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肠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住急诊ICU的64例COPD患者.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刺激双侧足三里,观察2组24 h胃喂养量、潴留量,连续6 d,观察2组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发生腹胀、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误吸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比较,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呕吐及误吸、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鼻饲量和胃潴留量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1~6天鼻饲量明显增加,胃潴留量明显减少.治疗6d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营养相关部分生化指标有所改善.结论 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可使COPD上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返流及误吸等肠功能紊乱的几率降低,增加鼻饲量,减少胃潴留.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法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鼻饲方法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鼻饲模式。方法将6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250ml,时间10—15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每天鼻饲4—5次。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胃潴留、腹泻、食物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泵连接一次性泵管后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营养液可减少鼻饲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鼻胃管+多潘立酮组和单纯鼻胃管组,各64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的相关胃肠并发症、肺炎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两组患者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潘立酮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降低胃潴留、误吸等胃肠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重型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置入胃管及进行常规的鼻饲护理,干预组患者除上述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包括增加胃管插入的长度,改变鼻饲时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加强胃管的检查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鼻饲过程返流,误吸,窒息,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返流,误吸,窒息,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鼻饲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减少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陈秋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46-244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对64例早期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规范化的肠内营养监护措施,强化导管护理、患者体位的管理、胃肠道并发症的监测与血糖监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胃管堵塞、胃内潴留、腹泻、便秘、误吸、血糖紊乱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保障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江珍珺 《中国药业》2011,20(23):71-73
目的 探讨自制鼻饲匀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制匀浆鼻饲21 d前后营养指标变化、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调查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的满意度.结果 自制匀浆鼻饲21 d后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含量有所提高(P<0.05);血液淋巴细胞总数、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MAMC)无明显改变(P>0.05).鼻饲期间发生腹胀23例(26.74%)、腹泻26例(30.23%)、便秘11例(12.79%),未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满意度91.86%(79/86).结论 自制鼻饲匀浆能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需求,降低了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脑挫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重型脑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后置胃管进行鼻饲流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血糖、球蛋白(P<0.001),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P<0.01),白蛋白(P<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型脑挫伤早期应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00N,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h,对照组为伤后6~8d。结果患者对早期通过胃管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鼻饲要素膳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发生腹胀、腹泻、便秘、返流、误吸、管道堵塞、消化道出血、高血糖、提前拔管等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原因为肠内菌群失调、气囊充气不足、长期卧床后肠蠕动减弱以及不习惯床上排便、液体滴注速度过快、营养液中的蛋白质凝固及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插管创伤及禁食后机体的应激改变等因素。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加安素的匀浆膳与瑞先在鼻胃饲经肠营养中的性价比.方法 对30例应用匀浆膳(加安素)和30例应用瑞先的脑卒中鼻胃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两个干预组与对照组(自行鼻饲流质饮食)进行经肠营养后3周血清生化营养状况对比,同时比较两个干预组肠内营养制剂价格.结果 两个干预组经肠营养后营养状况均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但两个干预组间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安素的匀浆膳和瑞先在鼻胃饲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前者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鼻胃管鼻饲法与鼻肠管鼻饲法对ICU患者食物反流及吸入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胃管鼻饲法,观察组给予鼻肠管鼻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恶心、呕吐、腹泻、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高于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恶心呕吐、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以及胃潴留等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鼻饲法是一种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营养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的肠内营养方法,对促进ICU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后组颅神经损伤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及经盲插鼻肠管行幽门后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并发后颅神经损伤的患者,比较采取床旁留置鼻胃管(A组:17例)和床旁盲插留置鼻肠管(B组:15例)的返流误吸、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床旁盲插鼻肠管18例患者,经床旁X线腹部摄片明确导管位置,15例置管成功,成功率8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lasgow评分无差异。与A组比较,B组留置鼻肠管患者返流误吸(6.7%)、院内获得性肺炎(13.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留置鼻胃管患者(分别是29.4%、35.2%)(P<0.05),而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床旁留置鼻胃肠管安全有效,能降低反流误吸率和HAP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进鼻饲的方法,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营养输注泵持续滴注,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鼻饲法,对比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以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结论采用营养输注泵,可明显减少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胃肠营养开展的有效方法.方法 实验组(34例)采用了持续滴注的鼻饲要素膳方法,以30 ml/h开始,并以10 ml/h增加至计划营养量,对照组(21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喂养期间监测胃潴留量,并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返流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氮平衡、体重等)均明显好转.结论 持续滴注胃肠要素膳的鼻饲方法,并喂养期间严密监测胃潴留量,有助于重症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胃肠道营养的早期开展,减少其并发症和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鼻胃管减压并鼻肠管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一组采用胃管,另一组采用鼻胃管减压联合鼻空肠管营养.记录2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氮平衡值;记录两组置管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人性肺炎等情况,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置管后第7天、第14天实验组白蛋白、氮平衡值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鼻胃管减压并鼻空肠管营养更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方法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在伤后2周,所有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电解质、酸碱度、尿素氮、血糖、血脂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鼻饲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能够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樊爱华  陈永汉  田耀辉 《河北医药》2012,34(7):1108-1109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机体往往处于负氮平衡、体液及电解质失衡状态,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对此类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防治胃肠功能衰竭,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组织修复,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临床上常规鼻胃管在危重患者尤其是脑功能障碍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紊乱,胃内容物易发生反流而引起误吸,从而引发严重肺部感染,不利于肠内营养的实施和预后.因此,加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疾病早日康复甚为重要.为了解肠内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的影响,将我院3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鼻胃管减压并鼻肠管营养支持中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改良鼻饲方法对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通过改良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发生恶心、腹胀、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恶心、腹胀、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过的鼻饲方法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何小君 《中国药业》2012,21(17):71-72
目的观察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因鼻饲商品肠内营养剂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后,改用自配匀浆膳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期间用商品肠内营养剂后出现严重腹泻(1 d内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3次以上,病程持续3 d以上)的患者50例,停用商品肠内营养剂,改用营养科自配的匀浆膳,观察其每天大便次数、性状,3 d后统计腹泻天数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应用自配匀浆膳后,患者的腹泻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血浆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商品肠内营养剂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当临床上应用商品肠内营养剂出现严重胃肠道并发症尤其是腹泻时,营养科自配的匀浆膳可明显改善腹泻症状,减轻肠内营养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切除术后应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于同一侧鼻孔置入捆绑式鼻胃管、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于胃腔;术中将鼻胃管、鼻肠管解离,食管胃吻合完成后,鼻胃管留于胃腔,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术后通过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全组病例均能很好的耐受肠内营养,未出现严重腹胀、腹泻、反流、误吸而停用者,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贲门切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符合生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