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低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中低度近视病例40例,80只眼,行LASIK手术,使用Wavelight的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观察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时,C7(慧差)、C12(球差)、RMSH(总高阶像差均方根)三个变量。结果 LASIK术后C7、C12、RMSH在术后1月、术后3月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高峰,C12、RMSH术后6月时稍有下降(P〈0.05),术后6月时趋于稳定(P〉0.05),但均值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LASIK术后早期高阶像差明显增加,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Kappa角调整近视性LASIK手术对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否有利于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0例80眼,设立Kappa角调整与传统LASIK治疗近视的自身对照,比较手术后球差和彗差的变化量.结果 测量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高阶像差,Kappa角调整组在术前和术后,球差变化量分别为(0.553±0.193)×10-3mm、(1.603±0.619)×10-3mm,彗差变化量分别为(0.428±0.278)×10-3mm、(0.521±0.766)×10-3mm;传统模式的LASIK组球差变化量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为(0.570±0.201)×10-3mm、(1.543±0.609)×10-3mm,彗差变化量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为(0.711±1.412)×10-3mm、(0.334±1.495)×10-3mm;2组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术前、术后高阶像差变化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目前采用的Kappa角调整的LASIK较传统LASIK没能有效减少高阶像差的形成,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视LASIK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视LASIK手术患者75例145只眼,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总体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3~7阶像差均方根值(RMS3-RMS7)、球差、慧差、三叶草像差等数值,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引起术后角膜高阶像差改变的因素.结果 术前角膜高阶像差与年龄无相关关系;术后各观察值的大小主要受术前相应各数值的大小、预矫屈光度数、切削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术前值越大、预矫屈光度越大以及切削区越小,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值越大;术后Q值、RMSh以及球差的增加量主要受预矫屈光度数和切削区大小的影响;慧差以及三叶草像差的增加与切削区大小无关.使用较小切削区(5.25mm)时的单位屈光度矫正引起的高阶像差增加值以及角膜前表而非球面系数改变值高于使用较大切削区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增大,预矫屈光度数高和切削区小是引起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增加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或者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后患者中(除外过矫、欠矫和眼部疾患导致的视力下降),出现视觉不良症状者的高阶像差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回顾了北京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间经初次LASIK术后(包括传统组和波前像差引导组),除外过矫、欠矫和眼表及眼内疾患导致的视力下降,出现重影和星芒等视觉症状患者总40例(48眼),传统LASIK组18例(23眼),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组22例(25眼)。两组患者术后均复诊3个月以上,屈光度稳定在±1.00D以内。所有患者采用WaveScan3.62版波前像差仪,在自然瞳孔下行波前像差检查,提取4mm瞳孔直径高阶像差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波前像差引导LASIK组高阶像差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术后增加了1.18倍(t=-11.485,P〈0.01);三阶像差RMS值术后增长了1.25倍(Z=-6.125,P〈0.01);四阶像差RMS值术后增长了0.93倍(Z=-6.154,P〈0.01);五阶像差增长了1.35倍(Z=-6.154,P〈0.01);六阶像差增长了1.14倍(t=-21.080,P〈0.01)。垂直彗差增加了1.43倍(Z=-6.154,P〈0.01)、水平彗差增加了93%(Z=-6.154,P〈0.01)、球差增加了89%(f=-19.659,P〈0.01)。但术后30度三叶草仅增加了5%(Z=-6.154,P〈0.01)、0度三叶草增加了35%(Z=-6.154,P〈0.01)。波前像差引导组术后与传统组术后的比较:总高阶像差、三阶像差、四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30度三叶草和0度三叶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术后五阶像差陆-2.033,P=0.042)、六阶像差(Z--2.631,P=-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种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中,三阶像差所占的比重最大,四阶像差占总高阶像差比例居于第二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五阶像差占总高阶像差比例(Z=-2.053,P=0.040)和六阶像差占总高阶像差比例(Z=-2.012,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波前引导组手术前后彗差占三阶像差的56%左右,球差占四阶像差的78%左右,手术前后保持稳定;但三叶草占三阶像差的比例由术前的43%降至术后的3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5,P=0.027)。主导像差分布:波前引导组术后垂直彗差为44%、水平彗差为12%、球差为40%,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1,P=0.048)。传统组术后垂直彗差占30%、水平彗差占34%、球差为21%,与波前引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出现的视觉主诉与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增加密切相关。此类患者术后总高阶像差和各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较术前普遍增加1倍左右(三叶草像差增长较少)。总高阶像差中以三阶像差和四阶像差为主,其中三阶彗差和四阶球差所占的比重最大,三叶草像差所占的比重较小且手术前后有变化。传统LASIK对五阶像差和六阶像差的消融要优于波前像差引导LASIK。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下降患者的主导像差类型以彗差和球差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以寻求更好的手术设计方案。