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建兵  张圣 《山东医药》2007,47(32):89-90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24在1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乳腺导管小叶非典型增生(CDH)及20例乳腺浸润性癌(JB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CD24阳性表达率(胞质中,下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ADH、IBC分别为0、55%和8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D24表达与IBC分级显著相关(P=0.0153)。认为CD24表达检测可能成为指导肿瘤诊断及预后、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非瘤脑组织中的p63、p53蛋白。结果观察组p63、p53蛋白阳性表达21、25例,对照组分别为0、0例;两组比较,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Ⅰ~Ⅱ级者p63、p53蛋白阳性表达7、10例,显著低于Ⅲ~Ⅳ级者的14、15例(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5,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高表达,二者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胞粘附分子CD_(15)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郭琳琅,曹长安CD15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粘附蛋白。我们用免疫组化SP法对其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选自我院手术切除及活检标本,肝硬化9例、肝细胞癌49例,根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血小板四参数的测定 ,并与 50例糖尿病不伴血管病变组和 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 (11 64± 3 79) %、CD63 (15 73± 4 2 2 ) %的表达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11 85± 2 3 1)fl等 3指标与正常对照组CD62p (2 2 7± 2 11) % ,CD63 (6 83± 2 85) % ,血小板平均体积 (10 72± 1 63 )fl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比较 ,CD62p (10 0 1± 3 65) %和CD63 (14 0 2± 3 87) %也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大量活化及其体积的改变促进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PV-9000)检测47份小儿喉乳头状瘤标本[初次手术标本15份(不典型增生7份),复发标本32份(不典型增生25份)]及13份腭扁桃体旁上皮组织标本中p63的表达。结果喉乳头状瘤与腭扁桃体旁组织均被覆鳞状上皮,上皮组织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与表层p63基因均见表达。喉乳头状瘤各层p6S表达均明显高于腭扁桃体旁组织,P均〈0.01;典型增生组织基底层、棘层063表型细胞数低于不典型增生组织,P均〈0.01;复发标本各层p63表型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初次手术标本,P均〈0.05。结论p63可作为小儿喉乳头状瘤特异性标记物,其上调可作为推测小儿乳头状瘤发生、发展及复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63、角蛋白及肌动蛋白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比较它们及不同类型细胞角蛋白(CK5/6、34βE12和CK8)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2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35例导管原位癌(DOS)、52例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及16例正常乳腺对照者的组织进行p63、CK5/6、34βE12、CK8、Ac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乳腺、ADH、DCIS、IDC腺体基底膜侧及癌巢周围肌上皮中p63、Actin、CK5/6、34βE12连续和(或)不连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87.50%、70.00%、95.00%、0,100%、75.00%、94.30%、0,93.75%、65.00%、94.30%、0,87.50%、75.00%、42.86%、0,四种抗体在IDC和前三者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K8表达均为0;在UDH、ADH、DCIS、IDC增生腺上皮细胞中CK5/6、34βE12表达率分别为95.80%、20.00%、2.90%、9.62%和91.20%、30.00%、22.90%、13.46%,二者在UDH和其他三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K8表达分别为95.8%、100%、94.3%、90.3%,Actin和p63表达均为0,各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联合检测p63、角蛋白及肌动蛋白有助于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p63和CK5/6分别优于Actin和34βE12; CK5/6优于34βE12,有助于UDH和ADH/DCIS鉴别诊断,UDH细胞为多克隆增生,包括定向干细胞、腺中间细胞和腺终端细胞等.ADH、DCIS、IDC表现为单克隆增生.  相似文献   

7.
