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团结  巩福玉  卢玉宁 《广西医学》2023,(4):414-417+442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患者病灶区脓液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获取150例GLM患者的病灶区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统计GLM患者病灶区脓液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率。结果 150例GLM患者病灶区脓液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分离出的优势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122株(81.33%)、革兰阴性球菌26株(17.33%)、真菌2株(1.33%);革兰阳性球菌中有107株(71.33%)为棒状杆菌属,检出率位居前四的分别为微小棒状杆菌(29.91%)、水生棒状杆菌(18.69%)、G群棒状杆菌(11.21%)、A群棒状杆菌(7.48%)。药物敏感检测结果显示,微小棒状杆菌、水生棒状杆菌、G群棒状杆菌、A群棒状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25%、5.00%、8.33%、12.50%,其他革兰阳性球菌(除棒状杆菌外)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33.33%;微小棒状杆菌、水生棒状杆菌、G群棒状杆菌、A群棒状杆菌及其他革兰阳性球菌(除棒状杆菌外)对青霉素、盐酸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在50%以上,而对万古霉素、利...  相似文献   

2.
16S rDNA序列分析在临床不常见细菌鉴定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不常见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其可靠率在99%及以上的常见细菌10株和常规方法难以鉴定或少见菌17株,通过PCR扩增16S rDNA v3-v4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与16SpathDB 2.0数据库上已知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细菌种属。当v3-v4序列片段不能明确鉴定细菌时,结合16S rDNA长片段测序及管家基因dnaJ和rpoB的序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经16S rDNA v3-v4区序列分析,10株(100%)临床常见菌都能鉴定到种水平,其可靠性大于98.0%。17株不常见菌株中,10株(58.8%)细菌只与1种菌相似性大于98.0%,成功鉴定到单个种水平;6株(35.3%)细菌与不止1种菌的相似比大于98.0%;1株菌与已知菌相似性在96.0%~98.0%之间只能鉴定到属(棒状杆菌)。进一步结合16S rDNA长片段及管家基因dnaJ和rpoB的序列分析,所有菌株均可鉴定到单个种水平。结论结合16S rDNA和管家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临床常见及不常见细菌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3.
刘晓雁  佟琳  罗强  徐飚  赖米林  王蕾 《广东医学》2016,(16):2454-2456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探讨细菌感染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组织块、脓液、分泌物等标本,经培养分离后再鉴定,并用 K -B 法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19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标本提示细菌阳性,阳性率为34.8%。其中49例分离出棒状杆菌,占74.2%(49/66),以水生棒状杆菌、微小棒状杆菌为主。通过延长培养时间、改善培养条件、留取脓肿周围组织等方式,棒状杆菌阳性率逐年升高。此外培养阳性率较多的细菌还有表皮葡萄球菌11例(16.7%),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3.0%),铜绿假单胞菌2例(3.0%)。结论棒状杆菌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研究棒状杆菌的致病机制,对该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各种标本初步分离时,常规方法多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一般细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可以生长良好,而棒状杆菌由于对营养要求较严格,生长缓慢,常规24小时培养通常不能发现,易被忽视。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对棒状杆菌具有选择性,大大提高了棒状杆菌的检出率。本文对62例临床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10株棒状杆菌,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两株来源于健康人肠道的耐酸耐胆盐菌株R92-2和R111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以筛选优良的宿主菌株为最终构建能高效表达和分泌β-半乳糖苷酶的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表型特征分析后,利用16S rDNA两端的保守序列作为PCR引物,扩增两株菌的16S rDNA序列并测序,测序结果于GenBank中Blastn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型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两株菌为乳酸菌。R92-2的16S rDNA序列与Weissella cibaria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R111的16S rDNA序列与Enterococcus faecium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R92-2为Weissella cibaria;R111为Enterococcus faeciura。两株菌有望用于构建能高效表达和分泌β-半乳糖苷酶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种华钩藤植物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提取样品总DNA,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运用Clustal X、BioEdit和PAUP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的rDNA ITS区序列长度为719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中已有的华钩藤[Uncaria sinensi(Oliv.)Havil.]rDNA ITS区序列之间相似性达99.4%,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并排聚类成1支。结论基于rDNA ITS区序列的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华钩藤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株来源于健康人肠道的耐酸耐胆盐菌株R92-2和R111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以筛选优良的宿主菌株为最终构建能高效表达和分泌β-半乳糖苷酶的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表型特征分析后,利用16SrDNA两端的保守序列作为PCR引物,扩增两株菌的16S rDNA序列并测序,测序结果于GenBank中Blastn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型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两株菌为乳酸菌。R92-2的16S rDNA序列与Weissella cibaria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R111的16S rDNA序列与Enterococcus faecium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R92-2为Weissella cibaria;R111为Enterococcus faecium。两株菌有望用于构建能高效表达和分泌β-半乳糖苷酶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8.
