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青春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青春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总结对青春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结果青春期糖尿病患者多表现出逆反心理、自我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等心理上的问题,并且从观察中可以看出,患者的心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血糖控制产生影响。结论处于青春期的人群在心理上本就比较敏感,患有疾病后,更需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专业护理,才能够帮助青春期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李惠珍  程同银  赵红 《新疆医学》2012,42(10):178-180
青春期是指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从性器官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年龄规定为10~19岁。这个年龄阶段一般在初中、高中阶段,这个时期称为"少男少女"。此期是机会与危险并存的时期,青春期快速而旺盛的发育,使这时期充满了选择和塑造的机会,但青春期存在发育的不完善和不成熟,使青春期充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是儿童过渡到性成熟期的一个中间期,是人的生理成熟及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女性的青春期是从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WHO规定为10~19岁。男性青春期比女性晚1~2年。在这个时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身心都要经历一个巨变,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进入青春期后的变化一点也不过分。这种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使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心理变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变化、心理护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影响血糖的控制,经心理护理后,2~4个月内血糖平稳,1~3年后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患糖尿病后会有各种心理变化,心理变化又影响治疗及血糖控制,所以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应成为我们护理工作常规。  相似文献   

5.
按照心理学年龄分期:学龄前是指6~7岁至青春期12~14岁年龄段,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也是发育和变化最快的时期,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我们根据学龄期患儿的心理特征,为了解住院患儿的心理状态,以便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下面介绍我科对学龄期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体会。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从我科2004~2005年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选择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1.32岁.空腹血糖12.7~22.3mmol/L,病史2.5~9.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本科住院的女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主要从控制血糖波动为主,并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全部病例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有效健康指导后,症状缓解,好转出院。结论:控制血糖波动及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从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多方面对靖安社区糖尿病患者展开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保持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既是青少年心理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又是个性人格、道德品质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包括性发育与性心理发展),使他们面临许多需要适应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新问题,在这个阶段,指导与帮助他们在心理发展上顺利地渡过青春期至关重要。为了探索青春期大学、中学生人格度及心理发展方面的某些特征,为合理进行人格教育,促进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合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使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促进血糖达标,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方法对30例≥6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来,我科收住青少年糖尿病20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获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9~17岁,平均13岁。均符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诊断。临床表现:多饮、多尿16例;多食6例;神志不清8例。尿酮体 ~ ;血糖最高达3483mmoL/L,经过5~10天的治疗,临床症状及血糖均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 护理指导21 心理护理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测,50%~80%糖尿病并发症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预防的〔1〕。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自尊心强、知识缺乏、恐惧心理,及父母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院后健康继续教育指导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3月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按住院时掌握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治疗组40例,出院后根据血糖波动情况,指导患者在血糖波动时的应对措施,同时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0例治疗组患者全部经积极且正确的采取控制血糖波动措施和有效持续继续教育后,血糖基本平稳。结论:出院后继续教育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波动时正确面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及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住院次数及天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使之控制在正常范围。方法:选择52例糖尿病患者安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期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加强用泵护理、及时监测血糖。结果:52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控制良好。结论:通过使用胰岛素泵,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提高了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蒋红玉 《吉林医学》2011,32(22):4696-469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方法:对30例≥6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从2010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9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案.结果 39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痰菌涂阳性者转为阴性,血糖稳定.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合理用药,做好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占清 《中外医疗》2014,(9):144-145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研究,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和良好预后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方法选择2013年7月一2013年8月我院血液内分泌科收治的3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47岁。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策略,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控制血糖、心理护理等方面。结果该研究中,37例治疗时间为1-2周,2例达到了3周,全部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血糖水平从治疗前的(12.7±4.5)mmol/L降到治疗后的(6.7±1.2)mmo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率为100%。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临床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最大限度在生理和心理上使患者舒适满意,为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治疗糖尿病单靠药物难以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糖的目的,必须配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为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从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及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自测血糖和足部护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何淑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1,(9):100-100,10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分娩,均未发生感染以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控制血糖的稳定,对保证胎儿正常发育、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静   《中国医学工程》2012,(9):47+49-47,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治疗10d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对照组控制好(P均〈0.05)。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对血糖的稳定控制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