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据统计,20%的绝经后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脊柱胸腰段,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诊断主要依靠脊柱正侧位X线,观察骨折后椎体楔形变现象[2]。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椎体X线视觉半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Genant法和基于算法的定量测量法(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for the qualitative,ABQ)[3],根据椎体压缩的程度,将椎体骨折分为轻度骨折(Ⅰ度, 20%~25%)、中度骨折(Ⅱ度, 25%~40%)和重度骨折(Ⅲ度, ≥40%)。临床实践中,老年人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继发于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确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骨折(楔形变程度<25%)[4]。同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的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会出现缓慢的自发性楔形改变,在磁共振成像上并没有骨折水肿的异常信号,因此,在采用脊柱X线片作为脊柱椎体骨折的初筛手段时,这种椎体自发的楔形变很容易与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混淆,造成误诊误治[5]。 本研究通过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的楔形变程度,分析椎体楔形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协助临床椎体骨折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在出现骨折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分析进行探讨。方法:抽选了2011.1.1-2013.3.31间我们医院诊治的20位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的实例作为资料,其中男性脊柱骨折者有16个,女性脊柱骨折者有4个,大部分病人都是因为意外使胸腰椎中的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这些骨折人员的年龄在19-54岁之间,将20位骨折的年龄平均后是35.89岁。在脊柱出现骨折后从家前往医院的时间间隔最短的有2个小时,最长的有13天。对胸腰椎中的骨折部位统计后,得知有37处受累,椎体中的骨折分类和数目:有4处T12,1处L2,3处T2,2处L4,4处L1,4处L3,5处T11,10处L5,4处T3。在这些骨折的众多脊柱中,有25处属于不固定性的胸腰椎骨折节段,有12处属于压缩型的固定的胸腰椎骨折节段。在不固定性的胸腰椎骨折节段中,有19处需要固定的胸腰椎节段较长,有3处需要固定的胸腰椎节段较短,有3处的胸腰椎节段的前路需要被固定。在12处属于压缩型的固定的胸腰椎骨折节段中,有7处的胸腰椎节段在固定时需要植入钢钉,剩余的5处则没有措施。其中26处有功能等级,但是也不完全一致,有6处属于A等级,有8处属于B等级,有3处属于C等级,有9处属于E等级。在诊治前,这些脊柱部位的椎体的骨折数值是19.98±5.27毫米,椎体向后凸出的角度是15.8±4.23度。依照这些骨折数据进行手术。结果:这20位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手术都很顺利,也很成功,在手术室中,所需时间是1.5个小时到5个小时之间,血液流失数量在200-950毫升之间。胸腰椎中的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部位的功能等级都有恢复,有6处属于A等级的部位转换为B等级,有8处属于B等级的部位转换为C等级,其它无转换。在诊治后,这些脊柱部位的椎体在恢复后是33.46±2.91毫米,椎体向后凸出的角度是5.9±2.33度。结论:对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部位做手术时,所参考的手术方案要正确、标准、科学,使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脊柱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创伤性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高发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1-3])。但是PKP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机率仍有3%~29%~([4]),我院在采用PKP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34例,腰椎26例,胸腰椎20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16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8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63例67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80例87个椎体骨折(6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23例,小关节脱位8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3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7例,脊髓或神经受压45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张苇  张丽  李付华  王兆国  刘慧  郑蔚 《重庆医学》2016,(20):2873-287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患骨质疏松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创伤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1]。研究发现中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10年风险可达8.2%[2]。韩国学者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10年内髋部骨折发生率为56%,年增长率达到了5.3%,女性30 d、180 d、1年内髋部骨折死亡率分别为2.5%、10.3%、15.5%[3]。1年内肱骨近端骨折死亡率为7.0%[4],澳大利亚统计数据显示:3.2%的住院女性患者因股骨骨折死亡[5]。骨质疏松及骨折还是导致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6]。因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不容小觑[7],美国每年因患者二次骨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900万美元[8]。知识缺乏、预防意识薄弱、健康行为差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因素[9‐13]。本研究目的是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知信行相关性,为有侧重点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接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观察组50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对对照组50例采用钉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之后后凸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达到和钉棒治疗相同的效果,但是采用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环形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后柱内固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 S 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小时;平均出血量1257m 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的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除A级患者外,其它各级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术单一入路对严重的胸腰椎损伤同时完成了彻底的椎管减压、前中柱重建与脊柱三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即刻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以8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将患者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6例),前者采用植钉固定或保守治疗,后者采用前路固定。