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30只小鼠分3组,分别为单纯照射组、再障模型组、MSCs治疗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单纯照射组仅经5Gy[60Co]γ射线照射,再障模型组经5Gy[60Co]γ射线照射后输注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细胞1×106cell/只,MSCs治疗组经5Gy[60Co]γ射线照射后输注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细胞1×106cell/只,3d后输注人骨髓MSCs1×106cell/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及外周血CD4+细胞、CD8+细胞、CD4+/CD8+、NK细胞变化及与造血的关系。结果:经5Gy[60Co]γ射线照射后,单纯照射组、MSCs治疗组外周血象第7d开始下降,21d血象恢复正常。再障模型组外周血象第7d开始持续性下降,至21d血象仍未恢复。照射后7d,各组小鼠间外周血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无明显差异,但MSCs治疗组NK细胞低于单纯照射组和再障模型组(P0.05)。照射后14d3组CD4+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CD8+细胞则表现不同,再障模型组与MSCs治疗组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至照射后21d,MSCs治疗组CD8+、NK细胞与单纯照射组相近、而模型组则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和MSCs治疗组;MSCs治疗组小鼠股骨病理切片中脂肪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再障模型组,与单纯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MSCs输注可能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特征,为临床对COVID-19早期预警和病情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81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组。分析3组患者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性T细胞(CD4+)及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CD8+)、B淋巴细胞、NK细胞、PCT、CRP、IL-6、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以上指标。同时,将重型和危重型合并为重症型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以上指标在中型和重症型患者间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81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型12例(男女比例:3∶1)、重型26例(男女比例:17∶9)、中型43例(男女比例:23∶20);平均年龄81.5、77.5和70.3岁(P<0.01)。淋巴细胞亚群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2型辅助T(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 IL-18结合蛋白亚型a(IL-18BPa)和IL-18受体α(IL-18Rα)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籽蒿花粉过敏原粗提液(ASW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PPAE)、室尘螨过敏原粗提液(HDME)激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CD4+ Th2细胞中IL-18、 IL-18BPa和IL-18Rα的表达,BioPlex检测血浆IL-4的水平,并分析其与IL-18+ Th2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R患者外周血CD4+ Th2细胞中IL-18+细胞的比例增加,IL-18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IL-18Rα MFI降低。过敏原可直接诱导分选后的HC CD4+ Th2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 AR患者CD4+ Th2细胞表达IL-18Rα。A...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ICOS、4-1BB、GITR和HVEM,以及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的分布情况。结果:健康人CD4+T细胞中OX40、ICOS、4-1BB、GITR和HVEM的比例依次为3. 26%、2. 40%、1. 39%、25. 95%和49. 6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上述信号分子的比例依次为8. 01%、2. 44%、1. 16%、11. 55%和82. 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与健康人(P0. 01),而CD4+GITR+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P0. 01)。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GITR+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 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 05)。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HVEM+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 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分布比例与健康人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常CD4+T细胞活化可能与OX40、HVEM和GITR等密切相关,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HVEM存在差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信号素4A(Sema4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4A对SLE患者T细胞的影响。方法:(1)收集37例SLE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可溶性Sema4A的浓度,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外周血细胞中CD3+CD8-IFN-γ+(Th1)、CD3+CD8-IL-4+(Th2)、CD3+CD8-IL-17+(Th17)细胞在Th细胞中的占比;(2)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分选SLE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T细胞后加入抗人CD3和抗人CD28,并在有或无人重组Sema4A蛋白/抗Sema4A抗体的条件下培养5 d后,采用FCM检测CD4+T细胞膜上CD25的表达;在上述相同培养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CFSE,同样培养5 d,采用FCM检测CD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恶性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大量培养扩增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分子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 无菌操作条件下抽取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γ干扰素(IFN-γ)、抗CD3多克隆抗体OKT3和白细胞介素2(IL-2)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扩增TIL,并记录其细胞形态及扩增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扩增淋巴细胞的分子表型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激活信号分子F7(SLAMF7)、CD45RO、颗粒酶B(GZMB)、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57阳性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能力。