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检定ABO及RhD血型1206人次,交叉配血6838人次。结果 31份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中9例假阳性,5份RhD(-)中份弱D,78份交叉配血不便的标本中9份假阳性。结论 微柱凝胶试验可作为临床输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朴英玉 《吉林医学》2011,(36):7666-7666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临床配血标本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对血样标本给予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交叉配血法,进行配血试验;用微柱凝胶卡做抗体筛查,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同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比结果。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交叉配血与凝聚胺交叉配血法,对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不合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DAT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进行DAT试验,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微柱凝胶法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用于临床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结果保存时间短、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检定ABO及RhD血型1206人次,交叉 配血6838人次。结果31份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中9份假阳性,5份RhD(-)中1份弱D,78份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 中9份假阳性。结论 微柱凝胶试验可作为临床输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法)对我院496名新生儿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合的再用凝聚胺法复检。结果: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出交叉配血不合32例,其中主侧交叉配血不合5例,次侧交叉配血不合25例,主次侧均不合2例。盐水法检出交叉配血不合3例。用凝聚胺法复检,检出交叉配血不合12例。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性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首次输血和多次输血后不规则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探讨微柱凝胶法(microcolumn gel test,MGT)和凝聚胺法(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GT和MPT对需输血的9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96例血透患者462例次交叉配血中,MGT法和MPT法配血相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GT主侧次侧凝集62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全部阳性。并且随着输血的次数增加,MGT和MPT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增加(P<0.01)。MGT检测总阳性率高于MPT(P<0.01)。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多次输血后,会出现抗体的不规则性。在MGT中致敏红细胞会导致配血困难。结合MPT进一步了解凝集的性质,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在MGT交叉配血次侧阳性的情况下,同时做MPT交叉配血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鉴定血型9386次。17例Rh(-),交叉配血3948人次。结果44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中,35例是假阳性。3948人次的交叉配血中,发现38例是假阳性。38例阳性结果用聚凝胺法复做交叉配血,只出了4例阳性。结论微柱凝胶法目前是一种较先进的血型定型和交叉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对20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进一步作抗人球蛋白试验;观察比较这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相合符合率、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类型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配血相合率为84.5%;凝聚胺法为90.3%(P〈0.05);②存在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其自身抗体的类型分别是抗-IgG+抗-C3d占56.3%,抗-IgG占31.3%、抗-C3d占12.5%;③交叉配血相合的176例肝硬化患者及交叉配血出现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均未观察到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凝聚胺法比较,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更高;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出现的自身抗体其抗体类型多为抗-IgG+抗-C3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法(MGT)和改良凝聚胺配血法(MPT)作交叉配血试验对输血安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例患者同时作微柱凝胶卡法和改良凝聚胺配血法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GT交叉配血技术不符率9.0%,MPT交叉配血技术不符率6.0%,两者方法学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法比改良凝聚胺配血法敏感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实用性更强;MGT方法简单、快速、自动化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154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2例,主侧(供血者血球+受血者血清)不合2例,次侧(受血者血球+供血者血清)不合30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再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主侧不合2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便于观察、保存时间长,便于自动化、标准化,但孵育和离心时间长;因其高灵敏度易引起假阳性结果。而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结果不易观察,且影响因素多,易引起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以下简称微柱卡)测定孕妇血清(浆)中的IgG抗A、抗B效价,以预防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方法同时应用微柱卡和凝聚胺法对40份申请IgG抗A、抗B效价测定的孕妇O型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两法测得的IgG抗A、抗B效价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微柱卡法检测IgG抗A、抗B效价的灵敏度分别是凝聚胺法的7.8倍和6.7倍。微柱卡法测得IgG抗A、抗B效价均高于凝聚胺法2~3个梯度。结论微柱卡法可以常规用于IgG抗A、抗B效价测定,且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但由于灵敏度过高,应把正常参考值〈64(传统的正常参考值)改为〈25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柱凝集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200例患者分别用微柱凝集法和凝聚胺法进行同型交叉配血,然后通过对其结果、操作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凝聚胺法全部阴性,操作时间大约为10 min;微柱凝集法阳性3例,该3例样本经抗体筛查证实是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规则抗体,操作时间大约30 min。结论微柱凝集法的敏感性要高于凝聚胺法,不规则抗体漏检的概率小,结果更准确。但微柱凝集法操作时间长,不适用于急诊配血。  相似文献   

13.
