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葛根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中  曾永梅  熊慧生 《中国药房》2005,16(11):848-849
目的:提供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比较2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67.86%(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2.86%(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立即消失。结论:葛根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单独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急重症状态,易导致AMI或猝死,对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UAP的药物治疗,除经典的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外,现主张使用抗凝或溶栓治疗[1]。现将在治疗UAP过程中,抗凝或溶栓疗效较好的部分药物综述如下。1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联合应用 尿激酶是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的快速纤溶作用可将新鲜血栓及其机化物溶解清除,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而显示其对UAP的高效作…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有独特复杂的病理机制和临床预后。主要诱因有:斑块破裂、出血,诱发局部血小板凝聚,引起冠状动脉不全堵塞;神经源性介导的冠状动脉血管张力增高或内皮功能不全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斑块脂质急剧增大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加重等。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及时正确处理对延缓和避免严重的心脏事件至关重要。治疗重点包括改善心肌供氧耗氧平衡的治疗、增加心肌能量产生的治疗和抗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 ,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的变化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9 2 9%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 6 7 86 %。对照组依次为 6 5 5 2 %和 34 4 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此外 ,治疗组可减少住院时间 ,同时不增加住院总费用。结论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经济 ,同时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约10%在住院期发生心肌梗塞(MI)。理应以抗心绞痛药控制症状,用阿司匹林或肝素降低MI危险。抗心绞痛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硝酸酯(包括静脉应用硝酸甘油),均可控制UAP症状。据证明,普萘洛尔加硝酸酯,控制症状效果优于硝苯啶。Yusuf等复习文献后指出,β阻  相似文献   

7.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包括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  相似文献   

8.
9.
郭瑞金  蒙丽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39-324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表现形式之一,既可以演变成稳定型心绞痛,又可能转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对UAP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为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73-17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他汀类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联合氯吡格雷75 mg,1次/d。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每日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31/33)、70.0%(21/30),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明显肌痛、无力及转氨酶、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随机将病例分成尼可地尔组和硝酸甘油组,尼可地尔组口服尼可地尔片,硝酸甘油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及随访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心绞痛改善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两组静息心电图的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尼可地尔片在控制心绞痛症及改善心电图方面要优于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同时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也是硝酸甘油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孙战备 《医药世界》2010,(10):1210-1210,12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类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综合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合理治疗十分重要。常规应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但在某些病例中疗效不明显或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不利于心肌缺血控制。因此,我观察肝素和水蛭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5年4月至2002年2月住院病人3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用阿司匹林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强化抗血小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梗死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疼痛程度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0%、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达88.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临床加以齐铭雷奥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中有效2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无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明显肌痛、无力及转氨酶、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改善血脂正常UA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