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性化合物和手性药物的酶法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手性对于药物的重要性,手性化合物和药物的生物合成已发展的制药工业的关键技术,本文就手性化合物和药物的酶法合成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分子手性与药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手性与药物活性张文典王希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教研室石家庄050081)分子的手性是分子内部的一种不对称性,其对映体就好象人的左右手一样,相似但不能重合。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与其对映体旋光强度相同,但旋光方向相反。自从184...  相似文献   

3.
手性药物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中,约有50%的药物为手性药物(chiral drugs)的外消旋体,而在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均处于高度复杂的手性环境中。药物的作用过程大多涉及与这些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其药物作用是通过与体内的某些靶分子之间的严格手性匹配和分子识别,并且以不同途径被吸收、活化或降解,导致对映体药物在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药物分析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过程和疾病起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标志性的进步是2003年由美、日、德、法、英、中等6国科学家与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使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伟大实践过程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2002  相似文献   

5.
药物研究中的分子图形学吴楠1)吕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在分子、原子水平上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着越来越有力的工具,其快速、直观、准确的特点使人们得以实时地实践自己的设计思想,并观测到结果.在医...  相似文献   

6.
传递手性给一个分子有很多种不同的途径,其技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拆分、手性池和不对称转化。后一种技术是把前手性分子定量地转化成单一手性分子.这是制备化学家们最感兴趣的。现在有多条不对称转化技术可以使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生物催化和金属催化。  相似文献   

7.
环糊精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主体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被广泛用作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市场上已有多种商品化的环糊精类固定相被成功用于液相色谱手性分离。为满足更广泛的分离需求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近年来人们又开发了许多新型的环糊精类固定相。本文主要介绍近十年来新型环糊精类固定相及新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手性药物拆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善定  方海飞 《医药导报》2005,24(8):710-712
目前,利用酶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分子烙印法拆分药物的对映体,已成为新药研究和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在药物对映体拆分分析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方法效率较高,但手性柱费用高、易污染,且手性衍生化常带进副产物;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处于发展阶段,各种参数对分离度的影响虽尚未完全清楚,但随着其理论和技术的日臻完善,这种方法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酶法和化学法在生产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酶法操作简便且不易导致污染;而分子烙印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手性转换     
合成及分析化学的发展人们能将具有不同药效的对映异构体或者母药与代谢物区分开。目前市场上已有几种以单一异构体取代消旋物的药物上市或正在研制。这个过程称为手性转换。单一异构体较混合物可以提供更纯粹的药效,但手性转换后是否以真正用于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手性药物与药物的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辉  阮红梅  李振江  何军  郝静 《中国药房》2002,13(7):438-439
近20年来 ,立体选择性被临床药理学充分认识 ,已成为临床药物学的重要方向 ;手性或三维结构差异导致多种动力学差异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1]。而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各国政府对手性药物的政策变化 ,对新药研发影响巨大[2]。但是 ,新药研发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和欧共体却对手性药物的注册未作明确规定 ,这显然不利于手性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3]。好在在临床药学的理论和实践领域 ,药物学的三维观念已被广泛认知[4]。1手性与药物1 1手性手性 (chirality)是三维物体的基本属性 [5]。如果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重合…  相似文献   

11.
天然光学活性高分子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在生物和药物分子中存在着大量的对映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在生理和药理中有时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例如Thalidomide,曾被用作镇静剂让孕妇服用,但是后来发现许多服用了该药物的孕妇其胎儿发生畸变,这一度在欧洲掀起一场风波,后经研究发现使胎儿发生致畸的是其S-异构体。据最新统计,在534种天然及半合成药物中有98.8%具有手性中心。  相似文献   

12.
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世界上,临床应用的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超过60%,而这些具有手性特征的药物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药物通常是以外消旋体方式给药的[1~4]。药物的外消旋体引入体内后,其对映体分子均由体内具手性的蛋白质、酶和受体以两个不同的分子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在体内可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随着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的发展,手性拆分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对生物体液中的手性药物的异构体进行分析测定,这使得研究手性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成为可能,而这对深入研究手性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手性药物的…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电泳分离体液中手性药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管电泳(CE)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由于它有分高效率高、快速、样品用量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分离技术之一。 CE应用的范围极广,小至无机离子,大至生物分子,都可用CE进行分离分析。近年来,CE在对体液样品(血液、尿液、唾液等)的分析中,更是显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此基础上,1992年Prunonosa等首次  相似文献   

14.
索贞  赵雪茹  高永双 《中国药师》2007,10(3):241-243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及其内壁为通道和载体,利用样品各组分之间电泳淌度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近年来,CE的发展极为迅速,与传统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免疫法等相比,CE具有高效、快速、重现性好、仅需少量样品和缓冲液等特点,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分离模式且仅需一台仪器,能直接进样水溶性蛋白样品。如CE可同时检测人体液中游离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这些优点突出了CE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使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普通低分子有机合成药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手性药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很多药物具有光学活性 (opiticallyactive) ,显示光学活性的药物分子 ,其立体结构必定是手性的 (chirality)即不对称性。手性药物 (chiraldrug)是指其分子立体结构和它的镜像彼此不能够重合 ,互为镜像关系而又不能重合的一对药物结构称为对映体 (enantiomer) ,对映体各有不同的旋光方向 [左旋、右旋、外消旋各用 (- ) ( ) (± )符号表示 ]。药物分子的手性标记通常采用R/S序列标记法。对于氨基酸、肽类、糖类、环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的立体命名 ,也用D、L或俗名表示[1] 。药物分子中某个碳原…  相似文献   

16.
手性也称为不对称性,它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比较左手和右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于实物和镜影之间的关系,但又不能完全重合。这种实物和镜影不能完全重合的性质就是手性,而具有手性的物质就称为手性物质。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属性,手性是普遍存在的,不但宏观世界的物质普遍存在手性,从微观角度来看,很多物质的分子也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象左手和右手一样,具有  相似文献   

17.
尤启冬 《中国药师》2003,6(9):535-537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当手性引入化合物分子中后 ,就产生了手性化合物。在自然界中 ,构成生物体的许多结构单元都是单一的对映体 ,如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 氨基酸 ,而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单糖则是D 单糖。另外在许多天然植物中也能分离到许多单一对映体的手性小分子化合物。由于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物质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酶、多糖等都是由手性分子所构成 ,也就产生了不对称的性质。当含有手性单元的药物进入体内后 ,在和体内具有不对称性质的生物大分子作用时 ,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之间就会产生差异 ,从而导致生物活性和…  相似文献   

18.
生物体液中药物对映体的分析罗毅(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药物的手性对药理学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从药物对映体的药动学研究中获得了大量结果,表明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3]。即使...  相似文献   

19.
手性药物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药物手性的临床意义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手性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热点.世界正在开发的1200种新药有三分之一是手性药物.目前,使用的药物中有很大一部分为手性分子,但手性药物有的以外消旋体形式上市,有些以单一对映体上市.天然和半合成的手性药物绝大多数以单个对映体给药;相反,合成的手性药物中仅12%左右是以单个对映体给药[1].在临床应用中由于没有对手性药物各对映体的药效学或药动学行为的差异进行研究,常常将消旋体药物当作单一化合物来处理,由此得出的结论与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时不一致,甚至会错误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张颖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61-1662
手性在生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生命相关的许多分子都具有手性,手性药物与生命体的相互作用同手性药物的活性有着密切联系.在生物体中,由于手性药物异构体与含有不对称中心的生物分子作用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生物活性,因此药物中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是药物制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