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牵引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颈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加牵引组),和对照组(手法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牵引治疗能有效调整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小关节平衡的作用,比单纯手法治疗在改善颈性头痛方面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组(A组)、颈椎牵引加TDP照射组(B组)、颈椎牵引加针灸推拿及TDP照射组(C组),每组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的止痛效果及愈效率B、C组均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加针刺推拿及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牵引下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关节病,观察颈椎影像学(CR片)改变.[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牵引下旋转复位法可以有效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与普通牵引治疗相比能更好改善病人的疼痛等症状.[结论]牵引下旋转复位法是治疗颈椎关节病的有效手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牵引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牵引分持续性皮牵引和骨牵引两大类.主要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的胫腓骨骨折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颈椎自然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恢复正常者(曲度在≥350≤450范围内)12例占24%,颈椎弧度明显改善者(弧度在≥200﹤350范围内)34例占68%,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例占8%,总有效率92%。颈椎机械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3占86%,弧度病变加重7例占14%,总有效率0%。结论颈椎弧度变直或反张经过颈椎自然牵引法的治疗,弧度是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颈椎机械性牵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无治疗意义。证明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的改善和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颈椎自然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恢复正常者(曲度在≥350≤450范围内)12例占24%,颈椎弧度明显改善者(弧度在≥200﹤350范围内)34例占68%,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例占8%,总有效率92%。颈椎机械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3占86%,弧度病变加重7例占14%,总有效率0%。结论颈椎弧度变直或反张经过颈椎自然牵引法的治疗,弧度是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颈椎机械性牵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无治疗意义。证明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的改善和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端提法加牵引治疗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提法加颈椎牵引治疗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端提法加颈椎牵引治疗患儿78例,每天1次。[结果]经治2~4次,治愈69例,好转9例。[结论]该法治疗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针对性强,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医学综述》2007,13(13):1016-1017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在临床,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根据颈椎的解剖及运动学特点,将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不论门诊医师还是住院医师均广泛应用此方法为病人解除痛苦,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颈椎牵引可使用的器械很多,但最常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悬吊式枕颏颈椎牵引椅。我们通过几十年对上千例颈椎病病人的牵引治疗,发现传统的颈椎牵引椅存在一定弊端。现将需要改进之处介绍如下(见图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桂温经汤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煎服、颈椎牵引、手法按摩治疗。[结果]126例中治愈74例,好转45例,未愈7例,治愈好转率为94.44%。[结论]麻桂温经汤合牵引按摩对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两种牵引方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牵引方法矫正颈曲异常的效果,为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牵引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患者分别采用动态成角牵引和传统静态垂直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牵引前后的颈曲值及两组之间的颈曲值。[蛄果]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的颈曲值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牵引方法对颈椎病的颈曲异常均有较好的矫正效果,而动态成角牵引疗效明显优于垂直牵引,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颈椎牵引外固定架是由颅环、肩托和支撑杆组成,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手术复位后持续牵引固定以防脱位复发。作者就应用本固定架治疗中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同以往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牵引方法中的生活护理难易程度、病人痛苦程度、牵引脱落例数、牵引效果满意率、牵引失败例数及病人生活自理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这种新的牵引方法,明显优于其它牵引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通过切开骨皮质,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与血供,施加特定的牵引力,以延长或重建骨组织及软组织的一项外科技术[1]。McCarthty[2]首次应用牵引成骨延长发育不足的下颌骨,开创了口腔颌面外科牵引成骨的先河。Polley[3]最早应用颅外支架式牵引成骨(Rigid External Distraction,RED)治疗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后缩,从而使牵引成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矫治各种颌面部先天性与获得性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双向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将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颅骨牵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牵引治疗,治疗组ASIA神经评分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牵引改变了以往单纯颅骨牵引,其颅骨牵引后配合垂直悬吊牵引复位,结合两者的优势,提高复位的成功率,缩短复位的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级别。  相似文献   

15.
影响颈椎病颈椎牵引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96例颈椎牵引的病人分为显效、无效2组,在发病年龄、病程长短、牵引角度、综合治疗、临床分型及牵引重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提示前4种因素对颈椎牵引的疗效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先采用颈椎牵引然后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结果显效71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结论颈椎牵引能使椎间隙增大,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椎间孔的增大,缓解椎间孔中的神经和动静脉受刺激压迫情况,松解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而中频电对周围感觉粗纤维的非痛性刺激可产生镇痛效应。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后局部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和代谢等,使水肿消散,致痛物质和炎症产物排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34例患者采用颈椎牵引、电针治疗。[结果]痊愈62例,占46.2%;显效21例,占15.7%;好转36例,占26.9%;无效15例,占11.2%,总有效率为88.8%。[结论]电针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穴位透刺与颈椎牵引结合与单独用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透刺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穴位透刺结合颈椎牵引比单独用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常采用Ⅰ期后前或前后手术入路治疗[1],或颅骨牵引复位,前路锁定钢板植骨内固定[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2例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病人,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45 d和40 d,术前因其他原因未行颅骨牵引,Ⅰ期前后前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0名无颈椎退天的中年人,在0°、前屈25°、后伸153种位置作间歇牵引时颈椎间隙的改变,结果,前屈25°或0°位牵引均使椎体间隙增宽,后伸15°位则不变或缩小,椎体间隙后部培大最明显的是颈6~7,椎体间隙前部以前屈25°引起的改变农0°位明显.说明前屈25°与0°均适合作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