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手术疗法,同时采用MRI、CT、X线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并比较治疗成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均得以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成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Altas分类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患者(18~43岁),行骨折椎体上1/4~1/2切除、椎管减压、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椎管恢复有效容积,手术时间为(172±33)min,手术中出血量为(435±53)ml,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未有脊柱后凸畸形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腰痛等并发症.脊柱畸形矫正均为近解剖复位,12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相邻椎体融合、短节段内同定术治疗胸腰椎Altas B爆裂骨折,脊髓减压彻底,脊柱畸形矫正,重建脊柱稳定,恢复了脊柱生理曲线,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方法 采用脊柱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脊柱在直立位、前屈位和后伸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椎弓根以及椎体后上方与椎弓根相邻部分为应力集中区域。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与脊柱的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12.
秦祖恩 《四川医学》2001,22(5):463-463
我院于 1991年开始应用椎体钉对胸腰段脊柱患者治疗 ,术后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脊柱骨折 :4 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中 ,重度不稳定骨折 4 7例 ,骨折合并脱位 2例 ,完全性截瘫 10例 ,不完全性截瘫 39例。1 2 脊柱结核 :5例脊柱结核 ,均为不全性截瘫并伴有不同程度后突。1 3  2例脊柱肿瘤 :均为腰椎合并不完全性截瘫。1 4 方法 :患者侧卧位 ,健侧垫软枕。切口应比病椎高 1~ 2个椎体为好。如腰 1病变 ,可经 12肋或 11肋入路 ,肾切口适用于腰 2以下病变 ,到达椎体后 ,将椎体的节段血管逐一钳夹、切断、结扎。于骨膜下 ,紧贴椎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AF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3个月~2.5年的随访,脊柱后凸角由原来的平均27.8度变为3.2度,脊柱的椎体高度及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具有短节段、损伤小、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报告选取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不同术后观察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2.28±4.02),后凸角为(17.61±2.88),观察组前缘高度为(32.01±4.32),后凸角为(5.23±3.08),观察组病变椎体的平均高度有显著改善(P<0.05)。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椎骨折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A1]前路手术对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减轻椎体压力,并对脊柱起良好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后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在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前路手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椎体压力减轻,固定脊柱,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修卓  彭完全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72-107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50岁以下成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施行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同时后路椎板间植骨。结果随访4个月~12个月,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脊柱无后凸畸形,恢复的椎体高度无下降,亦无腰背痛发生。结论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三维空间结构和生物力学状态,能有效地防止脊柱骨折后遗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用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不同程度神经损伤57例行通用脊柱系统中的骨折后路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平均改善1.6级,椎体前高及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椎管变形基本消失,椎管通畅,硬膜囊受压基本解除。术后3~4个月骨折愈合且植骨获得融合。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无腰背痛发生。未见内固定松动、脱落或断裂现象。结论 通用脊柱系统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脊柱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脊柱在直立位、前屈位和后伸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椎弓根以及椎体后上方与椎弓根相邻部分为应力集中区域。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与脊柱的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胸腰爆裂骨折患者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获得了5个月至3年的随访,脊柱后凸角由原来的平均28.7°,变3.5°,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断裂,脊髓神经功能及椎体高度恢复。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等优点,是基层医院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经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对手术时机、减压方法及植骨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 36例中32例椎体的高度、脊柱的稳定性均得到恢复.除2例脊髓完全损伤者功能未能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有1~3级提高.结论 适应证的合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减压方法、有效的植骨对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