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的功能、形态、氧化应激水平以及抗氧化酶过氧化酶Ⅰ(PrxⅠ)、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的影响及PrxⅠ、CAT、EC-SOD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无损伤动脉夹钳夹肾动脉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血、肝和肾.血清ALT活性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SCr含量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BUN含量采用酶耦联速率法测定.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肾的形态学改变.肝组织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H2O2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PrxⅠ、CAT、EC-SOD mRNA表达水平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测定.结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血清SCr含量、BUN含量和AL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肝组织形态结构均明显受损.肝组织内的MDA含量和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rxⅠ、CAT、EC-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肝遭受过氧化损伤,形态结构和功能受损,PrxⅠ、CAT、EC-SOD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肝具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的功能、形态以及过氧化物酶V(PrxV)、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变化,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肾的影响及PrxV、CAT、SOD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首先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通往大鼠肝左叶、肝中叶的血管和胆管蒂30 min,然后松开血管夹恢复肝血液供应,制造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损伤再灌注6 h后取血、肝和肾。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含量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含量采用酶耦联速率法测定。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肾的形态学改变。肾组织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抗氧化酶PrxV、CAT、SOD mRNA表达水平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测定。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血清ALT活性、SCr和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肾组织均明显受损。肾组织内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rxV、CAT、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肾的形态和功能受损,抗氧化酶PrxV、CAT、SOD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肾具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的功能、形态、氧化应激水平以及抗氧化酶过氧化酶I(PrxI)、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的影响及PrxI、CAT、EC-SOD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无损伤动脉夹钳夹肾动脉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血、肝和肾。血清ALT活性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SCr含量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BUN含量采用酶耦联速率法测定。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肾的形态学改变。肝组织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H_2O_2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PrxI、CAT、EC-SOD mRNA表达水平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测定。结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血清SCr含量、BUN含量和AL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肝组织形态结构均明显受损。肝组织内的MDA含量和H_2O_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rxI、CAT、EC-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肝遭受过氧化损伤,形态结构和功能受损,PrxI、CAT、EC-SOD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肝具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Ⅰ(PrxI)、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肠内的表达变化以及小肠内氧化应激的水平,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肠的影响及PrxI、CAT、SOD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制备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再灌注6h后取血、肝和小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钼酸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小肠中H_2O_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小肠的形态学改变;RT-PCR测定小肠组织PrxI、CAT、SOD 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迹测定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血清ALT活性、MDA和H_2O_2的含量明显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受损明显;小肠组织内MDA和H_2O_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rxI、CAT、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升高明显。结论:PrxI、CAT和SOD在小肠组织处于高度氧化应激状态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丽华  王切  刘钊  王磊 《解剖学报》2013,44(4):550-553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还原酶I-硫氧还蛋白(PrxI-Tr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抗氧化体系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无损伤血管夹钳夹通往大鼠肝左叶、肝中叶的血管和胆管蒂,30 min后松
开血管夹,制造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损伤再灌注6h后取血和肝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HE法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的方法观察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rxI-Trx、SOD、CAT氧化还原体系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rxI、SOD和CA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ALT水平和HE结果均显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肝细胞明显受损。PrxI-Trx、SOD和CAT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同时,PrxI、SOD和CAT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PrxI-Trx、SOD和CAT在肝脏缺血再灌
