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红素组与罗沙司他组,各35例。促红素组给予人促红素注射液,罗沙司他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铁(SI)]、血清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b水平、RBC、HCT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TSAT及SF、SI水平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水平降低,且罗沙司他组低于促红素组(P<0.01)。罗沙司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促红素组(2.86%vs. 22.86%,χ2=4.590,P=0.032)。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改...  相似文献   

2.
王安亭  刘华梅 《贵州医药》2023,(12):1880-1881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肾性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常规治疗,对照组增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增用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以及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RBC、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F、TSAT、S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重组人促红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贫血指标,纠正贫血症状,改善机体铁代谢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结合静脉补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对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补铁治疗,观察组予以罗沙司他+静脉补铁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铁代谢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结合静脉补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确切,能促进铁代谢指标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使用罗沙司他或EPO治疗的肾性贫血伴或不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维持性透析患者,比较肾性贫血患者使用罗沙司他或EPO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用药6个月患者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罗沙司他组75例,EPO组67例。两组患者基线期年龄、性别、体重、透析方式与持续时间、既往EPO用量、Hb水平、SF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心功能分级及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水平均较基线期升高(P <0.05);且治疗1个月后,罗沙司他组Hb水平明显高于EPO组(P <0.05),而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的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SF水平、心脑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EP...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贫血住院患者中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的效果及对其铁代谢指标和贫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21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甲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乙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铁代谢水平、贫血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乙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甲组(75.00%),P<0.05;乙组Fer水平低于甲组,TIBC、TSAT、Fe水平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RBC、Hct、Hb水平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出现血钾升高、血压升高、胃肠反应、血栓不良反发生率(7.50%)低于甲组(25.00%),P<0.05。结论:在CKD合并肾性贫血住院患者中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极大程度地改善其铁代谢水平及贫血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改为罗沙司他的腹膜透析贫血患者36例。将换用罗沙司他前定为基线,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生化指标、铁代谢指标、炎性因子等变化,并记录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接受罗沙司他治疗24周后,平均Hb水平较基线明显升高,Hb达标率为52.78%,罗沙司他反应率为91.67%;血清铁较基线升高(P<0.01),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较基线下降(P<0.05或P<0.01)。其中,未达标组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0.01),提示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对Hb改善有抑制作用。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沙司他可改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并且可以降低血脂,改善铁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素)及观察组(联合罗沙司他)各43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b、SF、T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UN、Scr、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MCP-1、HIF-2α、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可改善肾性贫血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肾功能,纠正铁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与对血清铁蛋白、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7,大剂量EPO治疗),观察两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与叶酸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与叶酸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两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EPO可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状态,有利于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58例规律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罗沙司他组78例,重组人促红素组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变化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医疗费用。以治疗后Hb≥100 g·L-1为治疗有效,采用成本-效果法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等贫血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罗沙司他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促红素组(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促红素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沙司他组总医疗费用、药费高于促红素组(P<0.05),ICER为22 875.76。敏感性分析与基础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佳,但费用更高。其增加的成本小于3倍国内生产总值,是可以接受的。当患者的支付意愿值高于22 875.76元时,罗沙司他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罗沙司他100 mg,1周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维血胶囊4粒,1日3次。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Fer)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前贫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用药2个月后Hb、RBC、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前铁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用药2个月后TRF、转铁蛋白饱和度、F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罗沙司他可提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口服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治疗慢性维持性透析(MHD)合并肾性贫血(R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MHD合并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注射rh 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贫血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运铁蛋白(T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罗沙司他比静注rh EPO治疗MHD合并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RBC、Hb、HCT水平和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分别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非透析3~5期慢性肾脏病(CKD)伴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非透析3~5期CKD肾性贫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罗沙司他组(50例)和rhEPO组(50例)2组,2组均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罗沙司他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药物进行治疗,rhEPO组联合rhEPO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水平、铁代谢指标、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罗沙司他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rhEPO组高(96%、86%)(χ2=5.621,P<0.05);治疗后,罗沙司他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rhEPO组高[(3.64±0.45)×1012/L、(3.04±0.41)×1012/L;(105±9)%、(92±8)%;(36±4)g/L、(30±5)g/L](t=4.561,P<0.05;t=5.231,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生血宁联合右旋糖酐铁片对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MHD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生血宁组(S组,n=20)和右旋糖酐铁片组(H组,n=20)。S组口服生血宁片(瑞克生)1g,每日3次;H组口服右旋糖酐铁片(血太)50mg,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铁代谢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95.0%;Hb、Hct、SF、TSAT水平较各自组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而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H组在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为15%,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生血宁和右旋糖酐铁片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铁代谢,生血宁较右旋糖酐铁片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对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9月-2023年8月纳入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1.911,P=0.167);治疗后,观察组Hb高于对照组(t=6.275,P <0.05)、RBC高于对照组(t=8.213,P <0.05)、Hct高于对照组(t=8.421,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I更高(t=5.202,P <0.05)、转铁蛋白更高(t=8.618,P <0.05)、TIBC更高(t=9.489,P <0.05),而SF更低(t=8.672,P <0.05)、TSAT更低(t=7.955,P <0.0...  相似文献   

19.
刘伟  陈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1):2746-2750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80~120 U/kg,2~3次/周,随后于血透结束后取0.9%氯化钠溶液10 mL与1.0 g左卡尼汀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2~3次/周。治疗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体质量40~60 kg者予以100 mg,体质量>60 kg者予以120 mg,后续依据血红蛋白(Hb)水平调整剂量,3次/周。于血透结束后取0.9%氯化钠溶液10 mL与1.0 g左卡尼汀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2~3次/周。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达标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贫血、铁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达标率分别为57.5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Hb、Hct、R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SI)、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血清铁饱和度(ISAT)均升高,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SI、TIBC、ISAT均高于对照组,UI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患者贫血情况,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糜彩霞 《中国药业》2013,22(9):8-10
目的探讨补铁剂生血宁片和琥珀酸亚铁对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血液透析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D1组每日口服3次生血宁片,每次0.5 g;D2组每日口服3次琥珀酸亚铁,每次0.2 g。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1组、D2组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0%(P>0.05);D1组治疗后Hb,Hct,SF和TSAT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EPO用量显著低于D2组(P<0.05);D1组治疗后体重、Alb,Scr,BUN,DPI,DEI和nPNA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D1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D2组的13.33%(P<0.05)。结论生血宁和琥珀酸亚铁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铁代谢以及营养不良,但生血宁较琥珀酸亚铁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