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专利160项,共涉及药物510味,药物累计频次2,055次。(2)性味归经:四气为寒性药最多,共27味(49.0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71味(47.9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38味(25.00%)。(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55味,使用频次最高为枸杞子(46次,28.75%),其次为熟地黄(42次,26.25%)、菊花(41次,25.63%)、甘草(39次,24.38%)、决明子(38次,23.75%)。(4)高频中药功效归类分析:排名前5位为清热药(14味,25.45%)、补虚药(12味,21.82%)、解表药(8味,14.55%)、平肝息风药(5味,9.09%)、利水渗湿药(4味,7.27%)。(5)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对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数据平台挖掘探索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组方规律。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文献。将收集到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中,统一中药名称后,对药物的属性、用药频次和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共57个,涉及中药151味,累计使用频次位582次。中药四气以寒性最多(69味,45.92%),五味以苦味药最多(54味,35.92%),归经以肺经最多(41味,27.27%)。(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2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2味。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陈皮(29次,4.98%)、半夏(26次,4.47%)、茯苓(26次,4.47%)、甘草(24次,4.12%)、连翘(17次,2.92%)。(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最多,138次(23.71%),其次为化痰止咳药(60次,10.30%)、解表药(54次,9.27%)、补虚药(44次,7.56%)、理气药(40次,6.87%)。(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组方,功效依次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和胃;化痰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分析中药干预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93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干预青光眼的中药专利,将专利号、中药组方录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处理后,采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28项中药专利,涉及中药459味,累计使用频次1,736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7味。(2)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最多,共175味(38.13%),五味以甘味最多,共183味(39.8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173味(37.69%)。(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枸杞子38次(2.19%)、石决明38次(2.19%)、菊花35次(2.02%)、甘草33次(1.90%)、决明子31次(1.79%)。(4)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和清热药最多,各4味(23.53%),其次为解表药和利水渗湿药各3味(17.65%)、平肝熄风药2味(11.76%)、活血化瘀药1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孙河治疗干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河诊治的干眼患者的中药处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出现的中药名称、性味、归经统一规范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中药方116个,涉及中药130味,累计使用频次1,681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62味(47.6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8味(36.92%);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1味(31.54%)。(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8味。排在前5位的是茯苓(92次,79.31%)、甘草(87次,75.00%)、玉竹(63次,54.31%)、枸杞子(60次,51.72%)、生地黄(59次,50.86%)。(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最多,共8味(28.57%),其次为清热药6味(21.42%)、解表药5味(17.85%),活血化瘀药3味(10.71%),安神药2味(7.14%)。(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养阴清热、滋阴降火、疏肝健脾、滋补肝肾。(5)高频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中医古籍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海外中医古籍库、《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古籍数据库中收录录的关于TAO的中医古籍条文,录入Excel,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等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古籍条文31条,收录方剂55首,涉及中药67味。累计频次共计402次。频次≥10次的药物共18味,四气以寒性(36.57%)最多,五味中以苦味(58.71%)最多,归经以肝经(58.96%)居多。(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防风(7.71%)、当归(5.47%)、赤芍(5.22%)、黄芩(5.22%)、甘草(4.98%)。(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解表药(22.22%)、清热药(22.22%)为主。(4)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3组药对分别为当归-赤芍,玄参-茺蔚子,芒硝-茺蔚子。(5)聚类分析:可得到3类组方,分别为泻脑汤类方,风药,酒煎散类方。(6)复杂网络分析:古籍处方数据集核心药物包括甘草、防风、当归、赤芍、黄芩、羌活、荆芥等。(7)治法:记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 26.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57篇,包含方剂64个,涉及中药113味,累计使用频次为703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50味,44.2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6味,40.71%),归经以肝经最多(42味,37.17%)。(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高频中药有21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43次,6.12%)、川芎(42次,5.97%)、丹参(33次,4.69%)、茯苓(27次,3.84%)、黄芪(26次,3.70%)。(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6味,28.57%)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5味,23.81%)、利水渗湿药(3味,14.29%)、清热药(3味,14.29%)、解表药(2味,9.52%)。(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2个聚类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整理、探析中医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读秀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建库以来至2021年9月关于麻痹性斜视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对纳入的方剂进行功效分类,对涉及中药名称、功效、四气、五味、归经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对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相关中药方剂90个。其中于读秀中文数据库检索得到8部古籍(方剂34个)和7部近现代眼科名家临床经验著作(方剂26个)。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得到20篇文献(方剂30个)。共涉及中药158味,累计使用频次938次。