黄淑萱  潘练华 《海南医学》2011,22(17):98-99
目的对本院空气细菌中黄杆菌属污染情况进行研究。方法由医院各科室院感监控员按照常规无菌操作规范,采集空气样本的平板,将空气样本的平板送检,经过35℃~37℃培养,对培养出的细菌用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编码方法进行鉴定,部分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进行黄杆菌属细菌菌株确认。结果从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收集各个区域环境空气中的空气标本共141份,其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有23份,检出率为16.3%,均为条件致病菌。经过生化鉴别有12株属于黄杆菌属细菌,检出率为52.2%。结论黄杆菌属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略的危险因素,由黄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应弓l起医生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加强对医院空气进行定期的细菌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疆阿勒泰牧区哈萨克传统发酵驼乳中分离出的一株乳酸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 DNA 提取、PCR 扩增、16S rDNA 产物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16S rD-NA 产物测序结果通过 Eztaxon 数据库比对,保守基因 rpoA、pheS 的扩增产物通过 NCBI 数据库比对,发酵驼乳中乳酸菌菌株的序列和已报道的乳酸菌菌株16S rDNA、rpoA、pheS 的序列分别用 MEGA 5.2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菌株(10号)的16S rDNA 序列与 Lactobacillus pentosus (JCM 1558T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Argentoratensis (DKO 22T )、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 (DSM 10667T )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 (ATCC 14917T )的相似率分别为100%、99.87%、99.8%和99.74%。结论10号乳酸菌菌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 Lactobacillus pentosus (JCM 1558T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钩藤属的2种常用中药材毛钩藤Uncaria.hirsute和无柄果钩藤U.sessili fructus进行遗传分析,阐明钩藤属内不同种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通过改良CTAB法对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进行总DNA提取,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RFLP分析和序列测定,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最大简约树。结果 获得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 Hae Ⅲ)酶切图谱以及rDNA ITS区的完整序列,其序列长度均为718 bp。结论 通过基于rDNA ITS序列进行RFLP分析、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钩藤属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痰培养经传统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据此建立相应抗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痰液培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以及传统的革兰染色、生化反应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 K-B 法) 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纹带棒状杆菌有99%同源(GenBank编号:JF342700.1),使用VITEK 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与其相匹配的VITEK 2 ANC棒状杆菌鉴定(产品代码21348)卡鉴定结果也符合纹带棒状杆菌的特征(鉴定率:99.9%),正式报告致病菌为纹带棒状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敏感。明确病原菌为纹带棒状杆菌后,迅速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为静点利奈唑胺,8 d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逐渐好转,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且炎症指标也降落至参考范围之内,遂出院回家休养。结论 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纹带棒状杆菌引起的感染,及早为患者建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奎  张悦  董万江  刘治容 《四川医学》2010,31(8):1042-1044
目的了解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绵阳市郊区两个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60例32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72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12眼,培养阳性率66.3%。培养出菌株238株;革兰阳性菌占94.1%;以棒状杆菌最多,共144株(60.5%);表皮葡萄球菌53株(22.3%)。结论多数绵阳市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带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棒状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尤以棒状杆菌为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中国东海微生物样品中分离筛选活性细菌菌株,并对活性菌株32-11-2-2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无限稀释和平板划线法分离微生物样品,利用稻瘟霉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并对其中的活性菌株32-11-2-2的形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菌株32-11-2-2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21株细菌,包括活性菌株54株,其中活性菌株32-11-2-2是一株弱嗜盐菌,具有陆地芽孢杆菌的形态特点,能产生胞外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液化明胶、石蕊牛奶反应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性达到98%以上.结论:活性菌株32-11-2-2是一株适应了海洋环境的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的嗜肺巴斯德杆菌分离株进行表型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对306株嗜肺巴斯德杆菌可疑菌株进行鉴定。结合分离株在血琼脂平皿上的菌落特征和生化特性,组成53个特征数据谱,进行表型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 306株分离株中,BD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DNA测序鉴定出嗜肺巴斯德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164/306和227/306。227株嗜肺巴斯德杆菌真阳性的表型特征共有140种,Heyl型106种,Jawetz型23种。