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EEG、ECG持续监护下有抽搐与无抽搐抗精神病电疗(EA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EEG变化,发现EAT时EEG改变主要是脑波慢化与波幅增高,尤以有抽搐组为甚。并分析了无抽搐EAT通电后的痉挛初脑电抑制期,癲痫样放电募集期,多棘慢波期的脑电活动特征和开关现象。抽搐后最初10分钟可见慢波频率渐快,振幅逐降,有抽搐组不如无抽搐组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使用我国修订的韦氏记忆测验工具,在EEG、ECG持续监护下,对有无抽搐EA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EAT后患者WMS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有抽搐组对长时记忆项目改善明显,而无抽搐组则对短时记忆的多数项目和瞬间记忆改善较为明显,并发现电极放置部位对WMS第7项的评分有明显影响,作者对上述发现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优势侧有抽搐(30例)和无抽搐(30例)抗精神病电疗(EAT)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本次病期≤12个月者疗效明显好于>12个月者;平均抽搐次数多者效果好,优势侧无抽搐与有抽搐EAT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无抽搐组偏执型患者获效较慢,两组患者的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高,记忆损害不明显。EEG监护中发现无抽搐组抽搐慢波期有逐次递减趋势,对ECG影响主要是心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有抽搐(90例)和无抽搐(90例)抗精神病电疗(EAT)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抽搐EAT与有抽搐EAT疗效均明显,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但无抽搐组偏执型患者获效较差。副作用以有抽搐组较重。记忆损害不明显,WMS评分还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有所上升。EEG监护中发现EEG异常有逐次递增趋势,以有抽搐组为重。对ECG影响主要是心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侧与非优势侧有抽搐EAT在EEG、ECG持续监护下对60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对照研究。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电极置放位置不同的有抽搐EAT其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而副作用及EEG改变以双侧组为轻,但对记忆的损害双侧EAT则大于非优势侧EAT。从而提示,它们的临床适用症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EEG ECG持续监护有抽搐与无抽搐EAT治疗精神分裂症180例对照观察研究,由山东省6家精神病医院31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本文扼要报告研究目的,设计原则和研究方案,以及科研实施中的组织分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脑电图、心电图持续监护下,有抽搐与无抽搐抗精神病电疗。对其临床疗效,副反应,和对记忆。EEG及ECG的影响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两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明显疗效,二者的疗效及对记忆和心电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有抽搐EAT的副反应及对脑电图影响较重。无抽搐EAT进行EEG监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EEG,ECG持续监护,进行非优势侧有抽搐(30例)和无抽搐(30例)抗精神电疗治疗精神分裂症。通过对临床疗效,副反应,记忆损害及EEG,ECG影响的对照研究,发现两组间治效疗果无显著差异,而有抽搐EAT的副反应及对EEG、ECG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EEG、ECG监护下,对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有抽搐抗精神病电疗治疗60例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优势侧与非优势侧两组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且非优势侧疗效似好于优势侧。非优势侧一般副反应大于优势侧,考虑与EAT电量较大有关。优势侧对理解分项的损害较重,而非优势侧对心智分项的损害较明显。脑电图异常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中的心率增快是短暂、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多导EEG与ECG监护下抗精神病电疗(EAT)技术。并对传统ECT作了某些重要改进,如在无抽痛EAT进行时不再使用压舌垫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EEG、ECG监护下双侧与优势侧电极放置法EAT治疗60例精神分裂症之疗效与副反应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EAT对偏执型的疗效与对非偏执型疗效也无显著差异。双侧EAT对记忆的损害较优势侧为重。两组的EEG异常率都有随治疗进行而逐渐增高之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优势侧(30例)和双侧(30例)抗精神电疗(EAT)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本次病期<≤工2个月者疗效明显好于>12个月者;平均抽搐次数多者疗效好,优势侧疗效显著好于双侧,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副作用增加却不明显。EEG异常率与异常程度的增加以及基本节律显著慢化和治疗次数成正比,EAT产生的急性ECG改变之一是心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较单纯ME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ECT对P300有一定改善,可能表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疗法对抑郁症患者Quisi的影响。方法对3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前后睡眠脑电记录,监测MECT治疗前后Quisi的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经过MECT治疗后,Quisi显示睡眠总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时间减少、眼快动睡眠(REM)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增加;而REM潜伏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MECT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正常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P300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P300中的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刺激P3波幅降低(P〈0.05)。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P300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均有所缩短(P〈0.05),靶刺激P3波幅升高(P〈0.01)。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后P300有显著变化,MECT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2—2012-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抑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0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的HAMD、HAMA评分变化,并记录治疗8周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加长,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3.16,P=0.075>0.05)。结论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效果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7.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记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分别评定2组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结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SSRI总体疗效相当,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记忆有影响,但在1~2周内逐渐得到恢复.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抽搐电休克致脑电图异常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抽取67例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并调查其疗后脑电图的异常情况,异常标准以中度异常为准。结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致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52.24%,其中,异常脑电图的发生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次数、疗前基础脑电图异常的情况以及疗前静态电阻值的大小有很大的关联性。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致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是很高的,重视治疗次数的选择以及疗前的基础脑电图异常的判断将有助于脑电图异常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面肌抽搐与听力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在为26例面肌抽搐病人的诊治过程中,使我们注意到了听力障碍问题。除了对术前及术后有耳鸣耳聋者进行电测听检查外,还对无耳聋的7例面肌抽搐病人术前电测听,结合桥小脑角(CPA)显微血管神经减压术所见探讨面肌抽搐与听力障碍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在26例面肌抽搐病人中,男8例,女18例。年龄24~64岁。面肌抽搐右侧12例,左侧14例。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20.
合用精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用精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指标的影响,为无抽搐电休克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第一次电休克治疗发作的主要指标(抽搐时间,简称T;抽搐指数,简称SEI;抑制指数,简称PSI)和治疗前一天所用的主要精神药物种类及剂量;然后根据合用药物情况进行T、SEI、PSI值的比较,计算T、SEI、PSI值与药物剂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对T、SEI值有明显影响,且药物剂量与T、SEI值呈负性相关;锂盐对T、SEI值无明显影响;氯丙嗪组的T、SEI值明显大于氯氮平组;合用精神药物对提示本次治疗成败PSI值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常规剂量条件下,各类精57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发作效果无重大影响,治疗前可以不必考虑停药或减药;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对治疗电量的控制有一定关系,对使用较大剂量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较大的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