(2)方剂种类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治风剂(30次,30.61%)、补益剂(23次,23.47%)、解表剂(19次,19.39%)、理血剂(9次,9.18%)、祛痰剂(7次,7.14%)。(3)中药功效分类及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211次,22.49%)、解表药(160次,17.06%)、清热药(128次,13.65%)、平肝熄风药(115次,12.26%)、活血化瘀药(9...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视神经炎(ON)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纳入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使用中医药治疗ON的医案及文献。将中医证型、处方组成及治法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的数据挖掘模块对中医证型、中药四气、五味、高频中药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医案15个和文献110篇,包含68种证型,“肝郁气滞证”出现频次最高(28次,12.02%);233个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11味,累计频次为2,579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9味,23.22%);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02%);归经以肝经药物最多(73味,34.60%)。(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共21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当归(165次,70.82%)、茯苓(143次,61.37%)、柴胡(127次,54.51%)、白芍(118次,50.64%)、白术(110次,47.21%)。(3)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共得到8类核心药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立科治疗眼眶炎性假瘤(OIPT)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诊治的OIPT患者病历。将处方信息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并绘制神经网络图,使用Apriori关联规则建模挖掘药物的配伍规律。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处方84个,涉及药物138味,累计用药频率为1,673次。(2)药物属性: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59味(42.7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3味(31.16%);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0味(28.99%)。(3)高频中药用药频次: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26味,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防风76次(4.54%)、红花74次(4.42%)、生地黄69次(4.12%)、桃仁68次(4.06%)、重楼66次(3.95%)。(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软坚散结;疏风清热、消肿散结;健脾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外用中药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用中药防治靶向药物皮肤毒性反应临床研究文献。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物分类,分析药物功效、性味归经。采用BATMAN-TCM在线工具分析核心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方剂16首,药物50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金银花,分别在68.42%的皮疹研究和66.67%的手足皮肤反应研究中应用;其次为苦参,出现在52.63%的皮疹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寒性味苦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网络药理分析确定金银花及苦参共有196个共同作用靶点,其中19种有效成分可作用于靶向药皮肤毒性反应相关的10个靶点,包括ADORA、PIK3CD、PTGS2、TNF、TYR、HTR3A等。结论:外用中药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相关皮疹及手足皮肤反应临床研究中多采用苦寒类药物,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为基本用药原则,潜在作用信号通路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探求中药外敷熏洗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外敷熏洗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来源、使用频次、功效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外敷熏洗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处方37首,包含药物共114味,其中植物药100味,占87.7%。药物使用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没药、乳香、红花、当归是中医外敷熏洗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药物;药物功效分类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清热药是中医外敷熏洗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药物。结论:中医外敷熏洗法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多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湿、补虚、清热作用的药物,并以植物药为主。临床使用外敷熏洗法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时可着重考虑乳香、没药、当归、红花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的用药特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并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并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的用药特点。【结果】 依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筛选得到文献32篇,纳入处方58首,涉及中药101味,总的药物使用频次为580次。高频药物(使用频次 ≥ 10次)有20味,频次居前的药物为甘草、黄芩、石膏、连翘、金银花、牡丹皮、赤芍、淡竹叶、青蒿、水牛角等。101味中药根据药效可归为16类,使用频率居于前5位的药物类别分别为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对20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共得到常用药物组合7个,核心药对有牡丹皮-水牛角、石膏-知母、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生地黄等;对20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共得到中药聚类组合5个。【结论】 中药治疗登革热原则总以清解疫毒、凉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解表。选方以“银翘散”辛凉透邪,以“白虎汤”清泻气分热,以“犀角地黄汤”清解血分热毒,以“半夏藿香汤”化湿和胃,化浊避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1970年1月—2022年10月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病例分析、医案及文献。将处方组成和治法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软件,利用数据挖掘模块对四气、五味、归经及高频中药使用频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1)急性青光眼。共纳入103首方剂,涉及206味中药,共1,128频次。四气以寒性最多(61味,29.61%),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89%),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59味,28.64%)。(2)慢性青光眼。共纳入103首方剂,涉及中药203味,累计频次为1,157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7味,23.1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4味,36.45%),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87味,42.85%)。(2)高频用药频次:(1)急性青光眼。用药频次≥20次的药物有16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茯苓(41次,39.81%)、车前子(39次,37.86%)、甘草(36次,...  相似文献   

14.