郭博  刘杨  管政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1012-1013
目的 探讨国产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不规则抗体筛检卡(以下简称:筛检卡)对血清(浆)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效能。方法 用筛检卡与凝聚胺法同时筛检IgG类抗C、抗c、抗D、抗E4种标准抗血清,并比较结果;取334份有免疫史或怀疑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血清(浆),同时用两法筛检,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两法对IgG类4种标准抗血清的筛检结果(阴性、阳性)完全一致;但两法阳性凝集强度有部分不同。334份血清(浆)筛检卡检出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凝聚胺法检出7例。两法不规则抗体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法共同检出的7例中,有2例筛检卡凝集强度高于凝聚胺法。结论国产筛检卡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可常规应用,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对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的意义。方法取92例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并观察新生儿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结果IgG抗A抗体效价≥64者17例,占39.53%;抗B抗体效价≥64者20例,占40.82%。IgG抗A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2.20%,IgG抗B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4.29%。2者的发病均出现在抗体效价≥64。结论产前检测IgG抗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盐水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16例住院申请输血患者用盐水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出现凝集者再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做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用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检测4216例输血的血浆标本中出现凝集15例,其中主侧出现凝集的14例、次侧凝集1例。经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比较,结果其中主侧出现凝集14例抗筛为阳性,另1例次侧出现凝集为供血者抗筛阳性,二法结果完全一致,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33%。结论: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法是既能检测IgM抗体,又能检出IgG抗体的方法,且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对临床输血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人球凝胶法和试管法在1例产生不规则抗体患者的配血试验应用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同时使用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在操作标准化和结果判读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结果一致,抗体效价凝胶法比试管法高1个滴度,凝胶卡结果更易判读。结论凝胶法操作标准,结果清晰,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是标准化的血清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传统试管法、聚凝胺法在直抗试验(DAT)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差异.找到更适于临床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方法 2 312例患者血液样本用卡式法定型后,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DAT检测,再用卡式法以及试管法、聚凝胺法对血液样本及献血者血样进行平行交叉配血试验.对于交叉配血主侧阳性的样本进一步鉴定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最后以试管法作为标准,将三种方法得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卡式法DAT结果,并比较卡式法与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2 312例样本中,卡式法DAT阳性率为6.78%,以传统试管法作为标准,卡式法DAT敏感性为99.4%,特异性为99.9%,且卡式法的阳性强度与试管法相同或大于试管法的样本占97.4%.卡式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主侧特异性分别为99.91%、99.74%,次侧特异性分别为99.45%、99.41%,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05;x2=0.04,P>0.05).两种方法主侧敏感性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侧敏感性分别为96.72%和8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0,P<0.01).结论 以传统试管法作为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检测标准,卡式法DAT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其操作较传统试管法简便、快捷,且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影响因素少;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与聚凝胺法相比,次侧敏感性高于聚凝胺法,而且卡式法能够排除临床无意义抗体及自身冷凝集抗体的干扰,能够更有效的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  郑定容  罗俊  陈望荣  周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4):681-681,683
目的检验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抗体检测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微柱凝胶试验与常规试验对12934人进行交叉配血,其中16次交叉配血复查和抗体筛查,比较二者的优缺点。结果微柱凝胶试验灵敏度较常规检测法灵敏度高2—6个滴度。结论微柱凝胶试验检出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简便快速,在临床输血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致敏红细胞检出率。方法检测临床诊断疑似AIHA标本135例。用Coomb's凝胶试剂卡对受检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用单特异性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行分型。结果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9例,Coomb's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GDAT)阳性24例,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份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7例(29%),IgG型13例(54%),C3d型4例(17%)。结论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需洗涤红细胞,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检测致敏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AIHA实验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