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28例经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表现的特点选择手术入路及减压手段。结果手术的有效率达90%。大部份病例的脊髓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彻底的椎管减压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中行手术治疗的6例,非手术治疗的8例。取术后1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手术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形成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近期疗效。结果: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中,退变性椎管狭窄11例(42.3%),单一节段颈椎间盘突出7例(26.9%)。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3个月,3例轻度脊髓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完全恢复,手术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4.2分,术后1月平均为11.5分,最后随访平均为13.5分,术后改善率为72.7%。前路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路手术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合理选择术式,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31-35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延迟期保守治疗及不同后路手术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7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延迟期就诊患者,其中采用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23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钛板固定23例,采用保守治疗24例。根据日本JOA脊髓功能评分,观察三种方法治疗后JOA评分改善率情况。结果本次70例随访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JOA改善率,3个月保守治疗组和两组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减压钛板固定组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保守治疗组和两组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减压钛板固定组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延迟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不同后路手术方式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许胤  钟炯彪  谌思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35-136,139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0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术后随访5~35个月,平均11.5个月,手术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以明显获得脊髓的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3年于我院就诊手术的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受伤后1周内手术)以及对照组(受伤后1周后手术)。在术前、术后根据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JO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的增加幅度。结果两组经过手术治疗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要好。结论手术治疗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争取早期手术治疗,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预后。前后路手术均可以使得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具体的手术方式依据患者的受伤性质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2年随访,平均9.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el 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稍差外其余均有明显提高.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24分,术后提高到10.97分.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可有效地改善脊髓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84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43例)。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JOA评分进行判定,记录受伤至手术时间、伤后脊髓功能状态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JOA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且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影响疗效的4个因素:伤后脊髓功能状态为Ⅰ度、伤后至手术时间、是否进行康复训练以及治疗方式。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且及时治疗加以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9.
蒋成  蒋苹  蔚芃 《四川医学》2010,31(12):1778-178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共64例,行手术治疗57例。依据患者的症状和MRI检查将手术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将术前术后的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定期随访,3个月~1年半,平均1年,通过对手术治疗后术前术后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分析,评价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6例中前路减压植骨颈椎钢板固定2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4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按照JOA评分标准,优3例,良2例,差1例.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后不良,施行手术的效果未得到肯定,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没有必然的联系,患者病情的转归可能和脊髓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JOA17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5.3±2.5)分,术后随访末次JOA评分为(12.2±3.7)分,改善率为59%,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常发生在颈椎骨脱位之后,是一种特殊的脊髓即刻损伤,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14例,采用早期手术减压及术中冰水灌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家冉  郭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3,(5):753-756+760
目的 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与术前颈椎MR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2例,采用JOA评分和改善率评定患者颈脊髓损伤功能。针对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并明确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2例。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为36~76(58.50±10.46)岁。入院时JOA评分为(5.69±2.09)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1.84±2.79)分,改善率为(54.49±20.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MRI类型较脊髓损伤MRI范围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影响更大。结论 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胡磊  胡召云  匡文忠  周俊 《安徽医学》2010,31(6):601-60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不同,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MRI对于该类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手术时机最好在1周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差别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非手术治疗,20例行手术治疗,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改善率间有差别(F=64.98,P〈0.001),手术组相对保守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高(F=48.68,P〈0.001);保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变不大,而手术治疗组JOA评分持续改善。保守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低,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较高。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20例与手术治疗组40例,按照手术时机及早期是否应予甲基泼尼松(MP)对手术治疗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每组10例,观察比较手术治疗时机、MP使用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结果:手术治疗组JOA评分较保守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而手术治疗组中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早期是否应用MP又是影响JOA评分的重要因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JOA评分的增加呈现正相关。结论:早期开展手术且使用MP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3月48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院时及术后随访时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及JOA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9-62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术后除Frankel分级A及B级患者各1例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4级.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分析颈椎原有的病变情况,针对脊髓受压迫节段选择合理术式对脊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髓完全性损伤的治疗问题.方法报告了8例外伤性无颈椎骨折脱位型颈髓完全性损伤非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按Frankel分级,8例中仅有3例进步至B级.文中分析了颈髓完全性损伤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并探讨了颈髓在无颈椎骨折脱位情况下出现颈髓损伤的临床机制.结论通过对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分析,认为一过性损伤是造成无骨折脱位型完全性颈髓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锐 《吉林医学》2010,31(32):5811-581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前路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施行前路手术的46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对患者展开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11例术后,6例恢复至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E级。B级10例术后,8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E级。C级16例术后,11例恢复至D级,5例恢复至E级。D级9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对于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及时采取适当手术治疗的病例都有明显的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且早期比晚期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觉功能改善,2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3例完全恢复,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MRI是确诊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治疗使颈椎获得稳定,减少继发性损伤,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