可以提高移植脂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残耳软骨细胞与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共培养,体内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同一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来源的残耳细胞及脂肪干细胞。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①实验组,接种残耳软骨细胞及脂肪干细胞,两种细胞以1∶1比例混合,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②对照组1,接种单纯残耳软骨细胞,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③对照组2,接种单纯ADSCs,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④对照组3,接种单纯残耳软骨细胞,细胞浓度为2.5×107 cells/mL。每组接种6只裸鼠,每只接种0.2 mL。体内培养10周后取材。通过对新生组织的大体观察、测量湿重、糖胺多糖含量测定、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各组新生软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产生不同组织量的软骨样组织,对照组2形成纤维样组织;实验组平均湿重及糖胺多糖含量达到对照组1的88%以上,对照组3平均湿重低于对照组1的40%;HE染色示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的标本均有软骨陷窝形成,对照组2未见软骨陷窝形成;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示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均可见Ⅱ型胶原表达;对照组2未见Ⅱ型胶原表达。结论体内共培养条件下,残耳软骨微环境可有效促进脂肪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残耳软骨细胞与脂肪干细胞共培养体内构建软骨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向类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like cells,NPCs)诱导分化的可能性,为椎间盘退变的防治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变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脂肪组织及髓核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原代ADSCs和NP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后ADSCs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孔径为0.4μm的Transwell小室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NPCs置于上层,ADSCs接种于下层,建立2个细胞培养组:ADSCs单独培养组和ADSCs/NPCs共培养组,甲苯胺蓝染色以检测蛋白聚糖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COL2A1、ACAN和SOX9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可较好的分离培养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髓核细胞。与NPCs共培养后的ADSCs可被甲苯胺蓝染为天蓝色,且Ⅱ型胶原及SOX9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ADSCs活力较好、增殖旺盛,与退变NPCs共培养后,软骨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表现出向NPCs分化的趋势,可作为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脂肪来源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体外Transwell共培养后对于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来源于同一只6周龄SD雄性大鼠的ADSCs及BMSCs,培养传代至第2代后按1∶1比例共培养(共培养组),下室植入ADSCs,上室植入BMSCs;同时设置单纯ADSCs组及BMSCs组为对照组。21 d时成骨诱导分化,然后行茜素红染色,比较共培养后BMSCs对于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共培养组茜素红半定量测定结果与ADSC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BMSCs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DSCs和BMSCs体外Transwell共培养后,其成骨矿化能力增强,BMSCs可通过旁分泌方式促进AD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近年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应用于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ADSC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文献,分析总结其修复机制及治疗进展。结果 ADSCs与单支架技术、片材技术等方法联合应用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已取得巨大进展,ADSCs可通过自身旁分泌、促血管生成、抗氧化凋亡等多种机制,加快创面血管生成,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结论 ADSCs来源充足,易提取且易培养,无免疫原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显著的促血管生成潜能,已成为再生医学理想的种子细胞。但仍需提高干细胞传递技术,开发更有利于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以提高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与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ADSCs)在内皮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基中的共培养,观察HSCs对r AD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影响。方法共培养实验设置四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诱导培养2周后,观察检测各组r ADSCs向ECs的分化情况。结果诱导2周后,三组r ADSCs细胞体积逐渐变小变圆,部分细胞出现典型的内皮细胞鹅卵石样改变;四组细胞v WF、VE-Cadherin和表达均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实验组e 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迁移试验显示,实验组每视野下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吞噬试验显示,实验组细胞吞噬Di IAc-LDL的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体外成血管试验显示实验组细胞体外成血管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细胞—阳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HSCs与r ADSCs的间接共培养可以促进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a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 VEGF)介导的r ADSCs向ECs的分化,并增强分化后ECs的功能。