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大汗腺癌伴腋下鳞癌化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2年4月收治的1例隐匿性乳腺大汗腺癌伴腋下鳞癌化生手术加辅助化疗治疗患者,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其特点,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行两次新辅助化疗后行右乳改良根治术加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乳腺大汗腺癌,腋下转移性高中分化鳞癌。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仍健在。结论:隐匿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而病理类型为大汗腺癌伴腋下鳞癌化生的更少见,新辅助化疗效果不明显,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辅助以全身化疗及局部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A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筛选出的8例乳腺大汗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采用过碘酸雪夫(PAS)、阿辛蓝(AB)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A-P法检测GCDFP-15、Mucin-1、Ki-67、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C-erbB-2。结果:8例均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因发现乳房包块就诊。组织学8例均为高级核,其中大汗腺导管原位癌(ADCIS)1例,ADCIS伴浸润性大汗腺癌(IAC)5例,IAC伴非大汗腺型DCIS灶2例。镜下主要有2种形态:A型,胞质嗜伊红染的粗颗粒状;B型,胞质淡染,呈细粉尘颗粒状,如毛玻璃样。8例AC的PAS染色阳性,AB染色在ADCIS阴性,在IAC可有50%细胞阳性,并同时表达GCDPF-15,AR,Mucin-1及Ki-67;除1例外,ER均不表达。结论: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和大体形态与非乳腺大汗腺癌相似,多发生于单侧并且多数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1)特征性的AC型细胞;(2)GCDPF-15阳性率高;(3)AR阳性率高,ER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于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结合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一例,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临床表现如好发年龄、部位、影像学表现等与普通浸润性乳腺癌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多表现为三阴性或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但是其预后较好。治疗上主要参考普通浸润性乳腺癌。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有其特征性免疫组化表达,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满足组织学诊断标准的33例乳腺大汗腺癌的存档蜡块苏木精-伊红切片、光镜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子分型。结果: 18例为三阴(TN)型,11例为HER2型,4例归入其他类型。结论: 乳腺大汗腺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分子分型多为TN型和HER2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阐述该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肉眼观察肿瘤质硬、边界不清,直径5.0 cm,肿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粘液样,呈浸润性生长。镜检显示明显扩张的管腔内见微小乳头状或桑葚状的癌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外缘呈锯齿状,部分间隙内可见少量粘液。癌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呈柱状形或立方形,边界不清,无明显坏死和炎细胞反应。胞质多少不均,淡伊红至强伊红染。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异型,核分裂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淋巴结内见相同形态学改变,淋巴管内见癌栓。免疫组化瘤细胞CK7和EMA表达阳性,ER、PR弱阳性表达,c-erbB-2强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在癌细胞连接面的胞膜,而在间质面弱阳性表达。结论:I 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  相似文献   

6.
7.
蔡仁中  李高  蔡用清 《海南医学》2013,24(4):604-605
乳腺嗜酸性细胞癌(Oneccyxic carcinoma of breast)临床上十分罕见,我院收治1例左侧乳腺嗜酸性细胞癌合并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内癌,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5岁,因"双侧乳腺肿块1年半"于2012年3月22日入院。查体示:右侧乳腺可触及多个肿块,最大约2.0cm×2.0cm大小,质地较硬,边界尚可,无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8岁。左腋下渐增大无痛包块10个月,于1990年8月来我院就诊,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9.
黄梦琪  王公道  韩旭  张林  彭丹红 《现代医学》2014,(11):1356-1358
卵巢是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见于原发性结直肠癌、阑尾癌、乳腺癌。有学者统计,乳腺癌的卵巢转移率约40%,可见其发生率并不低,但临床上典型病例却并不多见。目前研究表明,乳腺癌卵巢转移多发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为双侧转移,病理学多表现为浸润性小叶癌。作者通过分析1例化疗后绝经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单侧卵巢转移的少见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在普外科接诊乳腺癌时,术前应关注年龄、家族史等,术后重视病理分型及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形成规范化妇科复查再评估体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大汗腺癌是起源于大汗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罕见,笔者曾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乳癌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0例乳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和2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PTE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PTEN 蛋白高表达,乳癌组织9例、癌旁组织2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9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PTEN蛋白表达水平,乳癌组织学级别高者显著高于级别低者,腋淋巴结阳性者显著低于阴性者,雌激素阳性者显著高于阴性者(均P<0.05).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孕激素水平、Cerb-2水平和临床分期无关,但随年龄增长和肿瘤增大,呈下降趋势.结论 PTEN低下或丢失与乳腺的癌变有关,乳癌组织PTEN蛋白失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大汗腺癌是起源于大汗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罕见,易误诊[1]。在大汗腺癌病例报道中关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表达增高的病例较少,笔者通过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确诊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大汗腺癌(apocrine carcinoma,AC)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病率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3%~4%~([1])。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2])将AC定义为一种90%以上肿瘤细胞显示大汗腺细胞形态特点和免疫表型的浸润性乳腺癌~([3])。本文报道AC 1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体检发现左乳占位半月就诊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乳腺彩超示:左乳腺内上象限约2点处可探及一约1.6 cm×1.0 cm的低回声肿物,边界欠清楚,形态欠规则,呈分叶状,其内回声欠均匀,于肿物内可探及星点状血流显示;余腺体回声尚均匀,未探及明显结节;双侧腋下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2013年9月6日行肿物切除活检术。2013年9月18日携病理切片就诊我院病理科行镜检:癌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与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两步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z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加,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患者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rin和CD44v6的表达具有关联性(χ2=9.188,P=0.002,Pearson列联系数=0.304),且2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共表达阳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Ezrin和CD44v6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2者相互作用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1一般资料患者女,50岁,因查见右乳肿物两天于2004年7月29日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2cm×2cm大小肿物,质硬,诊断为乳腺癌,于8月1日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2cm×2cm×1·5cm大小包块,质硬,界限不清,遂行病理冰冻切片技术检查。检查见肿物体积2cm×1·8cm×1·5cm,灰白、质硬,诊断为乳腺小叶癌。随后行右乳房改良根治术。2病理检查巨检:乳腺组织体积16cm×14·5cm×7·5cm,皮瓣面积14cm×15·5cm。乳头直径1·3cm,距乳头10·5cm处见一刀口,长3cm,其下为冰冻切片技术检查后所余残腔,腔内有暗黄色粘稠物流出,见扩张的导管。残…  相似文献   

17.
头皮大汗腺癌临床罕见,合并有骨脑浸润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头皮大汗腺癌骨脑浸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气管血管球瘤(glomustuill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气管G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气管G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示气管内新生物。纤维支气管镜下,肿瘤位于气管黏膜下组织,无包膜,内有大量扩张的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成片分布,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胞质淡染嗜酸性,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imentin、SMA均阳性。结论发生于气管的GT非常罕见,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镜下特点而极易误诊为类癌,确诊需在HE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并探讨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描述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的组织学表现、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声音嘶哑、喉部肿痛为主要表现;病变位于声门上;肿瘤组织呈团巢状排列,细胞有丰富的胞质,多呈印戒状;但核圆形或多角形,无被粘液挤压像;免疫组化表达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肿瘤预后差。结论鉴于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化极差,死亡率高,与不典型类癌不同,认为喉的上皮型神经分泌癌的分类中应将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另列出来,为未分化型。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20.
结合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该病临床、病理、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特征.2例术前均误诊为胰腺癌,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此病,予以手术治疗及化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是起源于APUD细胞的恶性肿瘤,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其他胰腺导管腺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