洪亮  杜玉开 《山东医药》2009,49(34):55-56
目的观察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p53。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率为49%,其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05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做为判断乳腺癌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46例良恶性大肠病变组织中P53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大肠粘膜及非肿瘤性息肉P53蛋白均阴性,而11例腺瘤,53例癌旁粘膜及76例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818%(2/11),1321%(7/53)及4211%(32/76).在腺瘤及癌旁粘膜组织中,仅有散在细胞核里p53阳性,但在32例p53阳性大肠癌中,75%呈现(++)或(+++)的阳性表达.在各组织类型癌中,以低分化腺癌与粘液癌p53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64%(7/11)及625%(10/1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的3016%(15/40)(P<005),并且p53阳性大肠癌比p53阳性癌更容易穿透肠壁侵犯浆膜及浆膜外组织,其淋巴结转移率也明显高于p53阴性者(P<005).但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肉眼类型,部位,Dukes分期及术后3年生存率无关.结论p5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是大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可能与肿瘤进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63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脂溢性角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脂溢性角化病和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中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91.07%,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63蛋白参与了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过程,对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504S和P63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和P6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P504S和P36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胆囊腺癌P504S和P63阳性率(51.9%,43.5%)及其评分(2.13±1.88,1.98±1.7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17.9%,10.9%)及其评分(0.72±1.24,0.61±1.39)和慢性胆囊炎阳性率(14.3%,6.0%)及其评分(0.59±1.34,0.32±1.22)(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504S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5,或P〈0.01);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63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转移病例(P〈0.05)。结论P504S和P63表达与胆囊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504S可能是反映胆囊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62p及CD40L在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p及CD40L在正常对照、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间表达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心肌病组CD62p及CD40L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心肌病组CD62p及CD40L的表达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D62p及CD40L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p6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穿刺活检及大体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萌萌  孙晓淇  孟淑琴 《山东医药》2011,51(27):100-101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骨巨细胞瘤患者39例(观察组),非骨巨细胞瘤患者1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穿刺活检及大体标本中p6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p63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穿刺活检标本中p6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0/39)、7.1%(1/14),P〈0.01;大体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36/39)、7.1%(1/14),P〈0.01。观察组36例大体标本阳性者p63呈弥漫着色者17例(47.2%),其穿刺标本均为阳性;灶片状着色者19例(52.8%),其穿刺标本中13例为阳性(68.4%)。结论骨巨细胞瘤的穿刺活检和术后大体标本p63表达情况均有助于诊断,由于p63存在灶片状表达模式,故穿刺活检标本的敏感性略低。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82例浸润性乳腺癌、16例导管内癌、20例单纯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并分析CD10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以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在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乳腺癌明显高于前者(P〈0.01)。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有统计学差异(P〈0.01)。CD105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0.01)。提示CD105标记肿瘤组织新生微血管的特异性比CD34高,可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孙宏治  宫建  王巍  李晴  李强  杨涛  李东升 《山东医药》2011,51(37):73-7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0[(9.26±2.12)%]、CD40L[(7.48±1.3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33±1.64)%、(6.25±1.19)%](P均〈0.01),且乳腺癌患者CD40、CD40L表达水平均与其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CD40=0.88、rCD40L=0.71,P均〈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病变程度、肿瘤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及p53蛋白在58例前列腺癌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16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72.4%,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率为29.3%,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15.0%、染色强度弱于前列腺癌,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053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334,P=0.011)。结论p53及p16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16、突变型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膀胱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p16、突变型p5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EN、p16、突变型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2.2%、46.7%,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PTEN、p16、突变型p53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与膀胱癌的初发和复发、肿瘤数目无关。结论 PTEN、p16基因缺失是膀胱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TEN、p16、突变型p53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6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20例距肿瘤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中p62和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实验组p6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46/79)、51.9%(41/79),明显高于对照组10.0%(2/20)、5.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p6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实验组中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62与Ki-67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6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增高且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分级及侵袭力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冬  曾桃英  陈梅香  何芳 《山东医药》2014,(8):67-69,I0002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A组)子宫内膜增生、20例(B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及26例(C1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肌层≤ 1/2、14例(C2组)浸润肌层>1/2组织中的p63和CK5/6.结果 A组p63阳性23例,B组20例,P>0.05;A组平均阳性指数(ASI)为0.65 ±0.15,B组为0.38 ±0.23,P≤0.05;C1组p63阳性2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1 ±0.11,C2组为0,P≤0.05;A组CK5/6阳性22例,B组18例,P>0.05;A组ASI为0.66±0.15,B组为0.36 ±0.22,P≤0.05;C1组CK5/6阳性3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2±0.10,C2组为0,P ≤0.05;C1组p63和CK5/6阳性表达率、ASI均高于B组,P均≤0.05.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的A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5、0.257,P均≤0.05).A、B、C1、C2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14.3%,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减少,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粟连秀 《山东医药》2013,(47):84-85
目的观察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同期手术留取的80份结直肠癌组织及50份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两者间质细胞中CD1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问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5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CD10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而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p16、p1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标本中p16、p15的表达。结果p16、p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16阳性率与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1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p16、p15联合检测对胃癌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