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治疗中修复三角韧带深层的必要性。方法2016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采用外踝接骨板固定、内踝前丘空心螺钉固定、三角韧带深层缝合锚修复方式治疗 12 例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 8 例,女 4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 42 岁。根据 Lauge-Hansen 分型:旋后外旋型 11 例,旋前外旋型 1 例;根据 Weber 分型,均为 B 型。受伤至手术时间 3~6 d,平均 4.7 d。术后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踝穴位 X 线片,测量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Olerud-Molander 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2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2 个月,平均 28 个月。12 例患者均恢复了伤前工作,5 例运动损伤患者全部恢复运动功能。所有患者均未诉踝关节内侧持续性疼痛及踝关节不稳。末次随访时,患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 9°~25°,平均 17.96°,与健侧相差 0°~11°,平均 4.02°;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为 38°~50°,平均 43.90°,与健侧相差 0°~7°,平均 2.53°。AOFAS 评分为 88~100 分,平均 96.7 分;Olerud-Molander 评分为 90~100 分,平均 96.5 分;VAS 评分为 0~3 分,平均 1.1 分。结论在同时存在内踝前丘骨折及三角韧带深层断裂的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中,修复三角韧带深层非常必要,缝合锚修复方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与改良开放式 Broström 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LI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1 月—2017 年 1 月行 ATFL 修复的 65 例 LIA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全关节镜下锚钉修复 35 例(关节镜组),改良开放式 Broström 锚钉修复 30 例(开放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卡尔森踝关节功能(KAF)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日本足踝外科学会(JSSF)量表评分、距骨前移、距骨倾斜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 2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以及术后 2 周、3 个月、末次随访时,X 线片测量距骨前移、距骨倾斜角,KAF 评分、AOFAS 评分及 JSSF 量表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30 个月,平均 26 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关节镜组术后出现暂时性脚踝及足背麻木 2 例、线头反应 1 例,开放组上述并发症各发生 2 例。术后 2 周,关节镜组 AOFAS 评分、KAF 评分及 JSSF 量表评分均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 3 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测量术后 2 周、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距骨前移和距骨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改良开放式 Broström 锚钉修复相比,全关节镜下锚钉修复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不仅能取得相似疗效,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早期疼痛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穿骨隧道缝合固定和锚钉固定修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CLC)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2 年 6 月—2018 年 1 月收治的 50 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2 例采用锚钉固定(锚钉组)、28 例采用穿骨隧道缝合固定(穿骨隧道组)修复 LCLC。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以及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 Mayo 肘关节评分系统(MEPS)、关节活动度、Broberg-Morrey 分级。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均获随访,穿骨隧道组随访时间为(24.43±6.84)个月,锚钉组为(21.55±6.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P=0.132)。X 线片复查示,两组冠状突及桡骨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MEPS 评分、Broberg-Morrey 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肘关节再脱位或不稳发生,穿骨隧道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57%(8/28)、锚钉组为 27.27%(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3,P=0.121)。 结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时,采用穿骨隧道固定或锚钉固定修复 LCLC 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采用一个切口两个入路的方法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患者 13 例。男 10 例,女 3 例;年龄 21~55 岁,平均 35 岁。致伤原因:摔伤 8 例,高处坠落伤 5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桡骨头骨折按 Mason 分型,Ⅱ型 7 例,Ⅲ型 6 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 O’Driscoll 分型,均为尖部骨折,第一亚型 2 例,第二亚型 11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7~21 d,平均 12 d。采用肘部前外侧切口,将皮瓣分别向前、后掀起,经前路和外侧入路分别修复冠状突、桡骨头和外侧副韧带。结果患者手术伤口均Ⅰ期愈合。1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9 个月。无桡神经损伤、感染、迟发性尺神经炎、复发性不稳定、疼痛及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无瘢痕挛缩。X 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8 个月,平均 5.6 个月。