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尽管目前临床上针对增生性瘢痕已有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治疗效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增生性瘢痕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认识、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丹参总酮对体外模拟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及深度烧伤后常见的病理性愈合现象.寻求有效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是创伤修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历史悠久[1],其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轻微,但机制不明.丹参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及胶原代谢疾病等领域,也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有文献报道其疗效显著[2].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丹参总酮为研究用药,将其用于体外人增生性瘢痕三维模型,观察其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发病率、复发率高,一直以来都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针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持续至今,但其发病的精确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预防和治疗也相对棘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行检索和归纳总结,对研究较多的氧化应激、microRNA、上皮间质转化和自体脂肪及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做一重点阐述,以期为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增生性瘢痕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多样且目前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法而成为临床研究探讨的重点之一。因影响瘢痕产生的因素较多,只有建立在产生瘢痕的生物学基础上的治疗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本文总结分析最新关于瘢痕产生的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报道,试图探寻有效防治瘢痕的方法。最新研究显示,非手术方法治疗瘢痕应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调整胶原代谢异常来进行药物干预,临床常用药物有激素类、抗肿瘤药、钙离子拮抗剂、P物质抑制剂、抗组胺药、胶原酶和中药等,作用机理也已能从细胞、分子学水平上进行阐明,且临床证实有效。但给药途径不同效果也有差异,为探究提高药效的给药方法,临床正在尝试包括使用微针、超声、压力疗法等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5.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深层损伤后出现的纤维异常增生性疾病, 不但影响美观与功能, 还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然而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 其临床治疗复杂且复发率高, 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法。基于分子靶点的干预, 将可能是未来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方向。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 围绕一般药物、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中药提取物、外泌体、纳米材料等药物靶向干预增生性瘢痕的具体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辉超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87-1090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主要症状为疼痛、瘙痒及活动障碍,并且外观上的不美观对患者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1]。局部硅凝胶疗法是一种便捷、无创的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整形美容1减少皮肤张力防治病理性瘢痕的基础研究在临床上的应用:筋膜/皮下组织减张缝合及皮瓣手术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为提高瘢痕疙瘩(keloids,K)和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的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就张力与病理瘢痕的关系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对K、HS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切除病变后接受放射治疗、在病变区进行皮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是创面愈合后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目前仍缺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原因在于瘢痕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炎症反应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寻找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新的药物靶点。本文主要就炎症因子、炎症细胞在增生性瘢痕与瘢...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一直以来,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限制人们对瘢痕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缺少合适的瘢痕实验的动物模型。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的建立,为人们研究瘢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我们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就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受到创伤后,纤维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皮肤表面,局部增厚质硬,瘢痕表面凹凸不平、潮红充血,形状不规则,常伴有瘙痒、刺痛等自觉症状,甚至因搔抓而导致反复破溃或皲裂发生,若处于功能部位,可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身心上的困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因而对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属于病理性瘢痕,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临床表现。然而,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生的明确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措施各异。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是一种神经毒素,在肌肉痉挛性疾病的治疗和除皱美容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注射BTXA来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并进行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着重对BTXA在治疗和预防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疗效、作用机制、使用方法、问题与展望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瘢痕在修复过程中发生异常可以导致组织过度增生,进而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对外观及功能均有重要影响。传统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方法效果较差,不良反应明显,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微小RNA(microRNA, miRNAs)在增生性瘢痕中发挥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miRNA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进程,可以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沉积、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增生性瘢痕的进程。通过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以及miRNAs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引出了miRNAs在增生性瘢痕中可能发挥的重要调节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现通过文献复习对miRNAs在增生性瘢痕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异常瘢痕的发生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 ,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流式细胞仪检测纤维粘连蛋白 (FN)表达及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技术和方法。对来源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①高浓度的TNF α( 10 0 0U/ml ↑ )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使其FN表达减少 11 7% ;②TNF α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并使其FN表达增加 5 8%。结论 TNF α对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研究TNF对增生性瘢痕的调控机制 ,有可能为防治瘢痕的异常增生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愈合后以组织纤维化、胶原形成与降解平衡失调、胶原过度沉积为特征,是机体皮肤受损达真皮网状层及以下时形成的纤维愈合,属于机体受伤后创面异常修复的结果。近年来,研究发现平阳霉素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中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胶原合成和血管生成有重要作用。临床上也发现平阳霉素对增生性瘢痕有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单独使用平阳霉素来说,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来治疗增生性瘢痕更有效果。本文以平阳霉素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慧  黄泽春  晏丹  王红梅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807-1808
瘢痕组织是外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如何防治瘢痕过度增生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1],近年来,笔者科室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本组采用中医二联疗法,即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并从瘢痕的瘙痒程度,色泽、厚度及硬度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瘢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出皮肤表面的病损,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复发率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激光技术发展迅速,在瘢痕中应用广泛,尤其是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CO_2)点阵激光在增生性瘢痕的应用中表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临床研究表明,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其它激光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献中关于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深入探讨其治疗机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为CO_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肿瘤相关的研究中,抑制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上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具有类似肿瘤的增殖方式,尤其是瘢痕疙瘩.借鉴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中血管生成的有关理论,国内外学者们开始关注瘢痕形成中的血管因素.瘢痕组织内血管生成过多、血供丰富支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还是瘢痕组织中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诱发了病理性瘢痕的发展,这两种观点对立存在.  相似文献   

18.
瘢痕防治讲座(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瘢痕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广大群众需要了解防治瘢痕的基本知识 ,而医务工作者对瘢痕的认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对于瘢痕研究的新动态也想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此我们特聘请国内瘢痕研究专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李荟元教授撰写了瘢痕防治讲座的系列文章 ,依次在本刊刊载。该讲座共分六讲 ,其内容如下 :第一讲 :瘢痕的概念及其分类 ,病理性瘢痕发生的机理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第二讲 :病理性瘢痕的防治 ,主要介绍药物治疗、压迫法、硅凝胶的应用、放射治疗等。第三讲 :瘢痕的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瘢痕的手术治疗及瘢痕癌的防治。第四讲 :瘢痕研究新进展之一 :细胞凋亡与瘢痕增生、信号传导系统与瘢痕增生。第五讲 :瘢痕研究新进展之二 :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角朊细胞与瘢痕增生。第六讲 :瘢痕研究新进展之三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硅凝胶防治瘢痕的实验研究。我们想通过此种形式 ,向读者作一些有关瘢痕防治与研究进展方面的介绍。考虑到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或者非本专业读者的需要 ,也照顾到对瘢痕研究有更深层次需要者 ,本文运用比较通俗的文字描述 ,在进展部分尽可能介绍国内外最新资料。同时也希望广大作者、读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来稿请寄编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1994年我科自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硅凝胶膜,并以32例患者厚的中厚皮片供区为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对这种新型硅凝胶膜的抗瘢痕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测3个月。结果表明,国产新型硅凝胶膜使用简单、方便、安全,防止瘢痕增生效果确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变化的研究,初步探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自由基水平升高的机制,为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