利用共培养体系对多种细胞共培养时进行生长分化现象的观察及其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组织工程功能性血管化组织器官及其生物模拟物的设计和创造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指导和更加广阔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成功培养ADSCs;ADS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CXCR4、CXCR7表达持续下降;SDF-1刺激上调CXCR4、CXCR7表达,并提高ADSCs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及促进h UVEC微血管的形成;封闭CXCR4、CXCR7均可显著抑制SDF-1的促进作用。结论 体外环境下,SDF-1可上调ADSCs中CXCR4、CXCR7表达,并通过SDF-1-CXCR4/CXCR7两条通路提高ADSCs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提取的多项潜能干细胞,ADSCs拥有着强大的分化和分泌能力.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促进血管化、调节炎症反应、构建细胞外基质、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动和促进上皮化来加快慢性创面的愈合.现就ADSCs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能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方法、生物学特性、多向分化能力及其促血管化作用,以探讨其在脂肪组织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的ADSCs相关文献,探讨其在脂肪组织修复重建中的作用。结果 ADSCs作为人体储量最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从体表脂肪组织中分离而来,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经诱导可分化为脂肪、软骨、骨、心肌、肌肉、血管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其中其成脂分化能力可保持数代不衰减。ADSCs还具有旁分泌功能,分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细胞因子,能促进组织血管化,提高游离脂肪组织移植的存活率。结论 ADSCs可用于脂肪组织工程、脂肪组织移植和软组织创伤修复中,在乳腺组织的修复重建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与脂肪颗粒复合移植对植入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1ml通过吸脂术获得的纯化脂肪颗粒分别与1ml含有下列细胞浓度的PBS混合:①原代ADSCs 1×106/ml(A组);②原代ADSCs 2×106/ml(B组);③二代ADSCs 2×106/ml(D组);④二代ADSCs 2×107/ml(E组);对照组为单纯的脂肪颗粒和1ml PBS混合移植(C组).随机注射移植于40只裸鼠背部皮下.移植12周后,取出移植物,进行如下测量:①大体观察;②重量和体积测定;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小血管形成情况;④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血管密度;⑤统计学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物体积、重量以及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 ①湿重与体积:A、B、D、E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与B、D、E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D、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血管密度:A、B、D、E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D、E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原代和二代不同浓度的ADSCs与脂肪颗粒复合移植均可提高脂肪移植物成活率,相同浓度的原代与二代的ADSCs在促进脂肪颗粒成活上无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ADSCs浓度的增加,脂肪颗粒成活率也会相应提高;但是超过了一定范围,脂肪颗粒成活率不会随ADSCs浓度的增加而无限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裸鼠腹股沟及背部两个不同部位注射移植组织工程化脂肪的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兔脂肪来源的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自体兔脂肪颗粒混合注射于裸鼠皮下,按照移植部位分为背部组和腹股沟组,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4周、6周,通过B超检测方法评价移植物体积变化情况。结果:脂肪移植后第1、2、4、6周,背部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为(84.39±7.41)%、(70.89±4.57)%、(52.49±4.42)%、(42.44±5.42)%;腹股沟组存活率为(82.00±6.93)%、(73.81±5.59)%、(61.82±5.94)%、(51.23±4.37)%;两组存活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通过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高于背部组。结论:裸鼠腹股沟的组织工程化脂肪移植存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 cells,ADSCs)体外原代培养方法及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ADSCs,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相关表面抗原CD29、CD34、CD44、CD49d、CD80、CD106的表达;用表皮细胞诱导培养基对ADSCs进行体外诱导,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对诱导前后两种细胞行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角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利用脂肪抽吸液成功培养出ADSCs,且能稳定传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有特定的干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对ADSCs成功进行了体外诱导培养,其细胞形态及蛋白表达均有向表皮细胞分化的倾向,并且仍具较高增殖活性.结论 利用酶消化法可在体外成功培养ADSCs,并能持续传代;ADSCs表达特定的干细胞表面抗原;ADSCs可成功进行体外诱导,有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颗粒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颗粒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肪颗粒组织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及细胞表面标记CD34、CD133,EPCs与脂肪颗粒组织混合移植到裸鼠3个月后,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脂肪颗粒组织存活率分别为(89.3±6.8)%、(42.2±2.5)%(P〈0.05),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颗粒组织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脂肪颗粒组织周边区的EPCs密度分别为(95.2±10.5)个/mm^2、0个/mm^2(P%O.05)。结论体外培养的脐血EPCs移植体内可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颗粒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