肘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复发性脱位;4 例患者 X 线片示有轻度异位骨化征象,但不影响肘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时根据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获优 8 例,良 2 例,可 3 例,优良率 76.9%。结论采用一个切口两个入路方法治疗肘关节三联征,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患者早期即能进行功能锻炼,肘关节稳定性良好,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金属螺钉与可吸收螺钉修复下胫腓韧带复合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复合体(研究组),32例采用金属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复合体(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手术侧别、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摄X线片评价术后踝关节复位固定效果;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以下简称OM评分)、AOFAS评分及VAS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3,P=0.497)。术后对照组发生外侧切口延迟愈合1例、愈合欠佳1例,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8个月。对照组1例旋前外旋型患者术后8周去除金属螺钉后完全负重行走,外踝解剖钢板断裂,再次手术固定外踝5个月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有轻度踝关节疼痛,8周取出金属螺钉后疼痛消失。所有患者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264)。术后12个月两组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AOFAS评分、VAS评分手术前后差值及O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修复下胫腓韧带复合体能有效恢复踝穴结构,防止踝关节不稳发生,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疗效与金属螺钉无明显差异,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 Ilizarov 外固定技术行踝关节融合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 年 6 月—2015 年 6 月采用 Ilizarov 外固定技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 27 例。男 16 例,女 11 例;年龄 27~69 岁,平均 45.7 岁。左侧 16 例,右侧 11 例。患者均为首次外伤导致踝关节骨折或韧带损伤,经 6 个月以上规范保守治疗无效,且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病程为 3~39 年,平均 11.5 年。根据 Takakura 踝关节炎分期,3 期 16 例,4 期 11 例。术前摄双足站立正侧位 X 线片测量胫距角为(102.55±4.02)°。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与踝关节评分为(45.72±6.45)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1±1.96)分。结果27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5~42 个月,平均 28.1 个月。踝关节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 11~18 周,平均 12.9 周。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及针道区域持续性出血。出现轻度针道感染 4 例,距骨前脱位 2 例,不同程度踝关节活动受限 3 例;未见创伤性骨缺损、骨不连、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术后 12 个月 AOFAS 评分、VAS 评分、胫距角分别为(80.53±9.14)分、(2.77±0.82)分、(94.36±2.48)°,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17,P=0.00;t=14.28,P=0.00;t=9.01,P=0.00)。临床疗效评价为优 9 例、良 13 例、可 5 例,优良率 81.5%。 结论Ilizarov 外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可获得满意疗效,远期疗效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时,后斜韧带缝合修复与否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50 例(50 膝)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3 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行前交叉韧带自体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及深层缝合修复后,其中 25 例同时缝合修复后斜韧带(缝合组),25 例不作手术处理(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 KT-1000 测量、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缝合组随访时间 28~56 个月,平均 38.1 个月;保守治疗组为 26~55 个月,平均 29.1 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 IKDC 评分、VAS 评分、KT-1000 测量、内侧关节间隙开口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ocum 试验检查显示两组膝关节均无前内侧旋转不稳定。 结论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内侧副韧带浅层及深层缝合后,后斜韧带修复与否对恢复膝关节内侧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诊断及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容易漏诊,需要结合患者主诉、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必要时手术探查明确。稳定骨折后是否需要修补三角韧带仍存在争议。结论三角韧带是稳定内侧踝关节的重要结构,对于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仍需进一步标准化,并根据术中踝关节稳定情况决定是否修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唐氏入路治疗前、后踝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8 月—2017 年 9 月采用侧卧漂浮体位关节镜下唐氏入路治疗的 58 例前、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A 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的 34 例患者(B 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病程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采用 AOFAS 评分、VAS 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 Roles-Maudsley 评分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 12 个月复查 X 线片及 MRI。 