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原因探讨(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NecrotizingLymphadentitis,SNL)是近10年新认识的一种疾病,临床较少见,且表现独特,因此极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所遇3例并结合文献探讨SNL的误诊原因。1病例资料[例1]男,48岁。因不规则发热40天入院。有右额部皮肤损伤史。查体:T38~39℃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1996-200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2例患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最为多见。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尤其是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多处坏死,伴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3.
杨丽  何继军 《临床荟萃》2008,23(8):596-596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utizing Lymphaclenitis,SN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我院于2001~2006年间共收治SNL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多数情况下为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易误诊、漏诊。现就我院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46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czing lymphadenitis,HNL),一种淋巴结非肿瘤性疾病,197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等分别描述,故又称“菊池病”。既往曾将此病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和病毒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与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转移癌类似,部分病例的组织形态学酷似恶性淋巴瘤或者转移癌,病理组织学诊断有一定困难,常易误诊。本文总结46例HN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经过 ,持续高热 ,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 ,颈淋巴结肿大 ,常被误诊为网状细胞增生症、恶性淋巴瘤或其他恶性病变。本文作者分析 2 4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与 2 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1 980~ 1 997年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治疗的4 8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 ,以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 2 4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发病不同期…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最早由日本人Kikuchi等于1 972年描述的,故又称Kikuchi病或Kikuchi-Fujinmoto病[1],简称HN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的自限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3~2003年共收治HNL12例,其中误诊9例,误诊率达7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守成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837-83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197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K ikuchi和Fujimoto分别描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始有报道。我院199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55例HNL,其中误诊19例,误诊率34·5%。现分析HNL的病理特点并探讨鉴别诊断。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6.4岁。1·2临床表现本组15例表现为发热,淋巴结增大伴疼痛及压痛;4例单纯表现为淋巴结无痛性增大。查体见颈部淋巴结增大12例,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各3例,肘关节处滑车淋巴结增大1例,…  相似文献   

9.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附18例临床病理分析)翟曼丽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特殊类型的淋巴结的非肿瘤性病变。临床表现为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其病理组织学形态也较复杂,常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或其它疾病。本文对我院18例HNL进行回...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名Kikuchi病,由日本科学家Kikuc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患。由于临床常见到肿大淋巴结,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早期确诊困难或容易误诊,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现对本院误诊为淋巴结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常易误诊为细菌或结核感染,现将我院收治5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三例误诊分析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00050卢亚军,刁建友,张淑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系一种肠道急性坏死性与出血性疾病,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易与一些常见疾病混淆,故误诊率高。本文就我院1987~1994年确诊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婴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以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婴儿肠套叠误诊病例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本组36例肠套叠误诊时间最长3 d,平均2 d。曾被误诊为菌痢、腹泻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痉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等病。22例经空气灌肠成功,成功率61.1%;14例经手术治疗而愈。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上要保持高度警惕性;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仔细观察患儿的表现和血便性状,常规进行肛门指检;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肠套叠误诊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1]。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组织学上形态较复杂,易与多种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瘤相混淆,故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0年收治该病患者6例的误诊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7~14岁4例,15~40岁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热程最长2个月,最短10天,其中间歇性发热3例,持续性发热3例;中低度热2例,高热4例。6例  相似文献   

1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因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我院1988年1月~1999年6月收治20例,均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 IM)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0例其他疾病误诊为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中7例因发热伴颈部肿块入院,其中1例伴精神差、食欲下降、消瘦和腹泻;2例因眼睑水肿入院;1例因发热伴咳嗽入院。10例均误诊为IM,误诊时间4~34(20.30±2.84)d。10例中经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经骨髓穿刺联合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中2例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2例未给予特殊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确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痊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予以化学治疗后缓解出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予以化学治疗等后死亡。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给予化学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增大、肝脾增大、眼睑水肿、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为IM典型临床表现,但不是其特定独有表现,故临床上对其诊断除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对与其相关疾病的知识也应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安广群  李蓉  贺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88-6889
目的 选取3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活检标本为对象,评价PCR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与结核性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活检标本,选用结核分支杆菌DNA特异性插入序列IS6110为引物,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及凝胶电泳检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结果 3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活检标本中8例结核杆菌阳性.结论 PCR可以作为鉴别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与结核性淋巴结炎,尤其是不典型结核性淋巴结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坏死性淋巴结炎——老问题、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人体 10多个系统中 ,淋巴系统的病理诊断被公认是难度最大的 ,也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失误最多的。在淋巴系统的病理诊断中又有两大难点 :一是淋巴瘤还是非淋巴瘤 ;二如果是淋巴瘤 ,是哪一种类型。在淋巴结的病变中 ,容易误诊为淋巴瘤的疾病有很多 ,其中最容易发生误诊的就是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又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 1972年菊池首先描述了一组有密集组织细胞样的大细胞增殖、核崩解坏死产物以及伴有吞噬红细胞及核碎片的组织细胞 ,而且见不到嗜中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同时缺乏坏…  相似文献   

19.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叫K ikuchi病(K ikuchis d isease,KD)、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 iku-chi和Fujimoto描述并报道。它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明,其临床及病理改变与恶性淋巴瘤、结核等类似,很容易误诊[1~3]。我院1998~2003年收治HNL 10例,病初均误诊。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10~42岁,平均23岁。夏季发病5例,冬季发病4例,春季发病1例。5例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史,1例既往有类似上感病史…  相似文献   

2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自愈性疾病 ,在临床上较少见 ,易与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2 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误诊 12例 ,误诊率 6 0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8例。男∶女为 1∶ 2。年龄在 14~ 49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例 ,2 0~ 40岁 9例 ,40岁以上 2例 ,2 0~ 40岁患者占 75 %。本组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 ,颈部最多 ,10例 ,占82 % ;腹股沟次之 ,5例 ,占 41% ;腋窝 2例 ,占 16 % ;颌下 1例 ,占 8%。肿大淋巴结质韧 ,表面光滑 ,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