注损伤中均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大鼠分为SSTF预处理组、缺血再灌组和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术前给SSTF组大鼠SSTF(50、100、200mg·kg~1·d~(-1))灌胃,制备缺血再灌模型,分别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SSTF预处理可不同程度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LDH、CK水平。结论:SSTF预处理能通过保护心肌抗氧化酶的活性,抵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预处理减轻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对照组,分别予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预处理。预处理后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HSP72表达变化;测定心肌MDA、SOD、CAT、GSH-Px水平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室性心律失常的积分减少(P<0.01)、持续时间缩短(P<0.05);HSP72的表达增加(P<0.05);MDA降低(P<0.01),SOD、CAT、GSH-Px均升高(P<0.05);Na+-K+-ATP酶增加(P<0.01),Ca2+-Mg2+-ATP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地塞米松预处理减少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HSP72、Na+-K+-ATP酶、抗氧化酶的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肌肽素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大鼠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心肌肽素治疗性给药对缺血大鼠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心肌肽素治疗性给药能明显降低血浆CPK、LDH的活性与MDA含量,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心肌肽素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提示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影响心肌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莱菔硫烷( SFN)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RIRI)大鼠肝组织形态、功能、过氧化损伤及超氧化 物歧化酶( SOD)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 大鼠随机分对照组、RIRI 组、SFN1 组和SFN2 组,RIRI 组大 鼠用夹闭左肾动脉45 min 的方法建立RIRI 模型,SFN1 组在夹闭左肾动脉后立即给予SFN,SFN2 组在RIRI 模型 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给予SFN,对照组大鼠只分离左肾动脉并不夹闭。缺血再灌注24 h 后取血和肝,检测血清谷丙 转氨酶(ALT)活性;采用钼酸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H2O2、丙二醛(MDA) 含量及SOD 活性;H-E 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改变;Real-time PCR 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肝组织SOD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IRI 组、SFN1 组和SFN2 组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受损明显,SFN1 组和 SFN2 组受损程度轻于RIRI 组,SFN1 组又略轻于SFN2 组;RIRI 组、SFN1 组和SFN2 大鼠血清ALT 活性、肝组 织MDA和H2O2 含量升高明显;SFN1 组和SFN2 组的活性和含量均低于RIRI 组,SFN1 组又低于SFN2 组;RIRI 组、 SFN1 组和SFN2 大鼠肝组织SOD 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SFN2 组、SFN1 组高于RIRI 组,SFN1 组又高于SFN2 组。 RIRI 组、SFN1 组、SFN2 组大鼠肝组织SO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FN2 组和SFN1 组SOD的 表达水平又高于RIRI 组,但SFN2 组和SFN1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RIRI 发生后,SFN 可能通过上调 SOD的表达增强机体对过氧化物的清除作用,降低了肝组织过氧化损伤程度;与再灌注后给予SFN 相比,缺血 后即刻给药更能有效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肝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SM)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长耳大白兔,心脏左前支冠状动脉结扎,制作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观察经bFGF和SM预处理的缺血再灌注2 h的心肌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MDA含量;抗脂质过氧化酶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非酶性指标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bFGF和SM联合预处理组心肌中SDH、SOD、GSHpx活性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抗氧化物GSH和NO的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好于未用bFGF和SM组。而MDA的含量比未用SM和bFGF组低。尤其是bFGF和SM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明显。结论bFGF和SM能有效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二者联合使用的抗氧化效果好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变化,揭示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1、2、4和6 h组(I/R 1 h、2 h、4 h、6 h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松结的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测定血清LDH、SOD活性和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LVSP、左室内压±dp/dtmax及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在再灌注2 h时最高;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在再灌注1 h、2 h较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1 h、2 h心肌组织CaSR的mRNA表达升高,再灌注4 h、6 h后降低。结论: CaSR mRNA表达多时心肌损伤较重,CaSR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较前列地尔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动物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前列地尔预处理早期保护组及延迟保护组 ,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同时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用硫代巴妥酸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前列地尔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均有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和抗氧化效应 ,与模型组相比 ,经典缺血预处理组、前列地尔预处理早期保护组及延迟保护组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MDA含量 (P<0 .0 5 和升高T SOD (P<0 .0 5 水平。结论 前列地尔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保护效应 ,能模拟经典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持续2周。用生化检查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和心肌MDA含量均升高(P0.05),心肌LDH和CK活性增强(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辛伐他汀组SCr、BUN和心肌MDA的含量降低(P0.05),心肌LDH和CK活性明显减弱(P0.05),而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缺血再灌注组增多(P0.05);与缺血组相比,Bax表达在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而Bcl-2表达增加(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以消除自由基、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降低Bax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鼠心脏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心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实验观察经典缺血处理及硫酸腺嘌呤处理大鼠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24只,分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硫酸腺嘌呤预处理组.术后速取左心室前壁肌行冰冻切片,以DAB法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依Ridit法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损伤性反应明显,经典缺血预处理组和硫酸腺嘌呤预处理组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损伤性反应较之明显减轻(P<0.05).结论经典缺血预处理和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休克(heatshock,HS)和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同时检测HS和IP后热休克蛋白72(HSP),抗氧化酶的动态变化,探讨HSP和I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S和IP动物模型,检测HS和IP后,模型,检测HS和IP后,0、24、48、96、192hHS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再灌注后的心肌组织SOD、CAT、MDA含量变化,最后处死动物,用TTC染色测定心肌坏死范围。