结果A 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 50.5 min [95%CI(49.3,54.6)],较 B 组 88.5 min [95%CI(76.5,92.8)] 明显缩短(Z=−4.685,P=0.000)。A 组切口Ⅰ期愈合;B 组 2 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清创后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 组随访时间(54.7±18.8)个月,B 组为(55.4±1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8,P=0.859)。术后 12 个月侧位 X 线片复查显示 A 组 2 例(3.4%)、B 组 1 例(2.9%)距骨后突磨除不彻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699)。末次随访 A、B 组 AOFAS 评分分别为(83.1±6.6)、(85.2±6.4)分,VAS 评分分别为(1.3±1.1)、(1.6±1.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分中位数为 2.0 分[95%(1.4,1.7)],优于 B 组 2.0 分[95%(1.6,2.2)](Z=−2.480,P=0.013)。 结论关节镜下经唐氏入路治疗前、后踝撞击综合征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时保留腓骨或截断腓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09 年 4 月—2014 年 4 月,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并随访达 1 年以上的 41 例(41 足)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19 例术中保留腓骨(A 组),22 例术中行腓骨截骨(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期、病因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踝关节骨关节炎量表(AOS)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临床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结果。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6~55 个月,平均 36.6 个月。A、B 组各 1 例因疼痛及活动受限,行踝关节融合术,排除末次随访评价。X 线片复查示,患者截骨处均获骨性愈合,A 组愈合时间(3.6±0.4)个月,B 组为(3.9±0.7)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2)。末次随访时,两组 TAS、TLS、TT、T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B 组 TT、TC 改善程度优于 A 组(P<0.05)。两组 AOFAS 评分、AOS 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 RO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 Takakura 分期,A 组改善率为 55.6%,B 组改善率为 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 结论对于腓骨相对较长或影响术中胫距关节复位者,踝上截骨术中同时行腓骨截骨后 TT 及 TC 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踝上截骨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 ALL 损伤诊断及治疗的文献,总结膝关节 ALL 解剖形态、生物力学以及 ALL 损伤机制、治疗现状。结果膝关节 ALL 具有限制胫骨内旋及前移作用,影响膝关节轴移。ALL 损伤后可结合患者体征和 MRI 检查诊断。膝关节 ALL 手术指征尚未统一,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对需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或翻修且伴有高度轴移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 ALL 重建。目前 ALL 重建方式较多,但尚无最佳治疗术式。此外,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术后长期随访研究,远期临床疗效仍不明确。结论ALL 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 ALL 重建技术及临床疗效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孤立型跟骰关节不稳的经验。方法2017年1月及2018年2月共收治2例孤立型跟骰关节不稳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6、56岁。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分别为51、54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7、6分。分别采用跖肌腱转移和带线锚钉修复重建跟骰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分别获随访13、11个月。术前跟骰关节处持续肿胀及疼痛症状消失,无关节不稳,患者可长时间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分别为97、100分,VAS评分为1、0分;X线片示跟骰关节匹配较好。结论跖肌腱转移重建术和带线锚钉修复术均为治疗孤立型跟骰关节不稳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4 月—2016 年 10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53 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男 35 例,女 18 例;年龄 18~60 岁,平均 33.1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27 例,摔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扭伤 6 例,运动伤 4 例,砸伤 7 例。Lauge-Hansen 分型:旋前外旋型Ⅳ度 44 例,旋前外展型Ⅲ度 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4~10 d,平均 7 d。术后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摄双侧踝关节 X 线片和 CT,测量内踝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下胫腓联合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外踝尖至距骨外侧突距离(distal fibular tip to lateral process of talus,DFTL)以及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后间距和外踝扭转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为 55~90 min,平均 72.5 min;透视次数 5~13 次,平均 8.9 次。