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药物依赖性产生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特别是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产生以及产生的CREB机制方面,为研究药物依赖性的产生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已知G蛋白-cAMP-CREB途径是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共同的受体后机制,是阿片类药物依赖性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CREB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而影响药物依赖性产生。此外,CREB还促进长时程记忆和可能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CREB可能成为某些中枢神经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2.
CREB1蛋白在大鼠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脑区和核团CR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抑制蓝斑CREB1蛋白表达。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增加皮质、海马、蓝斑等脑区核团CREB1蛋白的表达,但是在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伏隔核CREB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1在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蓝斑、伏隔核等脑区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介导阿片类药物依赖信号转道通路的反应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药物滥用产生的依赖性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药物依赖产生的机制,有利于帮助涉毒人群戒断治疗。代谢组学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毒理学领域,尤其是用于解释毒性产生的机制。本文综述代谢组学在药物滥用的急性或慢性毒性研究的应用,重点在于兴奋剂、阿片药物、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前体药物。  相似文献   

4.
阿片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的反义寡聚核苷酸能影响相应阿片受体亚型激动剂的药理作用 ,其中包括阿片类药物的镇痛及其所致的耐受和依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阿片受体表达 ,减少阿片受体量 ,影响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功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对直接在分子水平探讨特定阿片受体的功能 ,阿片受体分型 ,分析阿片类药物产生镇痛、耐受和依赖等一系列药理作用的确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院前镇痛的情况特殊、意义重大,阿片类药物作为临床上主要的伤害性刺激镇痛药物,如何在院前环境中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地应用始终是个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常用阿片类药物单一或复合用药的特点和优劣分别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给药方案、给药途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了比较和分析。但目前此类药物在院前镇痛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药物使用率不高以及适应证把握等问题应值得关注。而多模式镇痛可能是未来院前镇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童芳  易元平 《西南军医》2011,13(5):939-940
目的 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脱毒期的护理工作进行研究总结.方法 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脱毒期侧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采用美沙酮或丁丙诺非脱毒治疗.结果 81例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精神状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在脱毒治疗过程中应用SCL-90,SDS和SAS三个量表的评定结果 显示:脱毒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精神症状等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病人躯体依赖后,护理上侧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使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丧失生活勇气的最主要原因 ,是面对癌痛患者的每位医生都感到棘手的世界性难题 ,本文对癌症疼痛治疗及其效果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原则(1)按阶梯用药 :是指止痛药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第一阶梯是使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就应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增加弱阿片类药物 ,如可待因 ,即第二阶段。如非阿片类药物加弱阿片类药物仍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 ,或疼痛初起时即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者 ,应用强阿片类药物 ,代表药物是吗啡。…  相似文献   

8.
阿片类药物的耐受和躯体依赖不仅与阿片受体本身的代偿性适应有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非阿片受体和递质系统.一方面当改变这些非阿片受体的功能后会影响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例如抑制5-HT重吸收可以增加吗啡镇痛[1];另一方面阿片类药物慢性处理会引起这些受体系统发生代偿性适应性变化,例如吗啡急性处理能抑制5-HT释放,而慢性处理反而导致5-HT释放增多[2].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片类药物均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痛觉过敏,且药物作用时间越短,痛觉过敏现象越明显,且出现越快.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类药物,较其他同类药物更易引起术后的痛觉过敏.本研究旨在探讨术中提前使用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CPF)长期染毒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引起大鼠出现全身系统毒性的CPF剂量(1,5,10 mg/kg)对大鼠连续染毒12周,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CRE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CPF染毒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CREB及ERKⅠ/Ⅱ磷酸化蛋白逐渐减少,而CaMKⅡ磷酸化蛋白、PK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CPF长期染毒能够诱发大鼠空间记忆的损伤,ERK/CREB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参与该变化的重要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CPF)长期染毒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引起大鼠出现全身系统毒性的CPF剂量(1,5,10 mg/kg)对大鼠连续染毒12周,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CRE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CPF染毒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CREB及ERKⅠ/Ⅱ磷酸化蛋白逐渐减少,而CaMKⅡ磷酸化蛋白、PK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CPF长期染毒能够诱发大鼠空间记忆的损伤,ERK/CREB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参与该变化的重要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2.
牟霞  李晓英  王茜  吴玉兰 《武警医学》2009,20(8):731-732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采取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1].龚俊平等[2]认为,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现阶段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我们对我科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2006年10月~2009年3月收治的197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起着细胞间信息传导作用,其与吗啡依赖和耐受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氧化氮(NO)的合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发现,在吗啡依赖大鼠体内一氧化氮及合酶含量,活性明显降低,催促戒断后各指标迅速上升,而NOS抑制剂能显著抑制这些症状,这进一步证实NO参与阿片类药物依赖和耐受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提示NOS抑制剂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脱瘾治疗,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对NO影响海洛因依赖戒断的原理及几种常见L-精氨酸衍生物NOS抑制剂在吗啡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对NO以及NOS抑制剂作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法统计该院2006—2012年上报的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剂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51.9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大占79.78%;未根据老年人肾功能进行减量的占39.44%。结论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不良反应/事件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加强老年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药物依赖性患者增多。此类患者对阿片类镇痛药依赖性很强 ,且对手术不配合。常规的麻醉方法使用受限 ,这就给麻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对 2 0例此类患者的小手术采用异丙酚 氨胺酮静脉麻醉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术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 ,未发生麻醉并发症。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0例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 ,男性 15例 ,女性 5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5 .6± 6 .3)岁 ;体重 (5 0 .4± 4.3)kg。均为单纯的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其中上臂 13例 ,臀部 7例 ,手术时间 5 15min。麻醉前用药均为地西泮 10mg ,阿托…  相似文献   

16.
大鼠尼古丁依赖对中枢阿片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尼古丁依赖对中枢阿片系统的影响徐江平任爱国刘传缋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大鼠连续皮下注射尼古丁,剂量由0.5mgkg-1至4mgkg-1,计9d;末次给药后1~2h,皮下注射4mgkg-1纳洛酮,,可激发依赖大鼠产生阿片戒断样...  相似文献   

17.
大鼠连续9d递增皮下注射烟碱后产生依赖,皮下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4mg·kg-1)可使烟碱依赖大鼠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并与美加明激发的戒断症状十分相似。烟碱0.5mg·kg-1(sc)和吗啡1mg·kg-1(sc)可交叉替代缓解美加明和纳洛酮激发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大鼠烟碱依赖-戒断涉及阿片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引起镇静和催眠的药物。它包括苯二氮类、巴比妥类和其他镇静催眠药三类。临床一般首选苯二氮花类药物,常用的有:硝基安定、安定、替马西泮、艾司他唑仑等。这些药物的镇静与催眠作用并无严格区别,只是因同一种药物的用药剂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小剂量产生镇静作用,以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增大剂量则产生催眠作用,用以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或延长睡眠时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不安或失眠,有些还可用以抗惊厥。镇静催眠药长期连续使用几乎都能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有…  相似文献   

19.
药物依赖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使用象阿片类的成瘾药物不仅对机体的生理和精神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危害.人们早已熟知阿片对人体各系统会产生损伤,但其危害的机理和程序尚在探讨中.本文就阿片依赖患者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对  相似文献   

20.
魏晓阳  文仲光 《人民军医》2009,(10):686-687
1药物治疗1.1非甾体消炎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损伤组织中炎症介质的生成;阿片类药物则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果,两者镇痛机制不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非甾体消炎药物对轻度疼痛非常有效,但其镇痛作用有极限,且有肝、肾损害和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阿片类药物没有镇痛极限,可把剂量调整至获得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