结果:再灌注后24h和48h两组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HS组及IP组oh几乎无HSP表达,其表达高峰在HS和IP后24h,48h,随后逐渐降低,于192h返回基线水平。HS和IP组心肌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热休克蛋白和缺血预处理均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青年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青年)与20月龄(老年)Wistar大鼠,应用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复制心肌IR与IPC模型。实验分为青年缺血/再灌注(YIR)组、青年缺血预适应(YPC)组、老年缺血再灌注(OIR)组与老年缺血预适应(OPC)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及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硝基化与羰基化蛋白质含量,TUNEL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及钙诱导的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开放情况。结果:与YIR组比较,Y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降低,心肌组织的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心肌硝基化与羰基化蛋白含量降低。电镜下可见YPC组心肌及分离的心肌线粒体膜结构完整、基质致密。YIR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与Ⅲ态耗氧量及P/O比值均明显增加,质子漏出减少,钙诱导的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而与OIR组比较,OPC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YPC组比较,OPC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增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增加,线粒体呼吸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凋亡与坏死增多。结论:缺血预适应能够保护青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老年大鼠心脏对预适应刺激减敏,导致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钝化,这可能与老龄IPC心脏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导致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后处置缓解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缺血后处置模型。记录±dp/dtmax和LVEDP。用比色法检测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脏eNOS及ERK1/2的表达,RT-PCR方法测定心脏细胞色素P4502J3(CYP2J3)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R)相比,缺血后处置组(IPo)±dp/dtmax均增高(P<0.01),而LVEDP、LDH降低(P<0.05);IR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CON)及IPo组(P<0.01),SOD活性低于IPo组(P<0.01);IR组大鼠心肌eNOS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均高于CON组和IPo组;IPo组大鼠心脏CYP2J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和IR组。结论缺血后处置可能通过提高再灌注心肌SOD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及细胞损伤;CYP2J3/EET系统有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2S处理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再灌注2h建立MIRI模型;H2S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前腹腔注射14μmol/kg的硫氢化钠(Na HS)。再灌注24h后,从腹主动脉中取血、分离血清,剥离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通过试剂盒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质内Keap 1表达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 H2S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模型组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核Nrf2、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加,而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经H2S处理后,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及细胞核NF-κB p65水平下降;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核Nrf2水平升高。结论外源性H2S对MIRI大鼠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及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蛋白O1(Sirt1/FOXO1)信号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9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SYA组和HSYA+Sirt1抑制剂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HIRI模型。HSYA组分别在血管夹夹闭血管前24、48和72 h经尾静脉注射5 mg/kg HSYA;HSYA+Sirt1抑制剂组在尾静脉注射HSYA 72 h前以0.01 mg/kg Sirt1抑制剂selisistat灌胃,之后注射HSYA。分别在再灌注1、3和6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Sirt1、FOXO1及乙酰化FOXO1(Ac-FOXO1)的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在肝缺血再灌注1、3和6 h出现严重的病理性充血,细胞质空泡化、肝细胞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加;HSYA组在肝缺血再灌注1、3和6 h,出现少量的肝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不明显;HSYA+Sirt1抑制剂组在肝缺血再灌注1、3和6 h随着时间延长细胞质空泡化现象严重,肝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不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1、3和6 h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5),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及肝组织中Sirt1和Ac-FOXO1/FOXO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HSYA组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及肝组织中Sirt1和Ac-FOXO1/FOXO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SYA组相比,HSYA+Sirt1抑制剂组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5),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及肝组织中Sirt1和Ac-FOXO1/FOXO1蛋白水平降低(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及MDA含量,肝组织中Sirt1和Ac-FOXO1/FOXO1蛋白水平升高,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结论: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IRI大鼠肝组织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明显;HSYA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而减轻HIRI。  相似文献   

20.
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对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外源性锌对缺血再灌注肝脏(HIR)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包括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HIRI模型,灌胃给锌,观察实验动物肝组织形态、血清转氨酶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结果:在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时,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增高,肝细胞结构受损,血清MDA含量升高,肝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两种粘附分子表达增强;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GPT、GOT活性及血清MDA含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肝组织粘附分子表达亦较弱,肝细胞的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外源给锌可以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粘附分子表达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