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了76份血库献血员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39份表现阳性,阳性率为51.3%。同时还检测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可检测到的巨细胞病毒DNA最低限为5fgμl-1。本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较好,灵敏度高,可适用于临床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胎儿畸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002份孕妇血清和372份新生儿脐血巨细胞病毒(CMV)IgM和IgA抗体的检测,发现青岛地区孕妇活动性及先天性CMV感染率均较高,分别为20.95%和9.14%。孕妇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播给婴儿的危险度为36.96%。在110例活动性巨细胞感染孕妇所娩婴儿短期临床随访中发现,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所娩胎儿出现早产、死胎和发育异常现象显著多于非感染对照组。研究结果认为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CMV-IgM和IgA可用于预测和监视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发育异常婴儿出生的危险程度,并可作为优生门诊防止畸形儿出生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巨细胞包涵体检测方法,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要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取患儿的尿液及其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巨细胞包涵体,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阳性,即巨细胞病毒感染.未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阴性。结果 观察组31例要儿黄疸,巨细胞包涵体检查阳性21例,阳性率为67.7%;巨细胞包涵体阳性患儿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巨细胞包涵体阳性率分别为100%(21/21)、42.9%(9/21)、23.8%(5/21);对照组30例正常要儿及其母亲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巨细胞包涵体检查可明确巨细胞病毒感染,确定产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要儿黄疸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母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过程中,检测尿巨细胞病毒DNA与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儿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诊断方案进行治疗,观察诊断效果。结果:予以不同的检测方法后,两种单一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的阳性率及特异性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均显著高于两种单一检测结果,如阳性率、特异性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疗前后所有患儿的两项指标变化情况,发现两组指标均明显下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过程中,联合检测尿巨细胞病毒DNA与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可予以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后续的临床治疗,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索在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胞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诊的90例疑似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和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对患儿进行检测,比较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与治疗前后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的阳性率58.89%(53/90)、特异性62.22%(56/90)与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检测阳性率51.11%(46/90)、特异性61.11%(55/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9%(71/90)、特异性91.11%(82/90)与两种单一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和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胞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学龄前儿童尿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HCMV),并和常规细胞培养(CCC)、早期抗原检测(DEA)两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5份尿标本中有41份CCC出现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其中38份标本PCR检测为阳性,敏感性为92.7%,其余64份CCC阴性,有6份PCR检测阳性,特异性为90.6%,与DEA相比,PCR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6%,95.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因易造成婴幼儿先天性感染、免疫抑制(器官/干细胞移植受体和重度艾滋病等)患者致死性并发症而备受关注。更昔洛韦等化学药物是目前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同时,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类药物也是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努力方向之一。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类药物具有较强病毒中和能力,且可激活补体并介导调理作用,被证明为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被动免疫制剂。本文主要就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体类药物,即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和巨细胞病毒特异的治疗性工程化抗体的研制、临床应用及目前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例骨髓移植病人,204名献血员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A,结果5名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全部阴性,204名献血员中总抗体检出率29.91%,表明西安地区部分献血员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为近期或活动性感染。这将对骨髓移植构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在骨髓移植中应筛选巨细胞病毒抗体阴性的献血员。  相似文献   

9.
白组胞中巨细胞病毒及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在其基因结构上含有感染细胞特异性的多肽区段,都具有免疫原性。Fabricant首先用疱疹病毒成功诱导动脉硬化鸡的模型。巨细胞病毒基因组与单纯疱疹病毒一样是由L和S两个基因节段相连接而组成。1987年Adam首次报道了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硬化有关。我们采取了不同方法检测了4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及30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巨细胞病毒,旨在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0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检查并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3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并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 3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其颅内声像图均可见两处及以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征象,其中1例羊膜腔穿刺检测到巨细胞病毒DNA确诊。结论 产前超声可根据多个声像图异常指标提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结合血清学阳性结果可诊断,确诊可通过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做病毒学检测。  相似文献   