[主要目的]分析痛风中医外治法用药规律。[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痛风,外治法”为关键词,检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痛风中医外治法研究相关文献。初检143篇,根据文题、摘要,排除重复,剩余85篇查找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60篇,涉及方剂66首。[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使用Microsoft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方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规律。[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中药共计129味,清热药29种,频率25.39%;活血化瘀药21种,频率19.14%;祛风湿药16种,频率10.16%;解表药9种,频率8.17%;利水渗湿8种,频率4.67%;其余为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化湿药、开窍药、止血药、平肝熄风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从功效使用排序及药物出现频次得出,此病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凝滞,腠理稀疏,风寒湿邪外袭,留注关节,湿热郁久成痹,留滞关节,闭阻经络的病因病机多数吻合。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及解表药的高频次应用则进一步说明“寒、湿、热、瘀、阻”为痛风致病因素。[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针对疾病不同时期,深入开展中医外治法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主要目的]分析痛风中医内治法用药规律。[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痛风,内治法”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初检出文献124篇,根据文题、摘要,排除重复,剩余64篇查找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56篇,涉及方剂60首。[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方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规律。[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中药共计163味,使用频次≥10次药物22味,清热药5种,频次101;利水渗湿药6种,频次96;补虚药4种,频次65;活血化瘀药3种,频次46;祛风湿药2种,频次44;化湿药1种,频次25;泻下药1种,频次12。选择药物归经大多在脾、胃、肾、肝、肺。[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针对疾病不同时期,深入开展中医内治法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用药规律,为肝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等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肝损伤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以及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44首,涉及中药214味,高频药物21味,其中柴胡、甘草、白术、茯苓、丹参、茵陈使用频次较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为主,多归脾、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4种药物组合。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肝损伤以调和肝脾、扶正补虚为主,常使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性味多为苦寒,主入脾、肝经,并辨证配伍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索获取数据库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文献信息,总结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文献,建立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文献数据库;并以《中药学》所涵盖的中药为检索词,对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853篇,涉及用药269味,共69853次。其中药物频次超过300次的有45味,共65009次,占总频次的93.07%;使用频率较高的45味中药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药、安神药、温里药。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用药主要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医外治法治疗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用药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分类、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5篇,涉及方剂35首,药物64味,共计290频次。64味药物按功效可分11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活血祛瘀药(34.83%),其次是祛风湿药(18.62%)、解表药(11.72%)、温里药(11.03%)、补气药(8.28%)、补血药(7.93%);使用频数≥5的药物共17味,前10位依次为桂枝、红花、川芎、当归、黄芪、威灵仙、鸡血藤、赤芍、伸筋草、附子;药性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温性(39.06%),温、微温、热性3类药物累积频率为51.56%;药味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辛味(38.00%),辛、甘、微甘3类药物累积频率为58.00%;归经频率最高的是肝经(32.39%),其次是脾经(15.49%)、肺经(12.68%)。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以益气、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为基本用药原则,临床常用活血祛瘀、祛风湿、温里、补气补血等辛温行散之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并证实对于痔术后并发症有确切疗效的文献。使用Excel 2016版进行药物频次及功效统计分析,应用R studio 4.2.1软件分析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的关联规则,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TCMSP数据库整理高频药物靶点及有效成分,在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检索术后疼痛疾病靶点,然后将药物与靶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外治方总计186首,176味中药。用药频次前5的中药依次为黄柏、苦参、大黄、蒲公英、五倍子。痔术后常用外治药物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胃、脾、大肠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涩为主,使用频次≥20次的有30味中药,可聚类为5类。高频药物组有效活性成分73个,药物作用靶点225个,疾病作用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经验复方并分析其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将符合标准的中药治疗PBC经验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中药物分类、使用频次、四气五味、药性归经进行演算并分析;同时运用R语言编程技术(V4.2.1)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9篇,挑选出中药复方137首,中药197味,药物分类频率较高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性寒味苦类药居多,归经以肝经为主,脾经次之。聚类分析获得功效分别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四个药物组方。结论:PBC临床表现复杂,但其临床治疗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其治法与药物组方均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为主,以调和肝脾为主线贯穿全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