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瑞舒伐他汀组(10 mg.d-1),普罗布考组(0.5 g,bi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1)与普罗布考(0.5 g,bid)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3个治疗组的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单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治疗ACS,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测量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清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B组为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300mg/d;C组为联合用药组,给予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联用;选取30例健康对照组为D组。药物治疗连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血中hs-CRP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ABC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hs-CRP下降更为明显(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C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下降(P〈0.05);ABC三组hs-CRP水平的降低与TG、TG、LDL-C水平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TG、TC、LDL-C;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两种药物联用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马成彬  陈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47-304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入选的76例ACS分成氟伐他汀组(n=38)及对照组(n=38),随访4周。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4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能有效降脂,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 adiponectin,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2例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1月后进行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均有所升高,C组较B组和A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hs-CRP均有所下降,C组较B组和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可以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 88例ACS病人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4例,另设健康组5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88例ACS病人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对照组治疗8周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氟伐他汀8周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伐他汀对ACS病人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性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治疗3月后观察疗效。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Hcy。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Hcy均有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t=10.3259,t=5.5792,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可以明显降低急型冠脉综合征患者的hs-CRP和Hcy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少炎性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n=30)和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n=30),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 经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20 mg治疗组较10 mg治疗组血清hs-CB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应用阿托伐他汀可减少ACS患者血清中的hs-CRP水平,应用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刘寅  刘婷  陈倩 《天津医药》2012,40(2):156-158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9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药组48例,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联合组46例,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和普罗布考(500 mg/d)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8周检测血Lp-PLA2和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Lp-PLA2较治疗前均降低,单药组治疗后HDL-C升高,联合组治疗后HDL-C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较单独治疗组治疗后TC、LDL-C、Lp-PLA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普罗布考均能够有效降低TC、LDL-C、Lp-PLA2,但联合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对稳定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速率比法测定26例不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UAP组)和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的CRP水平并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选择3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CRP的水平和CK,CK-MBLDH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是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_反应蛋白 (CRP)的改变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65例ACS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CRP含量 ,ACS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显像上的管壁横断面分布将ACS组又分为ACS1(同心性斑块 )和ACS2(偏心性斑块或血栓形成 )。结果 :AC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ACS2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CS1组 (P<0.05)。结论 :炎症反应在AC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33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与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4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脂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和调整血脂水平而减轻脑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 的影响. 方法:ACS住院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AMI治疗组(15例),AMI对照组(15例),UA治疗组(15例)和UA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RP含量,并分组比较.结果:60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P 水平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在短期内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85例健康对照组者血清LDL -C以及hs - CRP浓度,计算联合LDL-C以及hs - CRP诊断ACS的效能.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LDL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脑利钠肽(BNP)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C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68. 00%,B组为74. 00%,C组为92. 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A组和B组患者,SYNTAX评分低于A组和B组患者,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血清BNP和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BNP和cTnI与LVEF呈负相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P <0. 05);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00%,10. 00%,16. 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独用药相比,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更好,患者的心功能、SYNTAX评分、血清学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且疗效指标与BNP和cTnI水平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g,每日2次)后第14d、第28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赵助飞  王飞 《中国药房》2011,(36):3411-34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选择素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01)。结论: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在ACS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