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蜂蜇伤战士与正常人血清中蛋白质图谱之间表达差异。方法分别收集来源于解放军181医院于2008年10月—2010年2月收集的11例蜂蜇伤国防战士标本和8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检测。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蜂蜇伤患者的血清蛋白质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蛋白质点。结果在蜂蜇伤战士的血清中存在5个新增蛋白质点,3个蛋白点上调,7个蛋白点下调,其中包括KRT10角蛋白Ⅰ型、KRT1角蛋白Ⅱ型、触珠蛋白相关蛋白、触珠蛋白HP、HPR蛋白、α2-巨球蛋白、β血影蛋白brain1。结论采用固相pH梯度2-DE分离鉴定血清蛋质组能够获得很好的实验重复性。蜂蜇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存在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蜂蜇伤相关生物标记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正常肝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人正常肝细胞L-02分成两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姜黄素组以25μmol.L-1姜黄素处理L-02细胞24 h。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姜黄素组和对照组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所获得的明显差异蛋白质用MALDI-TOF-MS进行鉴定分析,最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姜黄素作用于人正常肝细胞后,有2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角蛋白1与内质网蛋白19表达均上调。结论上调角蛋白1和内质网蛋白19可能是姜黄素抗肿瘤、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肺癌与肺良性疾病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癌与肺良性疾病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方法:以肺癌和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电泳(2-DE)分离2组血清蛋白质,银染显色,Umax扫描仪获取图像,Melanie4软件分析图像,寻找肺癌相关差异蛋白质.结果:建立了较稳定的肺癌和肺良性疾病血清蛋白质2-DE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约400个.软件分析显示2组共有6个差异蛋白质点,肺癌组量上调的差异点5个,量下调的差异点1个.结论:差异蛋白质的分离为进一步的肺癌相关血清蛋白质的鉴定和其他肿瘤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肽质量指纹谱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相关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2-DE)图谱识别、鉴定,寻求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蛋白质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胸腔积液患者5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20例,恶性胸腔积液17例,漏出性胸腔积液13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谱(PMF),最后借助Mascot软件结合NCBInr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相关结构蛋白质。结果通过对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肽质量指纹图比较、分析发现3个存在明显差异蛋白,它们分别是:C1-抑制蛋白、甲状腺三级结构A链和补体C3b。C1-抑制蛋白在结核性胸腔积液高表达,在恶性胸腔积液中低表达。甲状腺素三级结构A链和补体C3b在恶性腔积液中高表达,在漏出液中低表达。结论利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胸腔积液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得到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图谱,获得差异蛋白质,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和比较吗啡成瘾与正常大鼠前额叶皮质(PFC)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寻找和鉴定吗啡成瘾大鼠PFC中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方法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分别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的PFC蛋白质样品进行二维分离,2-DE图谱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v5.0软件分析,选取4个差异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2-DE图谱蛋白斑点的匹配及对比分析,与吗啡成瘾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斑点为87个;经质谱鉴定出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Snap25亚型β-Snap25突触相关蛋白25、β-肌动蛋白。结论吗啡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PFC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初步鉴定了大鼠前额叶皮质中与吗啡成瘾相关的差异蛋白,其表达的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经影响PFC神经元功能,为我们研究阿片类物质依赖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辅助治疗期结肠癌湿热证、脾虚证及无症状结肠癌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收集结肠癌辅助期结肠癌湿热证组、脾虚证组及无症状组患者外周血清各8例,通过双向凝胶电泳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结肠癌辅助治疗期患者血清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湿热证组较无症状组维生素D结合蛋白升高,血清结合素前体、β-GDP解离抑制因子、载脂蛋白A-I前体和簇蛋白均降低。脾虚证组较无症状组β-GDP解离抑制因子、簇蛋白及血清结合素前体升高,前白蛋白原、载脂蛋白A-I前体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均降低。结论 6种蛋白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组合性变化可能是辅助治疗期结肠癌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诊断、预后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凝溶胶蛋白(GSN)前体的变化,以期发现预测乳腺癌化疗耐药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 以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血清标本,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得到化疗前后的凝胶图谱,应用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化疗前后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蛋白质胶点进行质谱鉴定,筛选出血清差异蛋白质,其中包括GSN前体.应用Western印迹法验证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耐药组的蛋白表达集中于相对低丰度区域,共筛选和鉴定出13个差异位点,其中上调蛋白7个,下调蛋白6个.其中GSN前体水平下调,Western印迹法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GSN前体有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化疗耐药性的候选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作用于PC12细胞后的蛋白质表达变化。方法 METH2.5 mmol·L-1作用PC12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质,丙酮沉淀法纯化蛋白,Braford法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Image scannerⅢ透射扫描仪获取凝胶电泳图谱。应用Image Master 7.0软件对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差异性蛋白质点分析,并对相应差异蛋白点用高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MALDI-TOF)串联质谱仪进行差异蛋白质鉴定。