方法对380例(751眼)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中出现视觉质量下降的35例(70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分析。结果综合分析与以下因素有关:术前屈光度、瞳孔大小、主视眼转换及激光切削中心偏移、术前是否配戴隐形眼镜。而与视力、眼压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LASIK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与众多因素相关,术前严格检查筛选、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合理手术设计可明显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屈光角膜切削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omy,ORK)后近视眼患者视力及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探讨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RK-LASIK)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做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396例733眼,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3.00D)、中度(-3.00~-6.00D)和高度(-6.00~-12.00D)3组,每组柱镜度数均小于-2.50D,各组再随机分成2组,一组行常规LASIK手术,另一组行ORK-LASIK。手术切削区直径为6.0~7.0mm。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为6mm瞳孔直径。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及角膜地形图并进行波前像差分析。结果成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在6mm瞳孔直径以3阶和4阶为主,占90%,在3阶和4阶中又以彗差和球差为主,分别占角膜全部像差的27.7%和28.4%;球差和球镜度数呈负相关(r=-0.501,P〈0.05),其他高阶像差和球镜度数无关。但在-6.00D以上的近视眼中,彗差和次级彗差均和球镜度数有关(F=8.808,7.123,P〈0.04,0.01)。角膜前表面各高阶像差均和年龄及性别无关。LASIK和ORK-LASIK2组比较,术后6个月时,低度和高度组2组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组,ORK-LASIK组视力明显好于LASIK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角膜前表面的球差、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度组,ORK-LASIK组和LASIK组比较角膜彗差和球差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组ORK-LASIK组角膜彗差和球差较LASIK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ORK-LASIK手术能有效地矫正近视和散光,提高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降低中、高度组术后彗差和球差,手术效果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7.
主视眼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视眼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6例(132只眼)近视患者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像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主观视觉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主视眼发生改变的患者术后1月时有4例(6.06%)、术后3月时有3例(4.55%).②主视眼与非主视眼比较,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眩光敏感度:术前、术后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术前主视眼低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彗差主视眼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3.0c/d、12.0c/d频率对比敏感度主视眼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术后主视眼未改变组主观视觉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各项结果均优于主视眼改变组,但这种优势只有在术后3月的视功能评价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LASIK术后极少数患者主视眼可发生改变.②除术后早期外,主视眼对LAISK术后的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③在LASIK手术时保持术前术后主视眼一致,能改善患者对视觉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刘娟  胡恩海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95-2098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emto-LASIK )与传统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我院2014-01/2015-12进行屈光手术的患者89例178眼,其中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患者46例92眼,使用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患者43例86眼。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主观视觉质量评分、高阶像差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角膜瓣均制作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期屈光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观视觉调查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mo飞秒激光组和机械板层刀组角膜像差均方根值、球差及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飞秒激光组增加的幅度比机械板层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更精确可靠,离散度更小,可以制作更薄的角膜瓣,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较传统机械板层刀LASIK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波前引导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比较性研究,将拟行LASIK的青壮年近视患者48名(96眼),其中,术前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26名(52眼),随机分为波前引导组和传统组,分别检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高阶像差,并比较术前戴角膜接触镜组(contactlens,C组)与未戴组(non-contactlens,N组)术后高阶像差变化。