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80例DN早期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三组.在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前列地尔组60例患者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吡格列酮组60例患者口服吡格列酮,联合组60例患者二者联用.三组均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Upr)、尿微量清蛋白(UAE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水平均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和LDL-C均显著下降(P< 0.01),且联合组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大小,将180例患者分为蛋白尿正常组(NA)、微量蛋白尿组(MA)和临床蛋白尿组(CP)。将MA组与CP组随机分成两个对比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UAER水平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吡咯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对降低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减少UAER的排泄量效果显著,治疗和改善患者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婷婷 《河北医学》2010,16(11):1329-133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贝那普利组(41例)、吡格列酮组(43例)及联合用药组(41例)。贝那普利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及口服贝那普利10mg/d。吡格列酮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及口服吡格列酮30mg/d。联合用药组联用贝那普利10mg/d和吡格列酮30mg/d,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量(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尿β2-MG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5);与贝那普利组和吡格列酮组相比,联合用药组Scr、UAER、Upr、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均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早期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HbA1c、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仍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4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UAER、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无胰岛素抵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胰岛素抵抗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60例,随机分成吡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吡格列酮组给予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水平。结果吡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LVMI、血清TNF-α、IL-1β、IL-6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MI、血清TNF-α、IL-1β、IL-6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通过抗炎作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无胰岛素抵抗(IR)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LVH)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入选无IR的高血压病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成吡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吡格列酮组给予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LVMI、血清BNP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吡格列酮组LVMI、血清BNP下降明显(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逆转高血压病LVH,并降低血清BNP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mg,1次/d,共治疗12w。以100g馒头餐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12w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缓解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
苏如婷  韩晓骏 《右江医学》2006,34(6):593-59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2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1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组(n=21例)予胰岛素+吡格列酮治疗,随访12周,试验前后放免法检测UAER。结果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治疗组UAE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降低DN患者的UAER,提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日加服吡格列酮3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UAE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起效更快(早3个月);治疗组CRP明显下降(P〈0.05,P〈0.01),而对照组CRP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吡格列酮不仅可以改善代谢紊乱,还可以降低CRP的抗炎效应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痛(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T2DM并发冠心病患者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RBP4水平增高(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RBP4无差异(P〉0.05)。②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降低(P〈0.01),TNp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IR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时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PCOS 34例12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内脂素、瘦素、脂联素的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和血脂情况. 结果 34例患者治疗后F-G评分比治疗前下降(P<0.05),卵泡总数及卵巢体积亦显著降低(P<0.01);体重指数、腰臀比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LH和T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内脂素、瘦素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脂联素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吡格列酮可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的生殖状况、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程度;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改善血清内脂素、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而发挥其治疗PCO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糖尿病(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30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300mg·kg-1·d-1和吡格列酮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干预12周.观察治疗后5组DM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对照组大鼠FPG,FINS,TC,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Homa-β明显下降(P<0.01);二甲双胍组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而TG无明显降低(P>0.05);吡格列酮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TC无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FPG,HbA1C均较DM对照组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比较FINS,Homa-IR明显减低,Homa-β明显升高(P<0.01);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Homa-β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用上述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和白细胞介素-8(IL -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 )131例,根据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 组)4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DN1组),糖尿病肾病组42例(DN2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TL 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标本血清中的 hs - CRP 、Hcy 、TNF -α、IL -6 和 IL -8 水平,并应用 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三组糖尿病组血清 hs - CRP 、Hcy 、TNF-α、IL -6 和 IL -8 浓度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DN2组高于 DM 组(P <0.05),UAER 与 hs - CRP 、Hcy 、TNF -α、IL -6 和 IL -8 均成正相关(r 均 P <0.05)。结论 hs - CRP 、Hcy 、TNF -α、IL -6 、IL -8 及是2型 DN 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 DN 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 DN 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非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3~4期约60例,均予常规治疗,处理组27例患者同时加吡格列酮片(30 mg/d),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定量(Up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处理组FMD改善、hs-CRP、Scr、Upr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率升高与hs-CRP水平的降低呈负相关.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减轻非糖尿病CKD患者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等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测定其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ADP)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PAI-1、hs 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FINS、HbAlC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GT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分别予盐酸吡格列酮及安慰剂干预治疗15周,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负荷后血糖(2 h PG)、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Hcy、ET等。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FBG、2 h 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负荷后2 h胰岛素(2 h Ins)、Hcy、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ISI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可降低血浆Hcy、ET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l)表达及尿液足细胞(UPC)排泄的改变,吡格列酮对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及UPC排泄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DM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实验10周末测24h尿蛋白定量(TP)、血清总胆固醇(TC)、血糖(B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观察UPC排泄水平,检测GLEPPl以观察肾小球足细胞分布。结果DM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UPC、TP、TC、B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1)。与DM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TP、BG显著降低(P〈O.01),UPC及TC亦降低(P〈O.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GLEPPl在对照组正常,DM组明显缺失,吡格列酮治疗组呈节段性缺失。UPC与TP呈正相关(rs=0.41,P〈0,05),而与TC、BG无显著相关性(rs=0.19,0.23,P〉O.05)。结论肾小球足细胞缺失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UPC检测可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吡格列酮可减轻DN大鼠尿蛋白,降低TC、血糖,减少足细胞脱落及尿液足细胞的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