结果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分析技术,METH作用PC12细胞24 h后,共鉴定出1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8个差异蛋白点在METH作用后表达增强,10个蛋白点表达减弱。这些蛋白质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分子伴侣、氧化应激和凋亡相关的蛋白以及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酶类。结论 METH诱导PC12细胞18个蛋白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VE)患儿和对照组儿童脑脊液(CSF)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筛选VE特异性蛋白,探讨其与VE的关系,为VE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以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提取VE患儿和对照组儿童CSF总蛋白,固相pH梯度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蛋白质,应用双向电泳凝胶分析软件(PDQuest 7.3.1)对2-DE凝胶进行量化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在Mascot数据库中进行蛋白质匹配,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结果VE患儿和对照组CSF蛋白2-DE凝胶图谱上分别平均显示442和401个点,有23个点蛋白质表达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选取5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钙结合蛋白S100B。结论钙结合蛋白S100B在VE患儿和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对照组儿童CSF的蛋白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VE密切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并有可能成为VE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对人体鼻咽癌细胞株CNE2特征性差异蛋白质组的影响,研究并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鼻咽癌中的作用信号途径.方法 将人鼻咽癌CNE2细胞分为两组,以TGF-α作为配体从而激活EGFR信号通路,有TGF-α作用的为观察组,无TGF-α作用的为对照组,通过无血清细胞培养法对其进行培养24h,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两组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进行分析,鉴定两组特征性差异蛋白质.结果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验证得到包括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EF-Tu precursor、Nudeoside-diphosphate kinase、Hemoglobin beta chain、Annexin A1等15种特征性差异蛋白在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存在差异,它们在信号转导、鼻咽癌细胞的凋亡、侵袭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结论 EGFR可能是通过以上特征性差异蛋白所介导的信号转导从而发挥作用,促进了鼻咽癌细胞的凋亡、侵袭等体外移动效果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咽癌(NPC)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方法:以NPC和正常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电泳(2-DE)分离NPC和正常血清蛋白质,银染显色,Umax扫描仪获取图像,Melanie4软件分析图像,寻找鼻咽癌相关差异蛋白质。结果:建立了较稳定的NPC和正常血清蛋白质2-DE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约400个。软件分析显示2组共有11个差异蛋白质点,10个仅在NPC血清中出现,1个仅在正常血清中出现。结论:差异蛋白质的分离为NPC的相关血清蛋白质的鉴定和其他肿瘤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在探索ONO-AE-248诱发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PMN)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的分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为深入认识“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这种新的死亡方式提供新的有效的研究途径.方法:将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的,人正常PMN,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ONO-AE-248刺激12小时建立非凋亡性坏死模型,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采用PDQuest 2-DE软件分析找出两组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显示:ONO-AE-248诱导的人PMN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与PMN的自发性凋亡的蛋白质组存在差异显著,质谱鉴定初步得到其中12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论: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可以有效的分离和分析ONO-AE-248诱发的PMN非凋亡性坏死的蛋白质组,为进一步探索“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丰富细胞死亡方式带来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付红艳  王义勇  张科东  周凤 《天津医药》2019,47(10):1050-1053
摘要: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其在NSCLC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收治的 34 例肺鳞癌、65 例肺腺癌和 20 例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MUC1蛋白表达。所收取肺组织标本均经HE染色证实符合病理要求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UC1蛋白 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UC1蛋白预测不同类型NSCLC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肺鳞 癌和肺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MUC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肺癌组(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鳞癌的最 佳临界值为33.23 U/mL,其诊断敏感度为52.94%,特异度为100%;肺鳞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 达率与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31.31 U/ mL,其诊断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95%;肺腺癌组中-低组织分化、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血清及癌组织MUC1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高组织分化、TNM分期Ⅰ~Ⅱ期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MUC1蛋白呈高表达, 其对肺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有预测意义,对肺鳞癌无明显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9(Pax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NSCLC患者血清中Pax9的浓度,以42例肺良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分析Pax9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血清中Pax9的浓度[(144.6±87.4)ng/ml]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94.8±44.4)ng/ml]和健康者[(103.3±5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9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及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型、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另外,Kaplan-Meier分析显示,Pax9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和Pax9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ax9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其血清含量对NSCL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血清中的过高表达有可能作为肺癌不良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Proteomic alteration in lung tissue of rats exposed to cigarette smo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S  Xu N  Nie J  Dong L  Li J  Tong J 《Toxicology letters》2008,178(3):191-196
