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42例(44耳)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外耳道骨性狭窄所致2耳,骨瘤阻塞所致2耳,其余主要与炎症、耵聍、挖耳损伤等有关。按Holt分期,Ⅰ期7耳.Ⅱ期22耳,Ⅲ期15耳。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25耳(门诊20耳)中.随访1-5年,外耳道胆脂瘤复发3耳,1耳上鼓室侵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9耳伴有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及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后恢复良好,2耳伴有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5耳.乳突根治术2耳,随访6月~11年,无胆脂瘤复发,1耳术后外耳道口狭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1耳,外耳道骨瘤切除及鼓膜成形术1耳,乳突骨瘤切除并外耳道成形术1耳。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多为自发性.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是早期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其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47例(47耳)EACC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听力学检查,耳内镜及颞骨CT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外耳道均可见黄白色鳞状或肉芽样物阻塞。耳闷胀感、耳痛及耳流脓是EACC常见症状。CT显示41耳有骨破坏。按Holt分期:47耳中,Ⅰ期6耳,Ⅱ期29耳,Ⅲ期12耳。对Ⅰ期6耳及Ⅱ期5例儿童患者行EACC和/或肉芽去除术;对24例Ⅱ期成人患者联合行胆脂瘤清除及外耳道成形术;12例Ⅲ期患者中,9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和/或鼓室成型术,3例行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2周干耳,3个月内术腔完全上皮化。除3例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听力无改善,其余44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EACC复发者。 结论 EACC可被误诊,骨质破坏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颞骨CT有助于EACC的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及听力水平选择手术方法。彻底清除胆脂瘤及保持外耳道宽敞是治愈该疾病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处理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的方法。方法:应用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58例(58耳),清除病变的同时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随访1~3年,仅有1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1.72%)。外耳道接近正常形态,保留含气乳突腔。纯音听阈提高30dBHL以上者(极效)5耳,提高20~29dBHL者(显效)11耳,提高10~19dBHL者(有效)30耳,总有效率为79.31%(46/58),〈10dBHL者(基本无效)8耳,无听力提高者(无效)4耳。术后平均气导听阈明显减少。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修复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外耳道胆脂瘤对外耳道的破坏程度及病变范围将52例(53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分为四型,其中Ⅰ型4耳,Ⅱ型8耳,Ⅲ型20耳,Ⅳ型21耳,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Ⅰ型采取胆脂瘤取出术,Ⅱ型采取外耳道病变清除和/或鼓膜修补术,Ⅲ型采取外耳道病变清除、外耳道成形和/或鼓膜修补、耳甲腔成形术,Ⅳ型采取彻底清除外耳道、鼓室及乳突病变,视鼓室条件及听骨链受损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结果除行乳突根治术的4耳外,其余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Ⅰ型患者0.5、1、2、4kHz平均气导听力提高5~20dB,Ⅱ型患者提高5~30dB,Ⅲ型患者提高10~50dB,Ⅳ型患者提高10~55dB。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针对不同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变类型,采取适合的术式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胆脂瘤CT分期及手术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CT分期方法和手术方式。方法对66例(66耳)EACC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颞骨CT中EACC的侵犯范围进行分期,并对不同分期EACC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66例EACC中,I期13例(19.7%),II期35例(53.0%),III期18例(27.3%)。13例I期病例中,11例行胆脂瘤清除术,2例行外耳道成形术;35例II期病例中,34例行外耳道成形术,1例行乳突切开术+外耳道成形术;18例III期病例中,10例行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2例行乳突切开术+外耳道成形术,6例行乳突切开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随访6个月~3年,61例无复发,2例复发,3例失访。结论 EACC的CT分期有助于选择正确的EACC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皮质骨重建骨性外耳道后壁在手术治疗Ⅲ型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0例(11耳)临床诊断为Ⅲ型EACC患者,均一期行完壁式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0例(11耳)患者,10耳恢复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 1耳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给予膨胀海绵扩张3个月后恢复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结论 手术治疗Ⅲ型EACC中应用自体皮质骨重建外耳道后壁并同期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能彻底有效清除胆脂瘤、恢复外耳道及中耳正常生理结构、术后复发率低、听力提高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 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 (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表现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7例(21耳)入院手术治疗的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临床处理方法的影响。