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雅娜  王雪 《重庆医学》2018,(4):555-558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长的特殊环境,由肿瘤细胞及细胞外间质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组成成分有: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如巨噬细胞、粒细胞、NK细胞等,以及组织中的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血管等[1].TME的主要组成包括:(1)有形成分,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等;(2)物理组分,主要是细胞外基质;(3)生化组分,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氧张力、酸碱度(pH值)等.近年来,TME对肿瘤多药耐药影响的研究已越来越多,表明二者之间有着复杂而确切的关系.改变TME、切断耐药途径可降低肿瘤耐药率,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年来TME对肿瘤多药耐药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表明,周细胞(PCs)与肿瘤微环境(TME)内的各类细胞成分(如癌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可通过异常的旁分泌通路介导肿瘤偏好性的肿瘤血管新生及失能,形成免疫抑制性TME并促进肿瘤进展。结合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本文就PCs在TME中的潜在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靶向PCs的肿瘤抗血管治疗及肿瘤血管正常化治疗在重塑TME中的潜在价值,即通过靶向PCs肿瘤血管正常化而突破现阶段联合抗血管治疗实体瘤的困境,该理念或将成为改善化疗、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联合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牟兰兰  高璐  朱蓉  赵逵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576-1582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肿瘤干细胞(CSCs)理论的提出为CRC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理论认为:CSCs是CRC复发、转移的根源,只有消灭CSCs,才能真正消灭肿瘤细胞。但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干细胞(CCSC)干性是受肿瘤微环境(TME)调控的一个动态过程。本文介绍了TME是如何参与CCSC干性调节的,简述了TME各细胞成分通过分泌各种调节蛋白分子参与肿瘤干性调节以及免疫耐受的形成,同时叙述了肠隐窝Wnt、Notch、BMP和Hedgehog信号通路如何相互协同、拮抗维持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最后提出TME在CCSC干性状态的维持及肿瘤细胞去分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CCSC干性的维持强烈依赖于来自其微环境的外部信号。只有同时针对CCSC及TME的靶向治疗,才能在消除CCSC的同时,阻止已分化肿瘤细胞去分化恢复其干性,而后者才是CRC靶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多种生物分子参与并影响蛋白质糖基化过程。糖基化与肿瘤的黏附力、侵蚀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1982年首度从肿瘤细胞上分离纯化出CD147,它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Ⅰ型跨膜糖蛋白[1]。 CD147在多种细胞上均有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多并高度糖基化[2]。研究证实,CD147参与肿瘤转移和化学耐药等过程[3-4]。 CD147作为一种黏附分子,介导肿瘤相关分子与整合素[3]、单羧酸转运蛋白(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MCTs)[4]、亲环素[5]、小窝蛋白1[6]和E选择素[7]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异常糖基变化是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与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蚀和转移密切相关[8]。 CD147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其异常糖基化在肿瘤细胞间普遍存在,此外,N -糖基化修饰是CD147糖基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本文就CD147 N-糖基化与肿瘤发展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谢志丹  梁亚奇 《重庆医学》2021,50(15):2665-2669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具有促进肿瘤的血管新生、肿瘤浸润和侵袭、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等作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细胞代谢和重编程等技术更加深入地阐明了CAFs异质性及调节肿瘤细胞的机制.本文就CAFs的异质性特点、炎症及代谢紊乱特征,以及靶向TME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介绍肺癌TME CAFs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而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中除肿瘤细胞外尚包含非肿瘤细胞成分,即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被称之为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其中巨噬细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是人体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6,(4):456-458
<正>肿瘤微环境是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包括成肿瘤相关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等共同构成的局部动态环境[1]。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与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不同,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一般都比较稳定,因此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然而,限于对肿瘤微环境的了解,目前靶向肿瘤微环境成功治疗肿瘤的例子并不多。外泌  相似文献   

8.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长的环境,它由肿瘤细胞、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肿瘤微环境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细胞外间质、大量的成纤维细胞以及各种因子组成,其成分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更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耐药性以及在化疗治疗中的作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影响肿瘤微环境治疗耐药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其产生的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微生态(gastro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M)系统由胃肠道正常菌群及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对机体健康和诸多疾病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GM系统对于肿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塑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TME是肿瘤生存的特殊微环境,可通过细胞间接触和分泌因子调节肿瘤细胞的特性,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目前认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模型是解释肿瘤起源和恶性进展的重要学说,CSC的形成和增殖往往代表着肿瘤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的增加,导致临床不良预后。因此,研究GM系统通过重塑TME而影响CSC特性获得,进而影响肿瘤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的作用和机制,对于临床上理解肿瘤恶性进展和改善肿瘤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胃肠道模型单菌含菌水平低、异质性大、远处转移不易溯源等因素,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性。本文就GM重塑TME影响肿瘤干性获得及侵袭转移化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常常在恶性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在正常组织几乎不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AP-α具有蛋白酶活性,与其他表面蛋白分子形成分子复合物作用于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转移和复发。表达FAP-α的成纤维细胞在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多发于胰头部,胰腺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既往研究认为,胰腺癌细胞自身改变(如表面抗原的缺失、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等)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对胰腺癌研究的深入,发现在肿瘤细胞周围存在高度免疫抑制的微环境。