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在外院体检时发现右肾占位,为求明确诊治遂入我院。体格检查:无腰腹部疼痛,无血尿,双肾区无隆起,无叩击痛。后于2012年5月25日在我院行超声检查(仪器为GE vivid E9):右侧肾脏中部见一圆形中等实液混合性回声肿块,大小约为35 mm ×30 mm ×30 mm,边缘清晰、规整,肿块内见一形态不规则、大小约15 mm ×10 mm的无回声区(图1)。 CDFI:肿块周边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环形包绕,肿块内部也可见点状、短棒状血流分布,但其间无回声区未见血流信号进入(图2)。超声造影(仪器为百胜 Mylab90):于左上肢静脉行造影剂注入,8 s后肾正常实质组织及肿块同时增强,但其增强形式以肿块周边环状增强为明显,强度稍高于肾正常实质组织回声;约15 s后肾正常实质组织及肿块回声强度相等;约30 s后肾正常实质组织及肿块实性部分的造影剂开始缓慢消退。原肿块内其余的无回声区始终未见造影剂进入(图3)。超声提示:右侧肾脏恶性肿瘤并内部囊性变可能性大。于2012年6月6日在我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肾中极透明细胞癌,Ⅰ级(图4)。  相似文献   

2.
肾畸胎瘤1例     
患者女性,42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两月余入院.查体:右上腹局限性隆起,可触及一15cm×12cm×1Ocm大小的肿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差,有压痛及叩击痛.B超检查:右肾区见一62mm×62mm无回声区,边界欠规则,内见少许中强回声团,并可见分隔与右肾上极紧贴.提示,右肾周囊性占位.x线检查:腹平片见右肾影增大,其内可见形状似牙齿  相似文献   

3.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5岁。左腮腺肿块1月,渐进性增大,无发热,皮温正常。体检:左腮腺下极触及一约3cm×4cm×3cm肿块,界清,活动,无面瘫。B超:左腮腺区见39mm×25mm×30mm及18mm×13mm液性暗区。术中见2.5cm×2cm囊肿,囊内胶冻样物。镜下: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大量淋巴组织。病理诊断:左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相似文献   

4.
康利克 《微创医学》2001,20(6):904-905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5岁,右腰反复胀痛不适8个月、加重一周入院.体格检查:右腹饱满,可触及椭园形肿物、质软、边清,有包膜、压痛,生命体征正常,无家族遗传史.尿常规红细胞0.2,少量白细胞.外院B超检查提示:右肾囊肿,X线检查、CT示:右肾巨大性囊肿.入院后再行B超复检,发现右肾大小94cm×41mm,肾窦结构显示不清晰,仅见多房分隔液性暗区,前后径分离32mm,肾内未见结石回声,肾实质厚约6mm,输尿管上段内径8mm,可见10mm×7mm结石回声,中下段未见扩张.右肾后下方另见大小约82mm×122mm×239mm巨大液性暗区,边界清,未见肾实质回声,包膜菲薄如纸样,暗区内见密集细小光点回声飘浮.巨大暗区下端可见迂曲管状结构与暗区相通,内径15mm,向下延伸至下段局部呈囊状扩张,其内见数颗结石回声,大小约7mm×4mm,迂曲管道末端终止于前列腺部,不与膀胱相通.提示:①右肾区巨大液性暗区(考虑重复肾重度积水);②右下腹液性管状扩张(右重复输尿管下段多发结石并囊状扩张);③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中度积水.  相似文献   

5.
1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体检发现右侧“腹膜后肿物”1个月,住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经腹超声探查:于右肾下极下方见6.2cm×2.8cm×2.5cm的囊性肿物,位置及形态均固定,后方回声明显增强,与右肾分界清晰,壁光滑不厚,其内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彗尾或声影,探头加压无明显触痛。CDFI:其内部与周边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肾下极下方囊性肿物(腹膜后肿物),畸胎瘤可能性大见图1。CT:Image20-40可见右肾下极下方圆形占位,大小约2.7cm×2.8cm,CT值30Hu左右,内部可见钙化影,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印象:右肾下极下方囊性肿物(腹膜后肿物),畸胎瘤可能性大见图2。术中所见:肿物大小约6cm×3cm,呈灰白色,表面光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盲肠与右侧腹膜之间,末端向上达右肾下极下方,顺肿物追踪其肿物与盲肠侧端相连不能分离而未找到正常阑尾。同时也进行了术中超声探查,除本肿瘤外未及异常。病理诊断为阑尾黏液性囊肿伴慢性炎。图1畸胎瘤超声表现图2畸胎瘤CT表现2讨论阑尾黏液性囊肿是阑尾呈囊状扩张并腔内有...  相似文献   