结果 在本培养方案中,TIL细胞培养至第26天状态良好,第30天开始增殖速率下降。CD4- CD8+ T细胞及CD8+ CD56+ T细胞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CD4+ CD8- T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CD4+ CD25+ T细胞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与扩增前相比,SLAMF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7C(IL-17C)介导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低剂量MOR106处理组、高剂量MOR106处理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处理建立AD模型,低剂量和高剂量MOR106处理组分别给与5 mg/kg或10 mg/kg MOR106(抗IL-17C huIgG1)处理。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外周血中Tfh细胞亚群的分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皮炎严重程度评分、两耳之间的质量差异、脾脏质量、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AD组小鼠的Tfh细胞亚群显示去调节分化,导致外周血中CD4+ 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 γ干扰素(IFN-γ)+ Tfh1细胞、 CD4+CXCR5+IL-17A+...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B族链球菌(GBS)定植致新生儿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改变的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确诊为母GBS定植的新生儿43例(研究组)及同期健康新生儿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NK细胞水平。分析母GBS定植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CD3+T、CD19+T、CD3+CD8+T、CD4+/CD8+T、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IFN-γ、IL-13、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XCL9、CXCL10、CC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D3+T、CD19+T、CD3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高表达,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样表现出高比例表达。 目的:分析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点。 方法:纳入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将年龄在60岁以下者设为中青年组(n=22),年龄在60岁以上者设为老年观察组(n=70)。在老年观察组中,32例经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完全缓解组;将余下38例设为老年组,依据FAB分型标准,分为M2 6例、M3 19例、M4 7例、M5 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 < 0.01)。老年组不同分型间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7,P=0.019)。表明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JIA患儿及4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收集每例患儿对应的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JIA患儿血清中IL-6、 TNF-α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JIA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血清IL-6、 TNF-α水平的关系。在58例JIA患儿中收集到18例JIA全身型患儿对应的托珠单抗(tocilizumab)治疗后的全血及血清样本,采用以上方法检测托珠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血清IL-6、 TNF-α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2.
背景:众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抑制T细胞增殖。 目的:观察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 方法:将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CD4+ T细胞以1∶10比例共培养4 d,以单个核细胞或CD4+T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7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量。 结果与结论: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组白细胞介素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个核细胞组(P < 0.01)。与此一致的是,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或CD4+T细胞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个核细胞组、CD4+ T细胞组(P < 0.05,P < 0.01)。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CD4+ T细胞共培养组Th17细胞数量明显高于CD4+ T细胞组(P < 0.01),但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本身并不表达白细胞介素17。表明胚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人Th17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的关系。方法: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E组和EAE+甲泼尼龙(MP)组,每组10只,利用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完全弗氏佐剂和百日咳毒素诱导EAE组模型,EAE+MP组在EAE组模型基础上予MP治疗,自免疫当天起隔天进行Kono’s评分,免疫后第26天,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表达,HE和LFB染色进行病理观察,RT-PCR检测脊髓组织BATF、RORγt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AE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IL-17、Th17/CD4+、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LFB蓝色占比明显降低(P<0.05),EAE小鼠的脊髓切片血管周围有明显的单核细胞浸润;与EAE组相比,EAE+MP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IL-17、Th17/CD4+、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显著下降(均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h及NKT细胞内细胞因子(Intracellular cytokine,ICK)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细胞表面CD3+CD4+分子、NKT细胞表面CD3+CD16+56+分子,细胞内染色技术检测Th、NKT细胞内IFN-γ和IL-4水平。