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性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24例肺外结核患者(肺外结核组)和97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中产生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对其中20例肺外结核病人和2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澳大利亚CELLESTIS公司生产的全血干扰素试剂(OFT-G)进行IFN-γ分泌水平的平行检测.结果 肺外结核组中IFN-γ水平和应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ispot、QFT-G检测肺外结核组和健康者的反应阳性率分别是:76.1%、84.2%,健康者中分别为10%、2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X2=1.1250,p>0.05).结论 Elispot试剂的检测结果与QFT-G基本一致,可用于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T-SPOT.TB检测结核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作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给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控制结核感染蔓延新法.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结核病患者289例,分别进行T-SPOT.TB及结核抗体IgM检测.结果 外周血检测T-SPOT.TB阳性263例,结核抗体IgM检测阳性243例,对照阳性率: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1.0%(263/289),结核抗体IgM检测阳性为84.1%(243/289),经统计学处理P < 0.05,T-SPOT.TB检测优于结核抗体IgM检测.T-SPOT.TB优于结核抗体IgM检测,T-SPOT.TB检测诊断,可在保持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结论 对早期诊断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该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T-SPOT.TB快速检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T-SPOT.TB在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某院就诊的疑是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35例,通过抗酸染色、TB-Ab、TB-PCR、QFT、T-SPOT.TB等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和追踪调查,对健康体检者案例进行收录其有无与结核患者接触等情况。结果:结核组的T-SPOT.TB的阳性率要高于非结核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所得到的敏感度分别为22%、67%、73%、75%和86%,其中以T-SPOT.TB敏感性最高。结论:T细胞免疫斑点对肺结核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和特异度,而且这种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是不受到卡介苗接种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与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300例疑似结核患者采用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进行测试.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个试验对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T-SPOT.TB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结核菌素试验(P<0.05),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于结核菌素试验(P<0.05).结论 T-SPOT.TB试验比结核菌素试验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更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TB)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应用对艾滋病(HIV/AIDS)合并肺结核潜伏感染(LTB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感染者20例,其中合并LTBI的10例患者作为HIV(+)TB待排组,其余作为单纯HIV(+)组;HIV阴性(-)30例,合并LTBI的10例患者作为HIV(-)TB待排组,其余作为单纯HIV(-)组。以诊断TB标准(病原学检验)做参照,以上述四组人员为对象,比较结核菌素实验(TST)和T-SPOT诊断T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TST与T-SPOT诊断TB的一致性,以及CD4+细胞计数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T-SPOT在TB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TST,在HIV(+)TB待排组和HIV(-)TB待排组中,T-SPOT和TST诊断TB一致性良好(Kappa>0.75)。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能够引起T-SPOT与TST对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明显增加,且T-SPOT优于TST。结论在AIDS合并LTBI人群中,T-SPOT对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TST,且T-SPOT对TB的诊断价值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对肺内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内结核70例,肺外结核33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ESAT-6和CFP-10肽段库为刺激原,全血培养1 d,应用EL-ISPOT检测培养上清液γ干扰素释放特异T细胞,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进行比较。结果ESAT-6刺激斑点形成T细胞中位数肺内结核组为442/106,肺外结核组为196/106;正常对照组为22/106;CFP-10刺激斑点形成T细胞中位数肺内结核组为619/106,肺外结核组为274/106,正常对照组为24/106。不受机体免疫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TB-IGRA检测敏感性肺内结核组为97.14%,肺外结核组为93.94%,正常对照组为90.00%(阴性率)。TST(PPD)皮肤试验敏感性肺内结核组约为64%,肺外结核组约为48%,正常对照组约为56%(阴性率)。结论TB-IGRA对肺内肺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韦薇  王庆 《安徽医药》2016,37(5):547-549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34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39例),另取健康对照组28例,采外周血行T-SPOT.TB检测,对比分析3组T-SPOT.TB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结核组、非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85.26%、15.38%和3.57%,结核组患者T-SPOT.TB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T-SPOT.TB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6%、89.55%、92.05%和81.08%。结论 T-SPOT.TB试验可作为淋巴结结核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A.TB)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两者的一致性。方法选取70例临床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分别采用T-SPOT.TB试剂盒和A.TB试剂盒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比较两者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一致性。