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孤立性髂动脉瘤27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腔内修复治疗的指征是无症状患者动脉瘤直径>3 cm,有症状者动脉瘤直径可<3 cm.结果 无症状患者19例,有症状患者8例;择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2例.单纯人工血管内支架修复术17例,单纯栓塞修复术1例,人工血管内支架合并栓塞修复7例,杂交手术2例,技术成功率为100%.腔内术后无腹股沟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者,支架内血栓形成者2例,臀部间跛1例,性功能减退3例,术中DSA造影存在内漏者3例,无结直肠缺血及动脉瘤破裂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3±18)个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肾癌复发.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近、中期疗效较好,选择合适的腔内修复方案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 本组共17(男14女3)例. 平均年龄45 (35~54)岁. 自发病至入院2~43(平均17) h. 所有患者发病时均为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伴大汗,部分患者有瞬时虚脱表现. 11例患者而后出现上腹部疼痛. 15例患者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7例患者发病前有酗酒史. 本组17例患者14例经螺旋CT确诊,3例经磁共振 (MRI)确诊. 所有患者术中均经升主动脉造影证实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属于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孤立性髂内动脉瘤(IIIAA)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1例IIIA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65.7±22.5)min,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1.2)d,平均随访时间(24.1±10.2)个月,随访期间无IIAA相关死亡率和支架/支架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21例CT随访中,动脉瘤直径稳定18例(85.71%),2例缩小(9.52%),1例(4.76%)增大。21例经增强CT评估,1例(4.76%)发生继发性内漏,1例需要继发性干预(4.76%)。结论 IIIAA患者的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且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要点。方法10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胸主动脉夹层瘤6例,腹主动脉夹层瘤4例,术前均进行扩管、降压的治疗,术中均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及控制性降压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控制良好,DSA充分证实了所有患者血管支架置入准确到位,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病人清醒快、拔管早。结论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具有安全性高、镇痛完善,麻醉深度易调控,控制性降压易实施,术后清醒快、拔管早等优点,无疑是主动脉夹层瘤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的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髂动脉分支装置(iliac branch device, IBD)是专为髂动脉分叉设计的分支支架,为主-髂动脉瘤、孤立性髂动脉瘤腔内治疗时重建髂内动脉血流的理想解决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利用自制的一枚IBD,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后髂动脉瘤1例,其设计及植入较既往报道[1-3]均有独到之处,现将病例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适应证.评估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06年1月,6例行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的周围动脉损伤患者之临床资料.肾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髂总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局灶性穿通伤)2例,股动脉损伤(均为假性动脉瘤)2例,股浅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穿通性损伤4例(医源性3例、刀刺伤1例),钝性损伤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损伤血管均被完全隔绝.除1例肾动脉损伤患者发生内漏外,某余术后随访2~18个月,肾动脉支架内漏1个月后消失.所有患者未发现支架内严重再狭窄(>50%).结论: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治疗周围动脉损伤是安全、可行的,在严格而准确地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施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具有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及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干预率、IL-1β、INF-γ、NF-kB、VEGF表达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1β、INF-γ、NF-kB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合并髂外动脉狭窄的髂外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确诊为髂外动脉瘤,同时合并髂外动脉狭窄,治疗上选择血管腔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受益.对于髂外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治疗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17例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选用弹簧圈、NBCA胶栓塞及血
管内支架置入等方法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复查血管造影并进行造影随访评价血管内治疗效果。结果除1例栓塞
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引起死亡外,其余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动脉瘤腔弹簧圈致密填塞率: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
组致密填塞率5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的致密填塞率42.9%。15例3个月到2年随访,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组2例
复发,给予支架辅助弹簧圈补充栓塞,疗效满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消失。结论根据病变不同特点选择个体
化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假性动脉瘤,而瘤腔内栓塞结合血管壁内支架重建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复
发,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保留髂内动脉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连续4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分析封闭髂内动脉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46例腔内修复术中有18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随访16例均未发生并发症.其余28例(60.9%)封闭一侧或双侧髂内动脉,其中封闭双侧7例(15.2%),封闭右侧14例(30.4%),封闭左侧7例(15.2%);随访26例中,发生臀部疼痛12例(46.2%),排便习惯改变8例(32.0%),勃起功能障碍3例(12.0%),便血2例(8.0%).对比封闭双侧和封闭单侧髂内动脉,臀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0.0%、45.0%,臀肌疼痛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8.3个月、4.7个月,排便习惯改变发生率分别为33.3%、31.6%,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5.3%.对比封闭左侧和封闭右侧髂内动脉,臀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7.1%、38.5%,臀肌疼痛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6.0个月、3.7个月,排便习惯改变发生率分别为57.1%、16.7%,便血发生率分别为28.6%、0.