1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学龄前儿童尿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HCMV),并和常规细胞培养(CCC)、早期抗原检测(DEA)两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5份尿标本中有41份CCC出现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其中38份标本PCR检测为阳性,敏感性为92.7%;其余64份CCC阴性,有6份PCR检测阳性,特异性为90.6%。与DEA相比,PCR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6%,95.2%;提示PCR检测临床标本中HCMV,不仅敏感特异,而且与CCC,DEA两法相比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极高.绝大多感染者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时,即诱发严重临床疾病,因而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就显得很重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虽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医学检测手段与技术的提高,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也出现了更多更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方法:将病人按年龄分组,常规进行肝脏功能测定、病毒性肝炎和巨细胞病毒血清标记物测定,腹部B超扫描。结果: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始于胎儿期,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增加,但其临床表现年龄越小,症状越重,年龄越大症状越轻,胎儿期感染则致残、致死的机率增加,预后不良。小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抗体IgG和/或IgM。结论:巨细胞病毒是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其临床表现则随年龄增长反而减轻。巨细胞病毒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特异性抗体IgG和/或IgM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向选东  欧阳颗 《湖南医学》1997,14(6):327-328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72例早产、死胎及先天性畸形儿尸解石蜡包埋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6.94%;5例阳性者中,双胎宫内死亡2例,先天性畸形2例,脑积水1例。结果提示异常妊娠和先天畸形的发生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文中讨论了多聚酶键反应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对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16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G和IgM及巨细胞病毒UL93 DNA。结果观察组患者巨细胞病毒UL93DNA、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73.21%、70.83%和4.2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7.50%、49.38%和2.50%,观察组患者巨细胞病毒UL93DNA和IgG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巨细胞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几何滴度平均为(40.12±19.89),对照组为(59.96±24.85),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巨细胞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降低明显,这均表明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人群发生高血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对健康献血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筛查。方法:对2003年2~7月收集的103份EDTA抗凝外周血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pp65抗原血症检测,同时以ELISA法检测其中的86份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结果:103份标本中共有10份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71%;ELISA法检测86份标本CMV—IgM抗体全部阴性,CMV—IgG抗体56例阳性,阳性率为62%(56/86),10份pp65抗原阳性的标本中,CMV—IgG阳性9例。结论:pp65抗原是检测CMV感染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而检测CMV—IgM、CMV—IgG不能预测CMV的活动性感染,因此对需要输注全血、成分血的免疫力低下或各种移植病人,应进行CMVpp65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10例婴幼儿全身性细胞包涵体病(CID)尸检切片的观察,发现各例累及器官数目悬殊,为2~18个不等,好发器为肺,肝,肾,据每张切片的典型巨细胞数大于10个的7张HE切片光镜检查,可将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CIC)分为肿胀细胞,典型巨细胞和退变巨细胞三类,其构成比分别为0~43.5%,48.9%~74.2%和7.6%~38.9%。如结合近期文献中采用核酸杂交技术和(或)免疫组化等检测结果的报  相似文献   

18.
孕妇及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翟平,李莹北京铁路总医院妇产科100038巨细胞病毒(CMV)为人类常见的病毒感染病源体,近年来发现,其可能是宫内病毒感染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可导致先天畸形、流产和死胎。为了解孕妇和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对10例婴幼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检切片的观察,发现各例累及器官数目悬殊,为2~18个不等.好发器官为肺、肝、肾。据每张切片上典型巨细胞数大于10个的7张HE切片光镜检查,可将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CIC)分为肿胀细胞、典型巨细胞和退变巨细胞三类,其构成比分别为0~43.5%、48.9%~74.2%和7.6%~38.9此如结合近期文献中采用核酸杂交技术和减)免疫组化等检测结果的报道,则进一步可依CIC演变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隐匿期,第二期肿胀期,第三期包涵体期和第四期退变期。作者还就命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输血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IgA抗体。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IgM、IgA抗体分别为74.6%和11.9%,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