Cigarette smoke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epidem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in relation to human lung disease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proteomic analysis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tissue of rats exposed to cigarette smoke. Wistar rats were exposed to cigarette smoke twice a day, 30 min each for 1, 2 and 4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total protein of lung tissue was extracted for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analyzed with ImageMaster 2D Platinum software. A total of 28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smoke-exposed groups were screened and of which 18 were identified by matrix assistant laser desorption ion-top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or MALDI- TOF-TOF analysis, revealing 10 up-regulated and 8 down-regulated proteins.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wo proteins,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oints (RAGE) and thioredoxin (Trx), were validated by immunoblotting and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roteomic analysis.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omic pattern as an early indicator of lung damages induced by cigarette smok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may be applied as exposure biomarkers in future experimental as well as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s upon confirmation by a greater sample size and more validate study design for the proteom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黑素瘤抗原-1(MAGE-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以该蛋白作为疫苗对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对3种人肺癌细胞系和56例NSCLC标本及相邻正常肺组织标本MAGE-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3种人肺癌细胞系均表达MAGE-1蛋白;56例NSCLC标本中,25例表达MAGE-1蛋白,而相邻正常肺组织均不表达。结论MAGE-1蛋白在NSCLC中呈高频率表达,提示该蛋白有望成为对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适宜靶点。  相似文献   

17.
顾宇平  黄建安 《江苏医药》2012,33(5):540-542,62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蛋白2(Tro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NSCLC手术标本、13例癌旁组织及32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Tro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rop-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40.0%vs.9.38%和8.33%)(P<0.01);Trop-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Trop-2在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rop-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Trop-2在NSCLC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重组腺病毒导入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hFGF-10) 对HaCat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由鉴定的差异蛋白质推测hFGF-10对HaCat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对空载体腺病毒Ad感染细胞和重组腺病毒rAd-hFGF-10感染细胞的总蛋白图谱上的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 并通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对差异蛋白进行确证。结果显示, 获得了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鉴定了4种与细胞凋亡、细胞骨架调控、蛋白质降解等相关的差异蛋白质, 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确证了差异蛋白质VDAC2在导入目的基因hFGF-10的HaCat细胞中表达上调, 提示VDAC2可能在hFGF-10的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NSCLC患者40例(A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0例(B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C组)血清TK1水平。结果 A组血清TK1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血清TK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腺癌和鳞癌TK1阳性率高于C组(P<0.05)。结论血清TK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代先慧  蒋捍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34-1636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NSCLC组织和15例远离肿块无癌细胞浸润的肺组织(距肿瘤病变>5 cm)标本EGFR、VEGF的表达.结果 EGFR、VEGF在124例NSCLC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66.1%,在15例远离肿块无癌细胞浸润的肺组织(距肿瘤病变>5 cm)均无表达.Ⅲ期NSCLC组织的VEGF表达率为80.4% (41/51),高于Ⅰ-Ⅱ期的56.2% (41/73)(x2=4.24,P<0.05);淋巴结阳性的NSCLC组织VEGF表达率为78.2% (50/6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53.3%(32/60)(x2=4.77,P<0.05),VEGF和EGFR表达与病理类型、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等无关.EGFR与VEGF呈正相关关系(r=0.93,P<0.05).结论 EGFR、VEGF在NSCLC组织中过表达;VEGF可能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EGFR与VEGF在NSCLC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