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内复发率、3年内累计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Ⅲ~Ⅳ级感染、Ⅲ~Ⅳ级出血、肝肾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年内累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药物毒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年龄较大或伴有低细胞性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由于难以接受常规或大剂量化疗,其临床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常受到影响,预后较差。自1996年起我们对47例不能接受常规治疗的AML患者采用小剂量HA方案治疗,尤其对初治患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并且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病情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3.
4.
陈为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11):41-42
目的观察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预激方案治疗.其中有6名患行曾接受过MA、DA方案诱导无效而接受预激方案治疗,3例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患者,3例为复发患者。结果10例中有8例达完全缓解,缓解率达80%。结论预激方案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难治的、复发的和/或治疗相关性的白血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预激方案(低剂量阿糖胞苷加阿克拉霉素或高三尖杉酯碱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用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10mg/m2,每12小时皮下注射,第1~14天)加阿克拉霉素(Acla,10~14mg·m-2·d-1,静脉滴注,第1~4天)或高三尖杉酯碱(HHT,1mg·m-2·d-1,静脉滴注,第1~14天)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1,皮下注射,第1~14天)治疗难治和继发性AML患者10例。结果3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3例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0%。骨髓抑制所致发热、继发感染、出血是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结论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和继发性AM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鄄GSF)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结束48h后,当WBC<2.0×109/L或ANC<1.5×109/L时开始用药,治疗组使用国产rhG鄄GSF,对照组使用进口同类产品。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rhG鄄GSF在促进粒细胞恢复上的治疗效果完全可以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吖啶橙(AO)/溴乙锭(EB)染色法检测阿糖革(Ara-c)、、高三尖杉酯碱(HHT)体外诱导临床初发及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的白血病细胞凋亡,观察细胞凋亡指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初治ANLL药物诱导的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复发/难治组,初治组完全缓解CB)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NR),说明凋亡与耐药,凋亡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高山尖杉酯碱(HHT)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同时使用的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老龄及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HG方案治疗AML初治7例,难治或复发3例,既往曾接受DA/HA方案化疗,MDS转化为AML2例,若第一疗程不缓解可重复使用两疗程,方案与第一疗程相同,如仍未缓解停用。结果12例患者中8例患者接受一个疗程,4例患者接受二个疗程治疗。完全缓解5例(41.7%)部分缓解4例(33.3%),有效率75.0%。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轻微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小剂量Ara-C和HHT方案联合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AML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2014 年收治的62 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G-CSF 组(37例)和对照组(25 例),对照组采用雄激素结合常规疗法,G-CSF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CSF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指标、T 细胞亚群指标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PLT 检测值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0 天G-CSF 组的Hb(74.5±15.3)g/L、PLT(27.4±8.8)×109/L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 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第7、14、30 天 G-CSF 组患者的WB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值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0 天G-CSF 组患者的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SF 组患者的发热时间(7.5±3.6)d、感染持续时间(13.4±5.6)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 个月后,G-CSF 组的总有效率78.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治疗过程中G-CSF 组有2 例患者死亡(5.41%),低于对照组的4 例(16%),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巩固维持治疗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经过诱导化疗取得缓解的老年AML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A(12例)、治疗组B(10例)、治疗组C(10例).3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单药阿糖胞苷(0.5g/次、0.5 g/m2及1.0 g/m2,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第1~3天)维持巩固治疗,连续6~8个疗程,维持1~2年.结果 治疗组A、B和C患者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6.7%(2/12)、10.0% (1/10)、20.0% (2/10),复发相关病死率为41.7% (5/12)、50.0% (5/10)、40.0% (4/1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8(5~60)、16.2(6~60)、15.7(6 ~60)个月,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7%、40.0%、40.0%.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巩固维持治疗对老年AML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在剂量增加的情况下治疗相关并发症增多,而总体长期生存率无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95%氧浓度+GM-CSF 9μg/kg(A)组、GM-CSF9μg/kg(B)组、95%氧浓度+生理盐水(C)组和生理盐水(D)组。7d后计算肺湿质量与干质量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与C、D组相比,A、B组肺损伤评分及W/D、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MCP-1及IL-8水平、MCP-1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除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外,A组上述各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CSF对高氧暴露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接受地西他滨[15mg/(m2·d),第1—5天,静脉滴注持续1h以上1单药或联合CAGf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治疗的20例MDS和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及进展(PD)8例,总有效率为60.0%(12/20)。其中12例AML患者中CR2例,PR5例,总有效率为58.3%(7/12),8例MDS患者中CR2例,PR3例,总有效率为62.5%(5/8)。1例MDS.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患者和2例慢性粒一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输血依赖情况有所改善。14例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受抑,发生率为70.O%(14/20)。总感染率为35.0%(7,20),其中肺部感染率为20.0%(4/20),患者经积极抗感染、刺激造血及输血等支持治疗后感染控制。1例患者出现化疗相关死亡。2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及出血。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CAG方案治疗MDS和AML有一定疗效,可廷缓疾病进展;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且化疗相关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探讨抗原表达异常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患者端粒酶活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聚和酶链反应扩增法 (TRAP PCR)检测 30例AML患者骨髓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0例AML患者端粒酶阳性者 1 5例 ,阳性率为 50 %。Ly+ 组 (凡细胞既有髓系抗原表达 ,又有一种或两种以上淋系抗原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 30 %为Ly+ AML)与Ly- 组 (凡细胞仅表达髓系抗原 ,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者为Ly- AML)端粒酶阳性率不一致。Ly+ 组较Ly- 组端粒酶活性增高 (56 %vs 42 % )。结论 端粒酶阳性组与端粒酶阴性组相比 ,在同等化疗强度的基础上 ,端粒酶阳性的AML患者完全缓解率 (CR)明显降低 (33 %vs 73 % ,P <0 0 5) ,表明端粒酶表达异常升高是造血细胞恶性程度高的标志之一 ,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可协助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并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Fms样酪氨酸激酶(FLT3)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异常表达见于大部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病人,包括野生型受体与配体的协同表达,内部串连复制及活化环突变,表达持续性磷酸化活化的FLT3,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FLT3抑制剂主要有5类及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实验室研究与初步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其对AML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P-糖蛋白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gp和GST-π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 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gp和GST-π表达的阳性标记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化疗有相关性(P〈0.05)。结论 P-gP和GST-π联合表达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密切相关,检测P-gp和GST-π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梗死轴突、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及相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药物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①缺血组及药物组1~10d GAP-43均呈增高趋势,2组各时间表达量有区别;②缺血组VEGF表达1~10d内缓慢增高;药物组上调VEGF表达,1~4d迅速增高,4d时达到高峰,4~10d有降低趋势,10d与假手术组相比仍有差别。结论G-CSF可促进轴突再生、血管增殖,延长缺血治疗窗,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L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7例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阶段AL患者[初治患者16例(初治亚组)、完全缓解患者12例(完全缓解亚组)、复发患者9例(复发亚组)]LIF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初治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亚组(P<0.05);复发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完全缓解组(P<0.05);复发亚组与初治亚组比较及完全缓解亚组与对照组比较,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F基因表达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IF基因表达水平与AL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AL患者LIF基因表达情况,为AL患者检测病情、疗效评价、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