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5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48 个月,平均 36 个月。术后健、患侧 MCS、TFCS、DFTL、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及后间距、外踝扭转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无踝关节失稳发生,5 例踝关节出现退变(Kellgren-Lawrence Ⅱ级)。AOFAS 评分为 85~95 分,平均 90.84 分。踝关节活动度背伸 15~25°,平均 20.24°;跖屈 30~50°,平均 42.56°。疼痛 VAS 评分 0~5 分,平均 1.23 分。 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能充分显露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修复踝关节周围骨-韧带损伤,有助于下胫腓联合和胫距关节解剖复位,降低术后踝关节退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双束重建联合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重建的翻修术式治疗 ACL 重建失败的效果。方法2018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采用 ACL 双束重建联合 ALL 重建对 15 例初次 ACL 重建失败患者行翻修术。男 12 例,女 3 例;年龄 17~49 岁,平均 30.1 岁。初次 ACL 重建术式:单束重建 13 例,双束重建 2 例;自体肌腱重建 14 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 1 例。ACL 重建失败原因:9 例创伤再断裂;6 例非创伤因素失败,其中 2 例移植物吸收、3 例移植物松弛。初次 ACL 重建至该次翻修时间为 8~60 个月,平均 28.5 个月。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主、客观评价指标以评定疗效。其中,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 评分以及 Tegner 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胫骨前向松弛度的静态、动态移位距离及双侧松弛度差值(side-to-side difference,SSD)、轴移试验、Lachman 试验、患侧伸膝肌力丢失比、单足跳跃试验差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0 个月,平均 19.1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IKDC 评分、Lysholm 评分、Tegner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胫骨前向松弛度的静态、动态移位距离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恢复至正常生理范围;SSD、Lachman 试验、轴移试验、单足跳跃试验差值、患侧伸膝肌力丢失比也明显优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移植物再断裂,无膝关节僵硬及活动度受限;1 例出现股骨端挤压螺钉突出,局麻下经原切口取出。 结论采用 ACL 双束重建联合 ALL 重建术式对初次 ACL 重建失败患者进行翻修,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胫骨前向松弛度,有效防止膝关节旋转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剖研究国人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探讨 ALL 结构特征,为临床上 ALL 损伤的诊治,特别是 ALL 重建手术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成年尸体膝关节标本 16 具,男、女各 8 具,左、右膝各 8 具;供体年龄 57~84 岁,平均 73.5 岁。根据标准入路进行解剖,并对 ALL 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结果16 具标本中 12 具可见 ALL,出现率为 75.0%。它起自股骨外上髁,起点位于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起点近端后方,其走行越过 LCL 表面或与之并行,韧带中段与外侧半月板体部边缘紧密相连,止点位于 Gerdy 结节和腓骨头之间,止点中心与 Gerdy 结节中心以及腓骨头最外侧缘的距离分别为(23.9±3.3)、(23.8±4.0)mm。膝关节中立位屈曲 0° 和 60° 时 ALL 长度分别为(44.8±5.1)、(47.8±5.5)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1,P=0.000),在膝关节屈曲 60° 合并内旋时 ALL 较紧张。根据男女进行分组比较,屈曲 0° 和 60° 时男性 ALL 长度均显著大于女性(t=2.920,P=0.015;t=2.806,P=0.019);其余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LL 是一条位于膝关节前外侧的独立非等长韧带结构,其长度存在性别差异。ALL 在维持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9 月—2018 年 11 月,32 例(32 侧)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前半部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临床资料。男 25 例,女 7 例;年龄 20~51 岁,平均 28.5 岁。病程 6~41 个月,平均 8.9 个月。踝关节 Karlsson-Peterson 评分为(53.7±9.7)分。距骨倾斜角为(14.9±3.7)°,距骨前移距离(8.2±2.8)mm。合并距骨软骨损伤 6 例,骨性撞击 4 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53 个月,平均 22.7 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 Karlsson-Peterson 评分为(85.2±9.6)分,距骨倾斜角为(4.3±1.4)°,距骨前移距离为(3.5±1.1)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自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 17 例、满意 10 例、一般 4 例、不满意 1 例。7 例随访期间发生踝关节扭伤,5 例跟骨侧挤压钉部位有压痛,4 例踝关节前外侧疼痛超过 6 个月。患者均无腓骨长肌腱取腱部位不适;12 例末次随访时行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腓骨长肌腱密度及直径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需行外侧韧带重建时,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踝关节 Logsplitter 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开放与闭合 Logsplitter 骨折患者预后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4 月—2016 年 5 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 36 例 Logsplitter 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15 例为开放骨折脱位(开放组),21 例为闭合骨折脱位(闭合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伤、受伤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切口愈合、踝关节活动度恢复、并发症发生及骨折愈合情况等。