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同期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16例的效果。方法 肩袖损伤患者3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肩关节镜下行肩袖间隙松解辅助肩袖修补术。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两组均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外旋活动度(中立位主动外旋活动度、中立位主动外旋活动度增加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y评分)。结果 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中立位主动外旋活动度、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比术前改善,P均<0.05。两组VAS评分、中立位外旋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增加量、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t分别为1.950、-5.127、-10.251、-1.855、-1.758,P均<0.05。结论 同期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效果好,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外旋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操对乳腺癌患者改善根治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72例,按是否加做阶段性功能锻炼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最大心率时间、距离、心率恢复时间和主观用力感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改善根治术后进行阶段性功能操康复时间更短,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结合康复综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肩胛骨松动术、肩关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肩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8周。第一疗程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混合液10mL注射,1次/周,共3次。第二疗程注射玻璃酸钠(施沛特)2mL,1次/周,共5次。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侧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法)评估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测角器测量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及主动外展角度。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肩关节的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脑卒中后肩痛的发生机制,选择性地应用关节腔注射治疗结合康复综合训练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肩部的疼痛程度,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对脑卒中后肩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威伐光(wIRA)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MWM)治疗老年冻结肩(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58例老年F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MWM治疗,观察组在MWM的基础上增加wIRA照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肩关节活动度(ROM)、上肢残疾功能量表(SPADI)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NRS评分、肩关节ROM、SPADI评分及A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S评分、SPADI评分及A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肩关节ROM(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RA结合MWM能有效改善老年FS病人的肩痛,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肩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联合倍他米松、玻璃酸钠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患侧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4 h、8 h、24 h、48 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评分与主动活动范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7 d及1个月患侧肩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肩袖损伤在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在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肩关节镜下改良“Chinese-way技术”在较大-巨大肩袖撕裂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6~2019-07行改良“Chinese-way技术”肩袖修补的19例较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对肩袖Footprint新鲜化并止点内移,将肱二头肌长头腱从结节间沟松解后,实施肱二头肌长头腱肌腱向后外不切断改良转位移植,然后对肩袖裂口行Suture-Bridge修补术。于术后6周及2、3、6、12、18、24个月随访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前VAS评分为5[4,8]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42. 65±6. 61)分,UCLA评分为(11. 21±3. 10)分。术后VAS评分为1[0,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78. 15±7. 25)分,UCLA评分为(31. 52±3. 64)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术前前屈上举平均为62. 7°,体侧外旋平均为12. 2°,内旋后伸基本达到L4水平,前屈抗阻肌力平均为健侧的11. 4%;术后前屈上举平均为154. 6°,体侧外旋平均为32. 3°,内旋后伸基本达到T12水平,前屈抗阻肌力平均为健侧的64. 0%。结论 利用肩关节镜下改良“Chinese-way技术”修补较大-巨大肩袖撕裂,在2年随访中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技术门槛低、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和多中心研究对该技术的长期疗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点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痛点注射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1月、6月分别进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疼痛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结果治疗后1周,联合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痛点注射组(P0.05);治疗后1月,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肩关节活动度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痛点注射组(P0.05);治疗后6月随访显示,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肩关节活动度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痛点注射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短期内能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缓解疼,更快地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下介入治疗联合Neurac~技术对卒中肩痛病人的镇痛作用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达法结合病人意愿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给予试验康复方案:超声下行肩关节周围病变腱鞘、滑囊内或肩关节腔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并应用Neurac~技术给予肩关节稳定性训练、神经肌肉激活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方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及理疗。两组病人均治疗28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及28d进行康复评定:肩痛程度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评定,上肢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3dVAS(1.04±0.90)降低,PROM(前屈103.27°±14.79°,外展83.73°±11.64°,外旋30.18°±8.97°)升高(P0.01),治疗28d,FMA(19.51±8.03)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28d,VAS(4.44±1.32)降低,PROM(前屈68.00°±12.31°,外展58.33°±12.25°,外旋15.89±6.77°)、FMA(16.89±5.82)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d,VAS降低、PROM升高更加显著(P0.01);治疗后28d,VAS(1.02±0.87)降低、PROM(前屈105.18°±15.66°,外展105.18°±15.66°,外旋58.33°±12.25°)及FMA升高均更加显著(P0.01)。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方案相比,超声下肩关节介入治疗联合Neurac~技术对卒中肩痛病人具有显著的快速镇痛作用,同时对改善上肢功能较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水针刀松解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喙肱韧带在老年冻结肩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冻结肩患者50例,男15例,女35例,均为单侧冻结肩,左侧28例、右侧2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水针刀松解加糖皮质激素注射喙肱韧带。记录术前和术后1 d、1 w、1个月患者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随访1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肩部疼痛VAS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水针刀松解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喙肱韧带治疗早期冻结肩,能够显著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9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良肢位摆放、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同时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高压氧治疗、冷热水交替浸泡、手指缠绕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渐进式综合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渐进式综合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双侧上肢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和Constant评分。结果 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两组肩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及外旋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肩前屈、外展及后伸活动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 vs 12.50%,13.33%vs 22.50%,15.56% vs 30.00%;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两组Constant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渐进式综合康复干预可持续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和Constant评分,利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肩袖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均行肩关节镜下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单排锚钉固定,观察组采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结果轻度损伤时,两组手术前后ASES、UCL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巨大损伤时,两组术前ASES、UCL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观察组ASES、UCLA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均可作为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脉冲磁疗、短波、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对比术前、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给予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肩关节外旋/内旋(ER/IR)峰力矩比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针药组50例口服中药同时行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疗法。4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结果针药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其余3组(P均<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现代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肿胀、麻木评分、上肢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VAS评分、上肢肿胀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8天,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能有效缓解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症状,同时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式为对照组,另外30例选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肩关节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及手术疼痛缓解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3、6 w、3个月VAS疼痛评分ASES肩关节评分逐渐改善(P0.05)。结论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临床效果较手法松解后行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式稍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12月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0 min/次。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0 min/次。两组患者训练均为2次/d,10次/周。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通过测量患者坐位患肩肩峰至肱骨头间距(AHI)评定肩关节半脱位距离;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机器人组的AHI值从治疗前的(22.7±1.2)mm降至(10.6±1.2)mm;MAS评分从治疗前的(2.01±0.28)分降至(0.59±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MA从治疗前的(30±9)分升至(54±8)分;MBI从治疗前的(44±8)分升至(83±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机器人组的AHI值及MAS、FMA和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09、-6.846,2.938和5.548,均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改善卒中后患者的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状态,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病人75例,按随机数法分为PRP组、ESW组和联合组3组,每组25例。PR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2次自体PRP治疗;ESW组进行4次ESW治疗;联合组进行2次自体PRP注射和4次ESW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12和24周分别采用VAS评估肩关节疼痛,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VAS评分较低,治疗后12、24周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和ESW组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12、24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MS评分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CMS评分较高,治疗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肩痛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禁服止痛药并予控制脑水肿、血压、并发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神经生长素营养脑细胞、运动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针刺肩痛穴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3]、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对肩痛、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1),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结论针刺肩痛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可显著改善患者肩痛症状、促进正常肩肱骨关节活动的协调性恢复、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并有望减少废用综合征发生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