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法、牵引、针刺配合治疗60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针刺、手法推拿、牵引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与单一牵引组52例做对照观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与单一疗法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牵引、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110例。结果治愈90例,有效13例,显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4%。结论牵引、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治疗大多数采用保守法,其中“牵引、按摩”就具有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2—2004年运用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5例,男89例,女36例,平均年龄36.5岁(18~65岁)。均为闭合骨折,车祸伤84例,重物砸伤12例,跌伤29例。1.2术前准备术前非急诊手术的胫骨骨折行跟骨牵引,股骨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同侧胫骨,股骨双骨折者行双牵引。常规抬高患肢,脱水、抗炎对症处理。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1w。术前拨除牵引。根据X线片,选择合适的髓内钉。  相似文献   

5.
牵引、推拿配合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牵引加推拿方法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后局部TDP(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法,对照组采用牵引,TDP照射法。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牵引、推拿加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牵引、分骨、回旋折顶及外固定等正骨手法整复前臂单、双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牵引复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曹新乔,何曙芝阜宁县人民医院224400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不矫正,随年长而跛行更重并产生功能障碍,如能早期复位则效果较好。我院骨科采用内收肌切断、牵引、手法复位综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对26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电针,牵引配合推拿复位手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治疗上采用以电针和牵引为主;在中后期,以推拿手法复位法为主,同时配合电针和骨盆牵引的分期治疗方法,能大大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达引,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先后分成6组,按牵引,针灸和推拿以不同顺序组合进行治疗。牵引用间隙牵引,时间相同,同症型患者针刺与推拿的穴位和手法均相同,并于20次后比较疗效,结果:牵针推组总有效率100%,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按牵引-针灸一推拿顺序组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骨科常见病,属中医“痹症”,“腰痛”等范畴。笔者1995年1月-2004年4月运用骨盆牵引、推拿配合疼痛阻滞术综合治疗该病80例,较之单纯运用推拿或牵引等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缩短等优点,且总有效率达97.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甘文  刘华文  袁艳辉 《中外医疗》2010,29(26):25-26
目的 观察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采用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对照88例,采用针灸、牵引、手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个疗程(2周)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场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针刀治疗具有特异性,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2.
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病史、体征与影象学检查结合的方法作为诊断依据,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29/42)患儿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扁桃腺炎,所有病例颈椎正侧位及寰枢椎张口位X线照片所见均有异常,绝大部分(38/42)患儿用牵引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小儿头颈部炎症与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加强对本症的认识,及时进行影象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颌枕带牵引或颅骨牵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3例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体质的差异、病因的不同均采用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年老体弱的患者牵引重量要轻,按摩手法力度要小,针刺强度也要小;年轻体壮的患者牵引重量相对要重,按摩手法力度相对要大,针刺强度亦要大。结果2:13例病例治疗后175例痊愈3,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1%。结论: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牵引组(21例)、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组(22例)、单纯牵引组(20例)。结果中药结合针刺牵引组、针刺牵引组愈显率分别为90.91%、85.71%,优于单纯牵引组的55.00%(P〈0.05);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组的第1疗程痊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治疗本病效果好,疗程最短。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变力、旋转、变换角度牵引方式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也有少数青少年病例,在中医科诊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颈椎牵引,且医生大都采用的是固定的垂直颈牵模式,而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采用变力牵引、旋转牵引及变换角度牵引方式,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不能自理,容易发生多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科收治骨牵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晏丽学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145-146
牵引是将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应用于骨与关节的损伤和病变中,治疗骨折,固定受伤肢体,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矫正畸形。牵引力是由牵引装置经皮肤或骨沿肢体轴线方向作用;反牵引力是由患者的体重与被褥的摩擦力及牵引架的支点所构成。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和骨牵引。  相似文献   

18.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尤其是初次发作的患者,通过牵引疗法大多可以治愈或明显好转,即使是病程较长的患者,牵引疗法也能缓解腰痛或下肢放射痛的症状。目前,牵引的方法主要有电脑控制牵引法、重锤牵引法、家庭牵引法等。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外,牵引疗法还适用于其他一些下腰部疾病的治疗,例如:腰椎间盘损伤、椎间关节障碍、退行性下腰部疾病(尤其是有腰椎间隙缩窄现象的患者)、韧带肥厚及其他多种原因所致的腰痛或下肢疼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骨牵引和皮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牵引后的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将其经验总结如下。牵引后应注意随时观察1.每日检查牵引绳有无障碍,是否滑出滑车沟,注意牵引力和方向是否适宜,防止过度牵引或造成畸形。2.绳扣是否牢固,牵引锤是否悬空或靠在床栏上,钻床时不可随便增加重量和移动牵引的方向。不能突然提起牵引锤取消牵引,以防骨折再度移位。3.随时观察有无血管,神经受压症状;4.牵引后定时测量患肢的长短(与健侧对比)以便随时调整牵引重量;5.皮肤牵引者胶布有无滑移、松解或脱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牵引及石膏、小夹板外固定组合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牵引及石膏,小夹板外固定组合治疗胫腓碎性骨折21例。结果:经过6-18人月的随访,治愈18例,好转3例,骨折愈合时间为3个月至8个半月,平均为6个月。结论:采用骨牵引及石膏,小夹板外固定组合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能维持有效的固定,避免感染,破坏骨折修复能力等弊端。更有利于患肢早期活动,达到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