6.
张建英  蒋瑾  何丽  陈海霞 《安徽医学》2018,39(1):124-125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月余"入院. 无血尿、蛋白尿,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明显压痛. 影像学检查:B超可见右肾中上份实质内见大小约3.6 cm ×3.2 cm的等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余肾实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晰,集合系统不分离,未见确切强回声团. 超声造影提示肿瘤占位性病变,癌可能性大. CT(平扫+增强扫描)可见右肾体积增大,见一直径约4.3 cm的囊实性团块影,其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灶及小片状液性密度区,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实质性成分呈轻度强化,液性区域无强化,病灶突破肾脏轮廓,紧贴肝右后叶,诊断意见:考虑肿瘤占位性病变可能大(见图1). 手术及病理: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右肾形态失常,中上极可见一大小约5 cm ×4 cm ×4 cm的实质性包块,向肾外突出,质韧,边界欠清,中心部分呈鱼肉样改变.镜下:肿瘤以上皮性成分为主,多为早期上皮性分化,未分化的胚芽成分较少见,未见明显间质性改变,瘤细胞体积小、核深染、呈梭形,输尿管断端、肾门血管及肾周脂肪无肿瘤浸润(见图2). 病理学诊断:成人型肾母细胞瘤(上皮型).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26岁,孕23周时进行胎儿大畸形筛查,超声发现:胎儿下颌部见无回声区,范围约14 mm×11 mm×12 mm(图1),外形欠规则,囊壁尚光滑,彩色多普勒其内未测及血流信号。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胎儿下颌部囊性占位(甲状舌骨囊肿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三级医院会诊中心核磁共振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可能性大。孕38周时超声检查囊肿大小为16 mm×14 mm×15 mm(图2),产后新生儿诊  相似文献   

8.
心包囊肿属少见的先天性心包病变。我院于1994年收治1例,手术摘除,并经病理证实。患者男,27岁,无自觉症状。体检时X光胸片发现右心隔角具5cm×4cm卵圆形肿块影,外线光滑,了缘和内线被路肌与心脏遮盖。胸透未见肿块搏动,且肿块附着手心影上不能分开。B超检查胸骨右缘第六肋间探及一与心影相重的75cm×4cm囊性肿物,包膜光滑、完整,囊内为无回声区。CT平扫检查心脏有前方见一卵圆形低密度影,6.4cm×2.7cm×9cm,CT值一2一9HU,囊壁外线光整,未见钙化影,与心影紧密相连。手术所见囊肿位于胸骨后,右心沥角区,囊壁薄,表面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4岁,因发现右侧腋下肿块伴隐胀不适1周来我院就诊。外科体检:右腋下触及肿块,质中有弹性,较固定,边界不清,深压痛,范围为38 mm×10 mm。以右侧腋下肿块待查,申请超声检查。使用GE公司E8线阵探头,探头频率5~9 MHz,患者右侧上肢上举位,常规扫查右侧腋下,超声检查示:右侧腋下触及包块处皮下软组织层可见一杂乱回声区,低回声内可见强回声相间,边界欠清,范围32 mm×5 mm。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CDFI):上述异常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超声提示(见图1):右侧腋下异常回声,不排除副乳可能。于外科门诊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示:光镜下观察切除物图片显示3 cm×2 cm×2cm,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切面灰白实性,病理诊断(见图2):右侧腋窝副乳腺。  相似文献   

10.
黄景  文晓蓉  卢强  罗燕 《西部医学》2009,21(12):2056-2057
目的分析乳腺表皮样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9例乳腺表皮样囊肿患者先用二维高分辨超声仔细观察肿块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的改变,再用彩超观察肿块内部血供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超声均发现病变,其中2例(2/9)诊断为粘稠囊性肿块,2例(2/9)被误诊为实性包块,3例(3/9)诊断为囊实混合性肿块,1例(1/9)无法判断囊性或实性,1例(1/9)仅提示大片钙化灶。多数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结论乳腺表皮样囊肿大多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少数具有葱皮样回声,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朴艺兰  金丽 《吉林医学》2008,29(3):264-26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年龄27岁。在外院B超考虑为右肾上极囊肿,以穿刺抽液为目的来我院复诊。超声检查:双肾位置正常,左肾大小约10.45cm×4.19cm,右肾大小约14.67cm×6.43cm,右肾失去常态,右肾上极可见大小约7.90cm×6.91cm,无回声,无回声与输尿管连接部呈漏斗状(图1),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不明显,左输尿管壁内段显示不清,多次排尿试验仅见一次射尿显示。  相似文献   

12.
朱祥胜  朱宜春 《安徽医学》2011,(10):1799-1799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以右下腹痛1周,加重1 d就诊。查体:右下腹平脐周处触及一包块,大小约5 cm×5 cm,触痛,表面尚光滑,边界清,能移动。彩超检查:脐周偏右侧可见一大小约55mm×46 mm×41 mm的囊性包块,呈椭圆形,内部呈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CDFI:其内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下腹囊性占位,考虑阑尾囊肿可能。  相似文献   

13.
患者,40岁,发现盆腔囊性占位3年余来院。患者时有下腹部轻度疼痛不适,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东:于盆腔左附件区见9.4cm×5.3cm无回声区,壁厚0.3cm,尚规整,内部充满细密光点回声,周边可见部分卵巢组织回声。超声诊断:盆腔囊性占位,考虑卵巢巧克力囊肿。  相似文献   

