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平滑肌肿瘤有良、恶性之分。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腹部包块、呕血或黑便。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年人。X线钡餐造影、胃镜、B超、CT等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率。现就我院近25年来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胃平滑肌肿瘤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就该病的发病概况、临床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2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近 10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2 4例。结果 平滑肌瘤 9例 ,平滑肌肉瘤 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型超声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2 3 .5 %、40 .4%和 5 0 % ,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达 87.5 %。 2 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 16例 ,胃大部切除 7例 ,全胃切除 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型超声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胃楔形或部分切除是首选的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经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平滑肌肉瘤肿块较大,本组中最大直径≥5cm者占68%,≥10cm者占50%;胃平滑肌肉瘤大多位于胃底体区,占94%;胃平滑肌肉瘤有三大临床表现:上腹痛、上腹包块、出血。胃镜、钡剂X线透视、CT有助于诊断。随访结果:本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是87%、52%及26%。结论 对胃平滑肌肉瘤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根据肿块大小、部位和浸润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20年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的准确率以及手术方式.结果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占同期胃平滑肌肿瘤的68.6%,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37.9%,消化道出血37.9%及腹部不适33.3%.术前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7.9%及41.7%,术前确诊率为49.4%.手术以胃楔形切除及胃大部分切除为主.结论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胃肠钡餐及胃镜联合B超和CT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上以胃楔形切除及胃大部分切除为主,不必常规清扫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20年48例腔外型胃平肌肿瘤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的准确率以及手术方式。结果 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占同期胃平滑肌肿瘤的68.6%,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37.9%,消化道出血37.9%及腹部不适33.3%。术前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7.9%及41.7%,术前确诊率为49.4%。手术以胃楔形切胃大部分切除为主。结论 腔外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31例胃平滑肌肿瘤(平滑肌瘤11例,平滑肌肉瘤20例)。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是此类肿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由于平滑肌肉瘤倾向于向胃腔外生长,胃镜和X线难以观察其全貌,因而诊断率高。胃镜与B超检查相结合有可能提高术前诊断率。认为肿瘤的大小其长径5cm不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满意指标。本组有35%的平滑肌肉瘤小于5cm。如病人能尽早就医并行有效的检查,将可发现较小的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王吉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8):491-493
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510080)王吉甫胃平滑肌肿瘤发生于胃壁平滑肌组织,较为少见。在胃的非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淋巴瘤占第二位[1]。平滑肌肿瘤多发生于胃,这种肿瘤主要分类3类,平滑肌瘤(良性)、平滑肌肉瘤(恶性)和... 相似文献
12.
胃平滑肌肿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 4例胃平滑肌肿瘤的术前胃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术前胃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不一致。结论 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临床医师缺乏经验及胃镜下活检范围欠广、欠深 ,是造成胃平滑肌肿瘤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胃平滑肌肉瘤手术治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平滑肌肉瘤是源于胃平滑肌的极少见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3%,仅次于胃癌及胃淋巴瘤。由于倾向于胶外生长,发病隐匿,在早期多无任何表现,当肿块生长过快、体积大,造成面部压迫或肿块中心缺血坏死而出现腹部包块、胃出血、幽门梗阻、发热等临床症状。胃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胃底、体部,少见于贲门、胃窦部及幽门部,故幽广]梗阻症状很少见。该肉瘤可向浆膜下或粘膜下呈膨胀及浸润性生长,形成粘膜下或浆膜下圆形或分叶状包块,周围常见假包膜。在早期肿瘤不影响胃粘膜,故消化不良症状并不多见,但发展到一定大小后常可出现粘膜溃… 相似文献
14.
15.
胃平滑肌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肉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轭生分析16例胃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仪5例(31.3%)。16例均于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随访中3例因肿瘤广泛扩散而衰竭死亡,1例于 3年发生肝转移而予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后已存活5年,其余病例情况良好。结论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要根据病史、多种辅助检查、以及术中、术后病理等综合分析。手术切除肌肉瘤的诊断要根据病史、多种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2-1999年收治的92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发病部位:胃41例,小肠44例,结肠3例,直肠4例。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50例。辅助检查:B超检查63例,阳性31例(49.2%);CT检查27例,20例阳性(74.1%);DSA检查29例,27例阳性(93.1%);钡餐检查45例,阳性28例(62.2%);小肠镜检查11例,2例阳性(18.2%)。ECT检查32例,20例阳性(62.5%)。结论 对胃肠道特别是小肠的平滑肌肿瘤,DSA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消化道平滑肌肿瘤(SMT)149例,其中平滑肌瘤60例,平滑肌肉瘤8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3例。肿瘤分布依次为胃63例(占42.3%)、小肠37例(24.8%)、食管16例(10.8%)、直肠15(10.1%)、十二指肠及结肠各为9例(6.0%)。临床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有无并发症有关。食管SMT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占75%),胃肠SMT常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食管SMT多为良性,胃SMT良恶性比例相近,肠道则恶性多于良性。核分裂数是鉴别良恶性平滑肌瘤的重要指标。平滑肌肉瘤的复发和肝转移与手术切除范围无明显的关系,而与核分裂数有关。核分裂数高的病例,术后应密切随访。对于肝转移和术后复发的病例,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7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SM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处理问题,方法 收集和分析175例消化道SMT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平滑肌瘤68例,上皮样平滑肌瘤3例,平滑肌肉瘤104例;位于食管16例,胃79例,小肠42例,直肠18例十二指肠和结肠均为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内镜和X线钡剂检查联合应用的术前阳性诊断率达86.6%,手术切除率为92.6%,结论 消化道SMT好发于 相似文献
19.
20.
胃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LS)临床少见 ,约占胃恶性肿瘤的 3%~ 5 % [1] ,术前多不易诊断 ,外科治疗方法不一致 ,现报告胃LS 16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38~ 85岁 ,平均 5 8 6岁。临床症状 :黑便 12例 ,腹痛不适 10例 ,腹部包块 7例 ,恶心呕吐 6例 ,呕血 2例 ,体重减轻 6例。1 2 肿瘤位置及辅助检查 胃大小弯 8例 ,胃体后壁 4例 ,胃底近贲门 2例 ,胃窦 2例。肿瘤直径最小 5 5cm ,最大2 4cm ,平均 8 9cm。术前行GI检查 13例 ,发现肿块 11例 ,阳性率 84 6 % ;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