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材料人工真皮支架修复猪Ⅲ度烧伤创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胶原壳聚糖真皮支架、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及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移植于Ⅲ度烧伤创面后,真皮支架的血管化及支架上表皮移植修复创面情况.方法 将3种不同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头猪(共18头猪)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在植入后1、2、3周对真皮支架血管化、创面、支架上表皮移植愈合和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D34阳性信号(新生血管数目)进行检测.以无支架植入的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为对照.结果 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后2周支架血管化已基本完成,而胶原壳聚糖和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至少需要3周.3种不同材料支架垂直于创面的新生微血管均比无支架对照创面多;不同材料支架组与对照组2周创面比1周创面、3周创面比2周创面CD34的表达均明显增多,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组植入后1、2、3周CD34阳性信号均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其他3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后1周,创面植表皮,移植表皮存活良好,而胶原壳聚糖和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植入需要2周,其表面移植的表皮细胞才能成活.结论 3种材料的支架均可修复Ⅲ度烧伤创面,而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的血管化程度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胶原—硫酸软骨素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方法 以碳化二亚胺(EDC)为交联剂构建胶原—硫酸软骨素(CS)支架体系。通过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HE染色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分离培养人胚真皮成纤维细胞,将体外扩增的成纤维细胞接种在支架上,制备人工真皮。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与传统的胶原海绵人工真皮的性质进行比较。结果 胶原—CS支架是三维多孔海绵状结构且空隙均匀,与胶原支架比较,断裂强度提高,并且材料表面极性基团增加。成纤维细胞在胶原—CS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形成人工真皮。结论 胶原—CS人工真皮具有优越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成纤维细胞在胶原—CS支架上黏附、增殖情况优于胶原真皮。  相似文献   

3.
真皮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构成人体与环境间自我更新和修复的界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沟通的主要部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缺乏足够的皮片供修复,异体/异种皮片最终因免疫排斥反应需再度植皮。于是自体皮源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现在人们希望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制成各种组织、器官。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的核心是运用生物医学工程和生命学原理和方法,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修复其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由活细胞和真皮支架材料制成的人造生物皮肤,是当今世界上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和慢性顽固性皮肤溃疡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4.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作为修复材料大有可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 ,总会有因烧伤、创伤或战伤遗留的创面 ,因此创面的修复就成为医疗救治永恒的主题 ,也是医疗领域最古老的课题之一。千百年来国内外医者围绕“如何促进创面愈合”不断做着有益的探索 ,认识到创面的存在对机体的危害 ,理解了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绝不能期望单靠某一种“灵丹妙药”或某一类高科技产品涵盖各种创面达到快速而理想的修复 ,常常需要根据形成创面的原因、深度、部位、伤后不同时间以及全身情况等多因素综合分析 ,采用不同手段实施创面的修复。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 ,可供创面治疗药物的增多 ,自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脱细胞真皮(ADM)构建组织工程膝前交叉韧带(ACL),以及特定浓度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粘附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ADM制备4股编织柱形及4股束形支架材料,将兔BMSCs接种于ADM支架上,分别用普通培养液(对照组)及含有特定浓度的TGF-β1和bFGF因子培养液(实验组)培养,通过绘制细胞增殖MTT曲线,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ADM支架力学性能,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生长增殖情况,以及其在ADM上的粘附情况.[结果]ADM的一般力学性能符合ACL要求,实验组BMSCs在ADM上生长数量及粘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细胞能够分泌更多的ALP (P <0.05).[结论] BMSCs复合ADM支架可能成为组织工程ACL材料替代移植材料,本浓度的TGF-β1及bFGF因子培养液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在ADM上的生长、粘附及分化有明显的刺激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作为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cells,BMSCs)移植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将BMSCs复合到ADM载体上,体外观察ADM与BMSCs的生物相容性:ADM—BMSCs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以单纯ADM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及组织学分析。结果体外观察ADM与BMSCs的生物相容性良好。裸鼠皮下植入实验显示,实验组4周后ADM部分降解吸收,BMSCs生长良好,出现新生组织,部分形成类骨样结构;8周后,ADM大部分吸收,形成大量的新生组织和类骨样结构;对照组新生组织形成较少,ADM支架材料降解速度与实验组类似。结论ADM可作为Beagle犬BMSCs的移植载体。  相似文献   

7.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皮下移植后胶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ADM)移植后胶原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异体ADM移植于SD鼠皮下 ,测定移植后ADM中胶原的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的比例。结果 异体ADM移植后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异体ADM是一种良好的软组织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8.
支架材料复合干细胞的皮肤组织工程产品是严重皮肤损伤较理想的治疗材料.脱细胞后的真皮保留了真皮原有的胶原纤维和基本结构,能够为种子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增殖环境,是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理想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无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种子细...  相似文献   