结果无论是传统组还是波前引导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安全指数、有效指数和对比敏感度增加倍率等方面C组与N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传统组和波前引导组术后总高阶像差和各高阶像差RMS值(RMSh和RMS3~6值)均较术前增加,平均增加约1倍。传统组中术后RMSh和RMS3~6值增加倍率和下降比例C组与N组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时RMSh值增加倍率分别为1.28倍、1.17倍。引导组中术后RMSh、RMS3~5值增加倍率C组均明显高于N组(P<0.05),术后6个月时RMSh值增加倍率分别为1.58倍、0.77倍(P<0.05),N组术后不同时间RMSh、RMS3~5值下降比例均高于C组。术后6个月时,RMSh值下降比例C组与N组分别为9.1%和22.7%。结论术前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影响波前引导LASIK对高阶像差的矫正,而对传统LASIK术后高阶像差影响不明显。术前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行波前引导LASIK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早期(1d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

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应用3D SIRIUS角膜地形图仪采集并分析LASIK手术后100例200眼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5,30,60min及1d)的角膜前表面4mm光学区的各高阶像差的RMS值,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LASIK术后5~60min角膜前表面顶点区各高阶像差均明显增大,但均于术后1d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各像差中Z17的RMS值增大幅度最大达1126.98%(P<0.01),Z12增加幅度最小为147.92%(P=0.03); 各高阶像差增大的峰值不同,根据其特点可分为单峰值期、双峰值和平台型三类; 平均角膜中央厚度在术后30,60min较术后5min时明显增加,并在术后1d明显降低。

结论: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顶点区高阶像差会出现明显增大并于1d内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散光度数变化对波前像差的影响,进而评估儿童视觉质量.方法 收集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的7 ~10岁儿童,散瞳3d,第4天行验光和OPD像差仪检查,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顺规散光儿童59例.患者依散光度大小分为低散光度组(1.00D≤散光度<2.00D)、中散光度组(2.00 D≤散光度<3.00 D)、高散光度组(3.00D≤散光度<4.00 D).通过OPD检查获取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function,PSF)等光学信息,进而分析全眼的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球差、总三叶草所对应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和MTF曲线对应的面积比值(area ratio,AR)及PSF曲线对应的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高阶像差所对应的RMS值、AR值及SR值的差异.结果 4 mm瞳孔直径下,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总彗差的均方根值及总三叶草的均方根值随着散光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三纽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总球差的均方根值随着散光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TF曲线的AR值及PSF曲线的SR值都随着散光度增大而减小,且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顺规散光儿童散光度的变化对高阶像差、MTF、PSF均有影响,顺规散光的大小主要对高阶像差的不对称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低阶像差矫正方式对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结果影响,并分析影响其测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无其他眼病的67例单纯性屈光不正志愿者左右眼中随机选择一眼共67眼,分别使用传统框架眼镜矫正与双通道客观成像质量分析系统内置矫正方法进行光学成像质量和散射情况测量.比较两者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差异,并分析造成两者测量差异原因.结果 传统框架眼镜矫正法与OQAS仪器内置矫正法测得的MTFcutoff值分别为(39.83±9.11)c· deg-1、(40.34±10.02)c·deg-1(t=-0.59,P=0.56);SR值分别为(0.22±0.06)c·deg-1、(0.22±0.06)c·deg-1(t=-0.90,P=0.37);OSI值分别为(0.50±0.06)c· deg-1、(0.40±0.05)c·deg-1(t=-2.96,P=0.004);两种矫正方法的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为(0.02 ±0.39)D,等效球镜度数符合率(相差≤0.50 D)为91% (61/67).OSI差值与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P <0.05).MTF cutoff差值与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 =0.54,P<0.05).结论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内置的低阶像差矫正技术不影响光学质量评价,是一种临床上准确、可靠的视觉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LASIK手术前后干眼与高阶像差(HOAs)改变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8-06/2010-06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并随访5a的患者58例116眼,术前及术后1、3、5a记录UCVA、等效球镜、瞬目后0s和10s角膜前表面总HOAs、三阶彗差、三阶三叶草、四阶球差、BUT、SⅠt,填写OSDI问卷。

结果:术后5a,LASIK术后OSDI评分由术前10.003±1.462分逐渐提高至20.252±2.540分,BUT由术前8.402±2.640s降低至6.897±3.408s,SⅠt也较术前(14.382±6.241mm/5min)降低,但术后5a恢复至术前水平13.432±4.206mm/5min。瞬目后10s像差高于0s,以球差最显著。术后像差提高且随时间增加,仍以球差最显著。术后5a非干眼和干眼患者瞬目后0s获取的像差间无差异(均P>0.05)。术后5a瞬目后10s的HOAs轻度干眼与术前无差异(均P>0.05),中、重度干眼患者像差均高于非干眼患者(均P<0.05)。干眼患者两时间点HOAs差值与OSDI评分正相关。

