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基于Halcyon加速器比较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弧、3弧、4弧和5弧的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20例,均为女性;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51岁;肿瘤分期均为T3~T4、N1;位置为非内象限。基于Halcyon加速器为每位患者分别设计2弧、3弧、4弧和5弧4组VMAT计划。比较4组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跳数(MU)、出束时间和γ通过率的差异。结果 4弧组和5弧组VMAT计划在PTV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D98、D50、D2和Dmean上均优于2弧组和3弧组,而5弧组仅在PTV的D2稍低于4弧组[(5 311.9±30.74) cGy vs (5 332.5±31.13) cGy。P<0.05]。危及器官,4弧组和5弧组左肺(患侧肺)V5、V20、V30、V40和Dmean...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EC)三维放疗计划系统(TPS)放疗应用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胸上段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体位固定工具不同,将患者分为面罩组46例和体罩组82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干预,体位固定方法为面罩组以热塑头颈面罩固定,体罩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面罩组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绝对值明显低于体罩组(P<0.05),面罩组射线均匀性指数明显低于体罩组,射线适形度指数明显高于体罩组(P<0.05),两组肿瘤靶区Dmax、Dmin和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双肺V10、V20、V30以及脊髓Dmean均低于体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和体罩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70%和54.8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在胸下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胸下段食管癌患者105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医科达容积调强放疗(VMAT),观察组患者给予TOMO放疗。比较两组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靶区剂量学参数和心功能参数。放疗后1年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2.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38%(P<0.05);观察组GTV、PTV的D2、D50、HI均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肺、右肺和双肺V5和Dmean均高于对照组(P<0.05),V3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2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均升高,但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局晚期直肠癌患者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过程中临床及物理因素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的局晚期直肠癌患者45例。应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临床因素(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放疗技术)及物理因素(盆骨性结构及其子区域V5、V10、V15、V20、V25、Dmean、Dmax)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使用岭回归法排除物理参数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界定阈值。结果:全组≥2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1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全骨盆V10、腰骶骨V10、V25均对≥2级急性骨髓抑制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腰骶骨V10是≥2级急性骨髓抑制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阈值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球蛋白相关蛋白1(UGRP1)与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人、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组织UGRP1的表达。选取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其中HT患者30例为HT组,GD患者30例为GD组,选取无AITD的健康人28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3组间临床一般资料、甲状腺相关指标、血清UGRP1水平。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UGRP1水平与甲状腺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HT患者甲状腺组织UGRP1表达阳性,正常人、GD患者甲状腺组织UGRP1表达阴性。3组间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T3、TT4、TSH、TPOAb、ATG、甲状腺体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血清UGRP1水平为1.39(1.06,1.85)ng/mL,高于GD组0.77(0.43,1.72)ng/mL及对照组0.60(0.29,1.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7野对称式布野与8野对称式布野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特点,为全段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计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择15例全段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2.5岁;病灶直径(2.8±1.3) cm;病灶长度(14.6±3.7) cm。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全组处方剂量均为50 Gy,以95%靶区体积达到100%处方剂量为基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7野对称式布野与8野对称式布野计划设计方法的主要危及器官的受量。结果 靶区均匀性指数(HI),7野对称式布野与8野对称式布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5±0.01 vs 0.56±0.01。t=-2.092,P> 0.05)。通过比较,全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8野对称式布野肺部V20、V5低于7野对称式布野计划[(21.56±3.26)%vs (25.72±1.65)%、(59.60±6.02)%vs (60.48±6.40)%],其他器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全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预测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分布。方法:取100例中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计划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图像以及适形射束信息作为输入数据,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三维剂量分布作为输出数据,通过搭建的3D U-Res-Net混合网络进行训练并得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测试集进行三维剂量预测。采用平均预测偏差-δ、平均绝对误差(MAE)、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95)评价预测结果的精确性。结果:测试集的平均预测偏差为-0.23%~0.78%,MAE为1.67%~3.07%,两组计划等剂量面DSC均值大于0.91,尤其30 Gy以下的DSC达到0.95以上,平均HD95为0.51~0.73 cm。预测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均在临床允许的范围之内且相对剂量偏差小于2%,除靶区D2、脊髓Dmax、全肺V30差异有统计意义外(P<0.05),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别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58)和正常组(n=32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前基础体温、术中室温、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OR=2.156,95%CI:1.158~4.016,P=0.015)、术前基础体温异常(OR=2.451,95%CI:1.309~4.588,P=0.005)、术中室温<23℃(OR=2.027,95%CI:1.085~3.786,P=0.027)、手术时间>2 h(OR=2.316,95%CI:1.239~4.327,P=0.008)、麻醉时间>3 h(OR=2.264,95%CI:1.206~4.2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患者行L-T4替代治疗的剂量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患者进行L-T4替代治疗,根据TSH值分为A组(TSH> 5.0mIU/L)和B组(2.5 mIU/L≤TSH≤5.0mIU/L),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TSH水平对L-T4的治疗剂量进行调整直至治疗达标,其中妊娠中晚期(0.3mIU/L< TSH< 3.0mIU/L),妊娠早期(0.3mIU/L< TSH< 2.5mIU/L).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SH基线水平与L-T4替代治疗达标剂量呈正相关性(r=0.543,P<0.01);TSH治疗达标时,A组L-T4替代治疗的剂量显著高于B组(P<0.01);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组L-T4替代治疗的剂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TSH基线水平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状况可能会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行L-T4治疗的达标剂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较为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 采用分割χ2检验,回顾性分析74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与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的情况.结果 拔管时间为5~7天组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率最低(10.18%),且与合并组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9,P<0.001),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5~7天是最佳的拔管时间,可有效预防因引流管本身刺激而形成的积液.  相似文献   

12.