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9 个月,平均 19 个月;开放组和闭合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9,P=0.251)。开放组出现术后感染 3 例,骨折不愈合 3 例,创伤后骨关节炎 5 例;闭合组分别有 1 例出现上述并发症;两组除创伤后骨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末次随访时两组 AOF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1,P=0.056);开放组获良 10 例、一般 5 例,闭合组获良 13 例、一般 8 例,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796)。两组骨折愈合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踝关节跖屈、背伸、内翻、外翻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开放或闭合 Logsplitter 骨折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Henry 入路环状韧带复位修复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5 月—2019 年 6 月 21 例儿童孟氏骨折临床资料,均采用 Henry 入路切开复位桡骨头并环状韧带复位修复。其中男 11 例,女 10 例;年龄 4 岁 5 个月~14 岁 4 个月,平均 8 岁 1 个月。致伤原因:摔伤 17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新鲜骨折 16 例,陈旧性骨折 5 例。骨折 Bado 分型:Ⅰ型 14 例,Ⅲ型 7 例。术前 MRI 检查及术中观察明确环状韧带完整。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 Mackay 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5 个月,平均 15 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桡骨头脱位及半脱位。末次随访时,陈旧性骨折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92.6±11.2)° 提高至(123.6±11.6)°、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96.8±11.8)° 提高至(129.8±5.9)°,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72,P=0.002;t=9.487,P=0.001)。新鲜骨折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 139°~156°,平均 145°;前臂旋转活动度为 158°~168°,平均 162°。根据 Mackay 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获优 17 例、良 4 例,优良率达 100%。X 线片复查显示无骨不连、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物松动、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新鲜骨折尺骨断端及陈旧性骨折截骨均顺利愈合。 结论儿童孟氏骨折中环状韧带主体均完整,相比环状韧带重建,经 Henry 入路复位修复更接近环状韧带正常解剖状态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华西分期分型诊治体系(Hua Xi-knee dislocation and multiple ligament injury,HX-KDMLI)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6例(36膝)KDMLI患者临床资料。男24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砸伤8例,运动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机器切割伤2例。病程1~9周,平均3.6周。术前患者根据HX-KDMLI进行评估:急性期20例、陈旧期16例;脱位分型:HX-Ⅰ-A型3例,HX-Ⅰ-P型1例,HX-Ⅲ-L型10例,HX-Ⅲ-M型13例,HX-Ⅳ-S型4例,HX-Ⅴ-F型3例,HX-Ⅴ-T型2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35例,后抽屉试验阳性31例;内翻应力试验阳性19例,外翻应力试验阳性23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8例、D级22例。基于分期分型评估结果,选择关节镜下、开放或关节镜联合开放手术修复重建韧带,骨折解剖复位固定。术后采取循序渐“激”康复原则进行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个月,患肢肌力均恢复至Ⅴ级,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能达到伸直0°、屈曲120° 以上;影像学复查示膝关节无明显不稳,骨折均愈合,修复及重建的韧带连续性及张力好,关节对位对线好。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5例,内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2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膝关节IKDC分级:A级9例、B级19例、C级5例、D级3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28,P=0.000)。IKDC、Lysholm、Tegner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X-KDMLI能指导KDMLI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OAT)治疗青年及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8 年 1 月—2016 年 8 月接受 OAT 治疗的 43 例(43 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0~40 岁 23 例(青年组)、40~60 岁 20 例(中年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20,P=0.001);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以及软骨损伤侧别、部位、面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采用 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MRI 检查观察术后供区及受区的修复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 年,平均 3.6 年。 两组术后 2 年膝关节 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前及术后 2 年时,青年组 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明显优于中年组(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年,MRI 复查示两组受区、供区修复良好。 结论根据患者软骨质地、厚度、弹性及损伤面积,关节镜下 OAT 可用于治疗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