结果 T-SPOT.TB的特异性稍高于A.TB,二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强(P=1.000,κ=0.819)。结论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检测技术回顾性分析126例疑似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诊断。结果T—SPOT.TB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8%、67.5%,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92.0%(46/50),肺外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100%(20/20),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93.8%(15/16),陈旧性结核阳性检出率为62.5%(5/8),其它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25%(8/32)。结论T—SPOT.TB对结核病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阳性结果中潜伏期结核和陈旧性结核患者的鉴别需临床医师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测方法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TB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A;单一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B;T-SPOT.TB试验联合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C,观察对比4组在诊断初治肺结核中的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A、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的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准确度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试验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做结核检测的患者,其中确诊肺结核的患者95例进行T—SPOT-TB、TB—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结果T—SPOT-TB、痰涂片和TB—DNA测定的敏感性分别为92.22%、24.44%、67.78%,痰涂片的敏感性最低,T—SPOT-TB最高(P〈0.05)。结论T—SPOT-TB较痰涂片、TB—DNA检测对结核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李晓非  刘红伟  罗风  邱万 《天津医药》2019,47(10):1062-1066
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抗痨治疗有效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 择2016年6月—2019年2月于我院结核科进行正规抗痨治疗的50例确诊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 其抗痨治疗前、治疗后(30 d、1个月、3个月)这4个时间点T-SPOT.TB结果动态变化趋势,及治疗前、后机体对结核分 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靶向抗原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应答水平变化。结果 在为期 3 个月有效抗痨治疗期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SPOT.TB 结果大体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机体对ESAT-6、CFP-10刺激免疫应答变化一致。结论 T-SPOT.TB可能成为监测肺结核疗效 的良好指标;抗痨治疗有效后(第3个月时)机体对ESAT-6、CFP-10刺激应答水平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0~14岁儿童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患病情况,探讨0~ 14岁儿童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预防感染结核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确认的1787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胸部X线及痰或胃液涂片检查.结果 无卡介苗接种史的比有卡介苗接种史的发病率高2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P<0.05).流动人口的儿童比本地户籍人口的儿童结核病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P< 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的儿童中观察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P> 0.05).无卡介苗接种史的儿童中观察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8,P> 0.05).7~14岁儿童组患病率较高,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两组儿童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病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1,P<0.05).观察组患病涂阳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1,P< 0.05).患病儿童主要来自家庭密切接触,非家庭密切接触未发现患病儿童,但家庭与非家庭密切接触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8,P>0.05).结论 对儿童密切接触者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做好涂阳肺结核患者防控,能减少社区和家庭传播,普及预防接种卡介苗,加大结核病防治常识的宣教,有利于结核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杨晓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4-2435
目的:探讨成年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 ADA)和降钙素原( 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43例作为B组、肺癌患者27例作为C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ADA和PCT,并对结核患者进行6个月的抗痨治疗。结果 ADA水平:A组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3、10.630,均P<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885);PCT水平: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5,P<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1,P=0.119),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1)。81例肺结核患者经治疗后缓解67例,无缓解14例;缓解组患者血清ADA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无缓解组患者( t=3.087、3.404,均P<0.05)。结论血清ADA可以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指标,ADA和PCT联合测定可以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郑松  程洁  王殿超  李梅  彭玲 《安徽医药》2018,39(3):306-308