结果:8耳行外耳道成形和EACC切除;1耳术中仅行外耳道成形和EACC切除,待二期行鼓室成形手术;3耳清理鼓室内病变后将颞肌筋膜内植,行鼓膜修补。9耳采用耳后切口,行开放式乳突根治。结论:EACC的病因学特点和病变的范围决定其处理方式,颞骨CT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累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外耳道后壁保留的适应证、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收治我院耳科病房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39例(147耳)。每例患者均接受保留或不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根治术。结果 根据胆脂瘤侵犯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胆脂瘤清除同时行外耳道后壁修补术71耳,完壁式乳突根治术62耳,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4耳。术后均达到干耳。比较手术前后气导平均阈值(t =18.99,P=0.03)及骨导平均阈值(t =6.48,P=0.01)均有明显下降。术后随访1~2.5年,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治疗应依据病变侵袭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只要胆脂瘤没有广泛累及乳突,都应尽量保留外耳道后壁完整性,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达到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长久的干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临床表现及颞骨CT特点进行分期,并探讨不同分期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33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4耳,采用耳内镜下治疗,门诊局麻下一次或分次取出;Ⅱ期8耳,全麻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后,再行外耳道成形术及耳甲腔成形术;Ⅲ期11耳,全麻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外耳道、鼓室及乳突病变,视鼓室条件及听骨链受损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Ⅰ期、Ⅱ期恢复良好,听力基本恢复正常;Ⅲ期恢复良好,择期行二期鼓室成形术,听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EACC病变程度进行确切的分期,根据不同病变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外耳道胆脂瘤自发性者27例,外耳道狭窄所致者7例。以慢性耳钝痛及耳漏为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其中5例侵犯中耳乳突,面神经垂直段骨管破坏2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及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老年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多为自发性,须与外耳道恶性肿瘤、坏死性外耳道炎等相鉴别,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耳内镜技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月每周复查1次,29例门诊耳内镜下一次性清除,12例住院局麻内镜下取出,其中儿童1例全麻耳内镜下清除,对3例Ⅲ级复发患者中1例全麻显微镜下行外耳道成形术,2例全麻显微镜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随访2个月~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颞骨薄层CT扫描对术前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I级Ⅱ级患者采用耳内镜直视下行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术野明亮,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不易误诊漏诊。Ⅲ级以上侵犯范围广者宜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定期耳内镜复查,便于及时发现复发,因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各期外耳道胆脂瘤的特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66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3~75岁,平均(32.5±1.68)岁,均为单侧耳发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耳内镜检查及纯音测听,并行颞骨高分辨CT检查。根据病变范围按照Holt分期,I期10耳,Ⅱ期26耳,Ⅲ期30耳。I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Ⅱ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如鼓膜被侵及破坏时加行鼓室成形术(Ⅰ型);Ⅲ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Ⅰ、Ⅱ、Ⅲ型)或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听力下降为本组患者首要症状(61例,92.42%),其他症状包括耳闷胀感(49例,74.24%)、耳痛(45例,68.18%)、耳漏(44例,66.67%)、周围性面瘫(1例,1.52%)。66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4个月复发,其余患者均外耳道通畅,上皮化良好。除行乳突根治术的5例患者外,其余均鼓膜完整,听力不同程度提高。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HB分级Ⅰ级)。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易破坏外耳道骨质,并侵犯临近结构。根据临床分期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附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临床对外耳道胆脂瘤 (EACC)侵蚀乳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EACC侵蚀乳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外耳道后壁破坏 ,并有外耳道后壁 乳突腔瘘形成 ;2例面神经骨管破坏 ,面神经及迷路完整 ;经手术治疗 ,随访 6个月~ 9年 ,无复发迹象。