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诸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何小英 《现代康复》2000,4(8):1150-1151
目的了解影响中风后抑郁疗效的因素,尽可能及早消除可干预因素。方法观察74例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与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病情、病前性格、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与患以上诸因素及病灶部位有关,与病因及性别无关。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减轻患的病情,尽早作心理治疗并动员患亲人及社会对患适当关怀和照顾,可提高中风后抑郁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影响中风后发生抑郁的因素 ,尽可能及早消除可干预因素。方法 :评定中风后抑郁 ,并观察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病前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126例中风患者中74例有抑郁状态 ,发生率为58.5 %,其发生与年龄、病程、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有关。结论 :年龄大、病情重、病程长、性格内向、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与家人不和及病灶在左侧半球的中风患者 ,抑郁发生率高。尽早有效治疗 ,减轻病情 ,动员社会及家人关心中风患者可减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抑郁74例分析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37  
何小英 《现代康复》2000,4(1):44-45
目的:了解影响中风后发生抑郁的因素,尽可能及早消除可干预因素。方法:评定中风后抑郁,并观察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病前性格、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126例中风患中74例有抑郁状态,发生率为58.5%,其发生与年龄、病程、病情、性格、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有关。结论:年龄大、病情重、病程长、性格内向、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与家人不和及病灶在左侧半球的中风  相似文献   

4.
安红丽 《全科护理》2016,(32):3363-3365
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生物因素。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护理,如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中医护理技术,认为中医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后期康复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心境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分析此类患者抑郁心境与病因、性格、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心境发生率为92%,除与性别、病因无关外,与其他诸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抑郁心境,其与年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需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蒋中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92-459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心境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分析此类患者抑郁心境与病因、性格、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心境发生率为92%,除与性别、病因无关外,与其他诸因素有关。绪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抑郁心境,其与年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需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0%,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致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 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对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 110例进行评估,分为抑郁组( 48例)和非抑郁组( 62例).观察抑郁与性别、脑卒中性质、病灶部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抑郁患者采用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以 HAMD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 结果抑郁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05),氟西汀治疗前后 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 (治疗前后 HAMD平均分分别为 24.1± 4.9,5.1± 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生物因素有肯定的关系,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3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性。结果脑血管意外后抑郁(PSD)程度随大脑左半球病灶靠近额极升高,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右半球内病灶CT定位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病程、病变部位、手的运动功能、个性测定、家庭矛盾性、社会支持、性别、家庭亲密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9个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脑血管意外后不同时期在结合CT定位的同时应关注患者个性趋向,及时缓解家庭矛盾,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实施针对性方案可预防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BDNF水平的差异,分析不同临床资料下BDNF的差异,分析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为(10.7&#177;3.2)ng/mL ,对照组BDNF为(18.4&#177;5.9)ng/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性别、年龄、卒中病因、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灶体积越大、抑郁评分越高、NIHSS评分越高,血清BDNF值越低。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明显降低,其水平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在卒中后抑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慢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78例首次发病、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Fulg-Meyer)、生存质量(SF-3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和脑卒中并发症等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57.7%。其中,轻度抑郁35.9%,中度抑郁11.5%,重度抑郁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年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SF-36精神健康和SF-36躯体健康6个因素与患者抑郁评测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慢性阶段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脑卒中后抑郁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改变。卒中后抑郁降低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发生情况及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调查PSD的发生情况,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康复治疗。结果PSD的发生率为62.75%。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康复治疗PSD均有效,药物治疗显效快,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心理康复治疗显效相对缓慢,但无副作用,可进行长期治疗。结论脑卒中的康复特别是PSD的康复,心理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比例都很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危害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一所武装警察部队总队医院的内三科和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3-01/2004-05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医院及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312例.方法对312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48 h内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进行评定,同时收集有关的临床资料及社会心理因素.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性别、年龄、个性、文化程度、脑卒中类型、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抑郁发生率.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0.1%,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后抑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老年患者高于中青年患者(P<0.01);性格内向者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中学以上学历较小学文化程度者显著增高(P<0.01);左侧大脑半球病变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频率明显高于右侧大脑半球病变(P<0.01),其中额叶病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最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呈明显负相关(r=-0.846,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源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符合生物-精神-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伟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63-1464,1466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DNF)评定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于治疗2、8周末评定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及副作用的评定.结果 60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D 22例,PSD发生率为36.67%.其中轻度抑郁10例(45.45%),中度抑郁8例(36.36%),重度4例(18.18%).治疗8周后抑郁情绪恢复评分显示抑郁情绪恢复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脑卒中患者应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应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盐酸氟西汀可作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 patients. Method 62 patients of 98 PS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1couples. According to age, sex, course of illness and statge of illnes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habilitation nursing ( interference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 control group) with CES - D ( Center of epidemi ological survey - depression Scale ) and CNFD ( Criterion of nervous function defect). Every couple was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 The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was not obviously different(p> 0. 05). Two scores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 Two scores of interferenc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 < 0. 05). Conclusion Interference of psychologic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post - stroke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脑卒中加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脑卒中抑郁与卒中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0.57%,其发生与卒中类型及卒中的病灶部位无关,抗抑郁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应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17版,对5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评分,并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SD患者18例,总发生率为33.9%。其中轻度8例,占44.5%;中度6例,占33.3%;重度4例,占22.2%。PSD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占77.8%。病前身体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与PSD的发生无关。性别、病后身体状况、家庭关系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性别、病后身体状况、家庭和睦情况为PSD的相关因素。教育程度和病前身体状况与PSD无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36例脑卒中后老年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抑郁55例,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和服用?罗西汀的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4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罗西汀治疗24周后,有效率达89%。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人群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Zung量表(SDS量表)为筛查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24)评定严重程度,按ICD-10确诊病例.调查抽样人群的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同时对基本信息和老年人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结果 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9.5%.社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 卒中后抑郁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和危害均较没有脑卒中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