目的 分析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及结核蛋白芯片试验在诊断淋巴结核中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淋巴结核的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非淋巴结核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T-SPOT.TB及结核蛋白芯片试验,分析试验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研究组结核蛋白芯片试验阳性率为60.00%,T-SPOT.TB试验阳性率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联合检测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联合检测双阴性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敏感度为90.90%、特异度93.75%,结核蛋白芯片试验敏感度为71.42%、特异度83.33%。T-SPOT.TB和结核蛋白芯片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在淋巴结核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与结核蛋白芯片联合试验可以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中吸烟、饮茶及其交互作用对肺结核的影响。方法: 对427例肺结核病人,410例健康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吸烟、饮酒及其交互作用与肺结核的关系。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结果: 吸烟是男性人群肺结核的危险因素,OR=1.62(1.15,2.30),P〈0.05。饮茶是男性人群肺结核的保护因素,OR=0.58(0.42,0.78),P〈0.05。吸烟与饮茶存在拮抗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24(-0.41,-0.07),P〈0.05。结论:吸烟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饮茶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饮茶能部分拮抗吸烟的作用。在人群中特别是肺结核高危人群中推荐茶作为日常饮品,将可能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同时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73例择期行PCI治疗的CHD患者根据术前使用瑞舒片他汀剂量不同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10 mg,58例)、B 组(瑞舒伐他汀20 mg,59例)和C组(瑞舒伐他汀40 mg,56例),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抽血测定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并观察其球囊扩张次数和置入支架情况。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及CK-MB、cTn-T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8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及球囊扩张次数、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前hs-CRP、IL-18、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后24 h hs-CRP、IL-18、CK-MB、cTn-I水平较同组术前均增高,而术后7 d hs-CRP、IL-18、CK-MB、cTn-T水平较同组术前、术后24 h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术后7 d各指标水平比较,C组明显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62%(5/58)、5.08%(3/59)、7.14%(4/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术术前应用20、40 mg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均优于10 mg,且40 mg作用效果优于20 mg,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及临床特征,为AMI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47例AMI(包括STEMI和NSTEM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65岁,213例)、中年组(66~79岁,176例)和老年组(80~99岁,158例)。比较三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Gensini评分、梗死部位及病变血管情况。结果 547例急性心梗患者,平均年龄68.5±12.8岁,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在三组中最少(P<0.01),老年组吸烟率最低,且中年组低于青年组(P<0.01)。三组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中,三组患者血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肌酐(SCr)、丙氨酸转移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老年组高于其余两组,且老年组评分大于80分的患者明显多余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1),但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青年组多为单支或2支冠脉血管病变,中年组和老年组多为多支血管病变。梗死部位比较,三组均为前壁和下壁梗死居多,前壁和后壁梗死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壁、侧壁和右室梗死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和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应针对各年龄段心梗患者的特点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以期患者获得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19.
王东萍  程红燕  王庆 《安徽医药》2013,17(3):413-414
目的了解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患者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9例血清CA125水平高于参考值范围(35.0 U.mL-1)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其CEA水平进行比较。分为结核组124例、恶性肿瘤组244例、肺炎组11例。结果当CA125在35~200 U.mL-1时,结核组、肺炎组与肿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组CEA阳性率显著高于结核组和肺炎组(P0.01);当CA125≥200 U.mL-1时,恶性肿瘤组CA125高于结核组(P0.05),肿瘤组CEA阳性率显著高于结核组(P0.01)。43例结核组患者抗痨治疗1~3个月后CA125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A125,CEA联合检测有助于结核和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动态观察CA125水平可作为治疗结核疗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PD)的患者102例作为PD组,按发病年龄早晚分为早发病组、晚发病组,按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情况分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及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根据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分为Ⅰ、Ⅱ、Ⅲ、Ⅳ、Ⅴ期,Ⅰ~Ⅱ期为早期、Ⅲ期为中期、Ⅳ~Ⅴ期为晚期;并将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人员进行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各亚组间及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PD病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发病组与晚发病组比较,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早中晚各期患者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亚组间及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低于健康者,低血浆尿酸水平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尿酸水平减低与帕金森病的疾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但可能与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尿微量白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无明显相关.对血尿酸水平进行适当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