结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主要为Heyl型感染,Jawetz型较少,表型特征多样,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东湛江南药场引种檀香与檀香科内植物rDNA ITS序列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檀香总DNA,分别对样品r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rDNA ITS序列进行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11个样品rDNA ITS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144%,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国内引种自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檀香与印度檀香聚为一亚支(支持率为84%和95%)。结论基于rDNA ITS序列的测序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为檀香药材的种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株海洋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株编号为ZJ8112的分离自东海海域海泥样品的细菌进行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传统的分类学方法观察菌株ZJ8112的形态、耐盐度,结合16S rDNA 序列分析在GenBank上进行比对以确立其进化地位.利用稻瘟霉菌(Pyricularia oryzae)P-2b、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作为抗菌活性指示菌,检验ZJ8112的抗菌活性.结果:枯草芽孢杆菌ZJ8112革兰染色阳性,芽孢中生.其最佳生长盐度为10%,属于中等嗜盐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Bacillus subtilis F121112在进化位置上最为接近.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接受号为EU100745.综合ZJ8112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可认为ZJ8112是一株海洋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强的抗稻瘟霉菌和抗大肠埃希菌活性.结论:ZJ8112为中等嗜盐的海洋细菌,其最适盐度为10%.生物学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具有很强的抗稻瘟霉活性和抗大肠埃希菌活性,具有潜在的抗生素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泪囊炎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为婴幼儿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眼科门诊初诊为泪囊炎的婴幼儿100名,采集脓液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仪为H X-21全自动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仪及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试剂板。结果100例脓液标本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72例,阳性率72.0%;革兰阳性菌48株(66.7%),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24株(33.3%),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大多数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性较高。结论婴幼儿对于抗菌药物的运用应根据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有选择性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焦作产鲜地黄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其形态学、生化、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及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初步了解该菌的相关特性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鲜地黄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用划线法进行分离与纯化,然后用革兰氏染色、生化管、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药敏试纸抑菌实验对内生菌及其抑菌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的鉴定菌在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后鉴定显示1号、2号和3号菌均为梭状细菌,4号为杆状细菌;生化管实验的颜色变化显示1号、2号和3号菌为梭菌属细菌,4号菌为土壤农杆菌;16S r DNA的鉴定结果表明3号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3号菌对三种病原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结论:地黄中分离纯化得到的3号菌的抑菌活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Wu W  Lu XX  Huang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429-1432
目的 以16S rRNA部分基因直接测序为基础分析细菌性眼内炎中的病原菌,建立眼内标本病原菌非培养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50例患者房水或玻璃体液标本,提取细菌DNA,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通过核酸序列比对微生物种属鉴定,同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标本中,直接涂片阳性22例(44%),细菌培养阳性13例(26%),PCR检测阳性28例(56%),成功测序22例,序列鉴定率为44%.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与培养鉴定结果不完全吻合.结论 分子诊断对明确细菌性眼内炎感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标本中病原细菌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XX  Wu W  Wang M  Huang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23-126
目的研究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关键技术,评价序列分析技术作为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件。方法对117份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分别采用形态学、细菌培养、16S rRNA基因扩增与测序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对病原菌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子技术通过改良的微量核酸提取方法,扩增16S rRNA基因两个区域(BSF8-BSR534和BAK11 w-BAK2)。结果细菌培养和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49%(57/117)和72%(84/117),63%(53/84)的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鉴定到种;60例(52%)培养阴性标本中有7例(12%)经序列分析再次鉴定出病原菌;形态学检查阳性率为64%(75/117),与PCR结果接近,两者结合可提供推测性报告。第1对引物(扩增区:BSF8-BSR534)较适合革兰阳性细菌分类,第2对引物(扩增区:BAK11w-BAK2)对临床常见病原菌均可获得理想的序列。结论改进核酸提取技术、筛选恰当的引物、优化基因扩增和测序流程,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直接鉴定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