结论 :临床上易将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 (KO)误诊为EACC ;EACC侵蚀乳突者临床并不多见 ;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 ,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60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表现以听力下降、耳痛、耳漏、耳闷较为多见,病变向周围侵犯还可致面瘫、眩晕及张口受限等,外耳道可见肉芽或团块状组织堵塞。CT可显示外耳道骨壁破坏吸收致外耳道烧瓶状扩张。将本组患者分为:Ⅰ型26耳,行外耳道成形术;Ⅱ型14耳,行外耳道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Ⅲ型19耳,行乳突根治术;Ⅳ型1耳,行外耳道成形及颞颌关节囊修补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破坏范围不仅局限在外耳道,而且还可侵犯中耳甚至颞骨外结构,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及颞骨CT来进行不同的分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彻底清除外耳道胆脂瘤、提高听力及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慢性活动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时,多数学者强调胆脂瘤的复发或乳突气房未能完全切除为其主要原因。相反,很少有人注意下鼓室和迷路下气房在慢性中耳炎中的作用。作者报告7例慢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病例,临床检查和放射学检查提示下鼓室和迷路下气房有残存病变,其中5例做了第二次手术,术中见乳突腔上皮化好,无胆脂瘤复发和肉芽组织,病变限于下鼓室,清除下鼓室病变后干耳,术后随访5个月至8年无复发;另2例未行再次手术,但临床检查乳突腔干燥,仅下鼓室区有肉芽组织。此7例均为下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切除乳突尖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4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行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4例,含乳突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Ⅱ型或Ⅲ型)时.同时切除部分乳突尖外侧壁。结果:切除乳突尖后,乳突容积明显减小,术后3个月随访,干耳43例,占97.6%。干耳时间3周~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无一例胆脂瘤复发。结论: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消灭乳突死腔,最大程度达到干耳,减少胆脂瘤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42例(44耳)手术治疗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病因、病史及影像学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病变范围将本组病例分为4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Ⅰ型21耳,病变局限于外耳道内,采用耳内镜下胆脂瘤清除术,Ⅱ型4耳,病变侵犯上鼓室,乳突正常,采用上鼓室入路;Ⅲ型6耳,病变侵犯乳突、鼓室,采用乳突入路;Ⅳ型13耳,合并外耳道狭窄闭锁,处理原发病变加外耳道成形术.手术均能完全切除胆脂瘤.术后随访6个月~6年,1耳复发.结论 根据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变范围和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耳内镜下治疗外耳道胆脂瘤,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晰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对骨性外耳道缺损重建及对听力、干耳、术后大术腔引起耳部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6~2010年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7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放式,采用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组为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术中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或重建骨性外耳道。结果 与传统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相比,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在听力提高、干耳及消除不适症状方面有更好疗效。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保留或重建骨性耳道对术后提高听力、尽早干耳及消除“根治腔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bilateral 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B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10耳)BCC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BCC手术清除胆脂瘤,均先行病变严重侧,术后3~6月再行对侧手术,术前0.5、1、2、4 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5.1±13.3 dB HL,骨导平均听阈为9.6±5.7 dB HL。其中Ⅰ期1耳,Ⅱ期1耳,Ⅲ期3耳,这5耳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Ⅳ期5耳,其中2耳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3耳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术后听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除1耳(10%)复发,重新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外,其余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儿气导平均听阈18.3±4.5 dB HL,骨导平均听阈6.2±4.1 dB HL,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是BCC的唯一治疗方式,手术可提高患儿听力;Ⅰ、Ⅱ、Ⅲ期胆脂瘤病变较局限,未累及乳突,可优先考虑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而Ⅳ期病变较广泛,累及乳突,建议显微镜下行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