结论:LASIK术后远期患者干眼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使患者眼部HOAs增加并最终导致患者视觉质量下降,其中球差的显著增加可能是造成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低度近视眼高阶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低度近视眼高阶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的关系.方法 对65例65眼中低度近视患者,用WASCA波前像差仪测眼高阶像差,对瞳孔直径6 mm时总高阶像差、各阶像差和各项Zernike函数(C6~C14)的均方根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测量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的最佳矫正视力.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眼高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眼总高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4阶像差中,第3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4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6~C14项Zernike 函数中,水平慧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Zernike 函数(如球差、垂直慧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低度近视眼的水平慧差与低对比度最佳矫正视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别使用构造正则方程、奇异值分解、Householder变换三种解法解决自适应光学中角膜像差重建中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解问题,比较重建精度、耗时以及可靠性,为应用于实时矫正眼球像差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重建最优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使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获取20眼正常眼的角膜地形图前表面高度数据.数据范围为中央6 mm直径的瞳孔区,根据Pentacam提供的参数生成最佳拟合球面(best fit sphere,BFS),二者之差即为模拟的角膜前表面的像差数据.数据采样率为100μm(仪器设置),编制采样程序对其分别使用100、300、500μm的分辨率进行采样,对每个波前像差数据矩阵计算梯度,求得x方向及y方向的一阶偏导,此即为波前像差的斜率数据(即为模拟夏克-哈特曼传感器采样).获得波前斜率数据后使用zernike多项式(分别使用1~130个模式项数)重建波前数据,对于上述三种采样率,都分别使用构造正则方程法、奇异值分解与Householder变换三种算法获得重建波面的模式系数.根据获得的模式系数获得重建波面,使用其与原始波面的差值的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考察重建精度,同时使用MATLAB函数tic、tio考察重建耗时,并计算线性模型的条件数、观察模式系数矩阵解的合理性以考察算法的可靠性.结果:重建精度:三种采样率时,Householder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表现是一致的,而构造正则方程法则在分辨率为500μm时表现较差,主要为高阶(zernike模式数K>88)时RMS值明显的不稳定(表现为无规律的大幅度的波动).重建耗时:三种采样率时,随着阶数的增加,奇异值分解的耗时增加明显高于Householder变换与构造正则方程法,而另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得并不直观.算法可靠性:采样率越高,使用的zernike多项式的阶数越低,结果越可靠.同时构造正则方程法在采样率较低时相比较于另二者的计算稳定性明显较差.结论:Householder变换在精确以及高效两方面优于另两者,且当采样率较高时,三种解法的可靠性几乎相同.而当采样率较低时,Householder变换仍有相对较稳定的表现,此结果为应用于眼科医学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重建最优算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甄小妹  马忠旭  刘汝瑜  张娜  张伟  薛庆 《眼科新进展》2012,32(4):387-389,392
目的比较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眼全眼球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焦深(depth of focus,DOF)的差异,分析全眼球差与MTF值及DOF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全眼球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例(77眼),随机分为3组:Ⅰ组25例(26眼),植入Tecnis ZA9003非球面IOL;Ⅱ组23例(26眼),植入Acrysof IQ非球面IOL;Ⅲ组24例(25眼),植入Acrysof SN60AT球面IOL。术后3个月散瞳后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波阵面像差仪测量6mm瞳孔直径下全眼球差及各空间频率(5c·d-1、10c·d-1、15c·d-1、20c·d-1、25c·d-1、30c·d-1)下MTF值及离焦MTF曲线(DOF的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两两比较采用SNK-q法,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mm瞳孔直径下,Ⅰ组、Ⅱ组、Ⅲ组全眼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Ⅰ组<Ⅱ组<Ⅲ组(均为P<0.05);各空间频率下3组MTF(tHO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两两比较,Ⅰ组>Ⅲ组(均为P<0.05),Ⅱ组>Ⅲ组(均为P<0.05);DOF值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Ⅲ组>Ⅰ组(P<0.05),Ⅲ组>Ⅱ组(P<0.05);全眼球差(绝对值)与各空间频率MTF(tHOA)值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DOF值呈正相关(r=0.388,P=0.003)。结论负球差设计非球面IOL眼有较高的MTF(tHOA)值,球面IOL眼有较大的DOF;全眼球差(绝对值)与MTF(tHOA)值呈负相关,与DOF值呈正相关;术后预留少量的正球差有利于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前囊抛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11/2022-06于应急总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5例73眼,随机分为抛光组(30例35眼,术中行前后囊联合抛光)和对照组(35例38眼,术中仅行后囊抛光)。观察术后1wk,1、3、6mo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6mo测量前囊口面积,并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系统评估后囊膜混浊程度(P评分)、IOL倾斜度和偏心量,使用OPD-Scan Ⅲ光程差分析系统评估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PSF)的斯特列尔比(SR)和调制传递函数(MTF)。