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应尽量保留髂内动脉,尤其是左侧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封堵髂内动脉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EVAR中行单侧髂内动脉封堵的腹主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盆腔缺血组(20例)和对照组(6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预测髂内动脉封堵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缺血组和对照组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和同侧股深动脉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着显影分支条数增加,盆腔缺血症状的发生率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时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度增加(OR=8.383,95%CI:1.469~47.841,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预测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的AUC为0.816,临界值为3.5,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167。结论: 术前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是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然而其预测特异性较低,有待积累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治疗与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组(23例)与腔内治疗组(14例)的术前状况、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费用及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腔内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腔内组术后平均禁食时问和平均住院时间较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腔内组(P<0.05)术后第4天白细胞计数腔内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术后第天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在腔内组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PT和APTT术后第1天腔内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对人体内环境干扰小的优点,近期疗效较传统开放手术好.  相似文献   

14.
髂内动脉结扎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刘菊莲  冯丽娟  刘芳  程永红 《重庆医学》2009,38(24):3074-3075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结扎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合理应用及价值.方法 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间发生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并行骼内动脉结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抢救成功,结扎髂内动脉后出血迅速减少,且无反复现象.结论髂内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可以挽救产妇的生命,与子宫切除术相比,它保留了产妇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Wu XJ  Jin X  Zhang SY  Chong ZY  Zhang JY  Dong DN  Wang M  Yuan H  Sun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5):1743-1746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早期及中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因高龄及心肺功能等原因不能进行开腹手术的2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其术后30 d以内的早期、30 d至5年的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结果包括心肌梗死1例,死亡1例,腹膜后血肿2例,移植物反应2例,切口感染2例,I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股动脉闭塞1例;中期结果包括心肌梗死1例,死亡3例,股动脉瘤2例,近端瘤颈扩张1例,I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2例,不明原因双下肢乏力2例.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主动脉病理结构、支架的径向张力、血管壁的术中损伤、高压血流的不断冲击等原因,可造成支架移位、内漏形成、瘤颈扩张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需要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颈内动脉狭窄(≥70%)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13例,其中伴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14例(6.6%),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动脉瘤共15个,11个位于狭窄后,1个位于狭窄前,3个位于非同流域。14例患者中1例实施颈内动脉剥脱术,11例成功置入颈内动脉支架(残留狭窄0~30%,平均6.4%),2例颈内动脉狭窄未处理。合并的15个动脉瘤大小1.0~7.0 mm,平均(2.8±1.5)mm,3例患者在处理狭窄同时处理动脉瘤,均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中1例先处理动脉瘤;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10例患者动脉瘤<5.0 mm,均未处理动脉瘤。围手术期均无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失访,其他11例患者随访15~55个月,中位数37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重度颈内动脉狭窄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需根据动脉瘤部位、大小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而颅内小动脉瘤(<5.0 mm)不增加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治疗狭窄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The splenic artery arising from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s an uncommon anatomical variant. This aberrant origin may rarely be associated with an aneurysm. Previous cases have been managed with surgery and combined surgical/endovascular or endovascular techniques, with the latter involving occlusion of the aneurysm with coils. We report a case of aberrant splenic artery aneurysm that was excluded with a balloon-mounted covered stent, and discuss the technical issues encountered in using this approach. A follow-up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ormed six months after the covered stent placement showed persistent exclusion with marked shrinkage of the aneurysm sac.  相似文献   

18.
Jejunal artery aneurysms are rare, with only six cas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o date. Endovascular embolisation of the jejunal artery is rarely performed. Herei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57-year-old man who successfully underwent endovascular embolisation for bleeding caecal diverticulosis, during which a 9-mm fusiform jejunal artery aneurysm was incidentally diagnosed. Subsequently, the jejunal aneurysm was successfully embolised using Vortex c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