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方法中,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gEUD)的生物优化不能较好地控制靶区剂量覆盖特性,基于剂量体积(DV)的物理优化不能反映组织对剂量的非线性反应,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EUD生物准则和物理准则(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混合准则约束的方法,结合两类准则的优势,更好地兼顾靶区剂量覆盖特性和保护危及器官。采用10例前列腺病例数据仿真,从剂量学和生物学两方面比较和评价。混合准则优化较物理准则优化能够在保证靶区剂量覆盖特性相似的前提下,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直肠的平均剂量、V50V60,膀胱的平均剂量、V65、V70、V75、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和gEUD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混合准则优化与生物准则优化相比,一方面靶区剂量覆盖特性得到很大改善,靶区剂量统计指标和生物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一方面危及器官得到保护,表现在直肠平均剂量、V50、V60、V75、NTCP和gEUD,膀胱V75和gEUD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之,在保证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基于gEUD的混合准则放疗优化能够减少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为进一步改善靶区剂量覆盖特性、提高治疗增益比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指标在乳糜胸(腹)疾病中的变化情况,为更全面地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辅助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就诊于我院淋巴外科明确诊断为乳糜胸(腹)的患者,纳入疾病组,同期招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疾病组与正常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疾病组与正常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利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评价甲状腺功能指标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TSH、FT3在乳糜胸(腹)组与正常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升高和FT3降低与乳糜胸(腹)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TSH、FT3、TSH联合FT3对乳糜胸(腹)和正常人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结论 乳糜胸(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较正常受试者存在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对乳糜胸(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BD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完全随机分常规组(常规注射器处理)和试验组(BD静脉留置针处理),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后住院天数,伤口愈合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住院天数、手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13.60±3.42)d比(18.84±6.82)d,(10.23±2.66)d比(13.97±5.74)d,P<0.05].体质量小于60 kg的患者,试验组比常规组的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 采取BD静脉留置针引流方式处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有一定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乳腺癌锁骨上区不同放疗技术甲状腺剂量学特点,并对比其对患者生存期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71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根治术后放疗方案分组,接受调强放疗(IMRT)者纳入IMRT组(n=37),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者纳入3D-CRT组(n=34)。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PTV)剂量、甲状腺受量,放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甲状腺保护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MRT组Dmean、CI高于3D-CRT组,Dmax、HI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甲状腺剂量体积V20、V30、V40高于3D-CRT组,Dmin、Dmean也高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1 d淋巴细胞总数、B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放疗前下降,CD3+、CD4+均较放疗前升高,3D-CRT组放疗后1 d淋巴细胞总数、B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均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失访3例、3D-CRT组失访1例,其余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5年。IMRT组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47.06%(16/34)、73.53%(25/34),与3D-CRT组的51.52%(17/33)、78.79%(2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更佳,但甲状腺受量更高且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更为明显;IMRT与3D-CRT对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1993年10月~1996年12月间对47例头颈部癌放疗前后患者血清T_3、T_4、TSH、rT_3放射免疫测定,观察甲状腺功能改变,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全部病人均为本科住院或门诊放疗病人。男28例,女19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其中鼻咽癌29例;喉癌10例;颈部转移癌5例;舌癌3例。选择本院门诊体检无甲状腺与全身性疾病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 患者放疗时,放射源为~(60)Co射线。放疗每周5次,甲状腺组织全部或部分在照射野内。总剂量为40~75Gy/4~8周。其中26例患者全部甲状腺组织受照射,甲状腺平均受量为58.7Gy,21例患者甲状腺组织部分受照射,甲状腺平均受量为56.4Gy。 在放疗前、后6月、12月、24月检测患者血清T_3、T_4、TSH、rT_3各一次,采用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的放免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体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甲疏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m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 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 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nti-thyroperoxidase antibody,A-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A-TG)和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body,TRAb)与甲状腺体积,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3m后的FT3、FT4水平明显降低,TSH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TPO、A-TG和TRAb水平明显降低,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P<0.05),且甲疏咪唑组各作用均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疏咪唑治疗甲亢患者可显著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血清A-TPO、A-TG和TRAb水平,有效减小甲状腺体积,但需预防白细胞减少及皮肤瘙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计划设计中,铱源驻留步长选择对计划评估及剂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5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Fletcher型施源器植入的铱源高剂量率CT引导下近距离治疗。按照驻留步长大小分别为每位患者制定4组计划(Plan1 mm、Plan3 mm、Plan5 mm和Plan7 mm),对比治疗时长,靶区D100、D90和V100和危及器官D2 cc、SF系数等参数。模拟计算施源器发生脚向3 mm移位时剂量分布,分析施源器移位对不同驻留步长近距离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参数影响。结果:不同驻留步长治疗计划的高危靶区(HRCTV)剂量学参数差异不明显(P>0.05),而Plan1 mm、Plan3 mm的中危靶区(IRCTV)的D100、D90、V100和治疗时长均大于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内分泌因子[游离型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游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皮质醇(cortisol, COR)]水平。随访截止至2023年5月31日,以末次随访或死亡为终点,记录患者临床结局,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患者临床结局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FT4、TSH、ACTH、CO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FT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FT3、F...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妊娠妇女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建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孕妇甲状腺疾病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建档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孕早期315例、孕中期539例、孕晚期33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未孕健康女性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两组血清FT3、FT4、TSH、TPOAb水平,分析年龄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不同孕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建立妊娠期参考区间,分析采用不同参考区间时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发生率。结果 在孕晚期,年龄对FT3有影响,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早中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对不同孕期FT4、TSH、TPOAb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FT3、FT4、TSH在不同孕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期的增加,FT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