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用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老年高粘血症 38例 ,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流变学、血脂变化 ,以探讨该疗法对老年高粘血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 随机选择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心脑血管病合并高粘血症患者 38例 ,其中脑梗死 9例、冠心病 15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4例、高血压病 10例。其中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 6 6~ 93岁。二、方法 采用上海科联光电子产业公司生产的KL 15 12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进行治疗。选用手背静脉 ,常规消毒皮肤后将专用一次性光纤针头刺入血管 ,针刺部位…  相似文献   

2.
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IL-8、MCP-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动脉病理变化和IL-8、MCP-1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每天灌胃给予蛋氨酸0.75g/kg,10周/2次,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升高,苦碟子干预组血浆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降低。结论:高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口老龄化 ,动脉血管阻塞性疾病日趋增多 ,除与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外 ,近年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对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特征 ,以便早期诊断。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2 0 0 0~ 2 0 0 1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 ,经规律饮食 3个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 (HPLC)测定空腹血同型半胱氨酸 >15 μmol L ,排除半年内服用过维生素B6、维生素B12 、叶酸者 ;均无其他代谢性疾病及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确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组加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降压疗效,1年后随访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好,且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血浆高Hcy与各种血管疾病有关[1,2 ] ,尤其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叶酸、VB12 、VB6治疗前后Hcy浓度的变化 ,探讨冠心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8月住院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并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者 4 0例作为治疗组 ,其中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5 0~ 73岁 ,平均(6 0 3± 12 8)岁。 4 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30例 ,…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博福 -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杏叶片 (商品名 :达纳康 )治疗高粘血症 3 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9月~ 2 0 0 0年10月经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70例 ,治疗前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证实为高粘血症。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 6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6例 ,年龄 46~82岁 ,平均 69 0岁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12例 ,高血压病 5例 ,脑梗死 14例。对照组 3 4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7 5岁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10例 ,高血压病 4例 ,脑梗死 1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1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狭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MT增厚在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为显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高,HHcy组的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2)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1例,为脑梗死组;选取无脑梗死病史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并提供指导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朝辉  李玉清  曹福岭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27-2529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年龄>60岁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密市中医院150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2019年1月—2020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人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眩晕、头痛、恶心、咳嗽)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7、7.799、2.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13.26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1 2 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 ;正常对照组 30例 ,测定血浆 Hcy,PAI- 1水平及生化指标。结果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有关 ,与微血管病变无相关性 ,需行维生素 B12 、B6 、叶酸等纠正高 Hcy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均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检查,依据结果进行分组,治疗组110例,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对照组106例,为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叶酸片,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VB6、VB12叶酸检测降低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其脑梗死、脑出血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为VB6、VB12、叶酸缺乏引起,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后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危险性,因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运香  黄振文 《中外医疗》2009,28(28):74-74
目的研究叶酸和B组维生素对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片,维生素B1、B12:片,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冠心病是否好转。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空腹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8.3±10.2)umoL/L和(19.5±7.6)umoL/L,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而2组比较冠心病好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叶酸加维生素B1,B12可以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但对冠心病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2 0 0例脑卒中患者 (脑梗死10 2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 5例 ,脑出血 33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 ,与同期 10 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高Hcy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维生素B6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增高的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即分为2组,联合组(应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与叶酸组(应用叶酸),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叶酸组。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联合治疗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诊疗分析。方法:选取79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甲钴胺、Vit B6、叶酸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运用肠溶阿司匹林、甲钴胺、Vit B6、叶酸治疗等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脑血管反应性.方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42例(年龄23~65岁,男24例,女18例),正常人群50例(年龄20~68岁,男29例,女21例),两组间年龄差异及性别比例无统计学意义.嘱托受试者平静呼吸5~10min后屏气25s,分别记录屏气前后MCA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值.并计算其变化值及变化率.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增快(P<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组平均血流速度Vm变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脑血管反应性降低.②TCD检查可以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脑梗死复发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随访检查的48例脑梗死未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及相关临床资料的调查。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0.01,95%CI:0.02~0.64)、糖尿病(OR:0.11,95%CI:0.09~0.13)、肥胖(OR:1.29,95%CI:1.14~1.42)、高脂血症(OR:0.95,95%CI:0.88~0.97)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多伴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需要积极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粘血症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粘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发现高粘血症可造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 ,甚至血栓形成 ,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防治高粘血症具有重要意义。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4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 1 997~ 2 0 0 0年住院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病人 6 6例 ,其中高血压病 2 0例 ,冠心病2 2例 ,2型糖尿病 1 4例 ,单纯高粘血症 1 0例。男45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48岁 ,平均年龄 5 4 .5岁。诊断根据 1 989年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血瘀证诊断标准”而确诊 ,排除血液系…  相似文献   

20.
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IL-6、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兔高蛋氨酸饮食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喂食高蛋氨酸饲料(基础饲料中加入1.7%蛋氨酸)8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模型对照组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苦碟子及叶酸、B12干预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下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下降。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并且对其引起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