14.
劳群  章士正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31-831
患者男,55岁,体检发现双肾肿块3 d入院。无肉眼血尿、腰酸腰痛,无发热乏力等不适。体温37℃,血压110/75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肾区未及肿块,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Hb 13.1 g/L,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范围。B超检查:右肾上极约2.5 cm×3.0 cm偏低回声肿块,左肾约1.5 cm×1.4 cm低回声肿块,考虑肾脏肿瘤(右肾癌可能,左良性可能)。CT检查(图1~3):右肾中上极见一直图1患者腹部CT平扫1A:右肾中上极略高密度肿块,边界尚清;1B:左肾等高密度肿块,边界尚清图2患者腹部CT增强扫描动脉期2A:右肾,肿块强化明显,边界清;2B:左肾,肿块周围强…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6 岁.终末肉眼血尿 6 个月,反复尿路感染,偶有下腹疼痛,耻骨上膀胱区深触有压痛入院.超声检查:正常膀胱轮廓线以外在膀胱三角区可见椭圆形一囊状液性暗区,囊壁薄,边界清晰光滑,大小为85 mm×74 mm×66 mm,内见约15 mm×20 mm×13 mm强回声伴声影及11 mm×30 mm×10 mm大小低回声实质性肿物.排尿后囊状液性暗区明显缩小. CT 检查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三角区见囊袋状憩室,内见结石.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44岁.因体检发现脾囊肿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憋胀1年入院.二维声像图表现脾肋下不大,肋上厚约4.5 cm,脾内回声不均匀,上极可探及形状不规则液性暗区,呈分叶状,大小约6.1 cm×5.8 cm,内可见条带状高回声分隔(图1),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隔壁内可见点状或带状彩色血流信号;液性暗区内无血流信号(图2).脾门静脉直径约0.6 cm.超声示脾大,脾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呈分隔状),脾淋巴管瘤可能性大.3 d后行脾切除术,手术中见脾脏大小约 15.0 cm×6.8 cm×4.5 cm,脾表面与膈肌侧腹膜粘连.切面下见脾实质内有多发密集的囊性病变区,壁薄,呈蜂窝状,与脾包膜粘连;囊液清亮呈淡黄色.术后病理诊断:脾囊性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6岁,于2010年体检时发现盆腔包块,盆腔B超示:畸胎瘤(大小为30 mm×31 mm×28mm),后定期随访复查。2013年2月15日复查盆腔B超示:盆腔囊性肿块(大小为93 mm×67 mm×94mm),肿瘤标志物检查示:CA125 126.30 U/m L,余正常。2013年4月18日行盆腔CT扫描示:两侧附件区多发囊状包块,囊肿?2013年5月16日盆腔增强CT扫描(见图1)示:骶前间隙囊形占位,囊性畸胎瘤或囊肿可能,其他待排,尾骨旁囊形占位,右侧附件区囊状包块,囊肿或卵泡发育,建议超声检查及随访。随后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4岁,主诉于2007年6月拎一桶水倒入洗衣机时,听到右颈部中"啪"的一声,自觉疼痛并发现锁骨处隆起一包块,半年后包块未见消失前来就诊.检查颈动脉超声,高频扫查:右侧锁骨下静脉内径较对侧增宽,内透声差,于起始段上方约1.2cm处可见一大小约2.0cm×0.9cm弱强回声附壁,内回声不均质,并见带状回声,边缘处可见窄带样血流通过,近中段见一向外膨出的囊性暗区,周边不规则,大小范围约2.2cm×1.8cm×1.7cm,内透声差,可见带状回声及附壁低回声,加压后管腔不能闭合,但囊性暗区可变形,中心部见少许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并与锁骨下静脉主干相通,相通处可见彩色血流出入,(见图1、图2),频谱多普勒为双向静脉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37岁,重庆人,因左乳房无疼痛性肿块6年余,近来增大并感觉不适于2010年1月来我院外科就诊。患者7年前曾在西藏打工2年。体检: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2 cm×2 cm,无压痛,有囊性感,可活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未发现其他异常。临床以左乳内肿块待查行肿块切除。病理检查:巨检:暗灰色囊性组织1.5cm×1.5cm×1cm大小,切开见囊腔0.5cm×0.5cm,内含半透明液体,见灰白色直径0.3Cm大小结节1个。囊壁厚0.1~0.2cm。镜检:病变形成囊腔,纤维性囊壁组织呈肉芽肿性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45岁。因自觉腹部渐大,消瘦明显数月人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隆起.扪及肿块达脐上三横指。妇检:立体大小、质地正常,穹窿、盆腹腔们及肿块大小约20c×5cm×12cm,部分实质感,不活动。超声检查所见:肝、胆、脾、胰、双肾均未见异常。子宫大小,57cm×4.2cmX5.5cm,宫腔见节育环,腹腔内见巨大肿块上至剑突下,下达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肿块肉呈低强不均质回声及散在不规则液性略区。盆腹腔未见腹水回声。B超诊断:盆腹腔巨大混合性肿块(实质性为主)①卵巢肿瘤?②子宫浆膜下肌瘤?手术所见:肿块来自于宫前壁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