9.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dermalmatrix ,ADM)是异体皮经特殊处理 ,去除其细胞成分后得到的一种真皮替代品。由Livesey[1] 开发研制 ,Lifecell公司生产 ,商品名为AlloDerm ,已获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 ,近几年在烧伤和整形外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1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ADM的制备包含去表皮、脱真皮细胞及冷冻干燥处理 3个基本步骤 ,有两种方法。一是尸体皮经高渗盐水和 12烷基硫酸钠 (SDS)处理 ,形成NaCl SDSADM[1,2 ] ;二是经DispaseⅡ处理…  相似文献   

10.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治疗复杂肛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acellularextracellular matrix,AEM)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对52例复杂肛瘘采用近端肛瘘切开结合远端肛瘘AEM填塞进行治疗。结果 42例一期愈合,10例延迟愈合。52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AEM成功率为80.8%(42/52),肛瘘治愈率为100%(52/52)。结论应用AEM治疗复杂肛瘘具有微创、疗程短和不损害肛门功能及外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凝胶人工皮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GAGs)—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DE),观察成纤维细胞(FB)在凝胶中的生长情况和不同因素对凝胶收缩的影响,并绘制FB生长曲线和凝胶收缩曲线。了解不同含量壳多糖对FB和角质形成细胞(KC)生长的影响,不同含量壳多糖DE的抗感染能力。再于“成熟。的DE表面接种KC,先浸没培养,后行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完整的人工皮肤。对DE和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和电镜分析。结果 DE收缩度与FB数量呈正比,终末收缩度与胶原蛋白浓度成反比;FB在凝胶中2—9天呈指数增生。DE基质配方对FB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促进KC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壳多糖的含量增大而增强。扫描电镜示DE有丰富的微孔结构。人工皮肤组织学观察见类似于正常皮肤,有分化良好的表皮和致密的真皮。结论 壳多糖—胶原—GAGs胶原凝胶人工皮肤是一种新型、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活人工皮肤。  相似文献   

