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农村与城镇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肺结核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 方法 病例按1:1配对,随机抽取农村和城镇肺结核患者300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stepwise(逐步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评定9项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农村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与城镇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居住面积、生活满意度,结核病知识知晓度;影响城镇肺结核患者的是年龄、生活满意度。SSRS评定农村肺结核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都低于城镇肺结核患者(P<0.01)。 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社会支持低。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且受多因素影响、在进行治疗时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支持治疗和健康教育,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回族、仫佬族、毛南族和水族9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30.74±7.04)分;不同民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得分差异显著(P<0.05);被试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年收入、住房类型、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等变量对广西少数民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结论广西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不同,且表现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社会支持维度的特征,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农村与城镇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肺结核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方法病例按1:1配对,随机抽取农村和城镇肺结核患者300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stepwise(逐步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评定9项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农村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与城镇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居住面积、生活满意度,结核病知识知晓度;影响城镇肺结核患者的是年龄、生活满意度。SSRS评定农村肺结核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都低于城镇肺结核患者(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社会支持低。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且受多因素影响、在进行治疗时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支持治疗和健康教育,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QOL)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QOL测定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514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农村老年人QOL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16±12.92)分;心理领域:(63.53±10.56)分;社会关系领域:(66.57±11.26)分;环境领域:(62.08±9.56)分〕,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影响着陕北农村老年人QOL状况。结论陕北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应继续完善和加强该地区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等,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QOL。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近丧偶(丧偶时间≤3个月)老年人居丧风险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量表对108例新近丧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量表总分平均为(98.68±6.48)分。经单因素分析,不同配偶丧亡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类型、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居住方式、是否承担主要照顾者对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量表总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的主要因素有配偶丧亡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居住方式(P0.05)。结论新近丧偶老年人具有中等偏上的居丧风险水平。提示家庭、社区及医院应高度重视新近丧偶老年人的居丧风险。  相似文献   

6.
了解恶性肿瘤复发患者希望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120例恶性肿瘤复发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S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Herth希望量表(HHI)。结果恶性肿瘤复发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0.33±5.24)分,处于中等水平,以希望水平总分为因变量,以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医学应对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外向性格、社会支持状况、积极应对方式和复发次数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40.2%。结论恶性肿瘤复发患者希望水平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角度进行干预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抗逆力现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老年人抗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唐山市2个社区的71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抗逆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采用Pearson相关探讨三者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社区老年人抗逆力的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抗逆力得分为(62.33±11.45)分,处于中等抗逆力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正相关(r=0.748,P<0.001);积极应对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正相关(r=0.463,P<0.001);消极应对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负相关(r=-0.449,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是抗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72.7%的变异量。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老年人抗逆力相关,提高老年人的积极应对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可提高其抗逆力,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黔南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显著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82±12.64)、心理领域(64.74±11.83)、社会关系领域(67.17±11.77)、环境领域(63.80±10.93),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家庭关系、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劳动(或工作)、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和常居住地影响着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人群,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相关因素,为制订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河南农村18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并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水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总分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改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加强健康教育、农村卫生保健,做好老年医疗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3年8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猪场坪乡8个行政村对24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26.41±4.22)分,适应维度得分(6.10±2.06)分,低于非留守老年人(P0.05);性格维度得分(4.18±1.30)分,情绪维度得分(4.57±1.38)分,人际维度得分(6.48±1.39)分,认知维度得分(5.07±1.67)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家庭外支持、就诊方便、心理健康咨询、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补助、每周与子女通电话等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探讨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题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MHC-SF)对100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得分(35.48±6.53)分,自我效能总分(27.65±2.59)分,积极心理健康总分(3.2±1.0)分。主观幸福感及正性因子、自我效能及各纬度与积极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负性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正性因子、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能解释积极心理健康的30.16%。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应注重其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4名农村留守老人入户调查。结果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平均得分为(14.06±3.72)分,抑郁阳性筛查发生率为84.3%,其中77.9%为轻度抑郁,6.4%为中重度抑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生活来源、客观支持、居住方式、年龄、性别是影响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较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知识状况,研究相应对策。方法衢州市柯城区范围内选择20个社区,按整群方便抽样法选取200名老年人,就健康的概念、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如何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的主要目的、应对负性情绪时选择合适的宣泄途径、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处理方式进行问卷访谈,分析状况,对比分析城乡差距。结果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知识调查平均正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但在应对负性情绪时选择合适的宣泄途径、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上城市正确率显著高于农村(P<0. 05)。结论社区工作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特别要强化农村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调查507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和515名非留守老年人。结果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49.3%,非留守老年人是47.8%,在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病、丧偶、在家庭中不受尊敬、不与第三代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留守老年人(P<0.05)。结论农村非留守老年人目前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留守老年人同样严重,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积极老龄化量表测量河南省225名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结果河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得分为(92. 05±18. 0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理能力平均分最高〔(3. 28±0. 64)分〕,积极学习融入社会平均分最低〔(1. 86±0. 5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是否有养老保险金、是否有离退休工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失能程度是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有待提高,应关注农村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精准地扶贫和家庭医疗保健扶助,结构化设计老年人能参与的社会活动,帮助其完善社会功能和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定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保定市社区中抽取一个社区,对社区内符合条件的555名老年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心理状况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保定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为(23.32±4.104)分,低于中国常模(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配偶、文化程度及抑郁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结论增加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徐州市农村地区1 022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婚姻状况、家中地位、经济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和子女的关系、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社会基层组织的帮扶情况、性格类型、生活能否自理12个因素均能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最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