结果:AA患者外周血Th细胞减少(P<0.01),细胞内CD3+CD4+IFN-γ+、CD3+CD4+IL-4+均增高,Th1/Th2增高(P<0.01);NKT细胞增多(P<0.05),NKT细胞内IL-4+水平升高(P<0.05),IFN-γ+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A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异常密切相关,是一种Th1型反应。NKT细胞可代偿调节AA患者IFN-γ和IL-4比例。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miR-223对大鼠肺结核(PT)肺部病变、IFN-γ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NC组)、肺结核大鼠模型组(PT组)和肺结核大鼠模型注射miR-223 mimics组(miR-223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群,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18水平,并检测结核杆菌菌落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FN-γ蛋白;RT-qPCR检测肺组织中miR-223 mRNA和IFN-γmRNA表达。结果 PT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P<0.05);miR-223组CD3+%、CD4+%水平较PT组增加,而CD8+%水平降低(P<0.05)。PT组血清中IFN-γ和IL-18水平较NC组增加(P<0.05);miR-223组较PT组得到明显抑制(P<0.05)。PT组结核杆菌菌落数较NC组增多(P<0.05);miR...  相似文献   

17.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细胞克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患者骨髓的T淋巴细胞克隆,以便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用免疫分选法分别从1名初诊重型再障患者及对照的骨髓中富集CD34+和CD3+细胞.将CD3+细胞作反应细胞、照射过CD34+细胞作刺激细胞,进行14d单向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对活细胞作有限稀释和单个细胞分孔接种,与含IL-2和PHA-P的饲养细胞体系共培养.观察挑选细胞生长孔,计算接种率,用泊松(Poisson)分布初步判断单个细胞分离过程成功与否.而后将阳性孔细胞作转孔培养,定期用饲养抚育刺激、常规用IL-2支持增殖以扩大各克隆的数量.用SABC-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初步鉴定各克隆CD4/CD8抗原表型.结果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的活细胞数,病例为4×103,对照为65.单细胞分离接种培养后,对照组的细胞生长孔数为0;而病例组的培养板上,共有11孔发生细胞增殖,相应的实际接种率是2.1%,未超出Poisson理论接种率值范围(<26%),判明平均每个增生孔的细胞克隆前体数不大于1.这11个克隆中,9个呈CD4单阳性表型,阳性为98%;2个为CD8单阳性表型,阳性率为98%.结论从1例重型再障患者骨髓中分离出了11株T淋巴细胞克隆.进一步鉴定分析这些克隆的表型和特异性,以及探讨其Th1(Tc1)/(Th2)(Tc2)效应类型等功能表现,对研究重型再障的免疫学机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CD57+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可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组和局部中晚期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淋巴细胞、CD57+细胞、CD57+CD8+T细胞、CD57+CD4+T细胞、CD57+CD56+CD16+和CD57+CD56-CD16+NK细胞计数;以CD57+CD8+T细胞比例水平中位数为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57+CD8+T细胞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生存风险。结果与早期患者相比,局部进展期的口腔鳞癌患者CD57+淋巴细胞(P=0.001)和CD5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关联。方法 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CD8B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组间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SLE组CD4+ 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 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携带CD4 rs1055141C>T/CT基因型(OR:2.280, 95%CI:1.261~4.123,P<0.01)及T等位基因(OR:2.210, 95%CI:1.293~3.778,P<0.01)、CD8B 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IL-24在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28例NSCLC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选CD8+T细胞,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CD8+T细胞中IL-24受体(IL-20R1、IL-20R2和IL-22R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重组人IL-24(10 ng/ml和100 ng/ml)刺激纯化CD8+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变化。建立CD8+T细胞和NSCLC细胞系NCI-H1882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体外共培养系统,观察IL-24刺激后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以及IFN-γ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LSD-t检验。结果CD8+T细胞中未检测到IL-22R1 mRNA表达,CD8+T细胞中IL-20R1和IL-20R2 mRNA相对表达量在健康对照者和NSCLC患者之间以及在非肿瘤部位和肿瘤部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部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和非肿瘤部位(P<0.05),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不影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而高浓度IL-24(100 ng/ml)则显著提升NSCLC患者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高浓度IL-24(100 ng/ml)刺激NSCLC患者肿瘤部位CD8+T细胞后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升高,以及IFN-γ和TNF-α表达升高,而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无显著影响。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IL-24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高浓度IL-24在体外可增强NSCLC患者CD8+T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但在体内IL-24可能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