结果:术后1wk,1、3、6mo,抛光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mo,两组患者前囊口面积、后囊膜混浊程度(P评分)、IOL偏心量、PSF的SR值和MTF均无差异(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IOL倾斜度、波前像差均无差异(P>0.05),但术后6mo,抛光组IOL倾斜度小于对照组\〖(1.65±0.60)° vs(2.34±0.43)°,P<0.001)\〗,波前像差也小于对照组(0.03±0.01μm vs 0.06±0.03μm,P<0.001)。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行 360°抛光前后囊膜能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且术后IOL倾斜度更低、波前像差更小,视觉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检查和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检查评价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47例92眼行LASIK手术的患者按照术前验光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中度近视组(B组)、高度近视组(C组)。术前等效球镜值分别为-2.28±0.48D,-4.54±0.97D,-6.86±1.17D。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检查裸眼视力(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波前像差、3mm和5mm瞳孔下的MTF和昼视及夜视视远状态下的CSF。利用德国Zeiss公司WASCAAnalyer波阵面像差仪检查三组患者在3mm和5mm瞳孔下去掉高阶像差后的MTF曲线,将图像扫描并载入至Engauge Digitizer4.1数字化软件,得出一定空间频率下的MTF值;利用Optical6500对比敏感度测试灯箱(美国STEREO OPTICAL公司)测量患者在昼视及夜视视远状态下的CSF值。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术后1wk,CSF值与术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术后3mo,只有明环境下低空间频率和暗环境下低中度近视组的低空间频率的CSF值可以恢复至术前。近视度数越高,中高空间频率的CSF值越不容易恢复至术前。(2)3mm瞳孔条件下低度近视组100L/mm,150L/mm,300L/mm空间频率的子午曲线和中度近视组50L/mm空间频率的子午曲线的MTF值,在术后7d与术前相比已经无统计学差异。3mm瞳孔条件下中度近视组150L/mm,200L/mm,300L/mm空间频率的弧矢曲线、高度近视组250L/mm空间频率下的子午曲线的MTF值和5mm瞳孔条件下低度近视组100L/mm,300L/mm,400L/mm空间频率下的子午曲线、中度近视组400L/mm,500L/mm空间频率下的弧矢曲线,200L/mm,400L/mm空间频率下的子午曲线,高度近视组全部空间频率下的弧矢曲线,100L/mm,200L/mm,300L/mm空间频率下的子午曲线的MTF值术后3mo可恢复到术前水平。其余所有空间频率下的MTF值均能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1)MTF值比CSF值恢复更早,只有部分低空间频率的CSF值可以恢复至术前,而所有的MTF值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2)MTF值在术后早期可以更早更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出视觉质量的提高。(3)利用Carl Zeiss公司WASCA Analyer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患者MTF可以更立体全面客观的反映术后人眼光学系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个性化选择0、-0.20μm、-0.27 μm三种不同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及其随机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探讨最佳矫正球差值.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就诊于我科的白内障患者125例(145眼),术前使用iTrace全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角膜高阶像差,根据角膜球差(spherical aberation,SA)值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分别植入三种不同SA非球面IOL,对照组(D组)随机植入非球面IOL.术后3个月分析全眼及角膜的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斯泰尔比值(Strehl ratio,S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结果 (1)手术前后角膜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眼慧差(Coma)、三叶草差(Trefoil)及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 order aherration,tHOA)手术前后的变化与角膜SA的变化相似.(2)三组患者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 mm瞳孔直径下,四组IOL眼的角膜SA、全眼MTF tHOA及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眼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A组、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 =0.000).(4)5 mm瞳孔直径下,四组IOL眼角膜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眼SA、tH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0.000);全眼MTF tHOA及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0.000).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前后角膜高阶像差无差异.小瞳孔直径下,不同SA设计非球面IOL眼术后视觉质量比较无差异.大瞳孔直径下,根据术前SA个性化选择较随机植入非球面IOL眼可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高阶像差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26例43眼作为可疑圆锥角膜(keratoconus suspect,KCS)组,平均年龄25.32±4.18岁;选取同时期检查的近视眼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4.63±4.82岁,用OPDScanARK-10000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中央直径3mm和6mm角膜前表面的3~6阶总高阶像差(HOAs)、总彗差(TC)、总三叶草(TT)、总球差(TS)均方根值,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直径3mm时KCS组角膜的HOAs,TC,TT,TS分别为0.424±0.175μm,0.113±0.068μm,0.262±0.132μm,0.016±0.010μm;对照组为0.310±0.093μm,0.070±0.038μm,0.244±0.106μm,0.019±0.016μm;KCS组的HOAs和TC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3.748;P=0.000,0.000),两组的TT和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0,1.169;P=0.231,0.124);6mm直径时KCS组角膜的HOAs,TC,TT,TS分别为0.987±0.292μm,0.642±0.260μm,0.487±0.208μm,0.292±0.145μm;对照组为0.587±0.146μm,0.252±0.113μm,0.337±0.182μm,0.271±0.065μm;KCS组的HOAs,TC和TT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3,9.231,3.800;P=0.000,0.000,0.000),两组的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8,P=0.191)。结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高阶像差明显增加,以彗差增加为主,角膜高阶像差的检查有助于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