12.
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黏附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成纤维细胞 (FB)在猪无细胞真皮基质 (ADM)上的黏附及生长特性 ,探讨 ADM作为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FB2 ml细胞浓度为 2 .5× 10 5/ ml,分别接种于经戊二醛交联、未经戊二醛交联、戊二醛交联不含基底膜和戊二醛交联并打孔形成网状的猪 ADM中孵育 ,相同数量 FB接种于空白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接种后 1、3及 5天行细胞计数 ,黏附有 FB的 ADM行 HE染色观察。 结果  FB在经戊二醛交联、未经打孔完整的ADM上的黏附增殖优于未经戊二醛交联或戊二醛交联并打孔的 ADM,是否含完整基底膜对成纤维细胞黏附增殖无明显影响。 结论 采用经戊二醛交联、完整的 ADM有利于 FB的体外培养 ,ADM经一定的修饰后可能作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胶原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利用胶原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方法用Na2S、弹性蛋白酶预处理胎牛皮得到胶原纤维;经蛋白酶M降解胶原纤维后,0.5mol/L醋酸溶液溶解得到酸溶性胶原;再用蛋白酶N处理上述酸溶性胶原,最终得到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胶原溶液;将胶原溶液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通过SDS-PAGE试验,分析酸溶性胶原分子量及基本结构;用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包覆大鼠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研究支架材料对大鼠创伤愈合的影响;在支架材料上种植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扩增情况,以及支架材料对细胞移植影响。结果通过特异性蛋白酶M处理得到的酸溶性胶原,显示典型的1型胶原SDS-PAGE图谱;构建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呈多孔海绵状,孔径为50~200μm;在支架材料上种植成纤维细胞扩增情况良好;用于修复大鼠创面,具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结论酸溶性胶原经蛋白酶N处理后,生物相容性良好,适合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并具有良好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移植后血管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培养,形成活性真皮替代物,采用置U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白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bFGF)mRNA的表达量。将含成纤维细胞的真皮替代物植入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转归。结果 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生长良好,可形成单层细脑膜片,并分泌IL—8(192.3土15.9)pg/m1和TGF—β1(1.105土0.051)pg/m1,表达aFGF、bFGF。植入创面后3周,成纤维细胞仍成活并生长、增殖。结论 成纤维细胞分泌多种与血管形成有关的活性肽,移植后继续生长、增殖,可能对真皮替代物的血管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壳多糖基质网架复层组织工程皮肤的移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皮肤动物移植实验的效果。方法 应用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复层人工皮肤,对裸鼠大面积(直径20mm)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进行移植修复。24只8周龄裸鼠分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AS)组、壳多糖膜覆盖物(CH)组及对照组,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并在3、7、14和21天应用组织学、红外热像扫描分析等手段对修复组织进行动态监泅。结果 AS组在移植第3天,组织工程皮肤与自体皮肤能够很好地融合,有少量毛细血管长入移植物,皮肤移植钧颜色与自体皮肤颜色接近;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物中毛细血管的数量逐渐增多,表皮层清晰可见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角化征象加强,有角化物脱落;真皮层细胞数量增多,网架逐渐降解,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第14天,创面基本愈合,修复区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非常接近,短痕小,无需进行二次植皮。CH组至移植第14天,结痂未完全脱落,创面未愈合,颜色较AS组深;第21天创面愈合,遗留较大短痕,与正常皮肤区分明显,而对照组的结痴脱落,创面大而深,颜色深红。结论 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应用于皮肤缺损的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16.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由人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与纤维蛋白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将人全层皮肤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使表皮干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后,分别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将体外扩增培养至第3、4代的表皮干细胞(5×104/mL)和真皮成纤维细胞(1×104/mL)共0.5 mL与纤维蛋白支架(0.5 mL)混合凝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取4~5周龄雄性裸鼠45只,体重19.5~20.3 g,平均20.0 g,制备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创面仅覆盖凡士林油纱,自然愈合;单纯支架组(F组),创面移植无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表皮支架组(S组),创面移植含有表皮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复合物;成纤维细胞支架组(Fb组),创面移植含有成纤维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复合物;组织工程皮肤组(T组),创面移植组织工程皮肤.术前及术后1、3、6、8周行全身及移植部位大体观察;移植后3、6、8周,取材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细胞培养4周后,表皮干细胞培养皿内可见圆形细胞,在加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6 d后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培养皿内可见梭形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见CK19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Nestin染色阳性细胞.移植后T组新生皮肤较其余各组生长快、瘢痕轻.术后6周,C、F、S、Fb及T组皮肤厚度分别为(0.460 ±0.049)、(0.480 ±0.055)、(0.540 ±0.043)、(0.510 ±0.032)及(0.60 ±0.047)mm,T组明显厚于其余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8周,HE染色及扫描电镜示,T组新生表皮层数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血管数量均多于其余各组,且T组真皮血管及胶原纤维排列均较其余各组整齐;术后3周,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组已形成连续的染色带,而其余各组均不连续;术后6周,CK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组可见阳性细胞,其余各组均未见. 结论 用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纤维蛋白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能使创面迅速愈合,可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转基因表皮细胞在人工真皮和生物硅膜上能否生长 ,是否适合作为表皮细胞移植的载体。方法 分别将转基因表皮细胞种植于人工真皮和生物硅膜上 ,培养 2周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 ,观察细胞在两种生物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种植于人工真皮上的表皮细胞 2~ 3天开始破裂、死亡。种植于生物硅膜上的表皮细胞 ,1周时扫描电镜下见表皮细胞在生物硅膜表面贴附较好 ,有伪足形成 ,提示细胞生长良好 ;2周时光镜下见生物硅膜上的表皮细胞形态仍正常 ,增殖良好。结论 生物硅膜可作为表皮细胞创面移植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8.
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诱导毛囊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毛囊上、下段及球部细胞,进行毛囊组织工程重建,或用游离细胞混合移植于棵鼠,组织学观察毛囊形成情况。结果 毛囊间表皮细胞、毛囊上段上皮细胞、下段上皮细胞和球部细胞在间质细胞凝胶上均可形成双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在真皮鞘细胞胶原凝胶上毛囊的上、下段上皮细胞形成了毛囊结构,移植于棵鼠后8周毛乳头细胞胶原凝胶诱导毛囊上、下段细胞形成了毛囊。低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混合移植形成了数量较多、结构典型的毛囊,并有肉眼可见的毛发纤维产生。结论 毛囊的真皮成分细胞即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通过与毛囊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诱导毛囊形成。  相似文献   

19.
3D-SC人工皮肤材料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3D-SC人工皮肤材料在体外的降解性能。方法将3D-SC人工皮肤材料分别置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胰组织液(实验1组)、生理缓冲液(Hanks液,实验2组)和pH7.4的0.2mol/L磷酸盐缓冲液(实验3组)中,37℃恒温水浴条件下降解,实验1组第3、5、7、9、11和14天取材,其余各组第3、7、14、15、21和30天取材,测定质量损失百分率。结果材料在实验1组降解最快,14d内完全降解;对照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第14天质量损失百分率分别为8.68%±2.30%、28.51%±10.68%和7.35%±0.61%,第15天分别为71.83%±2.58%、91.32%±1.87%和75.64%±6.13%,呈急速式降解,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0天质量损失百分率分别为91.87%±8.15%、95.62%±1.36%和92.10%±2.26%,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C人工皮肤材料具有较好的降解性。在无酶参与时,降解速度呈慢-快-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