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寒、湿、热、痰、食积、气滞、血瘀、情志、虚损等因素均可影响胃的生理功能而罹病。胃病的发生,与肝脾颇为密切。肝得疏泄,则脾(升)运、胃(降)和;肝失疏泄,则脾壅胃塞,此谓木(肝)土(脾胃)不和。脾胃互为表里,脾不运化,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影响胃主纳谷和腐熟水谷的功能;脾气不升,气机阻滞,必碍胃通降浊气的功能;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在脏  相似文献   

2.
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辩证施治.但在临床中往往欲速则不达,疗期绵绵延长.针药并举、辨证论治,结合经络穴位的性质双管齐下,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中医之"脾主运化,胃主通降";"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等理论,着重分析了治疗脾胃病(胃脘痛)的十一法,对脾胃病的十一种治疗方法进行全面总结,同时结合相应的临床实例进行研究,以期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治胃七法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与脾一起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输布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脾与胃相为表里,虽然关系密切,但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又有明显区别: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化,胃主纳;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等。正因为胃有以上生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就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之体,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禀赋、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特点。而脾胃的生理作用,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又居重要地位。脾喜燥恶湿,与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和输布精微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  相似文献   

6.
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各脏皆有,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脾气主升,升则运化;胃气主降,降则受纳,是以同主水谷行"仓廪"之官职.因此,中焦脾胃的升降运动就是脾胃主"仓廪"的机制.故叶天士[1]说:"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张景岳[2]亦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  相似文献   

7.
脾为至阴之脏,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得阴始安。脾胃阴亏,纳受失常诸证,临床均非鲜见。然脾阴与胃阴之虚,两者同中有异,宜精细辨证,圆机活法。兹根据前贤心法,结合个人体会,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对叶天士运用大半夏汤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虚与胃虚皆可导致水谷受纳运化失司,脾不升清,胃失和降,浊气逆上,因此对于中焦虚寒呕吐,强仲景《金匮要略》中立大半夏汤补脾和胃,降逆止呕,而非一味补脾健运升清.后人在此基础上,细察脾胃虚证,分立健脾升清和降胃通补之治则,灵活运用犬半夏汤治疗胃虚之证.  相似文献   

9.
<正>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四季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以夏秋两季多发,二岁以下小儿发病率较高。本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稀薄或有粘液及不消化乳食为特征。 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腹泻其因在脾、胃、肾三脏腑。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食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之气为后先气血生化之源泉;肾为先天之本,内寄肾阴、肾阳,肾阳可湿煦脾肾,以助其运化水谷,腐熟食物,转输水液之能。前贤言: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由此可见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消化能力较弱,偶有外感或内伤极易引起脾、胃、肾之功能失调,水谷不腐,清浊不生腹泻一证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内科常见病,以胃脘部疼痛、胀满、嘈杂,暖气反酸等为主症,其病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关系。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肝与脾是木土同源,机体水谷的运化,精微的吸收转输必赖肝的疏泄功能协同完成。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正常,脾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皆生”,故调理脾胃,为治疗疾病之根本。  相似文献   

11.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与脾合称后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完成受纳与腐熟功能的同时,胃有以通降下行为顺,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喜润恶燥等特性。病理方面表现为纳腐功能失常和通降失司。胃气在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尤其突出,无论何种病,如果胃气不衰,虽重也易治;胃气不佳,虽轻也迁延;胃气已绝,预后不良。故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兹将治胃诸法列述于下: (一)解表化浊法: 适应于外邪侵袭、胃失和降的呕吐、泄  相似文献   

14.
胃阳浅释     
胃阳,《简明中医辞典》释为“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阴与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内经》中有“胃脘之阳”,实指胃气。笔者认为,胃阳即胃之阳气,是胃气温暖胃腑,维持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的动力部分。今在前人对胃阳和胃阳虚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谈调理脾胃     
祖国医学先辈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许多调理脾肾的方法,创立了不少著名的方剂.在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一个贯用而又重要的法则.历代医家对此都十分重视,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脾胃的生理脾和胃以膜相隔,经络相连,同居中焦,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脾为阴土,主化、宣升、喜燥恶湿。胃为阳土,主纳、宜降、喜润恶燥.两者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受纳与运化.因此,人的体质强弱,气血精神的盛衰,虽与五脏有关,但关键在于脾胃.《内经》对脾胃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视,如:“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饮入  相似文献   

16.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我院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着重以下四个治则: 一、调升降和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主运化,不仅是消化水谷,而吸收和输布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和津液。若脾气不升,即可产生  相似文献   

17.
<正> 脾胃生理特性与功能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以气机升降而言,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根据阴阳二气性质,阳气主升阴气主降,但脾胃之气升降与此相反。因为人体脏腑之气属阴者主升,属阳者主降,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从功能而论,胃主受纳水谷,纳则贵下行故胃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及胃阳一词的案例颇多,将其归纳分析,觉得所论所治,尚有独到之处,现略析如下。 (一) 胃主纳食,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是叶氏脾胃分治的主要观点。胃能顺利地纳受、消化水谷,行其通降之功,除胃阴的濡润之外,尚须胃阳的协助。这里因为:其一,胃阳是化谷之火。一旦胃阳衰微,轻则不  相似文献   

19.
浅谈胃脘痛的辩证施护赵晓吾,陈署敏,张莉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步。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皆可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胃腕脘痛、呕吐、呢逆、泄泻,腹胀等症状。胃脘痛为...  相似文献   

20.
祖国中医药学中,芳香化湿药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类药物。从气味和归经来看,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1]。例如常用的芳香化湿药有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等,大多主入脾、胃二经。因而决定了这类药物共有的功效特征和临床使用规律。从祖国医学理论来推衍,中医脏腑以及升降学说认为:脾为阴脏,以阳气为用,性主升发,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有“脾恶湿而喜燥,土爱暖而喜芳香”之说。倘若湿浊之邪阻滞中焦,必然影响到脾的运化,而芳香化湿药辛香温燥,有疏通气机,宣化湿浊,消胀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