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是各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药物治疗经历了几个时期 :本世纪 5 0年代前 ,CHF的药物治疗可称是单独应用洋地黄类强心甙的时代 ;5 0年代后期 ,噻嗪类利尿药问世 ,开始有口服低毒的利尿药与强心甙合用 ,收到良好的疗效 ;70年代开始 ,创用血管扩张剂联合治疗CHF ,发现能提高疗效 ,缓解或消除症状 ,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 ,提高运动耐量 ,改善生活质量 ,但一般血管扩张药并不能降低病死率 ,且有久用无效的缺点 ;70年代后期 ,陆续出现非强心甙类的正性肌力药 ,先是多巴胺及其它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正>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结局,也是心脏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关于心衰的治疗,70年代以前是墨守于传统的限制体力活动、限制钠盐饮食及应用洋地黄类强心药和利尿剂三大原则。70年代以后血管扩张剂的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的一大进展。血管扩张剂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是近年来出现的两类新的治疗方式,已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除传统的利尿剂及洋地黄外,血管扩张剂(VD),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及兼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正性肌力新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过去评价治疗CHF的药物,基本上是以消除症状,改善近期状况为标准,而未从改善病人生存率的高度进行评价,因此是不够全面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志萍 《黑龙江医学》2013,37(9):907-910
1定义及其产生原因难治性心力衰竭(简称:难治性心衰)是指经休息,限制水钠,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转换酶抑制剂、转换酶受体拮抗荆、醛固酮拮抗剂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治疗,以及消除并发症和诱因后,仍有心衰症状和临床体征未能改善甚至恶化者,称为顽固性心衰,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是指经充分休息,限制水钠,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 ACEI,AngII受体AT1拮抗剂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治疗,以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仍有心衰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改善甚至恶化,称为顽固性心衰,亦称难治性心衰.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治疗心力衰竭药的使用与护理.方法配合药物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临床常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后2类将在抗高血压药物部分介绍,此处主要介绍前三类,其中正性肌力药又分为强心甙类和非甙类.  相似文献   

7.
氨力农(Amrinone,氨利酮,AMR)是一种非强心甙类、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正性肌力药物,亦非胰高血糖类正性肌力药物[1],具有短暂的正性肌力及血管扩张作用[2],国内研究证实静脉内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3]。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CHF。本文就...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近几年有较大进展,疗效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国内外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一、治疗原则:Parmley认为,CHF的治疗步骤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实施。 1.确定病因,对因治疗。 2.估价舒张功能衰竭程度。 3.作可能的外科手术。 4.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钠摄入;减轻体力劳动和精神负担。 5.药物治疗包括:(1)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选其中一种作为第一线药物;(2)疗效不佳时加其他的药物;(3)常规应用血管扩张剂(因其能延长生存期);(4)以上药物无效时,加用其他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治疗进展十分迅速.30年代,新的强力利尿剂改变了水肿病人的治疗.70年代,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减轻心脏负荷的概念得以引用.80年代转换酶抑制剂(ACEI)被广泛应用.初步表明能提高CHF的存活率.90年代初期,神经内分泌,β受体阻滞剂及舒张功能衰竭的研究令人鼓舞.1 利尿剂利尿过度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因此,给予利尿剂使肺充血和体循环率充血的症状得到缓解后,不应进一步增加利尿剂的用量.慢性心衰可根据利尿剂作用部位和时间长短不同选用利尿尿剂,如噻嗪类:双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心肾为主线",即用洋地黄类药物强心和利尿剂利尿,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中,有大量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药物进行了评价,即又经历了血管扩张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增强心肌能量药等,但顽固性心衰目前治疗仍无较理想的方法.笔者所在科从2005~2008年在上述药物治疗47例顽固性心衰无效或效果不好,症状、体征易反复的情况下,改用硝普钠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并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从而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我院内科用本药治疗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述慢性心功能不全(CHF)药物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HF药物治疗的试验,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对心衰发生与发展机制的认识经历了心-肾机制、心脏-周围循环机制及神经-体液机制3个阶段.CHF的药物治疗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结论CHF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步,降低了CHF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至七十年代初,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无明显进展。其方法不外乎是限制体力活动和钠盐的摄入以及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然而近年来,新的研究手段促进了对 CHF 病理,生理了解,因而相应地使 CHF 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血管扩张药,特别是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血管扩张药以及具有正性肌力的非洋地黄糖苷拟交感胺等的问世,还有一些旧药新用,为 CHF 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氨联吡啶酮(Amrinone)这是一近新近合成的强心药,其分子式为〔5-氨基-3,4′-双吡啶-6(IH)-酮〕。该药具有明显的正性机力作用,经动物和临床使用证明,其正性肌力作用与Na~ 、K~ —ATP 酶,cAMP (环状-磷酸  相似文献   

14.
洋地黄强心甙类药已沿用200余年,长期以来是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唯一药物。迄今在治疗非梗阻性快速心率的低排性心力衰竭病人中仍不失为有效药物。但此类药物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甚至重叠而易产生毒性反应,而且临床观察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此类药物常难以奏效,因而对其长期的正性肌力作用已引起怀疑。60年代以来逐渐出现一些非洋地黄强心甙的正性肌力药物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单用或与扩血管药物合用,尤其对一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 (心衰 )是一综合征 ,是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治疗模式也在不断转换与完善。在 2 0世纪 5 0~ 80年代 ,一直认为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 ,研究多集中在循环病理生理方面 ,如心脏前、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如何影响心脏做功等 ,因而治疗亦强调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包括 4 0~ 6 0年代应用的洋地黄和利尿剂以及 70~ 80年代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大量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 ,尽管如上治疗可改善症状 ,但对长期预后却有不利影响 ,如某些儿茶酚胺或氨力农等…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的治疗,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60年代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70年代应用血管扩张剂提高了疗效;80年代转化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提高了心力衰竭的存活率.90年代针对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理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于洋地黄制剂及其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临床使用,对某些难治性小儿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近年来虽然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血管扩张剂及强力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洋地黄类药物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主要药物,现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砚池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42-544,546
目的:论述慢性心功能不全(CHF)药物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HF药物治疗的试验,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对心衰发生与发展机制的认识经历了心-肾机制、心脏-周围循环机制及神经-体液机制3个阶段。CHF的药物治疗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结论:CHF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步,降低了CHF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是指经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等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 治疗上比较棘手,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治疗问题受到世界关注。随着有关CHF的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的进展,以及作用机理各一的新药涌现,对CHF的药物治疗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 1 CHF的药物治疗方案要考虑到神经体液和血液动力学两类因素 传统采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治疗CHF,目的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但是这种治疗尽管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症状,可对长期后果却有不良影响。如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外周血管扩张作用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