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不仅直接刺激癌细胞的增殖,还使免疫抑制细胞异常活化和免疫杀伤细胞功能受限,导致抗肿瘤治疗的失效。TME主要由致密的间质和广泛的免疫抑制细胞两部分组成。间质的细胞和非细胞成分通过各种不同机制促进胰腺癌的进展、转移,诱导癌细胞的耐药。阐明间质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寻找胰腺癌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免疫系统对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肿瘤免疫监视即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尽管多类免疫细胞介导肿瘤免疫监视,但是近年来研究才发现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1]。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吞噬作用、抗原呈递、细胞因子的产生,它在维持细胞稳态、病原体防御及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恶性肿瘤组织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既往研究[2]认为TAMs具有重要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者通过呈递肿瘤相关抗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清除肿瘤细胞。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认识到TAMs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刺激下发生不同性质的活化,包括2种类型: M1型,又称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具有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M2型,又称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主要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互为转换。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表面CD47表达增高,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和破坏,进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3]。本文旨在对CD47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用单克隆抗体靶向阻断此通路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大豆皂甙(Total Soysaponin,TS)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其分子主要由低聚糖与齐墩果稀三萜连接而成,成分主要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1]。目前有关TS对细胞生物活性、降血脂、抗血小板集聚及抗氧化的影响研究较多,已证实TS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肿瘤细胞免疫对肿瘤有间接抑制作用[2],有研究表明[3、4]TS可抑制S180、YAC-1、P815细胞的 DNA合成,并对 K562及 YAC-1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本文进一步证实了TS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DNA合成的…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演变进程包括正常细胞恶性表型的形成、恶性生长、原发性肿瘤的浸润、肿瘤细胞的脱落、转移和继发性生长等环节,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而肿瘤基质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恶性演变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主要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在肿瘤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晶洁  张学东 《河北医学》2014,(11):1931-1932
乳腺癌是现今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1,2]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大约有近4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3,4],死亡率在女性癌症中位居首位,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浸润、转移。近年来发现,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都与肿瘤间质密切相关,而肌纤维母细胞是肿瘤间质中主要的功能细胞,由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是肌纤维母细胞的细胞表型可靠的标志性蛋白,所以α-SMA可作为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化指标。再者,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重要组织屏障是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而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MMP-3)不仅与肿瘤的生长有关,还能破坏基底膜,从而促使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6.
正常情况下,细胞生长在特定、适宜的组织微环境中,微环境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调控着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实体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组织局部的微环境变化。肿瘤局部组织微环境变化可诱导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肿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肿瘤细胞必须逃避局部环境的控制并抵御失巢凋亡(anoikis)。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决定其表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肿瘤局部微环境变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表型及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如促进肿唐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61-164+168
肿瘤的微环境(TME)由肿瘤细胞和周围基质组成,其中巨噬细胞能够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阐述了巨噬细胞的形成,从根源上阐述了TAMs如何被用作癌症的治疗靶点,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靶向治疗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面的标记物作为治疗的靶点或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进入肿瘤细胞是肿瘤治疗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8.
CD40是分子量48kd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于许多类型的细胞,包括B细胞和其他一些抗原递呈细胞如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及一些肿瘤细胞。CD40分子是Ⅰ型跨膜糖蛋白,其基因定位于20q11,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1]。该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19.
胸腺基质细胞(thymicstromalcell,TSC)是指胸腺内的非胸腺细胞,主要由上皮细胞(thymiepithelialcell,TEC)、成纤维细胞(thymicfibroblastcell,TFC)、巨噬细胞(thymicmacrophage,TM)、树突状细胞(thymicdeutrticcell,TDC)组成[1,2]。近来还发现有肥大细胞(mastcell)[3]和B细胞(thymicBcell,TBC)[4]。由于胸腺微环境是由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细胞共同构成[5,6],而胸腺…  相似文献   

20.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肿瘤细胞产生和存活的场所,其中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可以分泌趋化因子,同时也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L12及其受体CXCR4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在肿瘤生长、存活、转移、血管生成及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免疫细胞的募集及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有关,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标。本综述讨论了CXCL12/CXCR4基本生物学特性及信号传导、对肿瘤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塑造中的作用,还讨论了针对CXCL12/CXCR靶向治疗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一些临床研究,并对目前较热门的基因靶向治疗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